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那時我還在念初中,偶然看到了@電子騎士老師在《科幻世界》的插頁上連載的科幻電影專欄。在一位位科幻電影導演中,卡梅隆這個名字顯得格外耀眼——他拍出了《終結者1》、《終結者2》,也拍出了《泰坦尼克號》,他是票房之王,也是科幻電影技術革新的開創者。

"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那時我還在念初中,偶然看到了@電子騎士老師在《科幻世界》的插頁上連載的科幻電影專欄。在一位位科幻電影導演中,卡梅隆這個名字顯得格外耀眼——他拍出了《終結者1》、《終結者2》,也拍出了《泰坦尼克號》,他是票房之王,也是科幻電影技術革新的開創者。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讀畢那期的《科幻世界》,我特地去找來《終結者1》、《終結者2》的影碟看完,從此便無可救藥地變成了卡神和這個系列的腦殘粉。遺憾的是,從喬納森接手《終結者3》開始,後續的“終結者”就再也沒有了卡梅隆一星半點的靈魂。

我一直很好奇,卡神本人究竟怎麼看待後面那些頂著終結者的名號,一次次消費粉絲熱情的所謂“續作”。

不過卡梅隆太厚道了,既不願意說違心吹捧的場面話,也不好給同行難看,於是往往會避開談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媒體記者們想來和我一樣惡趣味,老是在那些“續作”要上映的時候跑去採訪卡梅隆,有一回他表態了:

“還是會和所有人一樣到電影院看看這個電影——終結者的意義遠在電影之外,所以它不應該被終結。”

那麼卡神到底有沒有看呢?在後來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卡梅隆透露,他不承認其他三部作品……

看來卡神不但看了,而且給氣得不輕。

2.

其實我挺感謝後面這三部作品的導演的,如果不是他們拍得太拿不出手,或許這次卡梅隆也不會親自出山,創作“終結者系列”的真正續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

這裡容我聊聊那些“非正統續作”,如果單拿出來,或許它們還算中規中矩,但若與卡神的《終結者1》、《終結者2》作對比,就只能說讓人沒眼看了——即使《終結者1》只是一部投資僅6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

"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那時我還在念初中,偶然看到了@電子騎士老師在《科幻世界》的插頁上連載的科幻電影專欄。在一位位科幻電影導演中,卡梅隆這個名字顯得格外耀眼——他拍出了《終結者1》、《終結者2》,也拍出了《泰坦尼克號》,他是票房之王,也是科幻電影技術革新的開創者。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讀畢那期的《科幻世界》,我特地去找來《終結者1》、《終結者2》的影碟看完,從此便無可救藥地變成了卡神和這個系列的腦殘粉。遺憾的是,從喬納森接手《終結者3》開始,後續的“終結者”就再也沒有了卡梅隆一星半點的靈魂。

我一直很好奇,卡神本人究竟怎麼看待後面那些頂著終結者的名號,一次次消費粉絲熱情的所謂“續作”。

不過卡梅隆太厚道了,既不願意說違心吹捧的場面話,也不好給同行難看,於是往往會避開談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媒體記者們想來和我一樣惡趣味,老是在那些“續作”要上映的時候跑去採訪卡梅隆,有一回他表態了:

“還是會和所有人一樣到電影院看看這個電影——終結者的意義遠在電影之外,所以它不應該被終結。”

那麼卡神到底有沒有看呢?在後來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卡梅隆透露,他不承認其他三部作品……

看來卡神不但看了,而且給氣得不輕。

2.

其實我挺感謝後面這三部作品的導演的,如果不是他們拍得太拿不出手,或許這次卡梅隆也不會親自出山,創作“終結者系列”的真正續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

這裡容我聊聊那些“非正統續作”,如果單拿出來,或許它們還算中規中矩,但若與卡神的《終結者1》、《終結者2》作對比,就只能說讓人沒眼看了——即使《終結者1》只是一部投資僅6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終結者3》的特效的確一流(然而“終結者”的神髓絕不是賣弄特效),但在劇情上,《終結者3》卻犯了卡梅隆在《終結者1》裡最絞盡腦汁才避過的毛病——把它拍成簡單粗暴的“你追我逃”。

是的,後續的那些作品有投資、有技術,畫面是非常壯觀的,然而光有畫面而無內容的作品,好萊塢難道還少嗎?對我們這些“終結者”的粉絲來說,這樣的作品毫無意義。

所以終結者的“3、4、5”導演們固然可以說得上無功無過,但它們擔不起延續那份榮光的使命,被粉絲們詬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沒有別的原因,菜就是原罪。

遙想執導《終結者》系列時的卡梅隆,他就好像韓愈筆下的伯樂一樣,總是能在普通的馬槽裡,找到那些與劣馬混同的千里馬,這是何等的犀利眼光!

