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年人殉葬就罷了,可為什麼小孩也要陪葬?真相讓人心酸

考古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清朝 另類講史 2017-05-21

古代帝王將相死後,都會在自己的陵墓帶入眾多奇珍異寶,也會有花點錢,雕刻些陶俑人像或者動物陪葬,就像秦始皇兵馬俑,是陪葬的一種。當然,對於帝王來說,這麼可能少得了女人。在商周時期,考古學家對這一時期的墓葬十分震撼,不僅是因為大量的貴重文物,還有就是後宮賓妃陪葬人數也不在少數。最典型的就是周幽王的墓葬,出現了一百多個女性,都是後宮美人殉葬。

古代成年人殉葬就罷了,可為什麼小孩也要陪葬?真相讓人心酸

後來經過戰國再到秦漢之後,人殉的情況慢慢有所改觀。漢武帝死後,對於他的愛妻他都不捨得讓她們跟隨自己與世長眠,算是比較有良心的皇帝了。但是這個活人殉葬的事情到了明清時期,又開始盛行了。雖然明朝時期的殉葬一度讓明世宗廢除了,可是屢禁不止,常出現偷偷殉葬的情況。清朝則在康熙嚴格把關下出現好轉。康熙之後,還是有殉葬發生,並且鼓勵婦女陪葬,一般立貞節牌坊,賜予“裂”等當時道德最高稱號。

古代成年人殉葬就罷了,可為什麼小孩也要陪葬?真相讓人心酸

這些人殉也就罷了,因為這些都是成年人,但是有的墓葬居然會出現小孩子的身影。通俗點說,就是童男童女作為陪葬,而且是活殉。2007年彭陽縣的古城鎮發掘的墓葬中,就出現了一個一歲半左右女童和三歲左右的男童。那麼為什麼古代當中會用小孩作為陪葬這麼殘酷的事情?真相其實有一個原因。

古代成年人殉葬就罷了,可為什麼小孩也要陪葬?真相讓人心酸

殉葬小孩並不是說像成年人被看做是為伺候墓主人,而是因為古人那時相信人都有輪迴,所以兒童出生有靈根,帶有仙人的氣質,殉葬小孩被認為可以沾沾仙氣,希望能成仙成佛。但是也不是什麼小孩都可以作為殉葬的人選。一般要符合“童子身”,才能被入選。而且會請一些法師用一些奇怪的陣型,經過七七四十九天作法,據說是為了不讓小孩超度昇天以便永遠的陪伴墓主。

古代成年人殉葬就罷了,可為什麼小孩也要陪葬?真相讓人心酸

這些在現代人看來是荒渺至極的殉葬,在古人眼裡卻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擁有。願死者安息,若真的有輪迴,希望能投個好人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