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初見其作,是電視《射鵰英雄傳》,為了看電視,曠晚自習。

冬天的雪飄著,心中卻為黃蓉和郭靖操心,學業反成了輔課。

唉!迷人的俠,醉人的情,還有那羞羞澀澀的心境。

愛上了武俠,是上世記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一個祟尚武俠的時代。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

武俠小說中的呂四娘、傅青主、白髮魔女……

都成了當時精神曠野的小屋。在屋中,忘了天下,忘了時光,忘了作業……

金庸,卻成為最愛。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初見其作,是電視《射鵰英雄傳》,為了看電視,曠晚自習。

冬天的雪飄著,心中卻為黃蓉和郭靖操心,學業反成了輔課。

唉!迷人的俠,醉人的情,還有那羞羞澀澀的心境。

愛上了武俠,是上世記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一個祟尚武俠的時代。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

武俠小說中的呂四娘、傅青主、白髮魔女……

都成了當時精神曠野的小屋。在屋中,忘了天下,忘了時光,忘了作業……

金庸,卻成為最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當時家中經濟還可以,父母對畫冊投資巨大,但對小說,分文不給。

有一個高一的同學,購全了金庸的十五部,我的心裡的羨慕,唉!就是餓著的狼對望而不得的肉的渴望。

時光,漸漸地流走。

在大學時,躺在了床上,星期天藉著光讀《書劍恩仇錄》,讀到深夜,然後點燭光讀到了天明。

愛,就一個字。

迷,就一夜心。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初見其作,是電視《射鵰英雄傳》,為了看電視,曠晚自習。

冬天的雪飄著,心中卻為黃蓉和郭靖操心,學業反成了輔課。

唉!迷人的俠,醉人的情,還有那羞羞澀澀的心境。

愛上了武俠,是上世記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一個祟尚武俠的時代。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

武俠小說中的呂四娘、傅青主、白髮魔女……

都成了當時精神曠野的小屋。在屋中,忘了天下,忘了時光,忘了作業……

金庸,卻成為最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當時家中經濟還可以,父母對畫冊投資巨大,但對小說,分文不給。

有一個高一的同學,購全了金庸的十五部,我的心裡的羨慕,唉!就是餓著的狼對望而不得的肉的渴望。

時光,漸漸地流走。

在大學時,躺在了床上,星期天藉著光讀《書劍恩仇錄》,讀到深夜,然後點燭光讀到了天明。

愛,就一個字。

迷,就一夜心。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大學畢業,工作了,戀愛了,失戀了。

痛,無法解除。

於是借來金庸的小說,一部一部重讀。

月白風清,是一種感覺。

天黑夜深,是一種感覺。

飛雪落地,是一種意味。

風雨瀟瀟,是一種情懷。

……

發一聲感嘆:“我怎麼就遇不見小昭呢?碰不上王語嫣呢?我這麼優秀……!”

惆然如秋風,希望如爐火。

我愛神奇的武功,我更愛忠貞的愛情。

相思的苦,一天一天過;愛恨的心一頁一頁翻。

金庸的武俠世界,也是化解痛苦的良藥。

中了玄冥之毒的張無忌,遇見了《九陽神功》

我只是,藉著書中的幻,暫忘了心中的痛。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初見其作,是電視《射鵰英雄傳》,為了看電視,曠晚自習。

冬天的雪飄著,心中卻為黃蓉和郭靖操心,學業反成了輔課。

唉!迷人的俠,醉人的情,還有那羞羞澀澀的心境。

愛上了武俠,是上世記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一個祟尚武俠的時代。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

武俠小說中的呂四娘、傅青主、白髮魔女……

都成了當時精神曠野的小屋。在屋中,忘了天下,忘了時光,忘了作業……

金庸,卻成為最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當時家中經濟還可以,父母對畫冊投資巨大,但對小說,分文不給。

有一個高一的同學,購全了金庸的十五部,我的心裡的羨慕,唉!就是餓著的狼對望而不得的肉的渴望。

時光,漸漸地流走。

在大學時,躺在了床上,星期天藉著光讀《書劍恩仇錄》,讀到深夜,然後點燭光讀到了天明。

愛,就一個字。

迷,就一夜心。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大學畢業,工作了,戀愛了,失戀了。

痛,無法解除。

於是借來金庸的小說,一部一部重讀。

月白風清,是一種感覺。

天黑夜深,是一種感覺。

飛雪落地,是一種意味。

風雨瀟瀟,是一種情懷。

……

發一聲感嘆:“我怎麼就遇不見小昭呢?碰不上王語嫣呢?我這麼優秀……!”

