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機器人 彭博社 美國 人工智能 三寶平臺機器人 2017-04-27

4月25日,彭博社發表了一篇題為《在中國想要主導全球機器人行業的背後》的深度文章。

文章稱,中國政府認為佔領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領域,就可以佔據未來競爭的戰略高地,所以基於“中國製造2025”和“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綱領性文件,中國正在全力發展機器人行業。在發展機器人的過程中,中國政府選擇了“雙管齊下”——一方面鼓勵國內企業,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外技術。在自主品牌這邊,有一些發展很好的企業,但很多如雨後春筍生長出來的創業企業更多的是買日本美國的關鍵零部件,再貼上國產的牌子;在引進外國技術這邊,最典型的案例是去年到今年美的收購德國庫卡。

諸多分析人士認為,在充沛資金、廣闊市場和優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機器人制造一定會在將來成為國際競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雖然,目前全球的第一梯隊仍由日本、韓國、德國、美國這四國把控。

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彭博社網站截圖

以下為翻譯的該文章全文:

中國正在尋求主導未來的機器人時代:只要點擊一下“啟動”,一個名為E-Deodar、看上去與人類有幾分相似的機器人就可以為辦公室裡的人們提供咖啡了,這群人正在建造價值1.5萬美元的工業機器人,而這種造價比外國品牌便宜三分之一的工業機器人,將被投入珠三角的工業廠房,用於自動配流水線。

1900公里以外的北京,電子商務巨頭京東的廠房內,一架形似蜘蛛的機器人正從它上方的框架中伸下來,抓住傳送帶上的一本書,再抽出另一隻爪子,將它投進一個箱子。這樣一臺機器每小時可以分揀3600件貨物,效率是人工的四倍,而這只是京東開發的自動化倉儲系統中運用機器人技術中的一處。

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京東上海物流基地廠房

在高速鐵路和可再生能源之後,中國正在全力擁抱機器人時代的到來。中國的經濟決策者們認為,按照這個思路做可以使中國邁向更深遠戰略目標的基石——在正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汽車、智能互聯設施等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在歷史上,中國一直是快速高效的追隨者”,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吸塵器機器人和防禦機器人制造商iRobot公司首席執行官Colin Angle說,“但問題是,他們能創新嗎?”

目前世界上的機器人制造大國包括日本、韓國、德國和美國。但中國的機器人發展也有其三點最重要的優勢——規模大、快速的增長勢頭、強大的資金支持。在中國本土市場中,中國製造的機器人的銷量在2013年就超過了日本製造的。

比如,廣東省曾在2015年宣佈,計劃向大約2000家本省公司提供約943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持,讓這些製造汽車、家用電器以及建築材料的公司用這筆錢來採購機器人——這些公司正在努力實現工廠的自動化生產。這樣一些措施為中國初創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開局。“在中國,領導層的決策是至關重要的”,芝加哥波士頓諮詢合夥人兼製造專家賈斯汀·羅斯(Justin Rose)說,“中國有崛起並佔據領先地位的能力”。為了實現目標,中國有一個雙管齊下的策略。中國政府一方面扶植本土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另一方面也積極引進日本美國等海外優秀的機器人制造廠商。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總祕書Gudrun Litzenberger的說法,2017年,中國企業對於機器人的需求預計將會有兩位數的增長。2016年,中國總共裝備了9萬部機器人,佔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比去年增長了30%。

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國產機器人市場份額逐年變化柱狀圖(紅色為國產機器人)

然而,中國在機器人制造領域的野心絕不會僅僅停留在為流水線安裝螺栓或者進行焊接。今年早些時候,繁忙的鄭州東火車站安裝了一個檢測汙染的機器人;三月份,中國深海機器人創紀錄地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6329米處。

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E-Deodar機器人正在接受調試

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位於安徽的中科大呼籲來一場“機器人革命”,去年再次參訪時,迎接習近平到來的還有一位特殊的機器人佳佳,並對他說“敬愛的習主席,見到你我很高興,希望你每天都幸福快樂。”而據《中國日報》報道,這部機器人被稱為“機器人女神”。雖然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中國在機器人制造領域依然落後於競爭國家這也是事實。

據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每萬名工廠員工中只有49位是機器人,而這一數據在美國是176,在德國是301,在韓國是531。從這個指標來說,韓國是世界第一。

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韓德美中四國萬名工廠員工機器人數量佔比

如果中國在機器人員工領域更進一步,很可能會就此阻止外資製造工廠外流至海外的其他地區。“中國製造2025”一攬子計劃,加上去年四月制定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國正試圖將包括汽車製造、電子、家電、物流、食品生產在內的多個重點行業予以自動化。此外,中國政府今年還想要將中國市場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所佔比例提升至50%。

