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之鑑——如果我們不抗戰

抗日戰爭 溥儀 土肥原賢二 蒙古 俺是大爪子貓 2017-07-16

東北之鑑——如果我們不抗戰

偽滿洲國建立後,一座巨大的石碑被樹立了起來,上面寫著“王道樂土大滿洲國”。日本人說每年都有很多中國百姓投奔到這片所謂的“王道樂土”。侵華戰爭開始後,日本人又說“日滿華”相互提攜。日本計劃把關內也變成偽滿的“繁榮”。那麼東北的事實狀況,是什麼樣子呢?如果當初我們不抗戰,又會發生什麼呢?1932年3月8日下午,一列火車緩緩駛進了長春火車站,月臺上擠滿了人。在躁動的人群中,一隊身穿長袍馬褂、手舉黃龍圖案旗幟的人吸引了車上一個人的目光。他的眼睛溼潤了,因為他的隨從正悄悄的告訴他,那些都是旗人。他們盼皇上已經盼了20年了,他就是愛新覺羅·溥儀。四個月前,土肥原賢兒深夜拜訪了溥儀。據溥儀回憶,這個人臉上始終帶著溫和,恭順的笑意,給人說話靠譜的感覺。這個人告訴溥儀,關東軍不喜歡國民黨,也不喜歡張家父子。而是希望滿洲人民有自己的國家,皇上可以重整大清基業。載灃,晚晴最後的攝政王,溥儀的父親。他始終拒絕溥儀前往東北與日本人合作,但年輕的溥儀動心了。不就天津發生騷亂,土肥原賢二急切的找到溥儀,告訴溥儀,天津已經不安全了。

東北之鑑——如果我們不抗戰

向瀋陽城射擊的日軍

抗日分子想要您的命,請速到東北,溥儀還不知道,這是日本人的第一個騙局。這場騷亂的幕後指使者正是土肥原賢二本人。兩天後,溥儀的火車緩緩駛入長春火車戰,月臺上擠滿了歡迎的人,在躁動的人群中,有一個叫做凌升的人。他雖說是達斡爾族,但一百多年來世世代代為大清效命。聽說日本人要幫大清復國了。他作為呼倫貝爾代表,決定權利效忠皇上。凌升看到,在這場祭祀當中,一群日本軍人趾高氣昂的坐在旁邊。八年後,他們要讓溥儀在叩拜自己祖宗前,先向天皇的祖宗天照大神跪拜。這凌升是看不到的,但凌升看到皇上身邊有一個“滿洲國皇帝御用掛”。這是一個負責滿洲國皇室事務的職位,而擔任這個職位的居然是一個關東軍人。

東北之鑑——如果我們不抗戰

溥儀劇照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說,對於這個叫吉岡安直的軍人的指示,我只有點頭稱是的權利。這位名義上的皇帝,每天最忙的事就是去接見各種各樣的人。但他很快的發現了這些人,誰也不與他談國事。當他問起“國事”時,他們就說“次長辦著了”。而次長正是日本人。滿洲里面總長的日本人實際掌握著全部的權利支配。省裡的日本人的副省長掌握了實際的權利,縣裡的日本人副縣長掌握了實際的權利。在一份《形勢判斷》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這份由日本參謀本部制定於1931年的文件,明確要求建立一個完全由日本人控制的滿蒙政權。長遠規劃最終要劃歸日本統治。在實現路徑上,關東軍提出的解決方案,獲得了高層的認可。即先建立一個統轄東北四省和蒙古的偽政權,讓有影響力的中國人,擔任政權首領,從而實現以華制華的效果。無權的溥儀落個清閒,但宗教信仰上卻不能閒著,滿洲國被要求宗教信仰要與日本高度一致。

東北之鑑——如果我們不抗戰

末代皇妃

1940年6月,溥儀赴日本向日本天皇請來“天照大神”,溥儀隨後頒佈詔書,將“天照大神”定為宗教和國教。每月初一和十五進行供奉祭祀活動。

“滿語可以當國語,日語怎麼可以當國語”,這句話在滿洲國流傳甚廣,說這句話的正是滿洲國高官凌升。面對日軍侵略的行徑,他多次勇敢的向日軍提出了強烈抗議。1936年3月29日,遭到日本憲兵的逮捕,4月24日被關東軍殺害。凌升死前,用日本人讀不懂的滿文,寫了一份遺囑。遺囑中說“日本人殺我,是因為我保護我們當地的人民。”那麼當地的人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東北之鑑——如果我們不抗戰

末代皇妃劇照

客觀的說“有一些百姓過得是不錯,他們正是偽滿洲五族中的“大和民族”。在艱難的八年抗戰中,總有一些人在日本人的誘降下,抗日意志不堅定。他們往往會提出,我們如果不抗戰會怎樣。而溥儀與偽滿洲國的民眾的命運,已經給出了很清晰的答案。朝鮮抗日英雄安昌浩說過“日本是個島國,一旦受到外人侵略,就連退路也沒有。所以日本人的民族凝聚力才很強,而一旦這種民族凝聚力向外爆發,就會變成一種可怕的野蠻侵略性。”而這種野蠻的爆發,是絕不會因為對方忍讓,而停下侵略的腳步。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敵人用刺刀

殺死了我們

還要用手指著我們的骨頭說:

“看,這是奴隸!”

————詩人田間,1938年

1937年,中日民族大決戰爆發,但為什麼一手發動“九一八事變”,扶植偽滿洲國的石原莞爾,卻不敢擴大盧溝橋事變呢?

詳請關注下期——石原莞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