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兵:智慧城市建設將走向智能化、平臺化和生態化'

"

智慧城市發展理念是新技術變革與城市發展新挑戰的共同產物,其本質是用技術的手段賦能城市,重塑城市的發展模式。經過初期的爆發式增長,當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已經形成了參與者眾多的行業生態網絡和激烈競爭與廣泛合作共存的行業格局,並出現具有較強技術和整合能力的行業引領者。

本期希鷗網專訪欄目特別邀請對話嘉賓曹曉兵,圍繞城市數字化轉型、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城市等話題,共同探討“新型智慧城市”概念下的城市建設。

"

智慧城市發展理念是新技術變革與城市發展新挑戰的共同產物,其本質是用技術的手段賦能城市,重塑城市的發展模式。經過初期的爆發式增長,當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已經形成了參與者眾多的行業生態網絡和激烈競爭與廣泛合作共存的行業格局,並出現具有較強技術和整合能力的行業引領者。

本期希鷗網專訪欄目特別邀請對話嘉賓曹曉兵,圍繞城市數字化轉型、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城市等話題,共同探討“新型智慧城市”概念下的城市建設。

曹曉兵:智慧城市建設將走向智能化、平臺化和生態化

曹曉兵,軟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同時擔任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及大數據分會副會長、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百人會副會長、中國聯通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百人會專家委員中國區塊鏈+百人峰會專家委員、首席數據官聯盟(CD0)專家委員、中國雙創導師庫導師、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城市運營專委會主任、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副祕書長等職務。

曹曉兵具有近20年的IT行業從業經驗,是智慧城市、雲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服務領域的專家,專注於研究新技術推動城市管理創新、企業和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及產品、服務、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的工作。被CDO聯盟以及中國財經峰會組委會分別評選為“影響中國大數據產業進程100人”之一,以及“2019行業影響力人物”。

記者:您在IT行業從業近20年,作為業界專家,您如何定義“新型智慧城市”?

曹曉兵:智慧城市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第一是技術驅動階段,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這一階段,更多強調從技術本身解決城市的信息化問題;二是業務驅動階段,這一階段信息技術和相關產業的結合催生了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健康、智慧養老等,同時技術本身也成為一個特定的產業,例如當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設大數據產業園、人工智能產業園、物聯網產業園、雲計算產業園等;當前處於智慧城市3.0階段,即場景驅動階段,這一階段是智慧城市的深化運用時期,即城市建設圍繞“以人為本”,通過技術產品和服務,百分之百的解決城市及市民的痛點和剛需。

智慧城市3.0階段,即新型智慧城市強調五點:一是民生服務的全程全時,即政府通過移動應用、政務相關一體機等設備進行線上服務,讓百姓通過移動端在家、在社區即可辦理業務,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腿,百姓少走路”;

二是城市治理的高效有序,城市管理不再依賴於人,而是藉助大量的物聯網設備,如通過攝像頭、物聯網傳感器、環境監測等設備收集數據後,基於人工智能算法,對城市本身的交通、環境、安全等進行自主管理和調控。例如,未來交通可能不再是車等燈,而是紅綠燈根據車流的情況自動調節,自動放行;

三是數據開放的共融共享,政府越來越強調數據的開放性、數據之間的流動和審批環節的打通,創造出更多城市級的民生、產業、政務等服務;

四是經濟發展、綠色開放,信息技術在產業發展上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數字技術也變成一個綠色的、節能的新產業;

五是政務服務更加高效和開放,數據的融合將打通城市管理,為市民提供更高效的、“一窗一號一網”式服務,讓市民、企業和政府之間管理和被管理、服務和被服務關係,轉變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共創共贏的新型合作伙伴關係。

記者:在當前的形勢下,您認為國內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有哪些?目前已具備哪些轉型基礎條件?

