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金融轉型路:版圖初成型,地基待夯實'

"

近日,泛海控股(000046.SZ)披露控股子公司亞太財險、民生信託半年度未經審計的財務信息。自2014年開啟金融轉型後,泛海控股在謀求金融全牌照,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道路上廣落棋子。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後,現已形成證券、信託、保險為核心的金融板塊佈局,此外,其參與設立的亞太再保險、亞太互聯網人壽保險公司也尚待監管批覆。

隨著轉型深入,業內人士指出,對於拿下多張金融牌照的泛海控股而言,版圖初成型,金融業務能否扛起營收、利潤“大梁”,還尚待培育打牢地基,如何提質增效打造新動能,將是泛海控股轉型下半場的重中之重。

亞太財險6月扭虧,泛海控股旗下仍有兩張保險牌照待批覆

具體來看,2019年上半年,亞太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2.98億元;1-5月虧損,6月單月淨利潤983.15萬元,得以扭虧,上半年整體盈利744.32萬元。

入主4年,泛海系烙印加深的同時,亞太財險經營也更趨正軌。回溯來看,2015年,泛海控股間接全資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以下簡稱“武漢公司”)以10.2億元的價格,從海航資本、上海恆嘉美聯發展、寧波君安物產三家公司手中,收購常年遊走在虧損邊緣的民安保險51%股權,成功拿下財險公司牌照。彼時,也被視為泛海系在2010年出清民生人壽股權後,重啟保險板塊佈局。

“將有利於優化公司金融業務佈局,進一步夯實公司金融業務平臺”,泛海控股如是介紹稱。接手民安保險後,泛海控股進行一系列動作,將其更名為亞太財險,挖來太保財險老將臧煒出任亞太財險董事長,提出“承保+投資”的雙輪驅動盈利模式。

從數據來看,2016年,處於調整期的亞太財險大幅虧損4.47億元,而後觸底反彈,2017年、2018年均實現正向收益,分別為0.14億元 、0.34億元,保險業務收入也保持上漲態勢。

"

近日,泛海控股(000046.SZ)披露控股子公司亞太財險、民生信託半年度未經審計的財務信息。自2014年開啟金融轉型後,泛海控股在謀求金融全牌照,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道路上廣落棋子。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後,現已形成證券、信託、保險為核心的金融板塊佈局,此外,其參與設立的亞太再保險、亞太互聯網人壽保險公司也尚待監管批覆。

隨著轉型深入,業內人士指出,對於拿下多張金融牌照的泛海控股而言,版圖初成型,金融業務能否扛起營收、利潤“大梁”,還尚待培育打牢地基,如何提質增效打造新動能,將是泛海控股轉型下半場的重中之重。

亞太財險6月扭虧,泛海控股旗下仍有兩張保險牌照待批覆

具體來看,2019年上半年,亞太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2.98億元;1-5月虧損,6月單月淨利潤983.15萬元,得以扭虧,上半年整體盈利744.32萬元。

入主4年,泛海系烙印加深的同時,亞太財險經營也更趨正軌。回溯來看,2015年,泛海控股間接全資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以下簡稱“武漢公司”)以10.2億元的價格,從海航資本、上海恆嘉美聯發展、寧波君安物產三家公司手中,收購常年遊走在虧損邊緣的民安保險51%股權,成功拿下財險公司牌照。彼時,也被視為泛海系在2010年出清民生人壽股權後,重啟保險板塊佈局。

“將有利於優化公司金融業務佈局,進一步夯實公司金融業務平臺”,泛海控股如是介紹稱。接手民安保險後,泛海控股進行一系列動作,將其更名為亞太財險,挖來太保財險老將臧煒出任亞太財險董事長,提出“承保+投資”的雙輪驅動盈利模式。

從數據來看,2016年,處於調整期的亞太財險大幅虧損4.47億元,而後觸底反彈,2017年、2018年均實現正向收益,分別為0.14億元 、0.34億元,保險業務收入也保持上漲態勢。