"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那時我還在念初中,偶然看到了@電子騎士老師在《科幻世界》的插頁上連載的科幻電影專欄。在一位位科幻電影導演中,卡梅隆這個名字顯得格外耀眼——他拍出了《終結者1》、《終結者2》,也拍出了《泰坦尼克號》,他是票房之王,也是科幻電影技術革新的開創者。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讀畢那期的《科幻世界》,我特地去找來《終結者1》、《終結者2》的影碟看完,從此便無可救藥地變成了卡神和這個系列的腦殘粉。遺憾的是,從喬納森接手《終結者3》開始,後續的“終結者”就再也沒有了卡梅隆一星半點的靈魂。

我一直很好奇,卡神本人究竟怎麼看待後面那些頂著終結者的名號,一次次消費粉絲熱情的所謂“續作”。

不過卡梅隆太厚道了,既不願意說違心吹捧的場面話,也不好給同行難看,於是往往會避開談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媒體記者們想來和我一樣惡趣味,老是在那些“續作”要上映的時候跑去採訪卡梅隆,有一回他表態了:

“還是會和所有人一樣到電影院看看這個電影——終結者的意義遠在電影之外,所以它不應該被終結。”

那麼卡神到底有沒有看呢?在後來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卡梅隆透露,他不承認其他三部作品……

看來卡神不但看了,而且給氣得不輕。

2.

其實我挺感謝後面這三部作品的導演的,如果不是他們拍得太拿不出手,或許這次卡梅隆也不會親自出山,創作“終結者系列”的真正續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

這裡容我聊聊那些“非正統續作”,如果單拿出來,或許它們還算中規中矩,但若與卡神的《終結者1》、《終結者2》作對比,就只能說讓人沒眼看了——即使《終結者1》只是一部投資僅6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終結者3》的特效的確一流(然而“終結者”的神髓絕不是賣弄特效),但在劇情上,《終結者3》卻犯了卡梅隆在《終結者1》裡最絞盡腦汁才避過的毛病——把它拍成簡單粗暴的“你追我逃”。

是的,後續的那些作品有投資、有技術,畫面是非常壯觀的,然而光有畫面而無內容的作品,好萊塢難道還少嗎?對我們這些“終結者”的粉絲來說,這樣的作品毫無意義。

所以終結者的“3、4、5”導演們固然可以說得上無功無過,但它們擔不起延續那份榮光的使命,被粉絲們詬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沒有別的原因,菜就是原罪。

遙想執導《終結者》系列時的卡梅隆,他就好像韓愈筆下的伯樂一樣,總是能在普通的馬槽裡,找到那些與劣馬混同的千里馬,這是何等的犀利眼光!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州長這個肌肉男,毋庸贅言,他有今日的成就與地位,萬萬離不開卡梅隆的慧眼賞識。卡梅隆找到了最合適的人,給了他最合適的角色,無論是《終結者1》裡的冷麵機器人,還是《終結者2》裡保護主角的終結者,州長的個人特質都絕佳地與角色結合到了一起,這種結合甚至超乎了一般意義上的“演技”。

"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那時我還在念初中,偶然看到了@電子騎士老師在《科幻世界》的插頁上連載的科幻電影專欄。在一位位科幻電影導演中,卡梅隆這個名字顯得格外耀眼——他拍出了《終結者1》、《終結者2》,也拍出了《泰坦尼克號》,他是票房之王,也是科幻電影技術革新的開創者。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讀畢那期的《科幻世界》,我特地去找來《終結者1》、《終結者2》的影碟看完,從此便無可救藥地變成了卡神和這個系列的腦殘粉。遺憾的是,從喬納森接手《終結者3》開始,後續的“終結者”就再也沒有了卡梅隆一星半點的靈魂。

我一直很好奇,卡神本人究竟怎麼看待後面那些頂著終結者的名號,一次次消費粉絲熱情的所謂“續作”。

不過卡梅隆太厚道了,既不願意說違心吹捧的場面話,也不好給同行難看,於是往往會避開談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媒體記者們想來和我一樣惡趣味,老是在那些“續作”要上映的時候跑去採訪卡梅隆,有一回他表態了:

“還是會和所有人一樣到電影院看看這個電影——終結者的意義遠在電影之外,所以它不應該被終結。”

那麼卡神到底有沒有看呢?在後來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卡梅隆透露,他不承認其他三部作品……

看來卡神不但看了,而且給氣得不輕。

2.

其實我挺感謝後面這三部作品的導演的,如果不是他們拍得太拿不出手,或許這次卡梅隆也不會親自出山,創作“終結者系列”的真正續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

這裡容我聊聊那些“非正統續作”,如果單拿出來,或許它們還算中規中矩,但若與卡神的《終結者1》、《終結者2》作對比,就只能說讓人沒眼看了——即使《終結者1》只是一部投資僅6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終結者3》的特效的確一流(然而“終結者”的神髓絕不是賣弄特效),但在劇情上,《終結者3》卻犯了卡梅隆在《終結者1》裡最絞盡腦汁才避過的毛病——把它拍成簡單粗暴的“你追我逃”。

是的,後續的那些作品有投資、有技術,畫面是非常壯觀的,然而光有畫面而無內容的作品,好萊塢難道還少嗎?對我們這些“終結者”的粉絲來說,這樣的作品毫無意義。

所以終結者的“3、4、5”導演們固然可以說得上無功無過,但它們擔不起延續那份榮光的使命,被粉絲們詬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沒有別的原因,菜就是原罪。

