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抗戰時期郭沫若逛地攤都能發現珍貴文物

抗日戰爭 郭沫若 文物 考古 曠兮若谷 曠兮若谷 2017-10-14

郭沫若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也是歷史學家,醉心於考古事業。在世的時候為我國的考古工作做出過重大貢獻。別人發現不了的千里馬,都逃不過他這考古界伯樂的眼睛,一次逛地攤都能發現文物。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抗戰時期郭沫若逛地攤都能發現珍貴文物

說起來這是抗戰時胡的事了,郭沫若逛地攤究竟發現什麼寶貝了呢?咱還得從更遠的一段兒歷史說起。

許多電視劇裡,出現王侯叛亂的情況,忠臣就會挺身而出,逃出重圍,替皇上調兵解圍。空口白話自然軍隊將領是不會聽的,少不了金牌令箭之類的調兵信物。

早些時候,調動兵馬可不是靠這玩意兒。春秋無義戰,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沒有能力繼續號召諸侯。諸侯坐大,都起了僭越之心,為了各自的地盤利益互相征伐,不把天子放在眼裡。

那會兒流行的是調兵信物是虎符。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抗戰時期郭沫若逛地攤都能發現珍貴文物

虎符一般是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它盛行於戰國、秦、漢時期。

歷史上著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就是圍繞這個虎符展開的。

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兵變,關鍵時刻卻也束縛手腳,一旦運用得好卻是事半功倍。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勇將趙雲奪城成功,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抗戰時期郭沫若逛地攤都能發現珍貴文物

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由此也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因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

到了抗戰時期,虎符之類調兵信物已經成為歷史,也就是珍貴的文物了。郭沫若又是如何意外發現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抗戰時期郭沫若逛地攤都能發現珍貴文物

話說抗戰時期,郭沫若在重慶的時候,沒事兒喜歡逛逛地攤兒。

有一天他在地攤兒上閒逛的時候,發現了一件造型古樸的銅老虎,憑著多年的考古直覺和眼光,隨手把玩了起來。沒想到銅老虎忽然分成兩半,意識到有可能是虎符,郭沫若馬上買了下來回去研究。

就這樣,一件極其珍貴罕見的文物,就這樣戲劇性的被發現了。

現存最早的銅製虎符都是秦國的,共4件:杜虎符,新郪虎符,陽陵虎符和東郡虎符,郭沫若隨便逛地攤兒都能發現寶貝,不得不感慨,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