泛海控股金融轉型路:版圖初成型,地基待夯實

對於有所圖謀的泛海控股而言,一張財險公司牌照尚難滿足其胃口。“通過兼併收購進一步做大保險產業,全力打造亞太保險品牌”,時任泛海控股總裁的韓曉生在亞太財險更名發佈會上表示稱。

2015年8月,泛海控股旗下武漢公司以主發起人身份,聯合新華聯等4家公司發起設立亞太再保險公司,擬出資20億元,佔比20%;2015年12月,發起設立亞太互聯網人壽保險公司,擬出資2億元,持股20%。

“抓住行業機遇”,是泛海控股在推進保險行業佈局時反覆提及的落點,例如國內再保險市場、互聯網保險市場起步晚,市場主體少,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等。如今,時隔4年,泛海控股謀求的再保險公司、互聯網壽險公司牌照仍待落地。

“從過往來看,金融行業特別是保險行業成為新一輪快速增長領域,作為國內大型民企企業的泛海開始轉型佈局也順理成章”,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從資本角度給出看法。在其看來,彼時,泛海控股提出兼併、收購、設立保險公司之際,恰值行業發展小高潮。

“欲拿下多張保險牌照,泛海控股或也有打造一體化保險集團的訴求”,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這一模式有利於發揮規模、協同效應,支撐大金融平臺全產業鏈的搭建。

泛海控股金融版圖初具規模,尚處轉型磨合期

自2014年起,泛海控股開啟“去地產化”戰略,著力打造“金融+房地產+戰略投資”的業務格局。彼時,泛海控股即表示,打造“金融全牌照”的金控集團是其轉型的核心目標。

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5年時間內,泛海控股金融業務已形成以民生證券、民生信託、亞太財險為核心,涵蓋證券、信託、保險、互聯網金融、期貨等金融業態的金融板塊佈局。

從營收趨勢來看,以2016年為分水嶺,泛海控股細分行業大致定型,走勢各異。房地產業務佔比持續壓縮,2014年佔比近8成,2018年已減少至4成。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在地產、信託、證券、保險及其它5大行業中,僅有保險業務取得正向的營收增量,其餘行業營收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

"

近日,泛海控股(000046.SZ)披露控股子公司亞太財險、民生信託半年度未經審計的財務信息。自2014年開啟金融轉型後,泛海控股在謀求金融全牌照,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道路上廣落棋子。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後,現已形成證券、信託、保險為核心的金融板塊佈局,此外,其參與設立的亞太再保險、亞太互聯網人壽保險公司也尚待監管批覆。

隨著轉型深入,業內人士指出,對於拿下多張金融牌照的泛海控股而言,版圖初成型,金融業務能否扛起營收、利潤“大梁”,還尚待培育打牢地基,如何提質增效打造新動能,將是泛海控股轉型下半場的重中之重。

亞太財險6月扭虧,泛海控股旗下仍有兩張保險牌照待批覆

具體來看,2019年上半年,亞太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2.98億元;1-5月虧損,6月單月淨利潤983.15萬元,得以扭虧,上半年整體盈利744.32萬元。

入主4年,泛海系烙印加深的同時,亞太財險經營也更趨正軌。回溯來看,2015年,泛海控股間接全資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以下簡稱“武漢公司”)以10.2億元的價格,從海航資本、上海恆嘉美聯發展、寧波君安物產三家公司手中,收購常年遊走在虧損邊緣的民安保險51%股權,成功拿下財險公司牌照。彼時,也被視為泛海系在2010年出清民生人壽股權後,重啟保險板塊佈局。

“將有利於優化公司金融業務佈局,進一步夯實公司金融業務平臺”,泛海控股如是介紹稱。接手民安保險後,泛海控股進行一系列動作,將其更名為亞太財險,挖來太保財險老將臧煒出任亞太財險董事長,提出“承保+投資”的雙輪驅動盈利模式。

從數據來看,2016年,處於調整期的亞太財險大幅虧損4.47億元,而後觸底反彈,2017年、2018年均實現正向收益,分別為0.14億元 、0.34億元,保險業務收入也保持上漲態勢。