遙想執導《終結者》系列時的卡梅隆,他就好像韓愈筆下的伯樂一樣,總是能在普通的馬槽裡,找到那些與劣馬混同的千里馬,這是何等的犀利眼光!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州長這個肌肉男,毋庸贅言,他有今日的成就與地位,萬萬離不開卡梅隆的慧眼賞識。卡梅隆找到了最合適的人,給了他最合適的角色,無論是《終結者1》裡的冷麵機器人,還是《終結者2》裡保護主角的終結者,州長的個人特質都絕佳地與角色結合到了一起,這種結合甚至超乎了一般意義上的“演技”。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孤證不立,那麼除了州長,還有邁克爾·比恩、琳達·漢密爾頓、愛德華·弗朗、喬·莫頓、羅伯特·派屈克……這些人哪個不是被卡梅隆挖掘出了潛藏的天分,變成了一等一的金牌演員呢?

就連《終結者4》中唯一的亮點,飾演馬庫斯的Sam,當年也是卡梅隆相中,可惜《終結者4》終究少了神韻——其實就是沒有卡梅隆,無端浪費了一個卡神欽點的人才。

相比起卡梅隆點石成金的導演功力,那些繼任者本來也都是好萊塢有名號的大咖,在拍終結者的時候就似乎淪為了榨乾IP剩餘價值的“復讀機”。看來只有卡梅隆才能成為卡梅隆,“電影之神”也絕不是浪得虛名。

何其幸運的是,就在我們即將對“終結者”這個名字失去興趣與信心的時候,卡梅隆一脈的正統迴歸了。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影迷,絕對不是問卡梅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而是如同法軍迎接拿破崙歸來一樣,倒轉了槍口,向他獻上我們的敬意。

3.

我有信心,卡梅隆只要出手,就不會拿“終結者”這個名字胡來。這信心不是盲目的,“終結者”不光在我們影迷心目中意義非凡,對卡神自己來說,“終結者”在他的人生裡也是具有獨特意義的一章。

眾所周知——至少影迷們都知道,“終結者”的故事源自卡梅隆的一個噩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夢魘是卡梅隆人生的轉折點。

在官方的記載中,是這樣描述《終結者1》的:

1984年,一個經典的科幻電影系列開啟了篇章,卡梅隆自編自導的電影《終結者》( The Terminator )上映,這部成本只有650萬美元的電影賺取了3600萬美元的票房,並贏得了一致好評。卡梅隆由此聲名鵲起,獲得電影界的廣泛關注。在1985年時,他還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

看上去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針稍微往回撥,就可以發現這部電影的成功實在是卡梅隆證明自己的起點,是“電影之神”成神路上的第一次偉大勝利。

在此之前,卡梅隆還只是一個卡車司機,被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啟蒙後,他開始思考成為電影導演的可能性。遺憾的是,菜鳥時期的卡梅隆遇到了一個巨大的挫敗——他被意大利人Ovidio G. Assonitis拐去拍了一部大爛片,即使真正拍攝的時候他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話語權,卻不得不在這部惡趣味的爛片上掛一個導演的名字。

在卡梅隆電影生涯起步,也是巨大汙點的《食人魚2:繁殖》結束拍攝後,憤怒又無奈的卡梅隆滯留在了羅馬的某個旅店,他身無分文,高燒不退,心情沮喪。

此時是1982年3月,卡梅隆發起了高燒。在幾個難熬的夜晚裡,他反覆陷入一個可怕的夢境,一具合金人形殘軀從爆炸的火光中浮現,拖著身子向他走來.....

從夢中驚醒後,卡梅隆在信紙上勾畫出了這個籠罩著死亡氣息的形象,最後成為了《終結者1》裡的T-800機器人。

"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那時我還在念初中,偶然看到了@電子騎士老師在《科幻世界》的插頁上連載的科幻電影專欄。在一位位科幻電影導演中,卡梅隆這個名字顯得格外耀眼——他拍出了《終結者1》、《終結者2》,也拍出了《泰坦尼克號》,他是票房之王,也是科幻電影技術革新的開創者。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讀畢那期的《科幻世界》,我特地去找來《終結者1》、《終結者2》的影碟看完,從此便無可救藥地變成了卡神和這個系列的腦殘粉。遺憾的是,從喬納森接手《終結者3》開始,後續的“終結者”就再也沒有了卡梅隆一星半點的靈魂。

我一直很好奇,卡神本人究竟怎麼看待後面那些頂著終結者的名號,一次次消費粉絲熱情的所謂“續作”。

不過卡梅隆太厚道了,既不願意說違心吹捧的場面話,也不好給同行難看,於是往往會避開談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媒體記者們想來和我一樣惡趣味,老是在那些“續作”要上映的時候跑去採訪卡梅隆,有一回他表態了:

“還是會和所有人一樣到電影院看看這個電影——終結者的意義遠在電影之外,所以它不應該被終結。”

那麼卡神到底有沒有看呢?在後來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卡梅隆透露,他不承認其他三部作品……

看來卡神不但看了,而且給氣得不輕。

2.

