原標題:*2016/08/04-2016/08/14*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原作者:-是茶葉子啊-


引文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在非洲,每天清晨,羚羊醒來便懂得自己要跑得比獅子快,否則其命運便是滅亡。

還是在非洲,每天清晨,獅子醒來便懂得自己要跑得比最慢的羚羊快,否則就會被餓死。

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羚羊,每當晨光降臨,你就要比別人跑得快,才能獲得成功。”

——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我的構想》

在旅途快要畫上句號的時候,聽到導遊對於迪拜現任酋長這本書的開頭介紹,又想起了草原上活著的生靈了。

生老病死,世道輪迴。到草原上,能夠看見所有生命對於生存所沿襲下來的本能。它們能夠施展所有力量,自由馳騁在無際的草原中,迎著風能夠看到野草披著光肆意的搖曳,若干棵大樹將完整的天空分開。四周是同伴可靠的身影,而狩獵者呢?或許在任何一處潛伏著。它們必須保持警惕,它們不能掉以輕心。

因為生存,所以奔跑。這就是這片草原如何形容它們的。

對於我來說,奔跑的意義是什麼呢?

當然,我說的奔跑並不是指那些比賽,如果你跑的最快,可以拿到獎牌。現實中的奔跑,從來沒有快慢之分,因為每一個人的路都不同,中間會有許許多多的驛站,在一個地方落腳歇息,可能下一秒就要收拾行囊,繼續往下走了——儘管你不知道終點線在哪裡。

我不願意走一條捷徑,因為沿途只有最少的風景。我願意去多繞一點彎路,去探索一下其他地方。奔跑,不是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而是讓我在最長的時間裡看夠所有我想看的東西。

Brief introduction 肯尼亞簡介

肯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Kenya)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里,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干達,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里。國土面積的18%為可耕地,其餘主要適於畜牧業。

全境位於熱帶季風區,但受其地勢較高的影響,為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季節差異大。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最低為10-14℃。

沿海為平原地帶,其餘大部分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東支縱切高原南北,將高地分成東、西兩部分。大裂谷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寬50-100公里,分佈著深淺不等的湖泊,並屹立著許多火山。北部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約佔全國總面積的56%。中部高地的肯尼亞山海拔5199米,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頂終年積雪。瓦加加伊死火山海拔4321米。

肯尼亞位於東三區,與北京時晚5個小時。(reference:baidu)

Prepare for the trip! 準備行囊

>肯尼亞轉換插頭

>水壺(肯尼亞的水質不好,去的各個旅店也沒有熱水壺供給,所以需要自備~)

>防晒霜/防晒衣

>感冒藥,創可貼,胃藥,暈車藥,口罩

>U型枕(飛機/車上戴著會比較舒服^ ^)

>洗漱用品(牙膏牙刷自備,備好晒後修復)

>方便麵,零食若干(有時候回來的完了/吃不慣當地食品,視情況帶。另外可以準備一些糖果/清涼油給當地的人~他們會喜歡的)

>蚊帳/防蚊液(絕大部分旅店帶有蚊帳,視情況而拿)

>運動鞋,涼鞋or拖鞋各一雙

>肯尼亞冬季需要帶幾件薄長袖+外套+薄圍巾(早晚),中午短袖配件防晒衣OK。女生儘量少帶裙子,飛機上可以穿一條長裙,國際航班上比較冷。褲子都帶長褲。

>便捷洗手液/溼巾

>望遠鏡/單反(觀看野生動物時所用~用你的相機記錄下你的旅程吧><)

>購換好貨幣(美金/肯尼亞先令/迪拜-迪拉姆),多準備一些小錢用於付小費

DAY1&2 飛機倒時差

兩天實質上沒有逛景點,第一天晚上的飛機,從上海-迪拜-內羅畢(將近9小時+轉機3小時+6個多小時)飛機上一直在倒時差,所以整個旅行下來感覺最累的反而是坐飛機~

>推薦在旅行前購買一個U型枕,而且是便攜吹氣型的,非常方便

>國際航班很冷,帶一件厚一點的衣服沒有錯的

>阿聯酋航空有送一個類似旅行便捷包的東東,裡面大概有眼罩,牙膏,牙刷一類的,包包的圖案很有當地特色

到達內羅畢當地,感覺天還是有點霧濛濛的,這裡的建築上都有很好看的塗鴉,廣告牌也是手繪的。

晚上吃的當地有名的“百獸宴”,基本肉為主食,肉的種類很多,有忌口的可以先行查詢英文翻譯並向他們示意不要。總體感覺還好,吃著吃著就覺得都差不多味道,主要吃個新鮮。

就這樣簡單的一帶而過啦~

DAY3 安博塞利國家公園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安博塞利國家公園]

由於天氣的原因,我們沒有看到非洲第一山乞力馬扎羅山,但是還是看到了很多動物。這個國家公園整體上沒有後面去的馬塞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要好,感覺這裡好像還是有意圈劃了一下。

入住的Kilima Safari Camp(乞力馬旅行者帳蓬式酒店),裡面的環境還是比較原生態的,鳥類不少。

DAY4 東非大裂谷+奈瓦沙湖

[東非大裂谷-奈瓦沙湖]

東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東非大裂谷素有“地球傷疤”之稱。

東非大裂谷的整個形狀可畫成不規則三角形,該谷寬幾十至二百公里、深達一千至二千米,裂谷的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直達紅海北端,全長約五千八百公里;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蒙博託湖等,一直到蘇丹境內的白尼羅河谷,全長一千七百多公里,是世界最長的不連續谷,由探險家約翰·華特·古格里所命名。東非大裂谷的詳細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個點來描述的話,南點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點則遠到蘇丹約旦河,北點則可進入死海。中間有相當多個湖泊、火山群。這條大裂谷帶是一座天然儲水庫,集中了非洲大部分湖泊,總共有三十多個。(reference:baidu)

奈瓦沙湖為東非大裂谷唯一的淡水湖、河馬及魚鷹的故鄉。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中途下車觀看了下東非大裂谷,很壯觀~

中午先到酒店休息,下午出門去納瓦沙湖。有超多河馬和水禽,帶上相機好好的咔幾張

DAY5 博戈里亞湖

[博戈里亞湖]

博戈里亞湖(Lake Bogoria)位於肯尼亞裂谷帶邊緣,是一座碳酸鈣湖,屬於拉姆薩爾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曾是Endorois祖先居住的地方,他們在1970年代遷移離開自己的家鄉,自那以後博戈里亞就成為了一個受保護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reference:攜程國旅)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奔跑的意義:肯尼亞+迪拜12日8晚遊

來回顛簸了一天,只為了在這裡一睹火烈鳥風光。不得不說,非常美麗。尤其是火烈鳥飛起時,嘩啦啦的一群粉色在空中很惹人注意


內容及圖片版權

-是茶葉子啊- 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