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空間

諮詢機構安永4月16日發佈《引航》第三期報告:合作共贏無邊界,共建“一帶一路”。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第三方市場合作發展前景廣闊。

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進一步深化: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6.4億美元,同比增長8.9%;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893.3億美元,同比增長4.4%;進出口總額達1.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6.3%。

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全球主管、“一帶一路”主管周昭媚表示,第三方市場合作模式將中國的優勢產能、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有效對接,達到三贏效果。

開啟“五通”建設新徵程

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已累計與122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70份合作協議。今年3月,意大利更成為七國集團(G7)中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協議的國家。另外,葡萄牙、希臘、匈牙利、新西蘭等發達國家也已與中國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

同時,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創新模式吸引了更多發達國家的參與,進一步擴大了“一帶一路”朋友圈。中國已與日本、法國、加拿大、新加坡、西班牙、荷蘭、比利時、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正式簽署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

在設施聯通方面,“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大格局的建設將繼續穩步向前推進,多區域重點建設項目正在積極規劃和建設中,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正逐步成型。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以及中企“走出去”步伐加快,中資銀行也在加速國際化網絡佈局,在海外直接開設分支機構和進行海外併購。目前,已有11家中資銀行在2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71家一級分支機構,基本覆蓋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和地區。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斷深化經貿合作,在自貿協定談判、通關便利化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等方面有顯著進展。

此外,中國在教育、文化及旅遊等方面不斷加大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力度。

第三方市場合作提速

安永“一帶一路”投資併購服務主管、大中華區電力及公共事業主管朱亞明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場合作應以商業原則為基礎開展,以三方共贏為前提,做到尊重市場規則、維護公平的競爭環境、堅持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們預計‘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合作將成為拉動中國與發達國家經貿關係深化升級的新動力。”

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藉助“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等合作機制已推進了一大批合作項目的落實,為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第三方市場合作發展作出典範。

朱亞明分析稱,中日兩國合作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領域,尤其是在高端製造、人工智能和醫療等行業最具發展前景。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有助於加速“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進程,使最新科技成果惠及沿線國家。此外,亞洲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的巨大資金需求也給中日雙方在金融領域的合作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法國是第一個與中國探討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國家。法國政府近年來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而中國也在謀求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這為中法雙方加強核能與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朱亞明認為,法國作為歐盟重要成員國之一,與中方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可以推動中國與其他歐盟成員國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中英兩國在“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的合作不僅基於兩國在產業發展上較強的互補性,也基於兩國政府在開放市場和推進自由貿易方面相近的理念;兩國將有機會藉此成為更緊密的合作伙伴。同時,中英雙方還將共同推動綠色金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應用。

朱亞明說:“英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發展歷程長,經驗豐富,作為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組織制度完善,與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合作歷史並關係密切,是中國理想的合作伙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