其實我挺感謝後面這三部作品的導演的,如果不是他們拍得太拿不出手,或許這次卡梅隆也不會親自出山,創作“終結者系列”的真正續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

這裡容我聊聊那些“非正統續作”,如果單拿出來,或許它們還算中規中矩,但若與卡神的《終結者1》、《終結者2》作對比,就只能說讓人沒眼看了——即使《終結者1》只是一部投資僅6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終結者3》的特效的確一流(然而“終結者”的神髓絕不是賣弄特效),但在劇情上,《終結者3》卻犯了卡梅隆在《終結者1》裡最絞盡腦汁才避過的毛病——把它拍成簡單粗暴的“你追我逃”。

是的,後續的那些作品有投資、有技術,畫面是非常壯觀的,然而光有畫面而無內容的作品,好萊塢難道還少嗎?對我們這些“終結者”的粉絲來說,這樣的作品毫無意義。

所以終結者的“3、4、5”導演們固然可以說得上無功無過,但它們擔不起延續那份榮光的使命,被粉絲們詬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沒有別的原因,菜就是原罪。

遙想執導《終結者》系列時的卡梅隆,他就好像韓愈筆下的伯樂一樣,總是能在普通的馬槽裡,找到那些與劣馬混同的千里馬,這是何等的犀利眼光!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州長這個肌肉男,毋庸贅言,他有今日的成就與地位,萬萬離不開卡梅隆的慧眼賞識。卡梅隆找到了最合適的人,給了他最合適的角色,無論是《終結者1》裡的冷麵機器人,還是《終結者2》裡保護主角的終結者,州長的個人特質都絕佳地與角色結合到了一起,這種結合甚至超乎了一般意義上的“演技”。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孤證不立,那麼除了州長,還有邁克爾·比恩、琳達·漢密爾頓、愛德華·弗朗、喬·莫頓、羅伯特·派屈克……這些人哪個不是被卡梅隆挖掘出了潛藏的天分,變成了一等一的金牌演員呢?

就連《終結者4》中唯一的亮點,飾演馬庫斯的Sam,當年也是卡梅隆相中,可惜《終結者4》終究少了神韻——其實就是沒有卡梅隆,無端浪費了一個卡神欽點的人才。

相比起卡梅隆點石成金的導演功力,那些繼任者本來也都是好萊塢有名號的大咖,在拍終結者的時候就似乎淪為了榨乾IP剩餘價值的“復讀機”。看來只有卡梅隆才能成為卡梅隆,“電影之神”也絕不是浪得虛名。

何其幸運的是,就在我們即將對“終結者”這個名字失去興趣與信心的時候,卡梅隆一脈的正統迴歸了。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影迷,絕對不是問卡梅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而是如同法軍迎接拿破崙歸來一樣,倒轉了槍口,向他獻上我們的敬意。

3.

我有信心,卡梅隆只要出手,就不會拿“終結者”這個名字胡來。這信心不是盲目的,“終結者”不光在我們影迷心目中意義非凡,對卡神自己來說,“終結者”在他的人生裡也是具有獨特意義的一章。

眾所周知——至少影迷們都知道,“終結者”的故事源自卡梅隆的一個噩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夢魘是卡梅隆人生的轉折點。

在官方的記載中,是這樣描述《終結者1》的:

1984年,一個經典的科幻電影系列開啟了篇章,卡梅隆自編自導的電影《終結者》( The Terminator )上映,這部成本只有650萬美元的電影賺取了3600萬美元的票房,並贏得了一致好評。卡梅隆由此聲名鵲起,獲得電影界的廣泛關注。在1985年時,他還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

看上去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針稍微往回撥,就可以發現這部電影的成功實在是卡梅隆證明自己的起點,是“電影之神”成神路上的第一次偉大勝利。

在此之前,卡梅隆還只是一個卡車司機,被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啟蒙後,他開始思考成為電影導演的可能性。遺憾的是,菜鳥時期的卡梅隆遇到了一個巨大的挫敗——他被意大利人Ovidio G. Assonitis拐去拍了一部大爛片,即使真正拍攝的時候他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話語權,卻不得不在這部惡趣味的爛片上掛一個導演的名字。

在卡梅隆電影生涯起步,也是巨大汙點的《食人魚2:繁殖》結束拍攝後,憤怒又無奈的卡梅隆滯留在了羅馬的某個旅店,他身無分文,高燒不退,心情沮喪。

此時是1982年3月,卡梅隆發起了高燒。在幾個難熬的夜晚裡,他反覆陷入一個可怕的夢境,一具合金人形殘軀從爆炸的火光中浮現,拖著身子向他走來.....

