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年輕的康熙皇帝

一是噶爾丹試圖改變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讓康熙背上丟失領土的歷史罵名

1、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

元朝帝國垮臺後,在明軍持續的打擊之下,北逃的蒙古人逐漸分化為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其中韃靼的一支在現內蒙古草原東部,以察哈爾等黃金家族蒙古人嫡系部落形成漠南蒙古;另一支在外蒙古地區的韃靼部落,逐漸形成喀爾喀蒙古。瓦剌勢力衰弱後逐步西遷到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形成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公元1632年4月滿清皇太極率大軍擊敗了最後一代黃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歸屬於清朝,喀爾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歸順後金(清朝),特別是順治三年(公元1646),衛拉特各部(包括準噶爾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

從此,蒙古後裔全部歸順滿清。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年輕的康熙皇帝

一是噶爾丹試圖改變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讓康熙背上丟失領土的歷史罵名

1、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

元朝帝國垮臺後,在明軍持續的打擊之下,北逃的蒙古人逐漸分化為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其中韃靼的一支在現內蒙古草原東部,以察哈爾等黃金家族蒙古人嫡系部落形成漠南蒙古;另一支在外蒙古地區的韃靼部落,逐漸形成喀爾喀蒙古。瓦剌勢力衰弱後逐步西遷到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形成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公元1632年4月滿清皇太極率大軍擊敗了最後一代黃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歸屬於清朝,喀爾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歸順後金(清朝),特別是順治三年(公元1646),衛拉特各部(包括準噶爾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

從此,蒙古後裔全部歸順滿清。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身著盔甲手持弓箭在衛士簇擁下的康熙皇帝

2、噶爾丹的準噶爾汗國的崛起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或汗,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個汗國。準噶爾汗國(西里爾蒙文: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文:ཇུན་གར།;維吾爾語:جوڭغار)。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年輕的康熙皇帝

一是噶爾丹試圖改變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讓康熙背上丟失領土的歷史罵名

1、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

元朝帝國垮臺後,在明軍持續的打擊之下,北逃的蒙古人逐漸分化為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其中韃靼的一支在現內蒙古草原東部,以察哈爾等黃金家族蒙古人嫡系部落形成漠南蒙古;另一支在外蒙古地區的韃靼部落,逐漸形成喀爾喀蒙古。瓦剌勢力衰弱後逐步西遷到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形成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公元1632年4月滿清皇太極率大軍擊敗了最後一代黃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歸屬於清朝,喀爾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歸順後金(清朝),特別是順治三年(公元1646),衛拉特各部(包括準噶爾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

從此,蒙古後裔全部歸順滿清。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身著盔甲手持弓箭在衛士簇擁下的康熙皇帝

2、噶爾丹的準噶爾汗國的崛起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或汗,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個汗國。準噶爾汗國(西里爾蒙文: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文:ཇུན་གར།;維吾爾語:جوڭغار)。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在第四世班禪喇嘛和第五世達賴喇嘛指導下在拉薩學習時的噶爾丹

3、噶爾丹的東進政策將準噶爾與清朝的主從關係轉變成戰爭敵對狀態

噶爾丹執政後製定了向外擴展的“東進政策”。

噶爾丹“東進政策”的核心是與滿清爭奪對喀爾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的控制權,實現其蒙古統一、建立大蒙古帝國的偉業。

自元亡以降,統一的蒙古的願望,多少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付出了畢生精力未達此目標而遺恨終生。噶爾丹作為一個有政治抱負、又有軍事才能的衛拉特蒙古政治家,他確實嚮往締造一個如其光榮先輩成吉思汗那樣的不依附於任何政治勢力的統一蒙古帝國。

接著,噶爾丹開始啟動他的“東進政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進攻歸附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現外蒙古),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等於就是向滿清宣戰。

噶爾丹試圖將蒙古與清朝的主從關係改變成國與國的關係。噶爾丹這樣做,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歷史責任感,絕不會容忍噶爾丹的行動,祖宗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失。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年輕的康熙皇帝

