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墓驚現活體與現代物品 嚇懵現場專家!

考古 文物 蟑螂 腕錶 天天搜 2017-05-27

完好無缺的上思“三合土”棺槨是目前全國用“三合土”包裹的墓葬中,首例出現一棺一槨的棺槨。由考古、文物保護和醫學聯手合作開啟這一棺槨,也是廣西首次多學科合作共同考古。

這一神祕的巨棺從被發現至今,一直受到關注,隨著棺槨開啟後,一些謎團解開了,一些新的謎團又來了。

謎團一

墓坑旁的“瑞士手錶”從何而來

中國古墓驚現活體與現代物品 嚇懵現場專家!

明清時代墓坑旁發現“瑞士手錶”的消息引起了眾多的猜測,有“盜墓者遺留說”、“墓葬年代懷疑說”……這塊袖珍的“手錶”到底從何而來?為什麼會出現在巨棺墓坑旁呢?

其實,說它是塊“瑞士手錶”不如說它是個做成手錶狀的戒指。從造型材質等方面看,這塊“瑞士手錶”應該是近現代的產品。

據上思縣文物保護管理所王善初所長介紹,發現巨棺的山頭叫時嬌山,10多年前,曾經有人在巨棺所在的山坡上,種植果樹,並在那裡搭建了一個草棚用來看護果園,供全家居住。

中國古墓驚現活體與現代物品 嚇懵現場專家!

棺槨距離地面只有30釐米左右,這個造形“洋氣”且別緻的“瑞士手錶”極有可能是果園主人當年曾喜愛的一件飾物,後來無意遺棄在果園裡,在後來的耕作中,又無意間將這個小飾物“趕”到了巨棺墓坑邊,與棺槨越靠越近。最後陰錯陽差地在棺槨旁被發現。

謎團二

活蟑螂為何出現在木槨中

此次在上思一共發現了兩副“三合土”棺槨。較小的一副棺槨滲出了褐色無異味的不明液體,這一情況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要麼棺內遺體保存較完整,要麼棺內遺體全部腐爛。有液體從棺槨中滲出,說明棺槨內的環境可能會被外界“侵擾”,影響棺內物品的保存。迫於搶救棺內遺體遺物的壓力,專家才匯聚到一起,開啟棺槨。

12月20日下午,“三合土”棺槨的木槨頂蓋就被打開。當木槨頂蓋移開後,專家們查看現場時,發現有一隻活蟑螂,,約大拇指般大小,正在木槨與木棺之前爬動。

中國古墓驚現活體與現代物品 嚇懵現場專家!

“三合土”封泥是完全把木槨和木棺包裹起來的,木槨與木棺間也有一間處於一些封密狀態,蟑螂是怎麼鑽進去?難道幾百前的蟑螂能存活到現在?或是有人在打開木槨蓋時放進去的?

據資料顯示蟑螂的壽命最多隻有3年,在現場的人不是專家就是技術人員或記者,大家都沒有理由要將一支蟑螂放進棺槨之中。

蟑螂是如何穿過這般堅硬的“三合土”層,到達木槨中的呢?大家都無法解釋這一意外情況。

會不會是從滲透液體的縫隙中鑽進去的呢?

中國古墓驚現活體與現代物品 嚇懵現場專家!

21日傍晚,專家們將木棺內的遺體遺物等全部清理完之後,為了證實早前的推測,決定將“三合土”棺槨整個吊起。

當棺槨離開地面約30釐米時,專家們趴在地上,在棺槨的底端尋找滲出液體的縫隙。

原來滲出液體的並不是縫隙,而是一道不規則的口子,口子最寬處約有2釐米寬。這樣的寬度足夠狡猾的蟑螂鑽進棺槨中了。

謎團三

棺內陪葬品為何屈指可數

從棺內的遺體分析,“三合土”棺槨中的墓主應該是一件老婦人,但具體的年齡還不好下定論。

從墓葬方式看,用“三合土”做封泥,封泥內有一槨一棺,且是材質不錯的木材做的,從墓葬方式的推測應該不是一介貧民。再加上棺內保存下來的紡織品極似絲綢或麻,而不管是絲綢還是紡織品,都不是一般的貧民能穿得來衣料,這些跡象再次表明:墓主極有可能不是一介貧民。

中國古墓驚現活體與現代物品 嚇懵現場專家!

既然不是一介貧民,為何陪葬品會如此之少呢?目前,棺內發現的遺物中,除紡織品外,只有三枚錢幣、一個飾品、一把摺扇以及一個用於做髮髻的髮簪。並沒發現儲如陶瓷、銅器之類的其他陪葬品,數量屈指可數。

實際情況到底如何,還需要專家學者們從更多的方面進行考究。

“三合土”棺槨發掘 廣西多學科考古新嘗試

據專家介紹,在“三合土”封泥的棺槨中存在一槨一棺的墓葬形式,這在國內的同類墓葬中尚屬首次發現。此次考古發掘也對研究古代當地的墓葬風俗與服飾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古墓驚現活體與現代物品 嚇懵現場專家!

在此次考古發掘中,廣西文物部門首次以考古、文物保護、醫學等多學科專家組成專家組,對廣西考古界來說,多學科進行考古是一種嘗試,也為另外一具同在上思發現的“三合土”棺槨的發掘提供了經驗。據瞭解,兩副棺槨應該為夫妻墓葬,此次發掘的棺槨較小,只有約一噸重,較大的棺槨約為五噸重,體積約為小棺槨的兩倍。專家稱,他們將經過科學的討論後,才決定是否對大的“三合土”棺槨進行開館。

一名專家表示,考古不是挖寶,“石棺”的價值不能用出土文物的數量和價值來簡單衡量。這座墓葬儘管規模不大,卻是廣西少見的保存完好的古墓葬,其發現對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