從夢中驚醒後,卡梅隆在信紙上勾畫出了這個籠罩著死亡氣息的形象,最後成為了《終結者1》裡的T-800機器人。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終結者1》的問世,彷彿象徵著卡梅隆的好運之神來臨,在此後1986-1992年間,卡梅隆的三部經典科幻電影《異形2》、《深淵》、《終結者2》相繼問世,這三部作品在影史上的地位自然無需多言,其中尤以《終結者2》為箇中翹楚,該影片可謂是全面超越了前作,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電腦特技已無所不能。也正是從《終結者2》開始,“終結者”才真正進入了世界科幻經典的殿堂。

4.

這部終結者系列的新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卡梅隆將擔任編劇。雖然不是導演,終究讓我有些遺憾,但是我也已經覺得很心滿意足了,畢竟卡梅隆最出色的地方,就在於他的編劇能力。

"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那時我還在念初中,偶然看到了@電子騎士老師在《科幻世界》的插頁上連載的科幻電影專欄。在一位位科幻電影導演中,卡梅隆這個名字顯得格外耀眼——他拍出了《終結者1》、《終結者2》,也拍出了《泰坦尼克號》,他是票房之王,也是科幻電影技術革新的開創者。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讀畢那期的《科幻世界》,我特地去找來《終結者1》、《終結者2》的影碟看完,從此便無可救藥地變成了卡神和這個系列的腦殘粉。遺憾的是,從喬納森接手《終結者3》開始,後續的“終結者”就再也沒有了卡梅隆一星半點的靈魂。

我一直很好奇,卡神本人究竟怎麼看待後面那些頂著終結者的名號,一次次消費粉絲熱情的所謂“續作”。

不過卡梅隆太厚道了,既不願意說違心吹捧的場面話,也不好給同行難看,於是往往會避開談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媒體記者們想來和我一樣惡趣味,老是在那些“續作”要上映的時候跑去採訪卡梅隆,有一回他表態了:

“還是會和所有人一樣到電影院看看這個電影——終結者的意義遠在電影之外,所以它不應該被終結。”

那麼卡神到底有沒有看呢?在後來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卡梅隆透露,他不承認其他三部作品……

看來卡神不但看了,而且給氣得不輕。

2.

其實我挺感謝後面這三部作品的導演的,如果不是他們拍得太拿不出手,或許這次卡梅隆也不會親自出山,創作“終結者系列”的真正續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

這裡容我聊聊那些“非正統續作”,如果單拿出來,或許它們還算中規中矩,但若與卡神的《終結者1》、《終結者2》作對比,就只能說讓人沒眼看了——即使《終結者1》只是一部投資僅6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終結者3》的特效的確一流(然而“終結者”的神髓絕不是賣弄特效),但在劇情上,《終結者3》卻犯了卡梅隆在《終結者1》裡最絞盡腦汁才避過的毛病——把它拍成簡單粗暴的“你追我逃”。

是的,後續的那些作品有投資、有技術,畫面是非常壯觀的,然而光有畫面而無內容的作品,好萊塢難道還少嗎?對我們這些“終結者”的粉絲來說,這樣的作品毫無意義。

所以終結者的“3、4、5”導演們固然可以說得上無功無過,但它們擔不起延續那份榮光的使命,被粉絲們詬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沒有別的原因,菜就是原罪。

遙想執導《終結者》系列時的卡梅隆,他就好像韓愈筆下的伯樂一樣,總是能在普通的馬槽裡,找到那些與劣馬混同的千里馬,這是何等的犀利眼光!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州長這個肌肉男,毋庸贅言,他有今日的成就與地位,萬萬離不開卡梅隆的慧眼賞識。卡梅隆找到了最合適的人,給了他最合適的角色,無論是《終結者1》裡的冷麵機器人,還是《終結者2》裡保護主角的終結者,州長的個人特質都絕佳地與角色結合到了一起,這種結合甚至超乎了一般意義上的“演技”。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孤證不立,那麼除了州長,還有邁克爾·比恩、琳達·漢密爾頓、愛德華·弗朗、喬·莫頓、羅伯特·派屈克……這些人哪個不是被卡梅隆挖掘出了潛藏的天分,變成了一等一的金牌演員呢?

就連《終結者4》中唯一的亮點,飾演馬庫斯的Sam,當年也是卡梅隆相中,可惜《終結者4》終究少了神韻——其實就是沒有卡梅隆,無端浪費了一個卡神欽點的人才。

相比起卡梅隆點石成金的導演功力,那些繼任者本來也都是好萊塢有名號的大咖,在拍終結者的時候就似乎淪為了榨乾IP剩餘價值的“復讀機”。看來只有卡梅隆才能成為卡梅隆,“電影之神”也絕不是浪得虛名。

何其幸運的是,就在我們即將對“終結者”這個名字失去興趣與信心的時候,卡梅隆一脈的正統迴歸了。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影迷,絕對不是問卡梅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而是如同法軍迎接拿破崙歸來一樣,倒轉了槍口,向他獻上我們的敬意。

3.