一是噶爾丹試圖改變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讓康熙背上丟失領土的歷史罵名

1、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

元朝帝國垮臺後,在明軍持續的打擊之下,北逃的蒙古人逐漸分化為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其中韃靼的一支在現內蒙古草原東部,以察哈爾等黃金家族蒙古人嫡系部落形成漠南蒙古;另一支在外蒙古地區的韃靼部落,逐漸形成喀爾喀蒙古。瓦剌勢力衰弱後逐步西遷到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形成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公元1632年4月滿清皇太極率大軍擊敗了最後一代黃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歸屬於清朝,喀爾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歸順後金(清朝),特別是順治三年(公元1646),衛拉特各部(包括準噶爾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

從此,蒙古後裔全部歸順滿清。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身著盔甲手持弓箭在衛士簇擁下的康熙皇帝

2、噶爾丹的準噶爾汗國的崛起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或汗,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個汗國。準噶爾汗國(西里爾蒙文: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文:ཇུན་གར།;維吾爾語:جوڭغار)。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在第四世班禪喇嘛和第五世達賴喇嘛指導下在拉薩學習時的噶爾丹

3、噶爾丹的東進政策將準噶爾與清朝的主從關係轉變成戰爭敵對狀態

噶爾丹執政後製定了向外擴展的“東進政策”。

噶爾丹“東進政策”的核心是與滿清爭奪對喀爾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的控制權,實現其蒙古統一、建立大蒙古帝國的偉業。

自元亡以降,統一的蒙古的願望,多少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付出了畢生精力未達此目標而遺恨終生。噶爾丹作為一個有政治抱負、又有軍事才能的衛拉特蒙古政治家,他確實嚮往締造一個如其光榮先輩成吉思汗那樣的不依附於任何政治勢力的統一蒙古帝國。

接著,噶爾丹開始啟動他的“東進政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進攻歸附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現外蒙古),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等於就是向滿清宣戰。

噶爾丹試圖將蒙古與清朝的主從關係改變成國與國的關係。噶爾丹這樣做,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歷史責任感,絕不會容忍噶爾丹的行動,祖宗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失。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準噶爾汗國噶爾丹Galdan Boshigt(1644-1697)油畫,由D.Mishig繪畫,1994。

二是噶爾丹與俄羅斯結成同盟造成大清在《中俄尼布楚條約》重大讓步,直接蒙羞康熙

1、喀爾喀蒙古的共同點讓噶爾丹和俄羅斯成為同盟

17世紀以來,沙皇俄國在遠東侵略擴張過程中,分三路侵入我國北部邊陲。西路,以託波爾斯克為基地,溯額爾齊斯河而上,侵入我國準噶爾部遊牧地區;中路,以葉尼塞斯河而上,侵入貝加爾湖和喀爾喀蒙古地區;東路,以雅庫茨克為基地,溯勒拿河而上,侵入我國東北的黑龍江流域。

在東路滿清直接對俄羅斯發動戰爭進行抵抗。中路和西路,一直也遭到準噶爾和喀爾喀蒙古的反抗。

噶爾丹要實施“東進政策”,進攻的目標就是與清政府保持主從與友好關係的喀爾喀蒙古。因此,噶爾丹認為和俄羅斯結盟才有可能征服喀爾喀蒙古,因而不再堅持其父兄原來的立場,對俄羅斯採取友好的外交活動。

而此時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對俄國侵略者的強硬立場,也被俄羅斯視為眼中釘,因此噶爾丹的外交努力得到俄羅斯的積極迴應。

在攻擊喀爾喀蒙古這一點上,噶爾丹與俄羅斯找到了利益的交匯點。沙俄想利用噶爾丹實現其侵略我國西北地區的野心,而噶爾丹則想利用沙俄力量來牽制清政府,實現其統一蒙古的政治圖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噶爾丹親率騎兵3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年輕的康熙皇帝