惆然如秋風,希望如爐火。

我愛神奇的武功,我更愛忠貞的愛情。

相思的苦,一天一天過;愛恨的心一頁一頁翻。

金庸的武俠世界,也是化解痛苦的良藥。

中了玄冥之毒的張無忌,遇見了《九陽神功》

我只是,藉著書中的幻,暫忘了心中的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失意者,愛書中頂天立地的英雄。

在書中的英雄中,尋找與自己對應的人。

郭靖太笨,忠義堪賞。

楊過太帥,情路太曲。

段譽太痴,其志不堅。

虛竹大丑,茫然無知。

無忌優柔,非吾心儀。

……

唯蕭峰大俠,大義凜然,豪傑情懷,大事大非大剛烈,用情專一,情義家國難全,而縱身跳崖,大崇高而大悲烈,而後我大塊淚水落下……

文弱的心中,也有大英雄的深情。

除了蕭峰,我還喜歡柯鎮惡,本領雖不高,但疾惡如仇,是非分明,自尊自愛,知過則改。其光色烈辣,照耀俠義。竊以為,為金庸小說價值觀之核心。

洪七公也是心儀之神,老頑童可愛,王重陽神龍見首不見尾,邱處機性烈而家國在胸……

英雄,不一定要武功蓋世,但心中一定要有正義。

英雄,不一定得美人之愛,但一定要有慈悲之心。

這是我對俠義高人上升到英雄層面的解讀。

金大俠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餘心贊允。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初見其作,是電視《射鵰英雄傳》,為了看電視,曠晚自習。

冬天的雪飄著,心中卻為黃蓉和郭靖操心,學業反成了輔課。

唉!迷人的俠,醉人的情,還有那羞羞澀澀的心境。

愛上了武俠,是上世記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一個祟尚武俠的時代。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

武俠小說中的呂四娘、傅青主、白髮魔女……

都成了當時精神曠野的小屋。在屋中,忘了天下,忘了時光,忘了作業……

金庸,卻成為最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當時家中經濟還可以,父母對畫冊投資巨大,但對小說,分文不給。

有一個高一的同學,購全了金庸的十五部,我的心裡的羨慕,唉!就是餓著的狼對望而不得的肉的渴望。

時光,漸漸地流走。

在大學時,躺在了床上,星期天藉著光讀《書劍恩仇錄》,讀到深夜,然後點燭光讀到了天明。

愛,就一個字。

迷,就一夜心。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大學畢業,工作了,戀愛了,失戀了。

痛,無法解除。

於是借來金庸的小說,一部一部重讀。

月白風清,是一種感覺。

天黑夜深,是一種感覺。

飛雪落地,是一種意味。

風雨瀟瀟,是一種情懷。

……

發一聲感嘆:“我怎麼就遇不見小昭呢?碰不上王語嫣呢?我這麼優秀……!”

惆然如秋風,希望如爐火。

我愛神奇的武功,我更愛忠貞的愛情。

相思的苦,一天一天過;愛恨的心一頁一頁翻。

金庸的武俠世界,也是化解痛苦的良藥。

中了玄冥之毒的張無忌,遇見了《九陽神功》

我只是,藉著書中的幻,暫忘了心中的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失意者,愛書中頂天立地的英雄。

在書中的英雄中,尋找與自己對應的人。

郭靖太笨,忠義堪賞。

楊過太帥,情路太曲。

段譽太痴,其志不堅。

虛竹大丑,茫然無知。

無忌優柔,非吾心儀。

……

唯蕭峰大俠,大義凜然,豪傑情懷,大事大非大剛烈,用情專一,情義家國難全,而縱身跳崖,大崇高而大悲烈,而後我大塊淚水落下……

文弱的心中,也有大英雄的深情。

除了蕭峰,我還喜歡柯鎮惡,本領雖不高,但疾惡如仇,是非分明,自尊自愛,知過則改。其光色烈辣,照耀俠義。竊以為,為金庸小說價值觀之核心。

洪七公也是心儀之神,老頑童可愛,王重陽神龍見首不見尾,邱處機性烈而家國在胸……

英雄,不一定要武功蓋世,但心中一定要有正義。

英雄,不一定得美人之愛,但一定要有慈悲之心。

這是我對俠義高人上升到英雄層面的解讀。

金大俠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餘心贊允。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在金庸的小說中,所有的男主人公,都有令我敬佩的地方,唯獨一人,我厭惡透頂,那人就是韋小寶。