我有信心,卡梅隆只要出手,就不會拿“終結者”這個名字胡來。這信心不是盲目的,“終結者”不光在我們影迷心目中意義非凡,對卡神自己來說,“終結者”在他的人生裡也是具有獨特意義的一章。

眾所周知——至少影迷們都知道,“終結者”的故事源自卡梅隆的一個噩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夢魘是卡梅隆人生的轉折點。

在官方的記載中,是這樣描述《終結者1》的:

1984年,一個經典的科幻電影系列開啟了篇章,卡梅隆自編自導的電影《終結者》( The Terminator )上映,這部成本只有650萬美元的電影賺取了3600萬美元的票房,並贏得了一致好評。卡梅隆由此聲名鵲起,獲得電影界的廣泛關注。在1985年時,他還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

看上去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針稍微往回撥,就可以發現這部電影的成功實在是卡梅隆證明自己的起點,是“電影之神”成神路上的第一次偉大勝利。

在此之前,卡梅隆還只是一個卡車司機,被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啟蒙後,他開始思考成為電影導演的可能性。遺憾的是,菜鳥時期的卡梅隆遇到了一個巨大的挫敗——他被意大利人Ovidio G. Assonitis拐去拍了一部大爛片,即使真正拍攝的時候他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話語權,卻不得不在這部惡趣味的爛片上掛一個導演的名字。

在卡梅隆電影生涯起步,也是巨大汙點的《食人魚2:繁殖》結束拍攝後,憤怒又無奈的卡梅隆滯留在了羅馬的某個旅店,他身無分文,高燒不退,心情沮喪。

此時是1982年3月,卡梅隆發起了高燒。在幾個難熬的夜晚裡,他反覆陷入一個可怕的夢境,一具合金人形殘軀從爆炸的火光中浮現,拖著身子向他走來.....

從夢中驚醒後,卡梅隆在信紙上勾畫出了這個籠罩著死亡氣息的形象,最後成為了《終結者1》裡的T-800機器人。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終結者1》的問世,彷彿象徵著卡梅隆的好運之神來臨,在此後1986-1992年間,卡梅隆的三部經典科幻電影《異形2》、《深淵》、《終結者2》相繼問世,這三部作品在影史上的地位自然無需多言,其中尤以《終結者2》為箇中翹楚,該影片可謂是全面超越了前作,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電腦特技已無所不能。也正是從《終結者2》開始,“終結者”才真正進入了世界科幻經典的殿堂。

4.

這部終結者系列的新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卡梅隆將擔任編劇。雖然不是導演,終究讓我有些遺憾,但是我也已經覺得很心滿意足了,畢竟卡梅隆最出色的地方,就在於他的編劇能力。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用《終結者1》來舉個例子吧,這是一部典型的“軟科幻”作品,別看又是機器人又是天網又是時空穿梭的,故事裡的科幻背景其實並不那麼重要,而且區區600萬的資金,也容不得卡梅隆追求什麼鴻篇鉅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卡梅隆便在劇情上反覆雕琢,最終呈現出的,便是一個超脫了“你追我趕”的“藝術品”(《終結者3》出來捱打)。

按豆瓣網友的評論:

《T1》的確很有藝術感,在這點上它甚至要比《T2》有過而過無之不及,男女主角的愛情,並不像很多好萊塢片子那樣是“強扭的瓜硬說甜”,雷斯在未見到莎拉之前,早已對她動了心,你為會雷斯的執著而感動,也會驚歎於莎拉從一個弱女子向偉大老媽轉變的奇特過程,“女人是弱者,但老媽是強者”,這話一點也不假。

我們這些卡神的粉絲,尤其是從終結者開始粉上的這批人,所愛的也正是他超絕的劇情編織能力,以及劇情中體現出的宏大母題。《終結者1》討論了命運的不可改變,《終結者2》又告訴我們即使套上了命運的枷鎖,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努力來阻止些什麼。就好像荒木飛呂彥在《JO JO的奇妙冒險:黃金之風》裡所闡述的那樣,命運是沉睡的奴隸,但我們終可以醒來。

去年有一部紀錄片橫空出世——《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卡神在每集的片頭,就在講述他眼中科幻作品的終極母題:

宇宙裡有什麼?

世界會怎樣結束?

我們的科技發展會毀滅我們嗎?

而那些關於外星人、怪物和人工智能的故事,最終都回到對人類自身的認知上。當時間變成了一個循環,當命運成為了一個輪迴,當終結者終結了他自己,一切的一切,就是我們為卡梅隆和“終結者”著迷的原因。

劉慈欣和卡梅隆有過一段對話,卡梅隆是這樣說自己對科幻電影的看法的:

“我最初讀大學的時候,我學的是物理,也學的是天體學,我個人感興趣的東西也正好就是這些未知的東西,尤其是我想要了解最新的科技發現是什麼,我那個時候基本上就好像是去像去尋找神為何物,自然世界為什麼會存在,自然規律是什麼。後面的科幻的助推力是一樣的,不管是拍電影還是寫小說就是好奇心,但是不同之處是科學家投入一輩子的時間找到答案,但是科幻小說家是編造一個東西出來,所以我們更快,我們不在乎這個答案是否正確。”

"

1.

