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IC導讀:

關於人工智能能否戰勝人類,進而主宰世界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有其優點,同時它也具有侷限性。人工智能有一個分支學科,叫人工智能倫理,有些人工智能是不能研究、不能碰的,是圍繞人類道德的。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永遠只是為人類服務。人工智能有智能沒有智慧,有智商沒有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而無通才。人工智能,第一個字"人",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核心。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工智能,必須要有相關的人才。

"

CFIC導讀:

關於人工智能能否戰勝人類,進而主宰世界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有其優點,同時它也具有侷限性。人工智能有一個分支學科,叫人工智能倫理,有些人工智能是不能研究、不能碰的,是圍繞人類道德的。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永遠只是為人類服務。人工智能有智能沒有智慧,有智商沒有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而無通才。人工智能,第一個字"人",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核心。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工智能,必須要有相關的人才。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活動現場

7月13日,"海上院士講壇"第五期如期舉行,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做"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主題演講。本次講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聯合主辦,中科院院士上海浦東活動中心協辦,浙江省新昌縣人民政府全程合作支持。

領導致辭

"

CFIC導讀:

關於人工智能能否戰勝人類,進而主宰世界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有其優點,同時它也具有侷限性。人工智能有一個分支學科,叫人工智能倫理,有些人工智能是不能研究、不能碰的,是圍繞人類道德的。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永遠只是為人類服務。人工智能有智能沒有智慧,有智商沒有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而無通才。人工智能,第一個字"人",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核心。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工智能,必須要有相關的人才。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活動現場

7月13日,"海上院士講壇"第五期如期舉行,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做"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主題演講。本次講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聯合主辦,中科院院士上海浦東活動中心協辦,浙江省新昌縣人民政府全程合作支持。

領導致辭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助理 張超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助理張超表示,海上院士講壇是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打造的講壇品牌"陸家嘴講壇"的一個系列。第五期院士講壇,聚焦人工智能這個熱門領域。

人工智能由來已久,在科幻電影、小說裡,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人工智能從科幻轉變為現實應用,得益於近年來基於大數據下的機器學習技術的突破。自AlphaGo之後,人工智能成為科技界、產業界和教育界的熱門話題。人工智能開始迅速進入到應用層面,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圖像識別、智能音箱、自動駕駛、無人機、語音翻譯等技術背後,都有它的作用。新華社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了全球首個AI合成主播,該主播可以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用各國語言播報視頻新聞,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一項基礎性、引領性技術,推動著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變革。可以預見,它和5G、萬物互聯等技術將成為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擎。

當然,新技術也帶來一些問題與困惑。比如,當自動駕駛的汽車面對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時,如何用人工智能來決策取捨,儘可能減少事故損害?生命和財產哪個優先?車內乘客和車外行人哪個優先?這中間涉及到智能機器的倫理問題。再如,新的技術興起,哪些職業將被智能機器取代?哪些領域又會獲得爆發的機會呢?

嘉賓演講

"

CFIC導讀:

關於人工智能能否戰勝人類,進而主宰世界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有其優點,同時它也具有侷限性。人工智能有一個分支學科,叫人工智能倫理,有些人工智能是不能研究、不能碰的,是圍繞人類道德的。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永遠只是為人類服務。人工智能有智能沒有智慧,有智商沒有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而無通才。人工智能,第一個字"人",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核心。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工智能,必須要有相關的人才。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活動現場

7月13日,"海上院士講壇"第五期如期舉行,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做"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主題演講。本次講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聯合主辦,中科院院士上海浦東活動中心協辦,浙江省新昌縣人民政府全程合作支持。

領導致辭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助理 張超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助理張超表示,海上院士講壇是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打造的講壇品牌"陸家嘴講壇"的一個系列。第五期院士講壇,聚焦人工智能這個熱門領域。

人工智能由來已久,在科幻電影、小說裡,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人工智能從科幻轉變為現實應用,得益於近年來基於大數據下的機器學習技術的突破。自AlphaGo之後,人工智能成為科技界、產業界和教育界的熱門話題。人工智能開始迅速進入到應用層面,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圖像識別、智能音箱、自動駕駛、無人機、語音翻譯等技術背後,都有它的作用。新華社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了全球首個AI合成主播,該主播可以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用各國語言播報視頻新聞,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一項基礎性、引領性技術,推動著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變革。可以預見,它和5G、萬物互聯等技術將成為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擎。

當然,新技術也帶來一些問題與困惑。比如,當自動駕駛的汽車面對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時,如何用人工智能來決策取捨,儘可能減少事故損害?生命和財產哪個優先?車內乘客和車外行人哪個優先?這中間涉及到智能機器的倫理問題。再如,新的技術興起,哪些職業將被智能機器取代?哪些領域又會獲得爆發的機會呢?

