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製造業:相比技術,管理差距更大'

"
"
中國高端製造業:相比技術,管理差距更大

不要一味地追求市場上最高水平的技術和產品

哪怕這個產品是美國前30年以前做出來的產品,但是隻要中國人現在還做不出來,並且外國人還在中國進行大量的銷售,深入高端製造業之中,這種產品就會非常多,而且市場會非常廣闊。

這樣的產品只要深入下去,哪怕在芯片、設備、材料領域,就是在元器件各個細分領域裡面也非常多,;首先,我想跟大家探討,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就是我們目前需要的是全球最尖端的技術。

大家看到很多報道,中國在很多高端製造業上被卡脖子,或者沒辦法自控,我們跟大家交流的時候,很多人會說,我們目前真正需要的是全球最尖端的技術,從我們自己的實踐層面,我想給大家一個參考和答案。

豐年資本之前投了一家高端製造業的企業,是做某一類的電子元器件的,他們是中國唯一一家可以做出這個電子元器件的企業,但是這個電子元器件的技術,在日本和美國企業的裡面已經存在了30年了,對於他們來說,也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一個產品了,他們30年以前就可以做出類似的產品。

所以我們見了非常多的高端製造業企業,我們也投資了很多高端製造業企業,其實我們有時候也經常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們反而覺得現在要追求的並不是世界上最尖端最超一流的技術,甚至領先世界的技術。

甚至我們有時候內部討論開玩笑的時候,說在高端製造業裡面很怕聽到世界最領先的、世界第一流的、超一流的技術。

在這個階段,製造業反而應該紮紮實實從最接近自己的、最欠缺的部分一步步做起,而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好高騖遠,想一步跨到世界最領先的範圍裡面去。

智能化等於自動化嗎?

大家一提到智能化,最近談很多智能製造是什麼?機器人。最流行的機器人,還有信息化,怎麼樣利用信息流、大數據、雲計算技術讓製造變得更智能。

其實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在國內看了非常多的各式各樣的企業,包括我們自己投資的企業,也去國外找大量對標、國外一流的高端製造業企業。

比如說豐田。豐田毫無疑問可以歸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製造業企業之一,大家如果去豐田學習的話,豐田一定程度上是反對完全自動化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研究過豐田真正的經營模式?它是以反對“高度的自動化,完全去除人為”為終極目標的。

真正管理上,製造業講究的是管理和技術需要統一。什麼叫人工智能?就是人加上智能。你一定不能完全脫離了管理,因為一個企業,一個製造業企業,從原材料進入工廠裡面,一直到貨交付到用戶手裡面,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做到完全的自動化,哪怕豐田這種超一流的企業,它仍然距離這個非常遠。所以說,它永遠擺脫不了管理的因素在裡面。

所以,我們認為真正優秀的製造業企業,它一定是把一定程度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和非常高水平的、非常先進的管理,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才會形成一個非常優秀的、以世界第一流的水平的製造業企業。

高端製造業比國外管理差距更大

我們一直說中國的製造業企業現在要升級,要發展高端製造業,大家很多時候說製造業到了現在要升級,人力成本抬高了,或者各式各樣的問題。

大家提出要用機器人要機器人去替代勞動力,要用機器人或者信息流去提高效率,那麼中國製造業企業如果跟世界第一流的相對標,我們到底是基礎差異更大,還是管理的差異更高?

如果我們在技術方面和美國日本的差距是10-20年的話,我們在製造業的管理水平上和美日超一流企業的差距,應該至少是30年。

如果大家認真的去看豐田的管理體系,這些已經經歷了近百年甚至上百年發展的甚至都是已經成為現代管理的教科書的企業,他們都發展出了自己非常具有說服力的管理體系,那麼大家去深刻學習的話就會發現,這些體系、管理能力的建立,絕對不是大家看兩本書,更不是一朝一夕學習一下就能實現的。

它需要消耗的時間、人力、投入度、資源包括成本可能是更大的,但獲得成功的概率甚至可能是更小的。

現在可能芯片等很多技術是因為沒有對中國封鎖,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能把美國的專家請過來,再加上有足夠的投資的話,可能三四年時間是能建起一個不錯的芯片廠的。但是哪怕給再多的錢,在三四年之也建不起豐田這樣管理水平的企業,這個就是真正非常大的差距。

所以站在我們的角度,技術的差距當然很大,但是我希望大家能意識到一個問題,其實中國的製造業,包括高端製造業,在管理上面的差距其實更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