一是噶爾丹試圖改變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讓康熙背上丟失領土的歷史罵名

1、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

元朝帝國垮臺後,在明軍持續的打擊之下,北逃的蒙古人逐漸分化為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其中韃靼的一支在現內蒙古草原東部,以察哈爾等黃金家族蒙古人嫡系部落形成漠南蒙古;另一支在外蒙古地區的韃靼部落,逐漸形成喀爾喀蒙古。瓦剌勢力衰弱後逐步西遷到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形成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公元1632年4月滿清皇太極率大軍擊敗了最後一代黃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歸屬於清朝,喀爾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歸順後金(清朝),特別是順治三年(公元1646),衛拉特各部(包括準噶爾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

從此,蒙古後裔全部歸順滿清。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身著盔甲手持弓箭在衛士簇擁下的康熙皇帝

2、噶爾丹的準噶爾汗國的崛起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或汗,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個汗國。準噶爾汗國(西里爾蒙文: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文:ཇུན་གར།;維吾爾語:جوڭغار)。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在第四世班禪喇嘛和第五世達賴喇嘛指導下在拉薩學習時的噶爾丹

3、噶爾丹的東進政策將準噶爾與清朝的主從關係轉變成戰爭敵對狀態

噶爾丹執政後製定了向外擴展的“東進政策”。

噶爾丹“東進政策”的核心是與滿清爭奪對喀爾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的控制權,實現其蒙古統一、建立大蒙古帝國的偉業。

自元亡以降,統一的蒙古的願望,多少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付出了畢生精力未達此目標而遺恨終生。噶爾丹作為一個有政治抱負、又有軍事才能的衛拉特蒙古政治家,他確實嚮往締造一個如其光榮先輩成吉思汗那樣的不依附於任何政治勢力的統一蒙古帝國。

接著,噶爾丹開始啟動他的“東進政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進攻歸附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現外蒙古),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等於就是向滿清宣戰。

噶爾丹試圖將蒙古與清朝的主從關係改變成國與國的關係。噶爾丹這樣做,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歷史責任感,絕不會容忍噶爾丹的行動,祖宗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失。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準噶爾汗國噶爾丹Galdan Boshigt(1644-1697)油畫,由D.Mishig繪畫,1994。

二是噶爾丹與俄羅斯結成同盟造成大清在《中俄尼布楚條約》重大讓步,直接蒙羞康熙

1、喀爾喀蒙古的共同點讓噶爾丹和俄羅斯成為同盟

17世紀以來,沙皇俄國在遠東侵略擴張過程中,分三路侵入我國北部邊陲。西路,以託波爾斯克為基地,溯額爾齊斯河而上,侵入我國準噶爾部遊牧地區;中路,以葉尼塞斯河而上,侵入貝加爾湖和喀爾喀蒙古地區;東路,以雅庫茨克為基地,溯勒拿河而上,侵入我國東北的黑龍江流域。

在東路滿清直接對俄羅斯發動戰爭進行抵抗。中路和西路,一直也遭到準噶爾和喀爾喀蒙古的反抗。

噶爾丹要實施“東進政策”,進攻的目標就是與清政府保持主從與友好關係的喀爾喀蒙古。因此,噶爾丹認為和俄羅斯結盟才有可能征服喀爾喀蒙古,因而不再堅持其父兄原來的立場,對俄羅斯採取友好的外交活動。

而此時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對俄國侵略者的強硬立場,也被俄羅斯視為眼中釘,因此噶爾丹的外交努力得到俄羅斯的積極迴應。

在攻擊喀爾喀蒙古這一點上,噶爾丹與俄羅斯找到了利益的交匯點。沙俄想利用噶爾丹實現其侵略我國西北地區的野心,而噶爾丹則想利用沙俄力量來牽制清政府,實現其統一蒙古的政治圖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噶爾丹親率騎兵3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2、影響了清政府和俄國在談判中的實力地位,參加尼布楚談判的清朝使團不得不中途撤回,使清廷作出在談判中對俄國作重大讓步的決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二十日,清政府在商討與沙俄談判方針時,索額圖提出:承認尼布楚、雅克薩、黑龍江是清朝領土,即“與之畫疆分界,貿易往來。否則,臣當即還,不與彼議和矣”。 康熙帝同意這一談判方針,遂命索額圖、佟國綱出發,前往色冷格,與沙俄使臣戈洛文談判。六月,索額圖等使臣行至喀爾喀地方,正值準噶爾領袖噶爾丹大舉侵犯喀爾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回了北京。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經中俄兩國代表重新商定,談判地點改在尼布楚。索額圖等人在出發前向康熙帝奏陳:“尼布潮(楚)、雅克薩既系我屬所居地,臣等請如前議,以尼布潮為界,此內諸地均歸我朝。”康熙帝指示:“今以尼布潮為界,則鄂羅斯遣使貿易無棲託之所,勢難相通。爾等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潮為界。彼使者若懇求尼布潮,可即以額爾古納為界。”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年輕的康熙皇帝

