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言:“助貸”模式是消金行業的發展趨勢'

"


"


薛洪言:“助貸”模式是消金行業的發展趨勢


導言:

從2009年中國銀監會頒佈《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至今,消費金融已經發展十年。

十年來,24家消費金融公司先後成立。他們不僅豐富了我國的金融機構類型,促進了金融產品創新,而且為銀行無法惠及的個人客戶提供了新的可供選擇的金融服務。

如何總結這十年?如何面向未來?為此,零壹財經·零壹智庫策劃了消費金融十週年專題訪談,邀請行業領袖、學者以及業內人士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從2009年~2019年,風風雨雨,消費金融走過十年之路。2016年~2017年消費金融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近兩年,消費金融公司馬太效應顯現,行業增速放緩,不斷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近日,零壹財經專訪了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他從產業鏈、風控、用戶以及徵信等維度對消費金融十年發展進行了總結分析和展望。同時,也就近幾年消費金融行業新的商業模式和風控管理手段做了解讀。

他認為,整體上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政策方面整體是扶持的,未來發展也還有較大上升空間,但目前行業內結構性問題和局部問題突出,短期內會給行業發展帶來一定變數。

從經營鏈條角度看,產業鏈分工趨於細化,流量方和科技解決方案提供方崛起,話語權越來越高。

在新商業模式方面,他提到“助貸”模式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從它興起的初始原因來看,是資金與流量兩者之間的不匹配造成的。隨著近十年的流量入口趨於集中化,場景方流量富裕但資金匱乏,金融機構資金充足流量匱乏,相互取長補短便催生了助貸模式。助貸模式的背後,是產業鏈各方整合優勢資源,為用戶提供更優質金融服務,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

以下為對話實錄:

提問者|零壹財經

受訪者|薛洪言

01十年發展

零壹財經:消費金融經歷了十年發展,如何看待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薛洪言:在機遇方面,從消費金融行業數據來看當前處於快速增長的時期,在政策角度來看,與P2P和互聯網眾籌相比,政策層面以扶持為主,只是從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角度,針對利率定價、催收以及校園貸等特定場景做了些限制。站在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消費金融是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手段,未來在政策上和發展空間上仍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在挑戰方面,目前行業發展模式比較成熟,各個方面的競爭趨於白熱化。從行業空間來看,整體居民槓桿率處於高位但仍有空間,問題是,消費金融發展的太急太快了,它的槓桿是加在了特定人群上,債務沒有分散化,年輕人高槓杆的現象已經比較突出。高槓杆帶來高風險,目前,這個風險還沒有得到有效釋放,之後在釋放的過程中會對各家機構的不良率和業績增速帶來衝擊。

所以,從行業整體看,局部問題和結構性問題是比較突出的;另外,行業還面臨暴力催收、高利貸等問題。同時,還有資金流向問題,很多消費金融產品的資金可能沒有流向消費金融領域,這些因素的存在,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增大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

零壹財經:十年的發展我國消費金融產業鏈各環節形成怎樣的分工?

薛洪言:從經營角度看,獲客是從線下轉為線上,風控手段從依賴抵質押物變為大數據建模。經營模式的變化,導致場景方、大數據服務商等第三方機構的崛起,產業鏈分工趨於細化。以前是一家獨大,整個鏈條金融機構從頭到尾都做,現在可能只負責其中的一兩個環節。分工的細化讓消費金融產業鏈上的各個參與方,都能發揮自身長處,彙集行業優質資源,以長補長,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某種意義上,消費金融產品的競爭已經進化為生態圈和開放平臺的競爭。


"


薛洪言:“助貸”模式是消金行業的發展趨勢


導言:

從2009年中國銀監會頒佈《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至今,消費金融已經發展十年。

十年來,24家消費金融公司先後成立。他們不僅豐富了我國的金融機構類型,促進了金融產品創新,而且為銀行無法惠及的個人客戶提供了新的可供選擇的金融服務。

如何總結這十年?如何面向未來?為此,零壹財經·零壹智庫策劃了消費金融十週年專題訪談,邀請行業領袖、學者以及業內人士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從2009年~2019年,風風雨雨,消費金融走過十年之路。2016年~2017年消費金融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近兩年,消費金融公司馬太效應顯現,行業增速放緩,不斷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近日,零壹財經專訪了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他從產業鏈、風控、用戶以及徵信等維度對消費金融十年發展進行了總結分析和展望。同時,也就近幾年消費金融行業新的商業模式和風控管理手段做了解讀。

他認為,整體上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政策方面整體是扶持的,未來發展也還有較大上升空間,但目前行業內結構性問題和局部問題突出,短期內會給行業發展帶來一定變數。

從經營鏈條角度看,產業鏈分工趨於細化,流量方和科技解決方案提供方崛起,話語權越來越高。

在新商業模式方面,他提到“助貸”模式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從它興起的初始原因來看,是資金與流量兩者之間的不匹配造成的。隨著近十年的流量入口趨於集中化,場景方流量富裕但資金匱乏,金融機構資金充足流量匱乏,相互取長補短便催生了助貸模式。助貸模式的背後,是產業鏈各方整合優勢資源,為用戶提供更優質金融服務,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