嘉賓演講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毛軍發

毛軍發院士從人工智能發展、人工智能應用,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三個方面交流分享了"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的話題。

一、人工智能發展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三次重大的技術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機的發明為特徵的機械革命,第二次是以電的使用為特徵的電氣革命,第三次是我們正身處其中的信息技術革命。我們正在迎來以5G和人工智能這兩個重大的技術突破作為支撐的第四次技術革命。

歷次科技革命與國家興衰有著重要的關係。回顧世界發展的近代史,任何一個國家、地區或者城市,凡是能夠抓住技術革命的機會,就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反之亦然。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而它就是靠機械革命迅速崛起。阿根廷曾是一個發達國家,人均GDP曾在世界排前十,但它沒有抓住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現在已經淪為發展中國家。由此可見科技革命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我們必須搶抓新的機遇,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佔據信息化制高點,掌握先機、取得優勢、贏得安全、獲得未來。"

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目前面臨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化的理念從上到下深入國民的心中,為全面進行信息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5G即將商業化使用,將進一步拓展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度與廣度;

(三)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將把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

任何事情既有機遇,也會有挑戰。我國信息技術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信息化的一些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主要包括核心芯片與軟件等。集成電路是信息技術的基礎,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去年的中興事件、今年的華為事件,讓每一位炎黃子孫都銘記在心。

(二)信息安全與輿情掌控;

信息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便利,同時也會為信息安全包括個人的隱私帶來很多挑戰。傳統網絡邊界越來越模糊,信息安全威脅有增無減,分佈式拒絕服務、高級持續威脅等新型網絡攻擊愈演愈烈,干擾和破壞著正常的生產、科研和生活,甚至威脅著國家穩定。

(三)信息化基礎設施、信息化理念與應用的城鄉差距較大;

總體來看,我國信息化基礎設施比較發達,但城鄉差距大,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農村地區35個百分點,城鄉信息普及與信息化理念的差距仍在拉大,東西部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失衡局面也亟待改變。

(四)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亟待新的突破。

現今香農定理、摩爾定律正逼近極限,數據、融合、安全成為三大主要瓶頸。信息領域的基礎理論正處於拐點期,亟待突破。

隨後,毛院士介紹了從研究目的、研究內容、表現形式這三個方面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希望探尋智能本質,得到具有一定智能的可以實現人的部分功能的機器;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能夠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

人工智能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會看的如圖像識別、文字識別、車牌識別;會說的如語音合成、人機對話等技術;會行動的如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等;會思考的如人機對弈、定理證明、醫療診斷等,以及會學習的如機器學習、知識表示等等。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質區別就是人可以調整目標,而機器不會調整目標。

人工智能不是一個新生事物,縱觀其發展史,它的概念早在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就已經誕生。1957年,神經網絡感知器發明,AI迎來第一個高峰期。1986年,BP算法使大規模神經網絡訓練成為可能,AI迎來第二次黃金期。最近一波熱潮從九十年代末期開始持續到現在,深度學習的方法被髮明瞭,功能強大,方法簡單,使得人工智能可以賦能很多的行業。而後2016年Alpha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把人工智能推向新的高潮,人類進入智能時代。AlphaGo改變了人類觀念,並給予我們兩個啟示:AI基於算法,以數據、算力,結合體力、心力的優勢擊敗人類;AI在集合、規則、約束固定的問題中,必將戰勝人類。

普京曾說,"誰能夠佔據人工智能的制高點,誰就能夠主宰未來的世界"。由於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世界各國紛紛制定人工智能國家戰略以及技術產業引導政策。習近平總書記於2018年10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最核心的一個詞就是"加快",不僅要發展,而且要加快發展,時不我待。上海也出臺了《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2018年9月17日,李強書記出席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時提出"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高地'"。