韋小寶,出身太糟,油腔滑調,毫無原則,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兩面三刀,到處勾引女人,坑蒙拐騙……

當時,讀之,我懷疑此書非金庸所寫。

後來,頓悟。韋小寶其實是某種政治社會下成長起來的產物,並且是成功人士,其手段無所不用……

我恍然大悟:原來英雄、俠客、美人都是供小混混、地痞流氓政客玩弄的……

歷史看透,十分醜陋。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初見其作,是電視《射鵰英雄傳》,為了看電視,曠晚自習。

冬天的雪飄著,心中卻為黃蓉和郭靖操心,學業反成了輔課。

唉!迷人的俠,醉人的情,還有那羞羞澀澀的心境。

愛上了武俠,是上世記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一個祟尚武俠的時代。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

武俠小說中的呂四娘、傅青主、白髮魔女……

都成了當時精神曠野的小屋。在屋中,忘了天下,忘了時光,忘了作業……

金庸,卻成為最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當時家中經濟還可以,父母對畫冊投資巨大,但對小說,分文不給。

有一個高一的同學,購全了金庸的十五部,我的心裡的羨慕,唉!就是餓著的狼對望而不得的肉的渴望。

時光,漸漸地流走。

在大學時,躺在了床上,星期天藉著光讀《書劍恩仇錄》,讀到深夜,然後點燭光讀到了天明。

愛,就一個字。

迷,就一夜心。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大學畢業,工作了,戀愛了,失戀了。

痛,無法解除。

於是借來金庸的小說,一部一部重讀。

月白風清,是一種感覺。

天黑夜深,是一種感覺。

飛雪落地,是一種意味。

風雨瀟瀟,是一種情懷。

……

發一聲感嘆:“我怎麼就遇不見小昭呢?碰不上王語嫣呢?我這麼優秀……!”

惆然如秋風,希望如爐火。

我愛神奇的武功,我更愛忠貞的愛情。

相思的苦,一天一天過;愛恨的心一頁一頁翻。

金庸的武俠世界,也是化解痛苦的良藥。

中了玄冥之毒的張無忌,遇見了《九陽神功》

我只是,藉著書中的幻,暫忘了心中的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失意者,愛書中頂天立地的英雄。

在書中的英雄中,尋找與自己對應的人。

郭靖太笨,忠義堪賞。

楊過太帥,情路太曲。

段譽太痴,其志不堅。

虛竹大丑,茫然無知。

無忌優柔,非吾心儀。

……

唯蕭峰大俠,大義凜然,豪傑情懷,大事大非大剛烈,用情專一,情義家國難全,而縱身跳崖,大崇高而大悲烈,而後我大塊淚水落下……

文弱的心中,也有大英雄的深情。

除了蕭峰,我還喜歡柯鎮惡,本領雖不高,但疾惡如仇,是非分明,自尊自愛,知過則改。其光色烈辣,照耀俠義。竊以為,為金庸小說價值觀之核心。

洪七公也是心儀之神,老頑童可愛,王重陽神龍見首不見尾,邱處機性烈而家國在胸……

英雄,不一定要武功蓋世,但心中一定要有正義。

英雄,不一定得美人之愛,但一定要有慈悲之心。

這是我對俠義高人上升到英雄層面的解讀。

金大俠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餘心贊允。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在金庸的小說中,所有的男主人公,都有令我敬佩的地方,唯獨一人,我厭惡透頂,那人就是韋小寶。

韋小寶,出身太糟,油腔滑調,毫無原則,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兩面三刀,到處勾引女人,坑蒙拐騙……

當時,讀之,我懷疑此書非金庸所寫。

後來,頓悟。韋小寶其實是某種政治社會下成長起來的產物,並且是成功人士,其手段無所不用……

我恍然大悟:原來英雄、俠客、美人都是供小混混、地痞流氓政客玩弄的……

歷史看透,十分醜陋。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真的是一個傑出的武俠小說大家,他超越了時代,綜合了以往,總結了封建時代文化與價值觀的精華。

