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績溪縣緊緊圍繞“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戰略部署,提出了生態爭樣板、發展爭上游、工作爭一流的“三爭”目標要求,努力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展示“績溪作為”。

生態保護挺在前

績溪是青弋江、水陽江和新安江水系三江發源地。早在2008年,該縣就拉開了參與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改革實踐的序幕。

加強區域合作,共創生態文明。多年來,該縣充分利用國家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持續推進流域水環境保護合作。在此過程中,該縣積極同黃山市、杭州臨安區等相鄰縣市區協作,推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協同發展,共築起皖南-浙西生態屏障。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是關鍵一環。該縣在全市率先建立縣域內地表水生態補償機制,對斷面水質優於管控目標的,由縣政府對相關鄉鎮予以獎補;對未達到管控目標的,由責任鄉鎮向縣財政繳納汙染賠付金。

創新探索不停步。近年來,績溪縣在全省率先推行林區警長制,設立縣級林長19個、鄉鎮林長104個、村級林長122個、組級林長647個。針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8.30%這一實際,該縣還因地制宜地開展植綠補綠行動,讓草木更翠綠、山川更秀美。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該縣啟動實施全省首個縣域生態環保智慧監控平臺,將縣域環境質量、重點汙染源、生態狀況監測等水陸空信息“一網打盡”。

創新驅動增活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績溪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雙百”工程,著力構建以工業為支柱的產業發展新體系。

該縣借力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成立園區企業創新聯盟,加快推進園區主導產業企業完成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步伐,同時採取企業與省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結對子”的方法,建立產學研用基地。

創新績溪,穩步前行。今年以來,績溪縣積極鼓勵傳統產業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產品研發,尤其是不鏽鋼和化工企業不斷升級,安全、環保設施投入逐年加大,6家不鏽鋼拉管企業中5家為規上企業,2家為高新技術企業;6家化工企業全部為規上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4家為高新技術企業。

數字經濟,遍地開花。多年來,績溪縣以產業生態圈理念推進“四新經濟”發展,積極參與杭州都市圈數字經濟的發展佈局,並通過引進知名電商企業設立電商孵化平臺,積極推進滬蘇浙龍頭電商企業運營優勢和優質產品原產地優勢有效融合,進一步推動製造企業從“互聯網+”向“雲+”邁進。

與此同時,該縣還積極推進“萬家企業上雲”,引進了長三角知名電商杭州碧橙網絡科技公司建立了雲客服基地,致力打造面向長三角的客戶體驗中心。

築巢引鳳聚人才

作為皖南重要樞紐門戶,績溪縣境內已建成運行兩條高鐵(京福高鐵、杭黃高鐵)、兩條高速(績黃高速、績寧高速),在與長三角在空間上更為接近,“同城效應”也愈發明顯。

乘著交通網的鋪開,績溪積極對接蘇州市吳江區,謀劃兩地客源互惠活動,先後在徐州、常州、南通、吳江等地舉辦績溪旅遊推介活動,面向長三角主要客源地進行旅遊資源推介,加強兩地旅遊業界溝通聯繫,促進全縣文化旅遊與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交通的融入,連接起的是人才的互通交流。今年以來,該縣出臺了《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績溪聚才行動”的若干意見》,對引進機械製造、食品藥品等緊缺領域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優厚的工作生活環境。

人才因子,激活了“一池春水”。目前,績溪縣與十多所省內外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接,與江南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簽訂了3項產學研合作項目,並建立合作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在該縣轉化應用;與安徽工業大學縣校合作密切,安工大在該縣安徽黃山中友鏈條製造有限公司建立教學科研實踐基地……

東向發力征程急,快馬加鞭未下鞍。當前,績溪正全力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強力推動機械製造、健康食品醫藥、文化旅遊、電子商務四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著力打造全省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先行區、長三角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綠色發展的樣板區。

(宣城日報記者 顧維林 特約記者 蔣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