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的人設崩塌了嗎?為什麼孔子說他不守禮儀?

隨著電視劇《重耳傳奇》的播出,晉文公重耳的事蹟,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劇中的重耳是一個“謙而好學舉賢良,三讓君位存大愛”的人,他娶了齊姜,齊桓公便成了他的岳父。

重耳的人設崩塌了嗎?為什麼孔子說他不守禮儀?

這翁婿兩人都是春秋霸主,後人是如何評價他們的呢?孔子曾在《論語·憲問》中,對這兩個人做過評價:“晉文公譎(jué)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那麼譎是什麼意思?

譎就是欺詐,狡詐,玩弄手段的意思。正就是不偏斜,合於法則和道理,在這句話裡也可以理解為心正,行為符合禮儀。

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晉文公為人很狡詐,而且行為不符合禮儀;齊桓公行為符合禮儀,而且為人正派。為什麼孔子的評價和電視劇中的重耳相差甚遠呢?

重耳的人設崩塌了嗎?為什麼孔子說他不守禮儀?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做過哪些事吧!

1.晉文公

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時期第二位霸主,在位一共8年。重耳從小就虛心好學,善於結交名仕。在他人到中年時,由於他的父親晉獻公寵信驪姬,驪姬就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做儲君,晉獻公也有這個意思。

驪姬陷害申生,重耳,夷吾三兄弟,導致申生自殺,重耳和夷吾為了避難也流亡在外。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後,在齊秦等國的幫助下回到了晉國,繼位了晉國國君。

晉文公元年,功臣咎犯向晉文公邀功,晉文公就和他盟誓。臣子介子推是一位俠義之士,他當年曾割自己的肉救重耳。介子推認為咎犯向國君索要功勞的行為很可恥,所以不願與咎犯為伍,就離開了晉文公。

晉文公後來封賞功臣時,竟然忘了介子推。當然介子推也不稀罕這些賞賜,他認為臣子掩蓋過錯,國君賞賜奸佞,不能與他們相處。

晉文公稱霸後,在踐土會盟時,晉文公召周襄王來踐土,並帶領諸侯們朝見周襄王。晉文公五年,晉文公派軍攻打曹國,因為晉文公當年逃難時路過曹國,曹共公對他無禮。

曹國戰敗,曹共公被晉軍抓獲了,曹國的土地也被分給了宋國。不久,晉文公病了,曹國的臣子對晉文公說,病因是曹晉兩國都是姬姓諸侯國,而晉國滅掉兄弟國家,這不符合禮儀。

晉文公聽後,才恢復了曹共公的曹國國君地位。

重耳的人設崩塌了嗎?為什麼孔子說他不守禮儀?

2.齊桓公

齊襄公時期,齊國發生內亂,公子小白為了避難出逃至莒國,後來在鮑叔牙等人的幫助下,小白回到齊國登上了齊國國君的寶座,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在鮑叔牙的推薦下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並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稱霸了,霸主地位也得到周襄王的承認。

齊桓公第六年,齊桓公派人朝見周天子,說宋國廢立國君,不尊重周天子,請天子發兵興師問罪,周天子同意了。

第二十三年,齊桓公幫助燕國打敗了山戎,燕莊王把齊桓公送入齊國境內,齊桓公認為這樣做違反了周禮,除了周天子,諸侯之間相送是不能出國境的。

於是他把燕莊王所到的齊國領土劃給了燕國。在葵丘會盟時,周襄王派人給齊桓公送祭祀用的祭品,並允許齊桓公不用下拜謝恩,但齊桓公在管仲的建議下,還是用最高規格的禮儀下拜接受祭品。

重耳的人設崩塌了嗎?為什麼孔子說他不守禮儀?

從歷史的史實來看,孔子對晉文公和齊桓公評價是有道理的。孔子從小就學周禮,對禮儀很重視。晉文公稱霸後就開始任用奸佞,忘了忠良之士,氣走了介子推。

最不應該的是,晉文公在踐土會盟時把周襄王召來。對於周朝來說,周襄王是國君,晉文公只是一個臣子罷了。周禮規定國君召臣子,而臣子是不能召國君的。

後來晉文公還把曹國滅了,把曹國的土地分給了宋國,並未事先請示周襄王,這樣做就是僭越。諸侯國是周王封的,土地也是周王給的,晉文公有什麼權力把一個諸侯國的土地給另一個諸侯國呢?

所以從以上事蹟來說,晉文公的做法是不符合周禮的,孔子說晉文公譎而不正也算公正。

重耳的人設崩塌了嗎?為什麼孔子說他不守禮儀?

齊桓公做了齊國國君後,攻打宋國之前,先請示了周襄王,得到同意後才去攻打。後來齊桓公又因為燕昭王把自己送到齊國境內,逾越了周朝禮數,於是把燕昭王到過的齊國地界都劃給了燕國。

葵丘會盟時,齊桓公仍然下拜接受周襄王賜的祭品。

從這些細節來看,齊桓公很遵守周朝的禮儀。所以孔子說他是正而不譎,是很有道理的。

在後世的小說和影視劇中,人們總是喜歡把齊桓公演繹成一個蠻橫霸道的人,而把晉文公朔造成一個謙謙公子。而其實,真正的史實卻正好相反。只能說,我們還是要到歷史中去了解歷史人物。

(喜歡歷史就請關注頭條號:肖邦老師的課堂)


作者:肖邦

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鏈接:

離了兩次婚,又策劃了一場兵變,他才換來皇帝的寶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