一是噶爾丹試圖改變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讓康熙背上丟失領土的歷史罵名

1、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

元朝帝國垮臺後,在明軍持續的打擊之下,北逃的蒙古人逐漸分化為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其中韃靼的一支在現內蒙古草原東部,以察哈爾等黃金家族蒙古人嫡系部落形成漠南蒙古;另一支在外蒙古地區的韃靼部落,逐漸形成喀爾喀蒙古。瓦剌勢力衰弱後逐步西遷到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形成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公元1632年4月滿清皇太極率大軍擊敗了最後一代黃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歸屬於清朝,喀爾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歸順後金(清朝),特別是順治三年(公元1646),衛拉特各部(包括準噶爾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

從此,蒙古後裔全部歸順滿清。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身著盔甲手持弓箭在衛士簇擁下的康熙皇帝

2、噶爾丹的準噶爾汗國的崛起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或汗,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個汗國。準噶爾汗國(西里爾蒙文: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文:ཇུན་གར།;維吾爾語:جوڭغار)。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在第四世班禪喇嘛和第五世達賴喇嘛指導下在拉薩學習時的噶爾丹

3、噶爾丹的東進政策將準噶爾與清朝的主從關係轉變成戰爭敵對狀態

噶爾丹執政後製定了向外擴展的“東進政策”。

噶爾丹“東進政策”的核心是與滿清爭奪對喀爾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的控制權,實現其蒙古統一、建立大蒙古帝國的偉業。

自元亡以降,統一的蒙古的願望,多少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付出了畢生精力未達此目標而遺恨終生。噶爾丹作為一個有政治抱負、又有軍事才能的衛拉特蒙古政治家,他確實嚮往締造一個如其光榮先輩成吉思汗那樣的不依附於任何政治勢力的統一蒙古帝國。

接著,噶爾丹開始啟動他的“東進政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進攻歸附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現外蒙古),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等於就是向滿清宣戰。

噶爾丹試圖將蒙古與清朝的主從關係改變成國與國的關係。噶爾丹這樣做,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歷史責任感,絕不會容忍噶爾丹的行動,祖宗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失。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準噶爾汗國噶爾丹Galdan Boshigt(1644-1697)油畫,由D.Mishig繪畫,1994。

二是噶爾丹與俄羅斯結成同盟造成大清在《中俄尼布楚條約》重大讓步,直接蒙羞康熙

1、喀爾喀蒙古的共同點讓噶爾丹和俄羅斯成為同盟

17世紀以來,沙皇俄國在遠東侵略擴張過程中,分三路侵入我國北部邊陲。西路,以託波爾斯克為基地,溯額爾齊斯河而上,侵入我國準噶爾部遊牧地區;中路,以葉尼塞斯河而上,侵入貝加爾湖和喀爾喀蒙古地區;東路,以雅庫茨克為基地,溯勒拿河而上,侵入我國東北的黑龍江流域。

在東路滿清直接對俄羅斯發動戰爭進行抵抗。中路和西路,一直也遭到準噶爾和喀爾喀蒙古的反抗。

噶爾丹要實施“東進政策”,進攻的目標就是與清政府保持主從與友好關係的喀爾喀蒙古。因此,噶爾丹認為和俄羅斯結盟才有可能征服喀爾喀蒙古,因而不再堅持其父兄原來的立場,對俄羅斯採取友好的外交活動。