以下為對話實錄:

提問者|零壹財經

受訪者|薛洪言

01十年發展

零壹財經:消費金融經歷了十年發展,如何看待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薛洪言:在機遇方面,從消費金融行業數據來看當前處於快速增長的時期,在政策角度來看,與P2P和互聯網眾籌相比,政策層面以扶持為主,只是從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角度,針對利率定價、催收以及校園貸等特定場景做了些限制。站在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消費金融是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手段,未來在政策上和發展空間上仍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在挑戰方面,目前行業發展模式比較成熟,各個方面的競爭趨於白熱化。從行業空間來看,整體居民槓桿率處於高位但仍有空間,問題是,消費金融發展的太急太快了,它的槓桿是加在了特定人群上,債務沒有分散化,年輕人高槓杆的現象已經比較突出。高槓杆帶來高風險,目前,這個風險還沒有得到有效釋放,之後在釋放的過程中會對各家機構的不良率和業績增速帶來衝擊。

所以,從行業整體看,局部問題和結構性問題是比較突出的;另外,行業還面臨暴力催收、高利貸等問題。同時,還有資金流向問題,很多消費金融產品的資金可能沒有流向消費金融領域,這些因素的存在,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增大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

零壹財經:十年的發展我國消費金融產業鏈各環節形成怎樣的分工?

薛洪言:從經營角度看,獲客是從線下轉為線上,風控手段從依賴抵質押物變為大數據建模。經營模式的變化,導致場景方、大數據服務商等第三方機構的崛起,產業鏈分工趨於細化。以前是一家獨大,整個鏈條金融機構從頭到尾都做,現在可能只負責其中的一兩個環節。分工的細化讓消費金融產業鏈上的各個參與方,都能發揮自身長處,彙集行業優質資源,以長補長,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某種意義上,消費金融產品的競爭已經進化為生態圈和開放平臺的競爭。


薛洪言:“助貸”模式是消金行業的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零壹財經:十年發展中,我們看到現在消費金融公司馬太效應已經顯現,您如何看待此效應?

薛洪言:馬太效應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趨勢背後原因是流量的集中化。就消費金融整個鏈條來看,資金是分散的,風控則是同質化的,本質上也是分散的,貸後等更不用說,只有場景是趨於集中化的。所以,消費金融的馬太效應,本質上是由流量集中化引發的。就現階段來看,流量集中化的趨勢仍在加速,所以消費金融行業的馬太效應也在加速,起碼在未來三五年內很難看到大的改變和轉機。

零壹財經:在風控和獲客渠道方面,這十年中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薛洪言:風控與獲客渠道是相互制約、也是相互促進的。不同的獲客渠道對風控手段有不同的要求,反過來會促進風控的進步;同樣,風控水平的提升也可拓寬機構的獲客渠道。行業發展初期,風控手段單一,客群也單一,獲客集中於線下獲客及企業白名單獲客;此後,線上場景與線上風控相互促進,線上獲客逐步成為主流的渠道,大數據風控成為主流的模式,客戶邊界不斷外拓,行業迎來高速發展階段。

零壹財經:在用戶方面,消費金融公司從成立至今整體用戶結構有何變化?您認為用戶結構是什麼決定的?

薛洪言:從早期來看,消費金融客戶群體比較優質,主要集中於央行徵信群體,從特徵上看,以青年白領、國企員工、公務員以及信用卡持卡人、購車群體、有房一族等為主。到2015年隨著大數據風控的發展和反欺詐技術的提升,用戶群體有比較大的下沉,突破了央行徵信的限制,基本上互聯網用戶,都可能納入這個範圍。

零壹財經:從徵信的角度看,過去十年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取得了哪些進步?

薛洪言:目前,官方或持牌徵信機構主要有兩個,央行徵信和百行徵信,前者聚焦傳統信貸數據,後者主要對接新金融機構數據。這是狹義的徵信,如果看廣義的徵信,還包括各種提供風控解決方案的大數據服務商。

在風控方面,金融科技企業最大的貢獻是開闢了基於大數據的智能風控模式,打開了消費金融的業務空間,直接催生了消費金融的行業風口。相比於傳統消費金融模式,互聯網消費金融聚焦於線上,使得傳統的面籤等風控手段失效,欺詐風險防控壓力大增;同時,消費金融與場景密切融合,對於貸款審批的時效性提出很高要求,傳統的風控手段不再適用。在這種行業背景下,大數據風控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應用中不斷迭代進化,反過來促進了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將消費金融行業的市場空間從之前的3億徵信人群擴充至9億互聯網用戶,大大拓展了行業發展空間。

02商業模式新業態

零壹財經:“現金貸”的興起,是我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2017年被監管緊急叫停後,這兩年是否遏制了放貸規模?