梁羽生作品,故事曲折,筆法瀟灑。

古龍隨手,現代推理,結局奇怪。

金庸作品,從戰國寫到清代,視野廣闊。

而人物,上至達官皇帝,下至黎民乞丐,皆立體鮮明。其中許多奇人、怪人、野人、趣人、狂人、壞人、惡人……深入人心。

所寫人物成長,經歷變化,自然而成,故讀他(她)們,不覺突兀。

人世百相,人生百態,人處之境,瞭然於胸。

是歷史小說,是世情小說,是市井小說,是才子佳人小說,是英雄俠義小說,是帝王將相小說,是傳奇志怪小說。而後將其所有鑄於一爐。

各色皆妙,爐火正旺。

為底層翻案,竟成大幫。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初見其作,是電視《射鵰英雄傳》,為了看電視,曠晚自習。

冬天的雪飄著,心中卻為黃蓉和郭靖操心,學業反成了輔課。

唉!迷人的俠,醉人的情,還有那羞羞澀澀的心境。

愛上了武俠,是上世記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一個祟尚武俠的時代。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

武俠小說中的呂四娘、傅青主、白髮魔女……

都成了當時精神曠野的小屋。在屋中,忘了天下,忘了時光,忘了作業……

金庸,卻成為最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當時家中經濟還可以,父母對畫冊投資巨大,但對小說,分文不給。

有一個高一的同學,購全了金庸的十五部,我的心裡的羨慕,唉!就是餓著的狼對望而不得的肉的渴望。

時光,漸漸地流走。

在大學時,躺在了床上,星期天藉著光讀《書劍恩仇錄》,讀到深夜,然後點燭光讀到了天明。

愛,就一個字。

迷,就一夜心。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大學畢業,工作了,戀愛了,失戀了。

痛,無法解除。

於是借來金庸的小說,一部一部重讀。

月白風清,是一種感覺。

天黑夜深,是一種感覺。

飛雪落地,是一種意味。

風雨瀟瀟,是一種情懷。

……

發一聲感嘆:“我怎麼就遇不見小昭呢?碰不上王語嫣呢?我這麼優秀……!”

惆然如秋風,希望如爐火。

我愛神奇的武功,我更愛忠貞的愛情。

相思的苦,一天一天過;愛恨的心一頁一頁翻。

金庸的武俠世界,也是化解痛苦的良藥。

中了玄冥之毒的張無忌,遇見了《九陽神功》

我只是,藉著書中的幻,暫忘了心中的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失意者,愛書中頂天立地的英雄。

在書中的英雄中,尋找與自己對應的人。

郭靖太笨,忠義堪賞。

楊過太帥,情路太曲。

段譽太痴,其志不堅。

虛竹大丑,茫然無知。

無忌優柔,非吾心儀。

……

唯蕭峰大俠,大義凜然,豪傑情懷,大事大非大剛烈,用情專一,情義家國難全,而縱身跳崖,大崇高而大悲烈,而後我大塊淚水落下……

文弱的心中,也有大英雄的深情。

除了蕭峰,我還喜歡柯鎮惡,本領雖不高,但疾惡如仇,是非分明,自尊自愛,知過則改。其光色烈辣,照耀俠義。竊以為,為金庸小說價值觀之核心。

洪七公也是心儀之神,老頑童可愛,王重陽神龍見首不見尾,邱處機性烈而家國在胸……

英雄,不一定要武功蓋世,但心中一定要有正義。

英雄,不一定得美人之愛,但一定要有慈悲之心。

這是我對俠義高人上升到英雄層面的解讀。

金大俠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餘心贊允。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在金庸的小說中,所有的男主人公,都有令我敬佩的地方,唯獨一人,我厭惡透頂,那人就是韋小寶。

韋小寶,出身太糟,油腔滑調,毫無原則,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兩面三刀,到處勾引女人,坑蒙拐騙……

當時,讀之,我懷疑此書非金庸所寫。

後來,頓悟。韋小寶其實是某種政治社會下成長起來的產物,並且是成功人士,其手段無所不用……

我恍然大悟:原來英雄、俠客、美人都是供小混混、地痞流氓政客玩弄的……

歷史看透,十分醜陋。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真的是一個傑出的武俠小說大家,他超越了時代,綜合了以往,總結了封建時代文化與價值觀的精華。