而此時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對俄國侵略者的強硬立場,也被俄羅斯視為眼中釘,因此噶爾丹的外交努力得到俄羅斯的積極迴應。

在攻擊喀爾喀蒙古這一點上,噶爾丹與俄羅斯找到了利益的交匯點。沙俄想利用噶爾丹實現其侵略我國西北地區的野心,而噶爾丹則想利用沙俄力量來牽制清政府,實現其統一蒙古的政治圖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噶爾丹親率騎兵3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2、影響了清政府和俄國在談判中的實力地位,參加尼布楚談判的清朝使團不得不中途撤回,使清廷作出在談判中對俄國作重大讓步的決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二十日,清政府在商討與沙俄談判方針時,索額圖提出:承認尼布楚、雅克薩、黑龍江是清朝領土,即“與之畫疆分界,貿易往來。否則,臣當即還,不與彼議和矣”。 康熙帝同意這一談判方針,遂命索額圖、佟國綱出發,前往色冷格,與沙俄使臣戈洛文談判。六月,索額圖等使臣行至喀爾喀地方,正值準噶爾領袖噶爾丹大舉侵犯喀爾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回了北京。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經中俄兩國代表重新商定,談判地點改在尼布楚。索額圖等人在出發前向康熙帝奏陳:“尼布潮(楚)、雅克薩既系我屬所居地,臣等請如前議,以尼布潮為界,此內諸地均歸我朝。”康熙帝指示:“今以尼布潮為界,則鄂羅斯遣使貿易無棲託之所,勢難相通。爾等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潮為界。彼使者若懇求尼布潮,可即以額爾古納為界。”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1689尼布楚條約中方繕寫的正式拉丁文本

為避免兩線作戰,康熙皇帝在與沙俄劃定國界的條約上作出了重大讓步。這讓康熙倍感羞辱,讓康熙下定決心對付噶爾丹。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公元1689年9月7日,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俄羅斯帝國全權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 月,康熙發動第一次征伐行動,與葛爾丹在烏蘭布通草原展開大戰,最終擊敗葛爾丹。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年輕的康熙皇帝

一是噶爾丹試圖改變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讓康熙背上丟失領土的歷史罵名

1、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

元朝帝國垮臺後,在明軍持續的打擊之下,北逃的蒙古人逐漸分化為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其中韃靼的一支在現內蒙古草原東部,以察哈爾等黃金家族蒙古人嫡系部落形成漠南蒙古;另一支在外蒙古地區的韃靼部落,逐漸形成喀爾喀蒙古。瓦剌勢力衰弱後逐步西遷到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形成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公元1632年4月滿清皇太極率大軍擊敗了最後一代黃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歸屬於清朝,喀爾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歸順後金(清朝),特別是順治三年(公元1646),衛拉特各部(包括準噶爾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

從此,蒙古後裔全部歸順滿清。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身著盔甲手持弓箭在衛士簇擁下的康熙皇帝

2、噶爾丹的準噶爾汗國的崛起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或汗,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個汗國。準噶爾汗國(西里爾蒙文: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文:ཇུན་གར།;維吾爾語:جوڭغار)。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在第四世班禪喇嘛和第五世達賴喇嘛指導下在拉薩學習時的噶爾丹

3、噶爾丹的東進政策將準噶爾與清朝的主從關係轉變成戰爭敵對狀態

噶爾丹執政後製定了向外擴展的“東進政策”。

噶爾丹“東進政策”的核心是與滿清爭奪對喀爾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的控制權,實現其蒙古統一、建立大蒙古帝國的偉業。

自元亡以降,統一的蒙古的願望,多少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付出了畢生精力未達此目標而遺恨終生。噶爾丹作為一個有政治抱負、又有軍事才能的衛拉特蒙古政治家,他確實嚮往締造一個如其光榮先輩成吉思汗那樣的不依附於任何政治勢力的統一蒙古帝國。

接著,噶爾丹開始啟動他的“東進政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進攻歸附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現外蒙古),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等於就是向滿清宣戰。

