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備案無望 助貸業務成互金機構救命稻草'

""網貸備案無望 助貸業務成互金機構救命稻草

來源: 北京商報

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的出臺也吸引了另一類行業主體助貸機構們的目光。特別在網貸行業備案無望後,助貸業務成為了不少機構的“救命稻草”。而《規劃》中雖未明確助貸業務具體細節,但在分析人士看來,助貸與金融科技輸出難以簡單分離,從推動金融機構轉型角度考慮,需對助貸模式及其負面影響有更大寬容度。

“備案無望,助貸成為了我們業務轉型的下一個方向。”一位網貸平臺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道。從不少互金機構發佈的半年報可以看出,助貸業務佔比持續提升,比如拍拍貸二季度通過機構資金合作伙伴促成的借款金額佔總撮合貸款的比例增長至約44.8%,環比增幅為13.9個百分點。趣店二季度合作資金餘額從上一季度的246億元增長至287億元,環比增長16.7%。二季度,360金融在撮合借款業務總量中,金融機構資金佔比達到85%,較一季度的79%顯著提升。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助貸業務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異化,也催生了一些亂象。“如個別城商行,在屬地化經營原則下,只能做本地的業務,藉助助貸,變相經營全國的業務;如個別現金貸平臺,沒有放貸資質,藉助助貸引入銀行資金,變相做了放貸業務;如一些大數據服務公司,沒有徵信牌照,卻以助貸的名義做著徵信的事情;更有甚者,一些銀行把核心風控外包,甘心蛻化成資金管道。”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點評道。

監管對於助貸,一直保持警惕。先是在2017年底的現金貸新規中明確了助貸的業務邊界(不準碰核心風控),後又在2018年流傳於網絡的聯合貸款徵求意見稿中,果決地限制助貸的地理邊界(不許跨區域經營)。

不過,助貸未來仍有前景。在薛洪言看來,助貸是新形勢下金融產業分工細化與合作深化的外在表現,也是現階段金融科技輸出的主要載體。限制助貸,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中小金融機構的轉型動力。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助貸行業未來仍有較大前景,互聯網時代流量端優勢仍掌握在運營能力較強的金融科技類機構手中,持牌金融機構也需要這些流量助力。但助貸業務還需要明確監管方式,比如兜底方式、責任劃分等。目前監管的重心仍放在了持牌金融機構身上。“未來看,強者恆強。但一些規模小、實力不濟的機構則會被逐漸淘汰,它們做助貸很難了,持牌機構也難以和它們合作。”於百程說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