梁羽生作品,故事曲折,筆法瀟灑。

古龍隨手,現代推理,結局奇怪。

金庸作品,從戰國寫到清代,視野廣闊。

而人物,上至達官皇帝,下至黎民乞丐,皆立體鮮明。其中許多奇人、怪人、野人、趣人、狂人、壞人、惡人……深入人心。

所寫人物成長,經歷變化,自然而成,故讀他(她)們,不覺突兀。

人世百相,人生百態,人處之境,瞭然於胸。

是歷史小說,是世情小說,是市井小說,是才子佳人小說,是英雄俠義小說,是帝王將相小說,是傳奇志怪小說。而後將其所有鑄於一爐。

各色皆妙,爐火正旺。

為底層翻案,竟成大幫。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以往的俠義小說,我也讀過。

如《紅線盜盒》《虯髯客》《三俠五義》《七俠五義》……

都很過癮,但和金庸的比,就缺了一種東西――大文化。

那些優秀的古人作品,就是少了一種大文化。

金庸把儒、釋、道、童都放進去了。把棋琴書畫菸酒茶,醫卜乞妓食木鐵等,三教九流的東西都放進去了,所以金庸的小說就成了小百科中產生的俠文化。

也許換句話說更到位,金庸以俠文化,化用了三教九流,由技入道,而宏揚家國精神和正義。

他的小說超越了以往武俠的仇殺,小義。

大義在胸,義薄雲天。

大愛在心,愛國愛民。

"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是通俗武俠小說史上的傳奇。

他寫了十五部小說。

他自己寫了一副不太工穩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概括自己的作品,加上《越女劍》,正好十五部。

這個對聯,我覺得換兩個字的位置,意味會更好。連天放到飛雪前,就成了:“連天飛雪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十五部小說,我用了十年的光景全讀了,從十六歲讀到了二十六歲。

雖然這樣,我還算不上查先生(金庸)的鐵桿粉絲。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初見其作,是電視《射鵰英雄傳》,為了看電視,曠晚自習。

冬天的雪飄著,心中卻為黃蓉和郭靖操心,學業反成了輔課。

唉!迷人的俠,醉人的情,還有那羞羞澀澀的心境。

愛上了武俠,是上世記八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是一個祟尚武俠的時代。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陳真》《霍東閣》……

武俠小說中的呂四娘、傅青主、白髮魔女……

都成了當時精神曠野的小屋。在屋中,忘了天下,忘了時光,忘了作業……

金庸,卻成為最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當時家中經濟還可以,父母對畫冊投資巨大,但對小說,分文不給。

有一個高一的同學,購全了金庸的十五部,我的心裡的羨慕,唉!就是餓著的狼對望而不得的肉的渴望。

時光,漸漸地流走。

在大學時,躺在了床上,星期天藉著光讀《書劍恩仇錄》,讀到深夜,然後點燭光讀到了天明。

愛,就一個字。

迷,就一夜心。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大學畢業,工作了,戀愛了,失戀了。

痛,無法解除。

於是借來金庸的小說,一部一部重讀。

月白風清,是一種感覺。

天黑夜深,是一種感覺。

飛雪落地,是一種意味。

風雨瀟瀟,是一種情懷。

……

發一聲感嘆:“我怎麼就遇不見小昭呢?碰不上王語嫣呢?我這麼優秀……!”

惆然如秋風,希望如爐火。

我愛神奇的武功,我更愛忠貞的愛情。

相思的苦,一天一天過;愛恨的心一頁一頁翻。

金庸的武俠世界,也是化解痛苦的良藥。

中了玄冥之毒的張無忌,遇見了《九陽神功》

我只是,藉著書中的幻,暫忘了心中的痛。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失意者,愛書中頂天立地的英雄。

在書中的英雄中,尋找與自己對應的人。

郭靖太笨,忠義堪賞。

楊過太帥,情路太曲。

段譽太痴,其志不堅。

虛竹大丑,茫然無知。

無忌優柔,非吾心儀。

……

唯蕭峰大俠,大義凜然,豪傑情懷,大事大非大剛烈,用情專一,情義家國難全,而縱身跳崖,大崇高而大悲烈,而後我大塊淚水落下……

文弱的心中,也有大英雄的深情。

除了蕭峰,我還喜歡柯鎮惡,本領雖不高,但疾惡如仇,是非分明,自尊自愛,知過則改。其光色烈辣,照耀俠義。竊以為,為金庸小說價值觀之核心。

洪七公也是心儀之神,老頑童可愛,王重陽神龍見首不見尾,邱處機性烈而家國在胸……

英雄,不一定要武功蓋世,但心中一定要有正義。

英雄,不一定得美人之愛,但一定要有慈悲之心。

這是我對俠義高人上升到英雄層面的解讀。

金大俠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餘心贊允。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在金庸的小說中,所有的男主人公,都有令我敬佩的地方,唯獨一人,我厭惡透頂,那人就是韋小寶。