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市場規模、資金投入迅速增長,這反映了社會與市場整體對其認知程度與信心的高漲。根據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對2016年到2025年這十年人工智能市場預測來看,年均增長43%,呈指數增長;從2012年到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融資額的年複合增長率為70%。驅動認知程度提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技術本身的提高,如數據、算法、算力,使得人工智能技術真正為商業應用創造了價值;二是其他相關技術發展支撐,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為人工智能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牛津大學未來學院發表了一篇題為《解碼中國AI夢》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考察了中國人工智能的戰略和背景,綜合硬件、數據、人才、算法和產業等核心驅動力提出,對中國和美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做了全面的對比。中國當前AI實力約為美國的一半,但我國發展人工智能具備良好的基礎,AI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有機會制定遊戲規則的技術領域。我國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具備更多的人口、地理等冷數據以及交易、診療等熱數據。在基礎研究方面,我們相對落後,但在應用層面,我們基本相當,部分領域可以領跑。

此輪人工智能發展的熱潮中,一般我們認為擁有大數據的互聯網企業是先行者和引領者,容易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因此互聯網巨頭所在的地區更容易形成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倫敦地區卻是例外,它並沒有互聯網巨頭公司,近幾年卻在人工智能領域強勢崛起,這具有一定借鑑意義,是上海的重要參照系。倫敦作為歐洲人工智能的"首位城市"、與硅谷並列的全球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其以技術為核心、以人才為根本、以應用為突破、以生態為關鍵的發展經驗值得借鑑。英國的AI企業數佔整個歐洲的27%,它的融資規模佔歐洲的一半,而60%資金集中在倫敦。"倫敦現象"的形成主要有四個因素,以技術為核心,以人才為根本,以應用為突破,以生態為保障。

目前的人工智能是基於算法(計算機編程)的低端智能,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通過類人智能,通過超人感知,提供類人服務。最近這波人工智能熱潮興起的根本原因就是深度學習的方法層出不窮,但是目前深度學習的算法的潛力已經挖掘得差不多,因此要發展新的深度學習方法,即"後深度學習方法"。這可以理解為類腦智能過渡的一個結構,繼續用算法來形成人工智能的能力。目前的深度學習算法遇到了一些瓶頸,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目前的人工智能一般僅僅停留在能用階段,可以用但不好用,沒有生命力;二是很多通過算法數據所形成的人工智能的客源平臺,都掌握在美國人手上,一旦它把這個平臺關閉的話,我國的人工智能就會大受打擊。

關於人工智能能否戰勝人類,進而主宰世界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有其優點,同時它也具有侷限性。人工智能有一個分支學科,叫人工智能倫理,有些人工智能是不能研究、不能碰的,是圍繞人類道德的。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永遠只是為人類服務。人工智能有智能沒有智慧,有智商沒有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而無通才。人工智能,第一個字"人",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核心。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工智能,必須要有相關的人才。

二、人工智能應用

人類進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社會發展。眾多落地的AI技術正在創造萬物智能的新時代,尤其是在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智能化將對人類社會形成升維重構。隨著算法、數據、算力三要素的不斷加強,數據量越來越多,計算機的能力越來越強,資本市場越來越活躍,因此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人工智能幾乎可以被運用在所有的行業,如醫療、金融、財會、零售、新聞、交通、翻譯、物流、文化藝術等。著名華裔科學家李開復預計10年內50%現有崗位將被人工智能取代。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目前還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業,它必須依託某一個行業,它是一個加速器、加油站,幫某個行業加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怎樣使人工智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這一問題尚待解決。

關於智慧醫療。由於醫療資源緊張且分配不均,解決看病難的舉措還是國家增加醫療投入。根據2016年的統計數據,中國每千人平均醫生擁有量僅為2.1人,中國醫療支出佔GDP比重(6.2%)僅為美國(18%)的三分之一。鑑於國家不可能迅速增加醫療支出,在此情況下就要向科技尋求解決方案,即所謂的"智慧醫療"。智慧醫療主要有虛擬助理、病例與文獻分析、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藥物研發、基因測序五大功能。此外,中醫能否與人工智能結合呢?毛院士表示,人工智能應用於中醫的治療研究非常值得期待,但目前有一個非常大的弱點,即中醫缺少數據。因此,很多公司正在開發一些可以獲取人的身體健康的數據的儀器,為人工智能的研究打下基礎。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作為國外智能醫療的典型案例,是目前全球最成功、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機器人,數據顯示,2017年靠達芬奇機器人完成手術約27000例,在美國,超過90%的前列腺切除術都由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完成。而科大訊飛的虛擬助理是國內智能醫療的典型案例,科大訊飛針對醫院的治療場景,對改善醫生的診療環節和患者的就醫體驗分別開發出了將醫生口述的內容轉換成文字的"雲醫聲"和"曉醫"導診機器人。

