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資金流斷裂而衰敗死去的企業,產業鏈金融能否成為破局關鍵?

機器人 技術 金融 破·局 獨角社 2019-06-29

【文/千千】

在重資產的工業機器人行業裡,資金流一直是重中之重,每年因為資金流的斷裂而衰敗近而死去的企業比比皆是,這種情況從2018年下半年之後更甚。這裡面不只是有企業的問題,更多的是行業問題。


因資金流斷裂而衰敗死去的企業,產業鏈金融能否成為破局關鍵?


扼住產業咽喉的集成商墊資之痛

隨著行業的發展,大家都意識到系統集成商是連接機器人本體與終端用戶的樞紐,牽一髮而動全身,系統集成商的日子不好過,整個行業也不會發展的如何之好、之快。

系統集成商面對的問題很多,今天我們只談一點那就是付款條件差,現金流緊張,應收賬款大。系統集成商與終端企業的付款模式一般為“3331”和“361”。“3331”的方式,即圖紙通過審核後拿到30%的定金,發貨後拿到30%,安裝調試完畢拿到30%,最後項目驗收之後支付剩10%的質保金。

埃華路總經理黎廣信表示,出口項目的付款方式一般是“361”,訂金30%,出貨後支付60%,驗收後支付剩餘的10%,必要時還會給10%為期一年的銀行擔保,這一模式比較合理。

此外,“091”,甚至是“03331”這類零首付的模式也會存在。“03331”是指0預付,交貨3,驗收3,穩定期3個月後再3,加1年保證期後付尾款。

不同的付款模式會因不同的行業、客戶、項目、企業負債率而有所不同,而零首付的付款方式常常發生在一些大型終端企業身上,3C、鋰電行業也較為常見,系統集成商在其間的議價能力因為話語權的不對等更顯薄弱。

因此,按照上述付款流程,系統集成商通常需要墊資。


因資金流斷裂而衰敗死去的企業,產業鏈金融能否成為破局關鍵?


資本寒冬下的擊鼓傳花

而本體企業和集成商之間的付款模式看似簡單實則更復雜。外資品牌通常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付款模式,最多也就是扣下10%的質保金,並且這質保金也會做到半年內收回。這種猛出不進,也難怪集成商的資金流會面臨巨大風險。

還有一種就是國產本體,由於技術積累不足,性能有所差距,所以國產本體廠商更希望以其他服務來適當的進行彌補,所以國產本體企業的賬期則是半年到一年,甚至於更長。當然也有極少數本體企業眼光長遠,對風險的把控較為嚴格。

本體的賬期長了,對於集成商來說是好事,但是對於更加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來講,卻未必。同本體一樣,核心零部件也要分為外資和國產兩類,外資的如同減速器行業的納博特斯克和哈默納科,他們的付款方式毫無疑問必然是錢貨兩清,當然技術代表一定的議價能力。

國產的零部件和本體賬期類似,都是半年到一年,甚至於更長,那麼理論上來講,一切彷彿剛剛好,擊鼓傳花,有條不紊。

但是為什麼好好的擊鼓傳花,總會發生斷裂。那是因為,這個行業現在能夠完成自主造血、供血的企業少之又少,而從2018下半年開始,機器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就暴露無遺了。

常常說資本是把雙刃劍,但是產業的發展還是離不開資本的扶持。2018年開始不止是國內,國際上也有很多燒錢的機器人公司或是業務部開始裁員,而一些燒錢型機器人公司甚至陷入倒閉。

而沒有資本輸血的國產機器人產業,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內有技術不過關,產業鏈不完善導致產品難以真正落地,外部則是高昂的進口費用和外資品牌的強勢擠壓。正如馬雲所講“後天很美好”,現在國內企業要做的是先在“明天活下來”。

破局之路:融資租賃下的產業鏈金融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19高工集成商大會上,天太機器人總經理提出了天太機器人的租賃方式,但其實這種融資租賃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在2018年的高工機器人G20-智能製造峰會上,這種融資租賃的模式就被廣泛探討。

融資租賃,是目前國際上最為普遍、最基本的非銀行金融形式,具體來講就是集成商或是終端企業與本體企業訂立供貨合同,根據此合同,將設備出租給集成商或是終端,並向其收取一定的租金。甚至於雙方可以創建聯合賬戶,實現第三方支付。

融資租賃只是第一步,如果行業走上正軌之後,更可以做到完整的產業鏈金融。將沒有做出產業鏈的信譽轉化為整個社會的認可,真正的做到信用即資金。

產業供應鏈服務以建立產業信用體系和資金流轉體系為核心,通過信息系統幫助產業建立整體信用體系,實現產業內信用體系向全社會信用體系轉變,盤活產業內資金流轉。

所以真正的產業供應鏈服務立足於核心產業集群,通過信息系統收集產業內企業各項數據將數據轉化成信用,引入金融機構資金和社會資金,在各類電子票據的基礎上提供資金流轉服務,為產業集群發展注入動力。

當然,目前還只是美好的目標,但是理想總歸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