泛海控股金融轉型路:版圖初成型,地基待夯實

對於有所圖謀的泛海控股而言,一張財險公司牌照尚難滿足其胃口。“通過兼併收購進一步做大保險產業,全力打造亞太保險品牌”,時任泛海控股總裁的韓曉生在亞太財險更名發佈會上表示稱。

2015年8月,泛海控股旗下武漢公司以主發起人身份,聯合新華聯等4家公司發起設立亞太再保險公司,擬出資20億元,佔比20%;2015年12月,發起設立亞太互聯網人壽保險公司,擬出資2億元,持股20%。

“抓住行業機遇”,是泛海控股在推進保險行業佈局時反覆提及的落點,例如國內再保險市場、互聯網保險市場起步晚,市場主體少,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等。如今,時隔4年,泛海控股謀求的再保險公司、互聯網壽險公司牌照仍待落地。

“從過往來看,金融行業特別是保險行業成為新一輪快速增長領域,作為國內大型民企企業的泛海開始轉型佈局也順理成章”,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從資本角度給出看法。在其看來,彼時,泛海控股提出兼併、收購、設立保險公司之際,恰值行業發展小高潮。

“欲拿下多張保險牌照,泛海控股或也有打造一體化保險集團的訴求”,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這一模式有利於發揮規模、協同效應,支撐大金融平臺全產業鏈的搭建。

泛海控股金融版圖初具規模,尚處轉型磨合期

自2014年起,泛海控股開啟“去地產化”戰略,著力打造“金融+房地產+戰略投資”的業務格局。彼時,泛海控股即表示,打造“金融全牌照”的金控集團是其轉型的核心目標。

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5年時間內,泛海控股金融業務已形成以民生證券、民生信託、亞太財險為核心,涵蓋證券、信託、保險、互聯網金融、期貨等金融業態的金融板塊佈局。

從營收趨勢來看,以2016年為分水嶺,泛海控股細分行業大致定型,走勢各異。房地產業務佔比持續壓縮,2014年佔比近8成,2018年已減少至4成。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在地產、信託、證券、保險及其它5大行業中,僅有保險業務取得正向的營收增量,其餘行業營收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

泛海控股金融轉型路:版圖初成型,地基待夯實

事實上,受房地產行業調控及轉型影響,泛海控股總營收已連續兩年下滑, 2017年、2018年分別同比下滑31.59%、26.5%;利潤方面,2018年轉盈為虧,扣非淨利潤從上年度的22.81億元下滑至-5.58億元。

"

近日,泛海控股(000046.SZ)披露控股子公司亞太財險、民生信託半年度未經審計的財務信息。自2014年開啟金融轉型後,泛海控股在謀求金融全牌照,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道路上廣落棋子。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後,現已形成證券、信託、保險為核心的金融板塊佈局,此外,其參與設立的亞太再保險、亞太互聯網人壽保險公司也尚待監管批覆。

隨著轉型深入,業內人士指出,對於拿下多張金融牌照的泛海控股而言,版圖初成型,金融業務能否扛起營收、利潤“大梁”,還尚待培育打牢地基,如何提質增效打造新動能,將是泛海控股轉型下半場的重中之重。

亞太財險6月扭虧,泛海控股旗下仍有兩張保險牌照待批覆

具體來看,2019年上半年,亞太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2.98億元;1-5月虧損,6月單月淨利潤983.15萬元,得以扭虧,上半年整體盈利744.32萬元。

入主4年,泛海系烙印加深的同時,亞太財險經營也更趨正軌。回溯來看,2015年,泛海控股間接全資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以下簡稱“武漢公司”)以10.2億元的價格,從海航資本、上海恆嘉美聯發展、寧波君安物產三家公司手中,收購常年遊走在虧損邊緣的民安保險51%股權,成功拿下財險公司牌照。彼時,也被視為泛海系在2010年出清民生人壽股權後,重啟保險板塊佈局。