卡梅隆回歸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荷馬史詩》中的一句話:“他從奧林匹斯山上下來,如同黑夜降臨”。這是盲詩人荷馬獻給太陽神阿波羅的頌詞,如今我獻給卡梅隆,一個當代的神話——電影之神。

他的迴歸,對我們這些“信徒”來說,其意義就好比耶穌於第三日復活對他的門徒的意義。

第一次瞭解到卡梅隆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彼時的我對他全無瞭解,後來才知道,在世界影壇上,卡梅隆乃是一位被稱為“電影之神”的……活著的傳奇。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那時我還在念初中,偶然看到了@電子騎士老師在《科幻世界》的插頁上連載的科幻電影專欄。在一位位科幻電影導演中,卡梅隆這個名字顯得格外耀眼——他拍出了《終結者1》、《終結者2》,也拍出了《泰坦尼克號》,他是票房之王,也是科幻電影技術革新的開創者。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讀畢那期的《科幻世界》,我特地去找來《終結者1》、《終結者2》的影碟看完,從此便無可救藥地變成了卡神和這個系列的腦殘粉。遺憾的是,從喬納森接手《終結者3》開始,後續的“終結者”就再也沒有了卡梅隆一星半點的靈魂。

我一直很好奇,卡神本人究竟怎麼看待後面那些頂著終結者的名號,一次次消費粉絲熱情的所謂“續作”。

不過卡梅隆太厚道了,既不願意說違心吹捧的場面話,也不好給同行難看,於是往往會避開談論與之相關的問題。

媒體記者們想來和我一樣惡趣味,老是在那些“續作”要上映的時候跑去採訪卡梅隆,有一回他表態了:

“還是會和所有人一樣到電影院看看這個電影——終結者的意義遠在電影之外,所以它不應該被終結。”

那麼卡神到底有沒有看呢?在後來的一次媒體採訪中,卡梅隆透露,他不承認其他三部作品……

看來卡神不但看了,而且給氣得不輕。

2.

其實我挺感謝後面這三部作品的導演的,如果不是他們拍得太拿不出手,或許這次卡梅隆也不會親自出山,創作“終結者系列”的真正續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

這裡容我聊聊那些“非正統續作”,如果單拿出來,或許它們還算中規中矩,但若與卡神的《終結者1》、《終結者2》作對比,就只能說讓人沒眼看了——即使《終結者1》只是一部投資僅6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終結者3》的特效的確一流(然而“終結者”的神髓絕不是賣弄特效),但在劇情上,《終結者3》卻犯了卡梅隆在《終結者1》裡最絞盡腦汁才避過的毛病——把它拍成簡單粗暴的“你追我逃”。

是的,後續的那些作品有投資、有技術,畫面是非常壯觀的,然而光有畫面而無內容的作品,好萊塢難道還少嗎?對我們這些“終結者”的粉絲來說,這樣的作品毫無意義。

所以終結者的“3、4、5”導演們固然可以說得上無功無過,但它們擔不起延續那份榮光的使命,被粉絲們詬病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沒有別的原因,菜就是原罪。

遙想執導《終結者》系列時的卡梅隆,他就好像韓愈筆下的伯樂一樣,總是能在普通的馬槽裡,找到那些與劣馬混同的千里馬,這是何等的犀利眼光!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州長這個肌肉男,毋庸贅言,他有今日的成就與地位,萬萬離不開卡梅隆的慧眼賞識。卡梅隆找到了最合適的人,給了他最合適的角色,無論是《終結者1》裡的冷麵機器人,還是《終結者2》裡保護主角的終結者,州長的個人特質都絕佳地與角色結合到了一起,這種結合甚至超乎了一般意義上的“演技”。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孤證不立,那麼除了州長,還有邁克爾·比恩、琳達·漢密爾頓、愛德華·弗朗、喬·莫頓、羅伯特·派屈克……這些人哪個不是被卡梅隆挖掘出了潛藏的天分,變成了一等一的金牌演員呢?

就連《終結者4》中唯一的亮點,飾演馬庫斯的Sam,當年也是卡梅隆相中,可惜《終結者4》終究少了神韻——其實就是沒有卡梅隆,無端浪費了一個卡神欽點的人才。

相比起卡梅隆點石成金的導演功力,那些繼任者本來也都是好萊塢有名號的大咖,在拍終結者的時候就似乎淪為了榨乾IP剩餘價值的“復讀機”。看來只有卡梅隆才能成為卡梅隆,“電影之神”也絕不是浪得虛名。

何其幸運的是,就在我們即將對“終結者”這個名字失去興趣與信心的時候,卡梅隆一脈的正統迴歸了。這個時候我們這些影迷,絕對不是問卡梅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而是如同法軍迎接拿破崙歸來一樣,倒轉了槍口,向他獻上我們的敬意。

3.

