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制度下的滿城:專供八旗官兵及其家屬居住,漢人不得進入

康熙 清朝 年羹堯 宣統 大明說歷 2017-04-06

說到旗人制度,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清朝,旗人那可是一等公民,只用打仗就好了,不用幹活,就有收入。八旗兵以滿洲八旗為基幹,採取世襲兵制,在年十六歲以上的八旗子弟中挑補旗兵。旗人無需經營即可坐領清廷餉銀米糧。

旗人制度下的滿城:專供八旗官兵及其家屬居住,漢人不得進入

這裡我們就來說說滿城

所謂滿城就是專供八旗官兵及其家屬居住的城中城,習慣上呼為“少城”。城設五門八旗重要官署均設滿城內,由清朝皇帝直接任命的最高官員“將軍”統管,四川總督亦無權過問,成為名副其實的“特權王國”,廣大漢人不得進入。

御製《將軍箴》中有說以八旗軍駐天下交通要道是清王朝的廟謨決策。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開始在成都修築“滿城”。

旗人制度下的滿城:專供八旗官兵及其家屬居住,漢人不得進入

成都滿城最初八旗官兵及眷屬共約五千餘人,其中滿族約佔三分之二,蒙古族佔三分之一。旗兵共二十四甲,其中滿州八旗有十六甲,蒙古八旗有八甲。

隨著駐防八旗人口的增長,八旗實行世襲制,兵員只能在他們的後代中挑選。由於人口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兵額的需要,實際上只能是半世襲制,大量的旗人成為八旗閒散。辛亥革命前夕,旗人已有二萬多人。

旗人制度下的滿城:專供八旗官兵及其家屬居住,漢人不得進入

主持修建成都滿城的年羹堯

這些八旗官兵的後代,生下來就享有一份“口糧”,過著“月賜錢糧,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生活,由成都附近十六州縣每年向“滿城” 交納大量糧食和生活用品,其中僅糧食一項就多達92萬餘石。直到清末宣統年間,將軍玉昆把滿城東南一大片開闊地闢為公園,始向大城的漢民開放,才打破了兩百多年漢人不得進人滿城的陳規。

清軍入關後,隨著戰爭的平息,戰爭越來越少,八旗軍已經不復當年的勇猛,又伴隨著清朝的衰落和滅亡,旗人制度後來被廢除,一些旗人喪失了經濟來源,很多人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自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