曹曉兵: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經預言:影響當今世界的兩件大事,一是中國的城鎮化,二是是美國的高科技。智慧城市是高科技和城鎮化的結合體,以“善政、興業、惠民”為終極目標,通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等讓城市變得更加宜居宜業。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汙染、能耗升高、人口大規模增長等城市病也愈加凸顯。智慧城市的內涵正是通過利用新興技術解決城市的剛需和痛點,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為市民創造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體驗。

在我看來,當前國內城市數字化轉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條件,主要體現在“五個一體化”的佈局和發展:即基礎設施一體化:我國過去建立了大量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覆蓋全國七百餘個智慧城市,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建設國;

數據融合一體化:城市的各類數據,如政府數據、時空數據、宏觀經濟數據、地理信息數據、人口數據、法人數據等開始打通和匯聚,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數據條件;

城市治理一體化:數據為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提供了更好的依據,更高效的決策和手段;

產業服務一體化:數據的融合促進各行業間的跨界交流和合作,讓產業發展更高效、更綠色、更可持續;

民生服務一體化:百姓通過政務一體機、移動APP等前端應用,逐漸感知到智慧城市的建設成果,參與到城市的管理和治理中,對城市的責任和主人翁意識大幅提升。

記者:當前BAT互聯網大廠滲入智慧城市,對於傳統智慧城市方案商而言,會形成怎樣的行業格局?在您看來,誰更有優勢搶灘千億級的智慧城市市場?

曹曉兵:傳統智慧城市方案商和互聯網企業各有優勢和不足,對於互聯網公司而言,它們能夠提供高效的技術手段、連接手段、數據支持,缺乏這些線上的服務,效率就會降低;而傳統智慧城市方案商可根據每個城市的產業、文化、地域特色貼身提供個性化服務,互聯網公司要想打造標準產品,一定離不開線下服務的支持。

總體而言,智慧城市是生態化、平臺化的。生態化,即傳統智慧城市方案商和互聯網企業各自將長處發揮到最大,通過合作伙伴補充短板;平臺化,即需要構建基於技術、產業、城市服務的平臺,雙方在平臺上共同拓展和創新。

記者:聲勢浩大的智慧城市建設也有不盡如意的效果,背後的原因在哪裡?

曹曉兵:一是資本的支撐不夠,智慧城市服務商大多是商業公司,商業公司的商業訴求主要是盈利,資本不願投資盈利相對微薄的智慧城市項目,政府資金投入也尚不理想。

二是政府相對保守,政策尚不明朗,城市服務和解決方案難以標準化,難以複製,導致服務商成本過高。

三是數據不夠開放,百分之八十的數據集中在政府部門,而這些數據是企業運營智慧城市項目的重要支撐。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政府更多的應該承擔平臺的角色,讓企業在平臺上運營,提供商業化的服務,政企雙方扮演好各自角色,才能共同運營好智慧城市。

記者:您如何看待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環境?就您預測,未來幾年您所在的行業將會發生哪些變化?朝什麼方向發展?

曹曉兵:過去智慧城市經歷了技術驅動、產業驅動、場景驅動三個階段,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也會經歷三個階段。

一是智能化。在五個一體化的基礎上,隨著城市的數據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城市會變得更加智能,在某種程度上,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去管理城市,尤其是在交通安全等領域。

二是平臺化,平臺化分為技術平臺、產業平臺和城市平臺。首先,行業的跨界融合必須要有技術平臺的支撐,不斷打破技術壁壘,促進更多創新型的公司進入智慧城市領域,催生更多面向城市的應用和服務;其次是產業平臺,智慧城市涉及頂層設計、諮詢、投融資、項目交互、落地運營、生態發展等繁複的環節,不是一家企業所能囊括的,需要通過產業平臺拉通產業鏈條;最後,城市本身也是一個平臺,大到城市,小到區縣、社區和園區,都有很多商業和業務的應用場景,企業在這些場景中發掘業務機會、滿足商業訴求的同時,城市的服務也會越做越好。

三是共享和生態化,也是最高級的階段。智慧城市服務商面向城市市場,將會共享到更多的市場機會、技術能力、創新服務、人力資源等,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創造更大價值。

可以說,智慧城市的建設在不斷促進政務管理、城市治理、交通安全、產業發展等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也同樣因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政府的辦事效率將大大提升,人們的交通出行將更加便捷,環境將變得更加美好,產業發展將更加綠色可持續,城市將更加宜居宜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