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器人產業持續發力!今年市場規模預計達86.8億美元'

"

在工廠,工業機器人在生產家電、汽車、生活用品;在醫院,醫療機器人幫助患者完成手術;在家裡,服務機器人為人類整理房間……曾經出現在想象中的畫面可能會在不遠的未來成為現實。在近日舉辦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正式發佈,報告指出,今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6.8億美元。

"

在工廠,工業機器人在生產家電、汽車、生活用品;在醫院,醫療機器人幫助患者完成手術;在家裡,服務機器人為人類整理房間……曾經出現在想象中的畫面可能會在不遠的未來成為現實。在近日舉辦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正式發佈,報告指出,今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6.8億美元。

我國機器人產業持續發力!今年市場規模預計達86.8億美元

從整體來看,我國機器人市場發展有以下幾個趨勢。

我國機器人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工業與服務領域頗具成長空間。2019年,中國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6.8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57.3億美元,服務機器人22億美元,特種機器人7.5億美元。2014至2019年平均增長率約為20.9%。

關鍵技術突破與多元化應用取得積極進展,部分領域已達到國際並跑。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研發仍以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為首要目標,政產學研用通力配合,初步實現了控制器的國產化。服務機器人的智能水平快速提升,已與國際第—梯隊實現並跑。特種機器人主要依靠國家扶持,研究實力基本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自主研發與投資併購雙輪驅動,行業龍頭加速佈局機器人生態系統。近年來,我國機器人行業發展勢頭較為良好,傳統機器人用戶企業紛紛通過自主研發、投資併購等手段介入機器人行業,並通過綜合應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智能服務機器人,湧現出一批創新創業型企業。

此外,報告還總結了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特徵。

一是中、西部地區的區域後發優勢日漸顯著。通過立足本地良好的製造業基礎與應用市場支撐能力,同時利用本地化的人才優勢和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打造了一批工業機器人企業集群和關鍵零部件企業集群,逐步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鏈,產業集聚效應、輻射作用日益增強。

二是國產自主品牌的關鍵零部件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國內企業經過多年積累和技術沉澱,在伺服系統和減速器領域逐步獲得國際市場認可,產品競爭力及銷售量持續提升。特別是減速器方面,一些國內企業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在模塊化技術、柔輪生產過程工藝等方面實現連續突破,目前生產的諧波減速器在性能與可靠性方面已經與國際產品持平,部分產品型號使用壽命可以達到3萬小時。

三是加快培養機器人應用型人才。各地方政府結合區域內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鼓勵機器人企業及園區聯合地方高校共同培養機器人應用型人才,完善機器人領域從中職高職應用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圍繞智能製造產業鏈、創新鏈優化專業佈局,基本形成與製造業產業佈局相適應的工業機器人相關學科專業設置。

四是國內外機器人合作方式向多領域全面拓展。產業升級是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我國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內外企業合作方式由共同出資建立合資公司逐步轉變向多領域合作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跨領域機器人技術交流愈加頻繁,二是國內外機構逐漸在機器人行業建立標準合作,三是中國企業積極尋求海外合作,共同拓展國際市場。

五是部分發展較快園區公共服務平臺亟需升級和完善。目前我國全國範圍內共有60個以上在建或已建成的機器人產業園區,呈現出“全面開花,區域集中”的特點。隨著我國機器人產業集聚程度不斷提升,部分發展較快的機器人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已經不能完全契合企業發展需求,亟需進行升級完善。

六是中小機器人企業依託業務創新構築產業新生態。當前我國中小機器人企業大部分集中在下游集成配套領域,競爭仍然較為激烈。在此背景下,部分地區中小機器入企業在原有基礎上開始業務模式創新構建企業競爭新優勢。

七是市場與技術共同驅動智能機器人向新興領域發展。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倉儲物流、消費品加工製造、危險作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及危險作業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愈發迫切,對機器人的技術改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加速了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的實用化突破,顯著提升了智能機器人感知、交互和決策能力,進一步豐富完善了機器人產品功能與性能,加速智能機器人產品在更多新興領域的落地應用,為機器人產業帶來新的動能和增長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