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雲如何全面推進?技術+硬件雙管齊下'

"

雲計算作為一種前沿技術,儼然已經引發了新一輪的佈局熱潮,科技企業、公共服務部門、教育機構等也開始全面發力。那麼,目前各類企業上雲成效如何?是否取得新的突破?


"

雲計算作為一種前沿技術,儼然已經引發了新一輪的佈局熱潮,科技企業、公共服務部門、教育機構等也開始全面發力。那麼,目前各類企業上雲成效如何?是否取得新的突破?


企業上雲如何全面推進?技術+硬件雙管齊下

企業上雲如何全面推進?

企業上雲重點日益明晰

近年來,許多傳統的通信服務商、信息數據諮詢公司、前沿技術研發部門都積極瞭解雲技術,希望能夠融入“企業上雲”的潮流,並加快推動雲計算在各領域的應用。在政策的大力引導下,對雲技術不太瞭解的企業決策者也開始以客觀、科學的角度看待雲計算所帶來的影響,私有云、公有云、混合雲等技術逐漸被普通民眾所熟知。

“全面上雲的拐點到了!”7月25日,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在2019阿里雲峰會上海站上提出,今年是從傳統IT向雲計算全面轉移的分水嶺,引發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一些研究人員也開始分析雲計算這種技術的利弊所在。那麼,傳統IT與雲計算的顯著區別是什麼?雲計算具有何種優勢呢?

毋庸置疑的是,與前兩年相比,企業上雲的渠道愈加多元、重點愈加清晰。對於從事尖端科技研究的科研機構來說,藉助私有云技術做好數據信息的加密保存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對於跨國公司來說,綜合運用私有云和混合雲等技術,更有利於跨境貿易的開展和信息數據的管統一理。在相關產業加快落地的過程中,雲計算IT基礎架構產品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

基礎架構產品需求增長迅速

回顧雲計算的發展歷程可以得知,經過10年的發展,雲計算已經在關鍵技術和應用規模上實現了對傳統IT的全面超越,雲、大數據、AIoT和移動化技術引領產業發展作用凸顯。隨著企業上雲步伐的不斷加快,用戶對於雲計算IT基礎架構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多。

來看一組市場調研機構發佈的數據。據IDC最近發佈的《全球雲計算IT基礎設施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雲上的IT基礎設施佔比將超過傳統數據中心,成為市場主導者。這從一個側面表明雲計算IT基礎架構產品存在較大的應用需求,其對於雲計算是否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至關重要。

此外,據統計,2018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公有云和私有云環境下的IT基礎架構產品(數據中心網絡交換機、服務器和企業存儲)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4.4%,達到33.6億美元。在2019年企業加快上雲的大背景下,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網絡交換機等IT基礎架構產品的市場銷量有望實現新的增長。

企業上雲不僅靠硬件也靠技術

通常來講,數據中心交換機具備大緩存、高容量、虛擬化、FCOE、二層TRILL技術等方面的特徵,這樣就可以保障在數據中心在大業務情況下做到快速響應和零丟包,能較好的滿足用戶需求。其實,除了數據中心網絡交換機、服務器等硬件設備外,企業還需注重將雲技術與相關基礎設備結合起來,進而調動各種積極因素,促進企業上雲效果的提升。

技術層面,雲計算在穩定性、成本、安全和效率層面已經遠超傳統IT,因而金融、教育、醫療等服務供應商都將雲計算視為了佈局的重中之重。科技企業、政府機構、技術研發部門的積極參與,不僅有助於其自身業務的開展,同時也使得舊有的商業模式加快革新,一種全新的數據存儲、信息共享方式為企業之間開展合作提供了多種便利。

對於公共服務部門來說,雲計算為社會事務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今後,電力、水力、交通、能源等各公共服務管理部門很有可能引入雲技術,並藉助物聯網、雲計算等創新服務模式,剔除不必要的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從而真正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實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