我有信心,卡梅隆只要出手,就不會拿“終結者”這個名字胡來。這信心不是盲目的,“終結者”不光在我們影迷心目中意義非凡,對卡神自己來說,“終結者”在他的人生裡也是具有獨特意義的一章。

眾所周知——至少影迷們都知道,“終結者”的故事源自卡梅隆的一個噩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夢魘是卡梅隆人生的轉折點。

在官方的記載中,是這樣描述《終結者1》的:

1984年,一個經典的科幻電影系列開啟了篇章,卡梅隆自編自導的電影《終結者》( The Terminator )上映,這部成本只有650萬美元的電影賺取了3600萬美元的票房,並贏得了一致好評。卡梅隆由此聲名鵲起,獲得電影界的廣泛關注。在1985年時,他還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

看上去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針稍微往回撥,就可以發現這部電影的成功實在是卡梅隆證明自己的起點,是“電影之神”成神路上的第一次偉大勝利。

在此之前,卡梅隆還只是一個卡車司機,被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啟蒙後,他開始思考成為電影導演的可能性。遺憾的是,菜鳥時期的卡梅隆遇到了一個巨大的挫敗——他被意大利人Ovidio G. Assonitis拐去拍了一部大爛片,即使真正拍攝的時候他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話語權,卻不得不在這部惡趣味的爛片上掛一個導演的名字。

在卡梅隆電影生涯起步,也是巨大汙點的《食人魚2:繁殖》結束拍攝後,憤怒又無奈的卡梅隆滯留在了羅馬的某個旅店,他身無分文,高燒不退,心情沮喪。

此時是1982年3月,卡梅隆發起了高燒。在幾個難熬的夜晚裡,他反覆陷入一個可怕的夢境,一具合金人形殘軀從爆炸的火光中浮現,拖著身子向他走來.....

從夢中驚醒後,卡梅隆在信紙上勾畫出了這個籠罩著死亡氣息的形象,最後成為了《終結者1》裡的T-800機器人。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終結者1》的問世,彷彿象徵著卡梅隆的好運之神來臨,在此後1986-1992年間,卡梅隆的三部經典科幻電影《異形2》、《深淵》、《終結者2》相繼問世,這三部作品在影史上的地位自然無需多言,其中尤以《終結者2》為箇中翹楚,該影片可謂是全面超越了前作,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電腦特技已無所不能。也正是從《終結者2》開始,“終結者”才真正進入了世界科幻經典的殿堂。

4.

這部終結者系列的新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卡梅隆將擔任編劇。雖然不是導演,終究讓我有些遺憾,但是我也已經覺得很心滿意足了,畢竟卡梅隆最出色的地方,就在於他的編劇能力。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用《終結者1》來舉個例子吧,這是一部典型的“軟科幻”作品,別看又是機器人又是天網又是時空穿梭的,故事裡的科幻背景其實並不那麼重要,而且區區600萬的資金,也容不得卡梅隆追求什麼鴻篇鉅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卡梅隆便在劇情上反覆雕琢,最終呈現出的,便是一個超脫了“你追我趕”的“藝術品”(《終結者3》出來捱打)。

按豆瓣網友的評論:

《T1》的確很有藝術感,在這點上它甚至要比《T2》有過而過無之不及,男女主角的愛情,並不像很多好萊塢片子那樣是“強扭的瓜硬說甜”,雷斯在未見到莎拉之前,早已對她動了心,你為會雷斯的執著而感動,也會驚歎於莎拉從一個弱女子向偉大老媽轉變的奇特過程,“女人是弱者,但老媽是強者”,這話一點也不假。

我們這些卡神的粉絲,尤其是從終結者開始粉上的這批人,所愛的也正是他超絕的劇情編織能力,以及劇情中體現出的宏大母題。《終結者1》討論了命運的不可改變,《終結者2》又告訴我們即使套上了命運的枷鎖,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努力來阻止些什麼。就好像荒木飛呂彥在《JO JO的奇妙冒險:黃金之風》裡所闡述的那樣,命運是沉睡的奴隸,但我們終可以醒來。

去年有一部紀錄片橫空出世——《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卡神在每集的片頭,就在講述他眼中科幻作品的終極母題:

宇宙裡有什麼?

世界會怎樣結束?

我們的科技發展會毀滅我們嗎?

而那些關於外星人、怪物和人工智能的故事,最終都回到對人類自身的認知上。當時間變成了一個循環,當命運成為了一個輪迴,當終結者終結了他自己,一切的一切,就是我們為卡梅隆和“終結者”著迷的原因。

劉慈欣和卡梅隆有過一段對話,卡梅隆是這樣說自己對科幻電影的看法的:

“我最初讀大學的時候,我學的是物理,也學的是天體學,我個人感興趣的東西也正好就是這些未知的東西,尤其是我想要了解最新的科技發現是什麼,我那個時候基本上就好像是去像去尋找神為何物,自然世界為什麼會存在,自然規律是什麼。後面的科幻的助推力是一樣的,不管是拍電影還是寫小說就是好奇心,但是不同之處是科學家投入一輩子的時間找到答案,但是科幻小說家是編造一個東西出來,所以我們更快,我們不在乎這個答案是否正確。”

卡梅隆回歸意味著什麼?

而這次卡梅隆擔任編劇,又會在《終結者:黑暗命運》(暫譯)中給我們一個什麼答案?

作者:戈玄白(已授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