噶爾丹試圖將蒙古與清朝的主從關係改變成國與國的關係。噶爾丹這樣做,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歷史責任感,絕不會容忍噶爾丹的行動,祖宗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失。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準噶爾汗國噶爾丹Galdan Boshigt(1644-1697)油畫,由D.Mishig繪畫,1994。

二是噶爾丹與俄羅斯結成同盟造成大清在《中俄尼布楚條約》重大讓步,直接蒙羞康熙

1、喀爾喀蒙古的共同點讓噶爾丹和俄羅斯成為同盟

17世紀以來,沙皇俄國在遠東侵略擴張過程中,分三路侵入我國北部邊陲。西路,以託波爾斯克為基地,溯額爾齊斯河而上,侵入我國準噶爾部遊牧地區;中路,以葉尼塞斯河而上,侵入貝加爾湖和喀爾喀蒙古地區;東路,以雅庫茨克為基地,溯勒拿河而上,侵入我國東北的黑龍江流域。

在東路滿清直接對俄羅斯發動戰爭進行抵抗。中路和西路,一直也遭到準噶爾和喀爾喀蒙古的反抗。

噶爾丹要實施“東進政策”,進攻的目標就是與清政府保持主從與友好關係的喀爾喀蒙古。因此,噶爾丹認為和俄羅斯結盟才有可能征服喀爾喀蒙古,因而不再堅持其父兄原來的立場,對俄羅斯採取友好的外交活動。

而此時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對俄國侵略者的強硬立場,也被俄羅斯視為眼中釘,因此噶爾丹的外交努力得到俄羅斯的積極迴應。

在攻擊喀爾喀蒙古這一點上,噶爾丹與俄羅斯找到了利益的交匯點。沙俄想利用噶爾丹實現其侵略我國西北地區的野心,而噶爾丹則想利用沙俄力量來牽制清政府,實現其統一蒙古的政治圖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噶爾丹親率騎兵3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2、影響了清政府和俄國在談判中的實力地位,參加尼布楚談判的清朝使團不得不中途撤回,使清廷作出在談判中對俄國作重大讓步的決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二十日,清政府在商討與沙俄談判方針時,索額圖提出:承認尼布楚、雅克薩、黑龍江是清朝領土,即“與之畫疆分界,貿易往來。否則,臣當即還,不與彼議和矣”。 康熙帝同意這一談判方針,遂命索額圖、佟國綱出發,前往色冷格,與沙俄使臣戈洛文談判。六月,索額圖等使臣行至喀爾喀地方,正值準噶爾領袖噶爾丹大舉侵犯喀爾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回了北京。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經中俄兩國代表重新商定,談判地點改在尼布楚。索額圖等人在出發前向康熙帝奏陳:“尼布潮(楚)、雅克薩既系我屬所居地,臣等請如前議,以尼布潮為界,此內諸地均歸我朝。”康熙帝指示:“今以尼布潮為界,則鄂羅斯遣使貿易無棲託之所,勢難相通。爾等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潮為界。彼使者若懇求尼布潮,可即以額爾古納為界。”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1689尼布楚條約中方繕寫的正式拉丁文本

為避免兩線作戰,康熙皇帝在與沙俄劃定國界的條約上作出了重大讓步。這讓康熙倍感羞辱,讓康熙下定決心對付噶爾丹。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公元1689年9月7日,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俄羅斯帝國全權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 月,康熙發動第一次征伐行動,與葛爾丹在烏蘭布通草原展開大戰,最終擊敗葛爾丹。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清軍在烏蘭布通草原紮營

三、噶爾丹主動進攻喀爾喀蒙古劍指京師直接向滿清宣戰,康熙絕對不能容忍

漠南蒙古是通向北京的重要通道,滿清正式入關以前多次對明朝腹地的劫掠,由於無法突破袁崇煥防守的寧錦防線,都是借道漠南蒙古繞行到北部的雁門關進入北京腹地。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噶爾丹進攻侵佔喀爾喀地區,繼而進軍漠南蒙古的烏蘭布通,壓縮滿清首都北京的戰略屏障和縱深,直接威脅到京師的安全,向滿清宣戰。