關於智慧公共安全。公安部於2017年5月推出的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三期,協助各地公安機關第一時間將兒童失蹤信息通過新媒體和移動應用終端,推送至失蹤地周邊一定範圍內,讓更多群眾準確獲取相關信息,及時提供線索,協助公安機關儘快破獲拐賣案件,找回失蹤被拐兒童。截至2018年8月,該平臺發佈3053條兒童失蹤信息,找回2980名兒童,找回率97.6%。

關於智慧城市。通常互聯網發達的城市,人工智能也會比較發達。以杭州的智慧交通為例,杭州城市數據大腦於2016年10月啟動,目的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利用豐富的城市數據資源,對城市進行全局的即時分析。用城市的數據資源有效調配公共資源,不斷完善社會治理,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數據顯示,通過紅綠燈的自動調控,可以把行人和車輛過紅綠燈的時間減少15%。而最早試點啟動的蕭山區已創新實現了120救護車等特種車輛的優先調度,"城市大腦"根據交通流量數據,自動調配沿線信號燈配時,為救護車定製一路綠燈的生命線,並減少對其他交通的影響,到達現場的時間節省一半。

關於智能電網。中國是一個能源稀缺的國家,而人工智能有潛力提高能源效率。未來電網以智能設備、電力電子化、雙向電能流動為特徵,對電網控制提出新挑戰。智能電網在智能設備、電網組件、電網故障查詢方面都能大有作為。

關於人工智能賦能教育。主要有兩個切入點,一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人工智能機器天生是刷題高手,在應付應試教育上具有學生望塵莫及的優勢。此外,它也可以使教育從目前以教師為主的工業化教育,全面轉型為以學習者為主的智能化教育。它可以使老師們從目前一些繁重的重複性勞動,例如批改作業當中解放出來,使教師專注於教學創新。二是基於大數據為每一位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圍繞既定目標展開訓練培養。人工智能通過輔助教育應用、建構教育場景、重組教育要素、重構教育過程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教育變革。

關於人工智能+藝術。2018年10月佳士得舉行全球首次AI藝術品拍賣,而拍賣的作品是由法國藝術團體Obvious通過精密算法、基於GAN模型開發,由人工智能在學習了14-20世紀之間的15000張肖像畫後完成的作品,最後成交價為432500美元。此外,人工智能也擅長寫詩、作曲、書法,讓藝術家面臨失業的問題。

人工智能在國防領域大有作用。軍民融合領域,有無人協同跨域智能監控系統。此外,智能無人系統是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應用領域,不但適應國家發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2.0、中國製造2025的創新戰略,也適應國家安全需求。

人工智能也應用於金融。比如可以運用人工智能預測債券的上下波動、金融危機的來臨,不需要人工干預。

三、上海交通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

為助力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上海交大完成了長三角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平臺佈局,以交大校本部成立的中國最早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為起點,成立了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蘇州、寧波也都成立人工智能的研究院,希望通過搭建高端創新資源的合作平臺,構建集聚高端人才的紐帶,賦能長三角城市創新創業;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的人工智能校地"政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加速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化,推動長三角人工智能高地建設。

從學科來講,由於人工智能尚未獨立,與之最相關的學科為計算機、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而這三門學科都是交大A類學科。從隊伍來講,交大的人工智能師資實力不容小覷,學習研究資源豐富,在國家和地方人工智能智庫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交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獲得9個國家獎、5個國家及省部級基地。在國際學術交流方面,藉助上海的優勢,與哈佛、耶魯、斯坦福等多個高校、組織建立合作交流關係。

在人才培養方面,交大的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已獲教育部批准,今年9月將迎來首批學生;ACM試點班3次獲ACM全球總冠軍,IEEE試點班4次獲全國挑戰杯特等獎。吳文俊(中國"人工智能之父")人工智能榮譽博士班由華為資助了每年500萬的獎學金。此外,2019年1月成立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人工智能分會,集聚30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將技術轉化為公司,進而上市。

