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工人正逐步被機器人替換 人類在機器面前顫慄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概念的興起,各類廠商開始宣傳自己的智能手機、智能設備具備人工智能,一些公司也推出了類人型機器人,但實際上,這些人工智能還是非常概念化的東西,噱頭多餘實質。真正具有一定實用性的是各種奇形怪狀的工業機器人。

如果您認為機器人取代人力的情況僅僅發生在西方發達國家,那就大錯特錯了。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機器人也在諸多行業逐步取代人力。

藍領工人正逐步被機器人替換 人類在機器面前顫慄

說起富士康,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恐怕是“幾連跳”或者“血汗工廠”。也許是為了擺脫“血汗工廠”的惡名,富士康在推廣機器人應用上可謂不遺餘力。在2012年,富士康宣佈計劃引進100萬臺機器人到工廠工作。在2015年2月,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宣佈,公司的目標是在3年內將70%左右的工廠工作實現自動化。在1年前,郭臺銘曾經透露,富士康有一家完全自動化的工廠,為成都一家“非常知名的公司”生產產品。這家自動化的工廠晝夜不停地生產產品,而且在黑暗的環境中也能照常進行生產。原因很簡單,因為工廠裡沒有工人,自然也就沒有必要打開電燈照明。從1995年到2002年,中國在製造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卻減少了15%的製造業員工,也就是減少了1600萬個工作崗位。而這僅僅是十多年前的數據,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所取代。

藍領工人正逐步被機器人替換 人類在機器面前顫慄

在中國青島的無人化碼頭,傳統碼頭上叉車等機械設備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動化的設備。在船舶進港停泊之後,碼頭的指揮系統會自動下達命令。龍門吊和起重機將集裝箱吊到轉運平臺上,隨後機器人會自動拆鎖墊。吊車會把集裝箱吊運到自動導引車上,自動導引車再把集裝箱運送到指定位置,最後再由軌道吊把集裝箱精準地吊送到指定堆場。在整個碼頭上,完全空無一人,來回穿梭的只有30多輛自動導引車,這種車自重20到30噸,加上集裝箱的重量最高可達70噸。雖然有著巨大的塊頭,但自動導引車卻一點也不笨拙,停車誤差可以控制在2釐米以內,達到大部分人類司機難以企及的精度。相對於過去的碼頭工人操縱各種機械進行搬運,這種全自動化的搬運系統可以使碼頭建設成本下降25%,工作效率可以提升30%,人力可以減少70%。傳統碼頭上必不可缺的碼頭工人完全被機器人取代,碼頭上只需要保留一部分監控和維護全自動化的設備的工程師即可。

藍領工人正逐步被機器人替換 人類在機器面前顫慄

隨著電子商務在中國迅速崛起,承擔倉儲和配送的物流倉儲中心遍佈全國。在這之中,原本很多需要人力來完成的工作已經被機器人所取代。在倉庫中,搬運機器人已經開始取代搬運工,畢竟機器人搬起一個箱子只需要1-2秒,而一個熟練的搬運工則需要5-6秒時間,而且機器人可以連續工作,永遠不會疲憊,更不會像人一樣會腰背受傷,當然也就永遠不會提出任何賠償要求。在商品分揀中心,分揀機器人也取代了分揀工人,機器人通過掃描條形碼讀取商品信息和收貨地址,然後自動運輸到指定的區位將商品卸下,最後由搬運機器人將商品送上貨車。

隨著技術的進步,受到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衝擊的不僅僅是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中那些沒有受過太高教育的藍領工人的工作。換言之,也許在20年後,如果不掌握專業技能,可能連搬磚的活都找不到了(勞動最光榮,對搬磚沒有任何負面看法,僅僅是舉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