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從哪裡來?

考古 國學 文物 中國歷史 老子 資治通見 2018-12-02

歷史學家最怕什麼學科?

是的。考古學。歷史學研究的尺度是幾百年,而考古學研究的是幾千年。

民國時候,一堆大師對於老子、孔子誰先誰後的問題吵得火熱,馮友蘭和錢穆兩位大師都認為“孔子前老子後”和“莊子前老子後”。這也基本上成了學術界一個主流觀點。

但1993年郭店楚簡《老子》的出土後,尷尬了。根據其它出土文物,考古學家將墓葬時代定在戰國中期,而《老子》的寫作時間一定早於此墓下葬時間,另外郭店老子主要闡述的是無為自化的主題,既沒有所謂的愚民和小國寡民的思想,也沒有對儒家和法家的批判,所以馮友蘭和錢穆等人的立論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歷史學家常常會對歷史的細節提出修正,而考古學家一出手就能顛覆歷史。

從氣質上講,考古學家們也頗為另類。不同於久坐書齋的學者,考古學家常常下地幹活兒,很接地氣。

二里頭遺址是研究夏商時期的要害地,二里頭考古隊的隊長經常去洛陽的二里頭,久而久之村民都跟許隊長混熟了。“你們到底是幹嘛的,神祕兮兮的。”二里頭的村民經常這麼詢問許宏的考古隊隊員,時間一長,考古隊隊員們乾脆編了順口溜自我調侃,說“遠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問是社科院的,原來是文物調查勘探的”。

中華文明從哪裡來?

事實上,考古學真是一件神奇之事:通過掘地三尺,即可穿越古今;實踐身體力行,探問靈魂記憶。

可以說,考古學真正兼具了直觀與抽象、現實與理想:二里頭助我們遙想古國君威,兵馬俑帶我們親歷金戈鐵馬,南海一號送我們領略航船斬波……如果想尋找一條路徑,可以最快滿足我們對中國歷史的好奇,那考古學絕對堪稱最激動人心的選擇。

中華文明從哪裡來?

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彩俑

“話說盤古開天地……”其實無法質疑,“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的基因;中華文明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些問題老祖宗早已為我們備好了答案。

但近百年來考古學從西方登陸中國後,另外一幅“上下五千年”的畫卷竟漸次展開,其景象之壯闊與奇絕,令人瞠目結舌、眼花繚亂:商朝並非虛言,夏朝疑雲未散,更悠遠的新石器時代文明便已萌芽興盛,舊石器時代人類便已遷徙繁衍;而周秦漢唐帝國崛起,宋元明清百姓生息,科技與藝術傳承迭代,外交與宗教融匯碰撞;良渚的神人獸面,殷墟的司母戊大鼎,三星堆的青銅面具,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風,小河墓地的乾屍公主……

物質文明的背後,矗立著另外一個與古籍文獻所載的中國相似又不同的華夏,我們也許難說二者誰才是“真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華文明的這場大戲得益於考古學的襄助,已經殊為精彩,蔚為大觀。

中華文明從哪裡來?

三星堆出土的代表文物

而在最近十幾年裡,無論你是否到訪過考古工地,結識過考古學家,相信“考古學”這三個字,一定曾縈繞過你的耳畔,觸動過你的心絃。風靡網絡的博物館中的“國家寶藏”,不少出自考古學家的手鏟之下;打開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的推薦列表,三星堆、敦煌、金字塔等考古遺址早已萬人空巷;更巧的是,曹操墓、隋煬帝墓、海昏侯墓等一批驚世考古大發現接連橫空出世,奪盡世人好奇的眼球。

歷史,因為考古學,已經讓你得以觸手可及。

中華文明從哪裡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