最後,關於"後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發展,毛院士總結了四個方向。

一是"後深度學習"機器智能。人工智能算法的潛力已基本都被開發,在數據量不足的特殊應用場景下,如何解決數據瓶頸、降低功耗,需要進行基礎研究。

二是人工智能異構集成芯片系統。這包括兩種含義,一方面是用人工智能的算法來研究芯片,突破人工智能芯片異構設計、可擴展性和低功耗等問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身也需要芯片,需要整體提高芯片設計的智能化和芯片功能的智能化。一個國家芯片的水平能力,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實力,乃至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三是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建立"雲邊端"智能協同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理論方法和體系架構,突破"雲邊端"智能融合應用面臨的數據牆、時延牆、異構牆,保障安全性和實時性。

四是"後深度學習"開源開放生態系統。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嚴重依賴國外開源,意味著一旦美國關閉開源社區及深度學習開源軟件,中國與美國AI差距將拉大5-10年,因此,自主開發人工智能迫在眉睫

文字:吳天宇、胡一恆、厲夢詩、楊紫苓

攝影:陳奕屹

統籌:鄧元偉

"

CFIC導讀:

關於人工智能能否戰勝人類,進而主宰世界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有其優點,同時它也具有侷限性。人工智能有一個分支學科,叫人工智能倫理,有些人工智能是不能研究、不能碰的,是圍繞人類道德的。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永遠只是為人類服務。人工智能有智能沒有智慧,有智商沒有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而無通才。人工智能,第一個字"人",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核心。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工智能,必須要有相關的人才。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活動現場

7月13日,"海上院士講壇"第五期如期舉行,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做"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主題演講。本次講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聯合主辦,中科院院士上海浦東活動中心協辦,浙江省新昌縣人民政府全程合作支持。

領導致辭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助理 張超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助理張超表示,海上院士講壇是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打造的講壇品牌"陸家嘴講壇"的一個系列。第五期院士講壇,聚焦人工智能這個熱門領域。

人工智能由來已久,在科幻電影、小說裡,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人工智能從科幻轉變為現實應用,得益於近年來基於大數據下的機器學習技術的突破。自AlphaGo之後,人工智能成為科技界、產業界和教育界的熱門話題。人工智能開始迅速進入到應用層面,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圖像識別、智能音箱、自動駕駛、無人機、語音翻譯等技術背後,都有它的作用。新華社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了全球首個AI合成主播,該主播可以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用各國語言播報視頻新聞,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一項基礎性、引領性技術,推動著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變革。可以預見,它和5G、萬物互聯等技術將成為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擎。

當然,新技術也帶來一些問題與困惑。比如,當自動駕駛的汽車面對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時,如何用人工智能來決策取捨,儘可能減少事故損害?生命和財產哪個優先?車內乘客和車外行人哪個優先?這中間涉及到智能機器的倫理問題。再如,新的技術興起,哪些職業將被智能機器取代?哪些領域又會獲得爆發的機會呢?

嘉賓演講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毛軍發

毛軍發院士從人工智能發展、人工智能應用,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三個方面交流分享了"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的話題。

一、人工智能發展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三次重大的技術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機的發明為特徵的機械革命,第二次是以電的使用為特徵的電氣革命,第三次是我們正身處其中的信息技術革命。我們正在迎來以5G和人工智能這兩個重大的技術突破作為支撐的第四次技術革命。

歷次科技革命與國家興衰有著重要的關係。回顧世界發展的近代史,任何一個國家、地區或者城市,凡是能夠抓住技術革命的機會,就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反之亦然。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而它就是靠機械革命迅速崛起。阿根廷曾是一個發達國家,人均GDP曾在世界排前十,但它沒有抓住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現在已經淪為發展中國家。由此可見科技革命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我們必須搶抓新的機遇,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佔據信息化制高點,掌握先機、取得優勢、贏得安全、獲得未來。"

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目前面臨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化的理念從上到下深入國民的心中,為全面進行信息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5G即將商業化使用,將進一步拓展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度與廣度;

(三)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將把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

