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某個時候需要孤獨,而且是必要的孤獨

雞湯 心理 每天讀點閣言警句 2017-04-27

生命在某個時候需要孤獨,而且是必要的孤獨。 孤獨是人類很特別的一種感受。你會覺得一棵樹或一隻鳥孤獨嗎?當然,那也是觀看者其獨特的心靈感知,而這種感受,恰恰是來自這個人獨處時候的情緒渲染,好比是觸景生情吧!

把眼前那隻鳥或那棵樹同自己的處境相互聯繫起來,這種感受總帶有自我審視的意味,但並非只是純粹客觀的觀察。常常由自身所產生的孤獨感,便成為一種審美的標準,在觀察外在環境的同時,也審視了身在其中的自我,從而形成對自身價值的某種確認。而這種孤獨感會喚起自憐的情緒,或導致自傲,也可能變成盲目的衝動。

生命在某個時候需要孤獨,而且是必要的孤獨

倘若喪失對外界的持續關注,執著反而會成為一種病痛,傲慢和偏執也由此而來。 若你想從孤獨中得到充實,條件便在於,對外對內都需加以客觀審慎,也就是說,大千世界也好,內心世界也罷,都要用另外一種眼光來加以靜觀,並且能夠超越自身侷限,這便是所謂的潛意識,或叫智慧,而智慧或潛意識又來自距離。

換句話說,凡事先退後一步,對人和事物的觀察都得有一定的距離才能看得清楚,也才有可能做出最恰當的判斷。 孤獨感不僅是一種審美判斷,還可以變成某種動力,在肯定個人自身價值的前提下,推動這個孤單的人去克服困難,從事某種事業,也許會有建樹。 一個人只有學會獨處才能得以成長。

生命在某個時候需要孤獨,而且是必要的孤獨

對成年人來說,這種孤獨感是有必要的,因為有助於個人的獨立,至於人格的確立則又另當別論,因為它要取決於更多的社會條件。 一個人與他人之間如果沒有這種必要的距離,成日碰撞,不管是在一個家庭裡,還是一個群體裡,都不是一件美妙的事。而人與人共處,最需要寬容與諒解,也恰恰是靠內心相互之間有足夠的空間才得以完成的。

孤獨更是自由的一個必要條件,而自由首先取決於能否自由思考,也正是在獨處時,人才開始思考。 這世界不只有兩種模式:是與非,贊成與反對,革命與反動,進步與保守。在做出選擇之前,不妨先遲疑一下,留點獨立思考的時間。 當一種意識形態、一種思潮、一種時髦、一種狂熱鋪天蓋地而來時,孤獨恰恰是對個人自由的確認。

生命在某個時候需要孤獨,而且是必要的孤獨

在這個喧鬧的世界,大眾媒體的傳播無時無刻、無所不在,一個人如果還想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得靠點孤獨感來支撐。 只要孤獨尚未變成一種標籤,對一個人立身行事來說,就很有必要。 睡覺是身體的休息,靜心是心靈的休息,只有在身體和心靈都獲得更新,在舒適的情況下,才能有創造的泉源。

寫作的人是經常與孤獨為伍的人,一個人無法獨處,就無法領略獨處的美妙,害怕孤獨的人就會害怕獨處。 孤獨是一種選擇,是一種遺世獨立的況味,有人選擇用一時的獨處來沉澱自己的思緒,有人選擇用一輩子的孤獨來印證生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