這是康熙絕對不能容忍的,康熙立即給與反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 月,康熙決定親征,與葛爾丹在烏蘭布通草原展開大戰,最終擊敗葛爾丹,準格爾汗國的勢力退回新疆。

"

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這就是清朝康熙皇帝要收復自唐代以來中原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的最大動力。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年輕的康熙皇帝

一是噶爾丹試圖改變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讓康熙背上丟失領土的歷史罵名

1、滿清和蒙古的主從關係

元朝帝國垮臺後,在明軍持續的打擊之下,北逃的蒙古人逐漸分化為韃靼和瓦剌兩大勢力。

其中韃靼的一支在現內蒙古草原東部,以察哈爾等黃金家族蒙古人嫡系部落形成漠南蒙古;另一支在外蒙古地區的韃靼部落,逐漸形成喀爾喀蒙古。瓦剌勢力衰弱後逐步西遷到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形成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

公元1632年4月滿清皇太極率大軍擊敗了最後一代黃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個部49個封建主歸屬於清朝,喀爾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後向清朝遣使納貢。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歸順後金(清朝),特別是順治三年(公元1646),衛拉特各部(包括準噶爾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確定了主權關係。

從此,蒙古後裔全部歸順滿清。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身著盔甲手持弓箭在衛士簇擁下的康熙皇帝

2、噶爾丹的準噶爾汗國的崛起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或汗,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1678年正式建立的一個汗國。準噶爾汗國(西里爾蒙文: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文:ཇུན་གར།;維吾爾語:جوڭغار)。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他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在第四世班禪喇嘛和第五世達賴喇嘛指導下在拉薩學習時的噶爾丹

3、噶爾丹的東進政策將準噶爾與清朝的主從關係轉變成戰爭敵對狀態

噶爾丹執政後製定了向外擴展的“東進政策”。

噶爾丹“東進政策”的核心是與滿清爭奪對喀爾喀蒙古和漠南蒙古的控制權,實現其蒙古統一、建立大蒙古帝國的偉業。

自元亡以降,統一的蒙古的願望,多少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付出了畢生精力未達此目標而遺恨終生。噶爾丹作為一個有政治抱負、又有軍事才能的衛拉特蒙古政治家,他確實嚮往締造一個如其光榮先輩成吉思汗那樣的不依附於任何政治勢力的統一蒙古帝國。

接著,噶爾丹開始啟動他的“東進政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進攻歸附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現外蒙古),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等於就是向滿清宣戰。

噶爾丹試圖將蒙古與清朝的主從關係改變成國與國的關係。噶爾丹這樣做,肯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歷史責任感,絕不會容忍噶爾丹的行動,祖宗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失。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準噶爾汗國噶爾丹Galdan Boshigt(1644-1697)油畫,由D.Mishig繪畫,1994。

二是噶爾丹與俄羅斯結成同盟造成大清在《中俄尼布楚條約》重大讓步,直接蒙羞康熙

1、喀爾喀蒙古的共同點讓噶爾丹和俄羅斯成為同盟

17世紀以來,沙皇俄國在遠東侵略擴張過程中,分三路侵入我國北部邊陲。西路,以託波爾斯克為基地,溯額爾齊斯河而上,侵入我國準噶爾部遊牧地區;中路,以葉尼塞斯河而上,侵入貝加爾湖和喀爾喀蒙古地區;東路,以雅庫茨克為基地,溯勒拿河而上,侵入我國東北的黑龍江流域。

在東路滿清直接對俄羅斯發動戰爭進行抵抗。中路和西路,一直也遭到準噶爾和喀爾喀蒙古的反抗。

噶爾丹要實施“東進政策”,進攻的目標就是與清政府保持主從與友好關係的喀爾喀蒙古。因此,噶爾丹認為和俄羅斯結盟才有可能征服喀爾喀蒙古,因而不再堅持其父兄原來的立場,對俄羅斯採取友好的外交活動。

而此時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對俄國侵略者的強硬立場,也被俄羅斯視為眼中釘,因此噶爾丹的外交努力得到俄羅斯的積極迴應。