任何事情既有機遇,也會有挑戰。我國信息技術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信息化的一些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主要包括核心芯片與軟件等。集成電路是信息技術的基礎,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去年的中興事件、今年的華為事件,讓每一位炎黃子孫都銘記在心。

(二)信息安全與輿情掌控;

信息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便利,同時也會為信息安全包括個人的隱私帶來很多挑戰。傳統網絡邊界越來越模糊,信息安全威脅有增無減,分佈式拒絕服務、高級持續威脅等新型網絡攻擊愈演愈烈,干擾和破壞著正常的生產、科研和生活,甚至威脅著國家穩定。

(三)信息化基礎設施、信息化理念與應用的城鄉差距較大;

總體來看,我國信息化基礎設施比較發達,但城鄉差距大,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農村地區35個百分點,城鄉信息普及與信息化理念的差距仍在拉大,東西部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失衡局面也亟待改變。

(四)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亟待新的突破。

現今香農定理、摩爾定律正逼近極限,數據、融合、安全成為三大主要瓶頸。信息領域的基礎理論正處於拐點期,亟待突破。

隨後,毛院士介紹了從研究目的、研究內容、表現形式這三個方面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希望探尋智能本質,得到具有一定智能的可以實現人的部分功能的機器;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能夠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

人工智能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會看的如圖像識別、文字識別、車牌識別;會說的如語音合成、人機對話等技術;會行動的如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等;會思考的如人機對弈、定理證明、醫療診斷等,以及會學習的如機器學習、知識表示等等。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質區別就是人可以調整目標,而機器不會調整目標。

人工智能不是一個新生事物,縱觀其發展史,它的概念早在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就已經誕生。1957年,神經網絡感知器發明,AI迎來第一個高峰期。1986年,BP算法使大規模神經網絡訓練成為可能,AI迎來第二次黃金期。最近一波熱潮從九十年代末期開始持續到現在,深度學習的方法被髮明瞭,功能強大,方法簡單,使得人工智能可以賦能很多的行業。而後2016年Alpha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把人工智能推向新的高潮,人類進入智能時代。AlphaGo改變了人類觀念,並給予我們兩個啟示:AI基於算法,以數據、算力,結合體力、心力的優勢擊敗人類;AI在集合、規則、約束固定的問題中,必將戰勝人類。

普京曾說,"誰能夠佔據人工智能的制高點,誰就能夠主宰未來的世界"。由於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世界各國紛紛制定人工智能國家戰略以及技術產業引導政策。習近平總書記於2018年10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最核心的一個詞就是"加快",不僅要發展,而且要加快發展,時不我待。上海也出臺了《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2018年9月17日,李強書記出席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時提出"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高地'"。

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市場規模、資金投入迅速增長,這反映了社會與市場整體對其認知程度與信心的高漲。根據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對2016年到2025年這十年人工智能市場預測來看,年均增長43%,呈指數增長;從2012年到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融資額的年複合增長率為70%。驅動認知程度提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技術本身的提高,如數據、算法、算力,使得人工智能技術真正為商業應用創造了價值;二是其他相關技術發展支撐,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為人工智能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牛津大學未來學院發表了一篇題為《解碼中國AI夢》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考察了中國人工智能的戰略和背景,綜合硬件、數據、人才、算法和產業等核心驅動力提出,對中國和美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做了全面的對比。中國當前AI實力約為美國的一半,但我國發展人工智能具備良好的基礎,AI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有機會制定遊戲規則的技術領域。我國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具備更多的人口、地理等冷數據以及交易、診療等熱數據。在基礎研究方面,我們相對落後,但在應用層面,我們基本相當,部分領域可以領跑。

此輪人工智能發展的熱潮中,一般我們認為擁有大數據的互聯網企業是先行者和引領者,容易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因此互聯網巨頭所在的地區更容易形成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倫敦地區卻是例外,它並沒有互聯網巨頭公司,近幾年卻在人工智能領域強勢崛起,這具有一定借鑑意義,是上海的重要參照系。倫敦作為歐洲人工智能的"首位城市"、與硅谷並列的全球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其以技術為核心、以人才為根本、以應用為突破、以生態為關鍵的發展經驗值得借鑑。英國的AI企業數佔整個歐洲的27%,它的融資規模佔歐洲的一半,而60%資金集中在倫敦。"倫敦現象"的形成主要有四個因素,以技術為核心,以人才為根本,以應用為突破,以生態為保障。

