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深水區

(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今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7月1日做客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建院十週年系列活動之“SAIF-CAFR名家講堂”的演講及問答實錄。周小川就FinTech(金融科技)、BigTech(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與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以及eMoney和Libra等熱點話題做了深刻的解讀和分析,其中談到“鼓勵FinTech真實推行普惠金融”。

周小川指出,傳統金融服務的普惠性不夠,如成本較高、難以服務到最邊遠基層。現在用FinTech有可能更好地為窮人、為邊遠地區、為小額交易服務,但是要仔細甄別,確保真實開展普惠金融業務。因為有的人是打著這種旗號幹別的事,前幾年國內出現了大量P2P平臺,現在大面積崩塌,至少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濫用了普惠金融的說法,忽悠了決策者和監管者。監管者為了不阻礙技術發展,就回避了自己責任,認為只要沒申請牌照就不歸該監管機構負責,監管機構只監管取得相關牌照的機構,這樣就避免了跟科技類企業,跟這些平臺的衝突。但這些P2P實際上是影子銀行,一旦大面積出事,還得負責。

二是不切實際地假設每個人可以自己審查客戶信息。有人鼓吹,有互聯網和交易平臺後,每個人都可以出借自己富餘的錢,自己去審查客戶信息,從而決定給誰貸款。但是真正做下來以後發現,沒有多少人自己去看借款人、小微企業信息,個人往往也沒有足夠的行業知識和財務知識,很少有人這樣做。結果導致P2P公司幾乎百分之百搞資金池,形成影子銀行。

三是完全依靠大數據和徵信系統也是過於理想化。有人宣稱,個人雖沒有那麼多財務知識、行業知識和對小微企業的詳細瞭解,但如果可以依靠大數據和徵信系統,P2P應該安全可靠。但這過於理想化。即使通過大數據,是不是有充分徵信信息及處理能力去配置各項貸款,也是高度存疑的。總之,要觀察動機,以便切實支持那些真實搞普惠金融的創新。

周小川強調,對新技術要敏銳,總體上支持、有所寬容;但同時也要有所警惕,防止出系統性風險,建立受限的可復原的安全空間作為試驗環境、依靠市場競爭選優,並鼓勵FinTech真實推行普惠金融。

由於信息和信用的不對稱,客戶分散、點多面廣,傳統普惠金融一直難以解決客戶維護和管理成本高、風險控制壓力大、服務不均衡、商業模式不可持續等問題,一些弱勢群體沒有能力進入金融體系,不能以恰當的方式獲得必要的金融服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發展,數字化技術賦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可行路徑。

近年,中國金融業利用金融科技已在普惠金融領域中取得很多成績。8月2日,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普惠型的貸款已經突破9000億,當年新增2210億,增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在新增普惠貸款中,線上的貸款佔了88%,不良率僅0.4%。

“我們今年上半年新增的普惠貸款2210個億,是全國性的商業銀行,也就是在全國設有分支機構跨區域設分支機構的商業銀行21家中,我們佔了25%。而在運用數字技術以前,我們這一類貸款一年新增只有200個億左右。”劉桂平稱。

從一年新增200億,到半年新增2210億,這正是金融科技在建設銀行發揮的力量體現之一。傳統銀行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迸發的活力已令市場驚歎,新興的互聯網銀行是否能驅動“數字普惠金融”新模式快速形成,併為解決普惠金融的世界性難題提供了現實可行路徑?

此次峰會還發布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9)》,並揭曉了20個“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微眾銀行的“基於雲計算的分佈式架構助力實現數字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入選“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微眾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李南青表示,微眾銀行作為一家年輕的互聯網銀行,開業四年多來通過自主創新,大力研發和應用金融科技,較早走出了一條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為國內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深化金融業供給側改革、解決金融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思路,並在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和增強人民群眾金融獲得感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據介紹,目前微眾銀行鍼對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的兩大類貸款產品的普惠效果顯著。以服務小微的核心產品微業貸為例,上線一年多,有效觸達超過50萬戶確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均是實體經濟範疇的小微企業;授信客戶中,65%的客戶此前無任何企業類貸款記錄,36%的客戶無任何個人經營性貸款記錄,27%的客戶既無企業類貸款記錄、也無個人經營性貸款記錄,為拓展小微企業信用空白做出巨大推動。

“相對於大中型企業,本來普惠金融就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區域,也是一個深水區,金融裡面的深水區。但是在普惠金融裡面,還有一個深水區,就是相對於普惠金融領域的一些中小企業,其中的一些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及自僱人士又是普惠金融裡面更難、障礙更多的深水區。”平安普惠副總經理倪榮慶認為,小微貸款不良率高,而收費卻不高,如果沒有很好的方法,難以實現可持續性。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指出,大型銀行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比去年底增長23.7%,平均利率4.79%,較去年全年下降0.6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管管理委員會編著的《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顯示,2018年,全金融機構新發放的5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6.16%,較2017年同期下降0.39個百分點。

“到5月末,全國金融機構的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是5.9%,這個比大型企業確實要高出4.5個百分點,比中型企業高出3.3個百分點。”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鄒瀾,在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舉辦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有關情況的發佈會上表示。

上述《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指出,一方面,相比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強,容易受到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週期的影響,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風險成本更高。另一方面,相比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的細膩係獲取更難。小微企業治理結構不夠完善,運營管理不科學,財務制度不健全,導致金融機構無法準確識別企業的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金融服務的信息獲取成本較高。小微企業貸款的經營成本和風險成本顯著高於大中型企業,如果沒有成熟的貸款管理和風控技術,商業銀行大量投放小微企業貸款的可持續面臨挑戰。

就普惠金融深水區的挑戰,倪榮慶指出了三個問題:

第一,門檻比較高。因為風險高、難以評估,很多情況下,在金融業做小微貸款的時候是需要抵押的,數據顯示,超過50%的小微貸款是需要抵押為基礎的。但是這恰恰是很多真正的小微人員所缺乏的。

第二,小微普惠的不良率比較高,收費卻不高,可持續性不佳。

第三是首貸,統計數據顯示,平均小微企業經營四年獲得第一次貸款,但小微企業生命週期大概在3年,也就意味著生命週期上,金融服務和小微企業的生命週期上其實在匹配性上是不強的,有一定脫節。

因此,普惠金融的深水區要求金融機構需要更多創新。

由於中國仍有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尚未實現線上化,因此螞蟻金服和微眾銀行等機構以數字普惠技術解決普惠金融,面臨一定困難。平安惠普從行業痛點切入,提出了小微信貸“深水區”方案:科技助力+模式創新。信貸科技驅動金融服務效率提升,聚合模式協同各類主體資源優勢互補。

“平安普惠的方法是創造一個平臺,創造一個連接的模式,讓金融資源,讓場景,讓獲客方、技術方很好地聯結在一起,從而為深水區的客戶提供供給,提供一種可能。”倪榮慶稱,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利用科技的方法,把有能力、有資源、有技術的多種機構放在一起,為最難服務、最有挑戰的客群提供服務。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36D4MWW8】獲取授權信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