薛洪言:現金貸新規之後,持牌機構和規模較大的助貸平臺紛紛整改下架違規產品,市場環境明顯進化。但是,違規的高利貸、714高炮仍然未能杜絕,因為市場需求還在。

現金貸新規之後,持牌機構的年化利率上限是36%,貸款產品的利率分佈,在36%處出現斷崖,但借款人的風險分佈是連續的,年化成本在36%以上的借款人客觀存在,他們的借款需求無法在持牌機構得到滿足,就會轉向非法高利貸平臺,這是現金貸新規一年之後,央視315仍對氾濫的714平臺予以曝光的重要原因。執法力度的加強,壓縮了高利貸的生存空間,但這類業務很難從根本上杜絕。

零壹財經:P2P頭部機構轉向消費金融“助貸”,這種趨勢發展之後,是否會加劇行業的競爭,未來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薛洪言:不會的,P2P也在做資產端和消費貸款,轉型更多體現在資金端,從C端出借人資金轉向B端機構資金;資產端仍然延續現狀,競爭壓力並沒有提升。相反,隨著P2P批量退出,資產端供給會下降,競爭壓力會趨緩。

零壹財經:消費金融“助貸”模式是否作為風險共擔的一種創新,誰是最終的風險承擔者?

薛洪言:助貸模式並非風險共擔層面的創新,開始的時候它只是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拓展機構資金的一種模式。合作伊始,機構資金是純粹的資金方,想賺無風險收益;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也只是把金融機構當作資金方看待,沒打算讓它們去承擔風險,所以才會有兜底安排,給資金方吃定心丸。

在這種合作模式下,金融機構雖只做資金方,卻是名義的放貸機構。後來,在合規要求下,不允許金融機構將核心風控外包給助貸機構,即助貸機構不得兜底,慢慢地,純粹的資金方越來越少見,金融機構也可以承擔部分風險,通過引入第三方擔保機構、風險保證金制度等緩釋手段,實現了風險在不同機構間的分散。

從“助貸”模式興起原因看,可以說是資金與流量兩者之間的不匹配造成的。一方面,從背靠流量場景的機構來看,它們“流量過剩”,自己的資金不能完全消化,所以要用“助貸”的方式將這些流量分發給其他金融機構;另一方面,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它們有大量的富裕資金,苦於沒有用戶,二者一拍即合,這才有了助貸模式。

零壹財經:這兩年興起的“聯合貸款”業務,是否屬於消費金融“助貸”發展模式?

薛洪言:在實踐層面,助貸與聯合貸款兩個概念多有混淆,在監管層面,對二者有著明確的概念區分,助貸指非持牌機構與持牌機構的合作,監管重點在於明確助貸機構的合規邊界,要求助貸機構不準觸碰資金髮放、風險承擔等金融核心業務;聯合貸款指持牌機構之間的合作,監管重心在於規範持牌機構間的合作行為,尤其強調不得借聯合貸款進行監管套利,如借聯合貸款實現跨區域經營等。但由於助貸和聯合貸款發揮的效果、產生的副作用相差不大,實踐層面銀行與非持牌機構的助貸、與持牌機構的聯合貸款通常是混在一起,監管對助貸和聯合貸款的規制,通常也是一併處理的。

零壹財經:信用卡代償這種細分領域的業態創新,過去幾年也帶來了赴港上市熱潮,它的發展空間如何?

薛洪言:信用卡代償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場景——賬單償還,這幾年信用卡市場發展較快,因此這個領域也迎來了快速增長。但從體量上看,屬於小場景,對消費金融行業影響有限。從未來發展空間看,這個業務有自己的風險。

一是屬性風險。信用卡代償,代償的是持卡人的消費賬單,從這個角度,信用卡代償是典型的消費金融;而站在髮卡行角度,消費賬單屬於應償貸款,信用卡代償則是一種非典型的以貸還貸。消費金融,政策層面是鼓勵的;以貸還貸,政策層面是嚴禁的。如何定性,事關重大。

二是業務風險。正常情況下,信用卡代償解決的是持卡人的短期流動性問題,此時,業務模式是可持續的;而在特定情況下,信用卡代償會成為持卡人化解不良風險的工具,以維持表面上的良好徵信,此時,信用卡代償便存在“接盤俠”的風險。在過度髮卡、過度負債的行業環境裡,後者的風險正越來越大。

03風控管理革新

零壹財經:現階段消費金融已形成的增信機制有哪些?消費金融公司在引進增信機構之後,出現貸款逾期和不良貸款,各個參與主體需要承擔哪些風險?

薛洪言:比較主流的是引入保險機構或第三方擔保機構,各方根據合同約定承擔相應風險即可。不過從行業角度來看,第三方增信並非消費金融主流模式,只有一些大額消費貸可能用得到,一般的消費金融產品,都是信用貸款,基於大數據進行風控,金額也小,不涉及三方增信問題。

零壹財經: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消費金融業務的徵信環節,有哪些實踐應用?

薛洪言:區塊鏈技術在消費金融行業已經有比較多的應用,比如聯合貸款領域藉助區塊鏈實現信息共享;反欺詐領域基於區塊鏈技術進行黑名單共享;以及ABS過程中基於區塊鏈降低各方信任成本,提高業務效率等等。不過,整體上看,區塊鏈的應用仍處於試點階段,是一種局部嘗試,短期內還很難對整個消費金融行業帶來大的影響和改變。

文章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子元 李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