目前的人工智能是基於算法(計算機編程)的低端智能,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通過類人智能,通過超人感知,提供類人服務。最近這波人工智能熱潮興起的根本原因就是深度學習的方法層出不窮,但是目前深度學習的算法的潛力已經挖掘得差不多,因此要發展新的深度學習方法,即"後深度學習方法"。這可以理解為類腦智能過渡的一個結構,繼續用算法來形成人工智能的能力。目前的深度學習算法遇到了一些瓶頸,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目前的人工智能一般僅僅停留在能用階段,可以用但不好用,沒有生命力;二是很多通過算法數據所形成的人工智能的客源平臺,都掌握在美國人手上,一旦它把這個平臺關閉的話,我國的人工智能就會大受打擊。

關於人工智能能否戰勝人類,進而主宰世界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有其優點,同時它也具有侷限性。人工智能有一個分支學科,叫人工智能倫理,有些人工智能是不能研究、不能碰的,是圍繞人類道德的。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永遠只是為人類服務。人工智能有智能沒有智慧,有智商沒有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而無通才。人工智能,第一個字"人",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核心。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工智能,必須要有相關的人才。

二、人工智能應用

人類進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社會發展。眾多落地的AI技術正在創造萬物智能的新時代,尤其是在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智能化將對人類社會形成升維重構。隨著算法、數據、算力三要素的不斷加強,數據量越來越多,計算機的能力越來越強,資本市場越來越活躍,因此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人工智能幾乎可以被運用在所有的行業,如醫療、金融、財會、零售、新聞、交通、翻譯、物流、文化藝術等。著名華裔科學家李開復預計10年內50%現有崗位將被人工智能取代。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目前還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業,它必須依託某一個行業,它是一個加速器、加油站,幫某個行業加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怎樣使人工智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這一問題尚待解決。

關於智慧醫療。由於醫療資源緊張且分配不均,解決看病難的舉措還是國家增加醫療投入。根據2016年的統計數據,中國每千人平均醫生擁有量僅為2.1人,中國醫療支出佔GDP比重(6.2%)僅為美國(18%)的三分之一。鑑於國家不可能迅速增加醫療支出,在此情況下就要向科技尋求解決方案,即所謂的"智慧醫療"。智慧醫療主要有虛擬助理、病例與文獻分析、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藥物研發、基因測序五大功能。此外,中醫能否與人工智能結合呢?毛院士表示,人工智能應用於中醫的治療研究非常值得期待,但目前有一個非常大的弱點,即中醫缺少數據。因此,很多公司正在開發一些可以獲取人的身體健康的數據的儀器,為人工智能的研究打下基礎。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作為國外智能醫療的典型案例,是目前全球最成功、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機器人,數據顯示,2017年靠達芬奇機器人完成手術約27000例,在美國,超過90%的前列腺切除術都由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完成。而科大訊飛的虛擬助理是國內智能醫療的典型案例,科大訊飛針對醫院的治療場景,對改善醫生的診療環節和患者的就醫體驗分別開發出了將醫生口述的內容轉換成文字的"雲醫聲"和"曉醫"導診機器人。

關於智慧公共安全。公安部於2017年5月推出的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三期,協助各地公安機關第一時間將兒童失蹤信息通過新媒體和移動應用終端,推送至失蹤地周邊一定範圍內,讓更多群眾準確獲取相關信息,及時提供線索,協助公安機關儘快破獲拐賣案件,找回失蹤被拐兒童。截至2018年8月,該平臺發佈3053條兒童失蹤信息,找回2980名兒童,找回率97.6%。

關於智慧城市。通常互聯網發達的城市,人工智能也會比較發達。以杭州的智慧交通為例,杭州城市數據大腦於2016年10月啟動,目的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利用豐富的城市數據資源,對城市進行全局的即時分析。用城市的數據資源有效調配公共資源,不斷完善社會治理,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數據顯示,通過紅綠燈的自動調控,可以把行人和車輛過紅綠燈的時間減少15%。而最早試點啟動的蕭山區已創新實現了120救護車等特種車輛的優先調度,"城市大腦"根據交通流量數據,自動調配沿線信號燈配時,為救護車定製一路綠燈的生命線,並減少對其他交通的影響,到達現場的時間節省一半。