“將有利於優化公司金融業務佈局,進一步夯實公司金融業務平臺”,泛海控股如是介紹稱。接手民安保險後,泛海控股進行一系列動作,將其更名為亞太財險,挖來太保財險老將臧煒出任亞太財險董事長,提出“承保+投資”的雙輪驅動盈利模式。

從數據來看,2016年,處於調整期的亞太財險大幅虧損4.47億元,而後觸底反彈,2017年、2018年均實現正向收益,分別為0.14億元 、0.34億元,保險業務收入也保持上漲態勢。

泛海控股金融轉型路:版圖初成型,地基待夯實

對於有所圖謀的泛海控股而言,一張財險公司牌照尚難滿足其胃口。“通過兼併收購進一步做大保險產業,全力打造亞太保險品牌”,時任泛海控股總裁的韓曉生在亞太財險更名發佈會上表示稱。

2015年8月,泛海控股旗下武漢公司以主發起人身份,聯合新華聯等4家公司發起設立亞太再保險公司,擬出資20億元,佔比20%;2015年12月,發起設立亞太互聯網人壽保險公司,擬出資2億元,持股20%。

“抓住行業機遇”,是泛海控股在推進保險行業佈局時反覆提及的落點,例如國內再保險市場、互聯網保險市場起步晚,市場主體少,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等。如今,時隔4年,泛海控股謀求的再保險公司、互聯網壽險公司牌照仍待落地。

“從過往來看,金融行業特別是保險行業成為新一輪快速增長領域,作為國內大型民企企業的泛海開始轉型佈局也順理成章”,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從資本角度給出看法。在其看來,彼時,泛海控股提出兼併、收購、設立保險公司之際,恰值行業發展小高潮。

“欲拿下多張保險牌照,泛海控股或也有打造一體化保險集團的訴求”,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這一模式有利於發揮規模、協同效應,支撐大金融平臺全產業鏈的搭建。

泛海控股金融版圖初具規模,尚處轉型磨合期

自2014年起,泛海控股開啟“去地產化”戰略,著力打造“金融+房地產+戰略投資”的業務格局。彼時,泛海控股即表示,打造“金融全牌照”的金控集團是其轉型的核心目標。

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5年時間內,泛海控股金融業務已形成以民生證券、民生信託、亞太財險為核心,涵蓋證券、信託、保險、互聯網金融、期貨等金融業態的金融板塊佈局。

從營收趨勢來看,以2016年為分水嶺,泛海控股細分行業大致定型,走勢各異。房地產業務佔比持續壓縮,2014年佔比近8成,2018年已減少至4成。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在地產、信託、證券、保險及其它5大行業中,僅有保險業務取得正向的營收增量,其餘行業營收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

泛海控股金融轉型路:版圖初成型,地基待夯實

事實上,受房地產行業調控及轉型影響,泛海控股總營收已連續兩年下滑, 2017年、2018年分別同比下滑31.59%、26.5%;利潤方面,2018年轉盈為虧,扣非淨利潤從上年度的22.81億元下滑至-5.58億元。

泛海控股金融轉型路:版圖初成型,地基待夯實

一面是泛海控股持續“去地產”以及地產行業利潤空間壓縮,另一面,是其金融版圖初成型仍待培育,如今,泛海控股轉型步入重要節點。2019年年初,泛海控股將京滬兩地的地產項目轉手,回籠百億資金,一方面或謀求降低企業負債率,另一方面也加大在金融和戰略投資方面的靈活主動性。

“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包括信託、證券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日子都不算好過”,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表示,在“打破剛兌”、“去通道”背景下,2018年信託機構業務量持續萎縮,風控壓力增大,經營業績承受壓力。此外,證券行業集中度上升,中小券商市場份額壓縮,同時面臨傳統經紀業務轉型的壓力。

“當前,泛海控股正處於轉型磨合期”,宋清輝說道。

“轉型不易”,沈萌持表示,無論是房地產行業還是金融行業,都具有相對較高的利潤率。而民營資本在組建金控集團時,容易受經濟環境、政策約束等因素影響。

“此外,還需要在管理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下功夫,積極培育金融業務新動能,提質增效,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宋清輝補充建議稱。(藍鯨保險 吳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