在攻擊喀爾喀蒙古這一點上,噶爾丹與俄羅斯找到了利益的交匯點。沙俄想利用噶爾丹實現其侵略我國西北地區的野心,而噶爾丹則想利用沙俄力量來牽制清政府,實現其統一蒙古的政治圖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噶爾丹親率騎兵3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2、影響了清政府和俄國在談判中的實力地位,參加尼布楚談判的清朝使團不得不中途撤回,使清廷作出在談判中對俄國作重大讓步的決策。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二十日,清政府在商討與沙俄談判方針時,索額圖提出:承認尼布楚、雅克薩、黑龍江是清朝領土,即“與之畫疆分界,貿易往來。否則,臣當即還,不與彼議和矣”。 康熙帝同意這一談判方針,遂命索額圖、佟國綱出發,前往色冷格,與沙俄使臣戈洛文談判。六月,索額圖等使臣行至喀爾喀地方,正值準噶爾領袖噶爾丹大舉侵犯喀爾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回了北京。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經中俄兩國代表重新商定,談判地點改在尼布楚。索額圖等人在出發前向康熙帝奏陳:“尼布潮(楚)、雅克薩既系我屬所居地,臣等請如前議,以尼布潮為界,此內諸地均歸我朝。”康熙帝指示:“今以尼布潮為界,則鄂羅斯遣使貿易無棲託之所,勢難相通。爾等初議時,仍當以尼布潮為界。彼使者若懇求尼布潮,可即以額爾古納為界。”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1689尼布楚條約中方繕寫的正式拉丁文本

為避免兩線作戰,康熙皇帝在與沙俄劃定國界的條約上作出了重大讓步。這讓康熙倍感羞辱,讓康熙下定決心對付噶爾丹。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公元1689年9月7日,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俄羅斯帝國全權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 月,康熙發動第一次征伐行動,與葛爾丹在烏蘭布通草原展開大戰,最終擊敗葛爾丹。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清軍在烏蘭布通草原紮營

三、噶爾丹主動進攻喀爾喀蒙古劍指京師直接向滿清宣戰,康熙絕對不能容忍

漠南蒙古是通向北京的重要通道,滿清正式入關以前多次對明朝腹地的劫掠,由於無法突破袁崇煥防守的寧錦防線,都是借道漠南蒙古繞行到北部的雁門關進入北京腹地。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噶爾丹進攻侵佔喀爾喀地區,繼而進軍漠南蒙古的烏蘭布通,壓縮滿清首都北京的戰略屏障和縱深,直接威脅到京師的安全,向滿清宣戰。

這是康熙絕對不能容忍的,康熙立即給與反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 月,康熙決定親征,與葛爾丹在烏蘭布通草原展開大戰,最終擊敗葛爾丹,準格爾汗國的勢力退回新疆。

國家統一高於一切  清康熙定要收復自唐代已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區

上圖是1755年清軍在伊犁接受準格爾汗國首領達瓦奇的投降

總結:原因是在康熙初期,原來依附滿清的蒙古後裔衛拉特蒙古(也被稱為漠西蒙古現在的新疆青海一帶)的準噶爾部落中出現了一位雄心勃勃首領噶爾丹。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他統一了衛拉特蒙古,1678年正式建立了準格爾汗國。

噶爾丹準備實現一個統一的蒙古夢想,制定了“東進政策”。在俄羅斯的支持下,對已依附滿清的漠南蒙古和喀爾喀蒙古(也稱漠北蒙古)發動戰爭,直接挑戰滿清與蒙古的主從關係。

特別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進攻喀爾喀蒙古(現外蒙古),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壓縮滿清首都北京的戰略屏障和縱深,直接威脅到京師的安全。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 月,康熙決定親征,與葛爾丹在烏蘭布通草原展開大戰,最終擊敗葛爾丹,準格爾汗國的勢力退回新疆。

清朝歷經康雍乾三代,到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歷時68年,徹底摧毀準格爾汗國,將西域完全納入滿清版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