關於智能電網。中國是一個能源稀缺的國家,而人工智能有潛力提高能源效率。未來電網以智能設備、電力電子化、雙向電能流動為特徵,對電網控制提出新挑戰。智能電網在智能設備、電網組件、電網故障查詢方面都能大有作為。

關於人工智能賦能教育。主要有兩個切入點,一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人工智能機器天生是刷題高手,在應付應試教育上具有學生望塵莫及的優勢。此外,它也可以使教育從目前以教師為主的工業化教育,全面轉型為以學習者為主的智能化教育。它可以使老師們從目前一些繁重的重複性勞動,例如批改作業當中解放出來,使教師專注於教學創新。二是基於大數據為每一位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圍繞既定目標展開訓練培養。人工智能通過輔助教育應用、建構教育場景、重組教育要素、重構教育過程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教育變革。

關於人工智能+藝術。2018年10月佳士得舉行全球首次AI藝術品拍賣,而拍賣的作品是由法國藝術團體Obvious通過精密算法、基於GAN模型開發,由人工智能在學習了14-20世紀之間的15000張肖像畫後完成的作品,最後成交價為432500美元。此外,人工智能也擅長寫詩、作曲、書法,讓藝術家面臨失業的問題。

人工智能在國防領域大有作用。軍民融合領域,有無人協同跨域智能監控系統。此外,智能無人系統是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應用領域,不但適應國家發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2.0、中國製造2025的創新戰略,也適應國家安全需求。

人工智能也應用於金融。比如可以運用人工智能預測債券的上下波動、金融危機的來臨,不需要人工干預。

三、上海交通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

為助力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上海交大完成了長三角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平臺佈局,以交大校本部成立的中國最早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為起點,成立了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蘇州、寧波也都成立人工智能的研究院,希望通過搭建高端創新資源的合作平臺,構建集聚高端人才的紐帶,賦能長三角城市創新創業;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的人工智能校地"政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加速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化,推動長三角人工智能高地建設。

從學科來講,由於人工智能尚未獨立,與之最相關的學科為計算機、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而這三門學科都是交大A類學科。從隊伍來講,交大的人工智能師資實力不容小覷,學習研究資源豐富,在國家和地方人工智能智庫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交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獲得9個國家獎、5個國家及省部級基地。在國際學術交流方面,藉助上海的優勢,與哈佛、耶魯、斯坦福等多個高校、組織建立合作交流關係。

在人才培養方面,交大的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已獲教育部批准,今年9月將迎來首批學生;ACM試點班3次獲ACM全球總冠軍,IEEE試點班4次獲全國挑戰杯特等獎。吳文俊(中國"人工智能之父")人工智能榮譽博士班由華為資助了每年500萬的獎學金。此外,2019年1月成立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人工智能分會,集聚30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將技術轉化為公司,進而上市。

最後,關於"後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發展,毛院士總結了四個方向。

一是"後深度學習"機器智能。人工智能算法的潛力已基本都被開發,在數據量不足的特殊應用場景下,如何解決數據瓶頸、降低功耗,需要進行基礎研究。

二是人工智能異構集成芯片系統。這包括兩種含義,一方面是用人工智能的算法來研究芯片,突破人工智能芯片異構設計、可擴展性和低功耗等問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身也需要芯片,需要整體提高芯片設計的智能化和芯片功能的智能化。一個國家芯片的水平能力,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實力,乃至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三是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建立"雲邊端"智能協同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理論方法和體系架構,突破"雲邊端"智能融合應用面臨的數據牆、時延牆、異構牆,保障安全性和實時性。

四是"後深度學習"開源開放生態系統。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嚴重依賴國外開源,意味著一旦美國關閉開源社區及深度學習開源軟件,中國與美國AI差距將拉大5-10年,因此,自主開發人工智能迫在眉睫

文字:吳天宇、胡一恆、厲夢詩、楊紫苓

攝影:陳奕屹

統籌:鄧元偉

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海上院士講壇"往期回顧:(點擊下面標題即可閱讀)

首期海上院士講壇:陳凱先院士剖析生物醫藥產業

海上院士講壇:鄭時齡帶你走進"魔都"歷史建築

海上院士講壇|都有為:成敗關鍵在創新

海上院士講壇:張玉奎解析蛋白質組學與精準醫學的那些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