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體系健康發展攸關國家金融安全

金融 經濟 吳曉靈 清華大學 中國經濟時報 2017-06-08

本報記者 張焱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金融活則經濟活,金融穩則經濟穩。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金融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6月3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承辦的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這樣表示。據悉,本次論壇探討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進一步完善金融風險管理機制,不斷提高金融業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維護我國金融安全。

維護中國金融安全攸關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發展,金融在中國經濟中的作用日趨顯著,中國到了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註重保障金融安全的時期。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吳曉靈表示,“金融是撬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槓桿,是中國走出去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也是未來經濟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的保障。”

《中國金融政策報告2017》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問題是“三去一降一補”,中國經濟的整體槓桿率在全球是中等的、可控的。問題是中國槓桿率的結構不合適,即居民槓桿率最低,政府的槓桿率尚可,而企業的槓桿率在全球最高。企業作為生產的主力,如果不能從沉重的債務中解脫出來,不利於提高經濟效率。因而,在嚴厲控制政府債務率上升的同時,應努力進行金融改革,讓企業把槓桿率控制在適度範圍內。

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中國金融政策報告2017》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鼓勵各類資產管理公司參與企業資產重組,應該由更多的市場化運作的資產管理公司來進行債務重組,特別是債權和股權的置換問題;二是推進企業併購重組,優化企業結構。在企業收購、兼併的過程中,難免要用到各種金融工具,要有槓桿,但是槓桿要適度,規則要明確;三是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展股權融資渠道。

當前,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經濟正面臨新舊動力轉換的時期,吳曉靈認為,“金融作為資源配置的龍頭,既要支持新動力的發展,又要維持傳統經濟的轉型升級,我們的任務複雜而艱鉅。”

加強防控金融風險

對於監管機構的設置,吳曉靈認為,保險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償付能力,應該獨立來做。證券是信用中介,證券的監督就是一個市場警察,比較適合獨立在外面,這都是金融事務。

吳曉靈指出,監管應按照金融機構的功能特性來確定監管的重點,比如,銀行的功能是在融通資金的過程中創造信用貨幣,因此對銀行要實行嚴格審慎監管。

隨著金融創新增多,金融業的“交叉地帶”越來越多,並且由於行業規範發展上存在一定問題,金融風險有所積聚,中央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關於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要以法制化和市場化為方向,統籌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制定實施統一的准入、運營和管理的法規體系,更好地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的服務,支持貨幣政策順暢傳導,保證國家金融安全,促進金融體系穩定健康發展。”

“無數經濟危機的教訓提醒著我們,金融安全和金融穩定一旦出現問題,很有可能導致金融危機進而引發經濟危機,經濟發展和積累的成果將受到重大影響。因此,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維護中國金融安全十分重要。”吳曉靈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