韋小寶,出身太糟,油腔滑調,毫無原則,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兩面三刀,到處勾引女人,坑蒙拐騙……

當時,讀之,我懷疑此書非金庸所寫。

後來,頓悟。韋小寶其實是某種政治社會下成長起來的產物,並且是成功人士,其手段無所不用……

我恍然大悟:原來英雄、俠客、美人都是供小混混、地痞流氓政客玩弄的……

歷史看透,十分醜陋。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真的是一個傑出的武俠小說大家,他超越了時代,綜合了以往,總結了封建時代文化與價值觀的精華。

梁羽生作品,故事曲折,筆法瀟灑。

古龍隨手,現代推理,結局奇怪。

金庸作品,從戰國寫到清代,視野廣闊。

而人物,上至達官皇帝,下至黎民乞丐,皆立體鮮明。其中許多奇人、怪人、野人、趣人、狂人、壞人、惡人……深入人心。

所寫人物成長,經歷變化,自然而成,故讀他(她)們,不覺突兀。

人世百相,人生百態,人處之境,瞭然於胸。

是歷史小說,是世情小說,是市井小說,是才子佳人小說,是英雄俠義小說,是帝王將相小說,是傳奇志怪小說。而後將其所有鑄於一爐。

各色皆妙,爐火正旺。

為底層翻案,竟成大幫。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以往的俠義小說,我也讀過。

如《紅線盜盒》《虯髯客》《三俠五義》《七俠五義》……

都很過癮,但和金庸的比,就缺了一種東西――大文化。

那些優秀的古人作品,就是少了一種大文化。

金庸把儒、釋、道、童都放進去了。把棋琴書畫菸酒茶,醫卜乞妓食木鐵等,三教九流的東西都放進去了,所以金庸的小說就成了小百科中產生的俠文化。

也許換句話說更到位,金庸以俠文化,化用了三教九流,由技入道,而宏揚家國精神和正義。

他的小說超越了以往武俠的仇殺,小義。

大義在胸,義薄雲天。

大愛在心,愛國愛民。

悠悠時光讀金庸(上)

金庸小說的高妙,還在於他的寫情。

男女之情的友情,愛情,痴情,深情,奇情,狂情,幻情都寫到了非常的高度。許多經典的對白達到令人心魄晃動。這種能力,比有些言情小說要高明得多。

僅舉一例:“靖哥哥,我死以後,有三準三不準。我準你娶華箏,不准你娶別的女人,因為華箏是真心對你,你若娶了別的女人,我怕她會騙你。我準你為我立一個墳祭拜我,但不准你帶華箏一起來祭拜我,因為我始終還是個小氣鬼!我死後,我準你為我傷心一段時間,但不準意志消沉。”(《射鵰英雄傳》)

其寫情之深處,全為小兒女痴語。此段,言情奇筆也。

俠是剛的,情是柔的。百鍊鋼化為繞指柔,這也是金大俠的能力。劍膽琴心是中國美學的核心,金大俠把握到了,而且發揮到極致。

俠的武功招式,也是文化的流淌,因為有了文化,就有了令人玩味的美境,就能夠雅俗共賞。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名稱多出於《易經》,《連城訣》中的劍法是唐詩的名稱……

這些,都是神奇而美的創造。

讀之增廣見聞,而又怡然心身。

是小說,有打鬥,有文化,還有美學境界和道德的昇華。

俠者雖非聖賢,卻是有情有義有愛有民有國有仁義禮智信的英雄。是封建時代道德和文化的結晶。

有人以現代西方意識評,謬之千里。

更有甚至,以金庸小說為精神鴉片,抹殺小說和法律、道德界限,做奇論,吸人目,荒唐可笑。更不知小說一大作用為人生精神之補充。如此論者,令行家失笑,不談也罷……

(未完待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