為此,機器人制造商和自動化公司將有資格獲得來自政府的一系列好處,包括補貼、低息貸款、稅務減免以及免租金的土地。“無論這公不公平,中國公司都將獲得政府的資金投入和優惠對待”,波士頓諮詢的賈斯汀·羅斯說,“事實上,中國有一個全面的、綜合的計劃去實現他們所制定的目標,而且從之前的表現看,他們一直做的都不錯。”工業自動化對於正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的中國來說至關重要。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工人的工資在過去十年中翻了一番多,另一方面,年輕的中國工人也不願意做重複的工作。此外,中國機器人制造商的外國競爭對手們也感受到了壓力。“他們在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一位知名美國機器人制造企業營銷副總裁說,“我們想不出什麼辦法來阻止他們來到之前由我們所把控的市場。”

雖然中國對機器人的需求十分明確,但中國機器人技術是否在世界範圍內擁有競爭力是不確定的。受到廉價土地和稅收減免的誘惑,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超過800家的機器人公司,但事實上,這些公司大多是從西門子或者fanuc等外國企業手中購買關鍵組件,將這些組件塞進機器人外科,掛上中國商標。

“現階段,很多中國機器人公司的技術都還是來自日本或者而美國”,清華大學電子商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柴躍廷說,“真正屬於中國的具體機器人技術還非常有限。”過度擁擠。柴躍亭預計,至少一半的中國機器人制造商最終將關閉其業務。而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也在3月份告訴媒體記者,這個行業已經出現了一定風險——低端機器人過於氾濫了。

但是,中國有著巨大的需求、強大的金融扶植能力以及國家的真實願景,所以柴躍廷預計,具有競爭力的中國機器人制造商可能很快就會出現。E-Dodar便旨在成為其中之一。這家創業公司於2015年由寧波科技有限公司出資設立,先後引進了多位優秀的工程師和軟件開發商,並重塑了硅谷風格的工作環境。梳運動短髮,穿休閒毛衣背心的總經理馬克斯(Max Chu)說:“我希望員工覺得他們來到了星巴克而不是辦公室。

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這家位於廣東佛山的機器人制造公司現已掌握了複雜自動化機器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伺服電機,驅動器和控制面板。相比之下,大多數的中國機器人企業都是從外國競爭對手那裡獲得的這些組件。里程碑式交易。E-Dodar因為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而降低了成本,而成本降低又推動了每月約40臺機器人的銷售。“我們今年的收入預計將達到5000萬元人民幣(727萬美元),是2016年的五倍”馬克斯說,“人們問我,你們做機器人要做到什麼時候?我說,很簡單,直到工廠沒有人。”

沒有技術,中國企業還會選擇到海外去買。眼下,美的斥資37億歐元(約40億美元)收購德國庫卡的交易即將完成。這筆曾遭到過德國政府反對的交易或在很大程度上使美的充分實現自動化並提升其白色家電的生產力。主導這一交易的美的副總Andy Gu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他說,“我們需要利用彼此的優勢來擴大彼此的業務。”

Andy Gu還介紹,美的目前已經在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建立了研究中心,並希望可以利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庫卡機器人研發中心工程師的專業知識。

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庫卡機器人在2016年的慕尼黑世界移動交易會上為大家表演倒啤酒

同時,美的可以利用其巨大的銷售分銷網絡幫助全球前三大機器人品牌之一的庫卡在中國市場打開銷路,並展開新業務。“我們將進一步多樣化,以滿足多個行業的發展”,德國庫卡的首席執行官Till Reuter在3月份的一次採訪中表示,“美的將幫助我們打開這個大門。”據Andy Gu介紹,美的與庫卡已經提上日程的一項業務是機器人吸塵器,接下來還有為應對中國快速老齡化而開發的一款醫療保健服務機器人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2015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的銷量增長了16%,達到540萬臺,推動了22億美元的市場。Andy Gu對此表示,“如果基數夠大,成本就會真實的下降,這樣一來,就有機會真正推動這些產品的普及。”

彭博社:要買也要自己造,中國想主導機器人未來

E-Deodar機器人在某傢俱廠進行生產

然而,從目前來看,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可能是物流行業。亞馬遜早在2012年就購買了機器人制造商Kiva,而京東也在積極努力實現物流自動化——目前,京東依然依賴成千上萬的倉庫員工以及卡車、摩托車等運輸工具。目前,京東正在測試使用自己開發的無人機向中國偏遠農村運送包裹,並已經開始著手在大學校園內佈局包裹機器人。

京東的目標是實現木人倉庫。京東的首席技術官陳章表示,京東的目標是使用無人機或無人駕駛車輛發送包裹,並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防止發送粗無。“對於能夠學習的智能機器人的新浪潮,誰跑得更快就能跑得更好”,陳章說,“我們都是剛剛開始動真格。”當然,目前這麼多創業公司長期存在是不可能的,中國機器人制造商與國際最領先的水平之間差距還很大,但外國領先企業的高管們還是認為中國將生長出一些具有很強全球競爭能力的機器人公司。

瑞典機器人制造商Gudel美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Stuart Shepherd就表示:“當他們開始學習如何競爭之時,就是他們成為一支競爭力量之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