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舊城,是由古任國城演變而來。夏時,封有仍氏於任,建任國城。其城址即在濟寧市中區南25公里處的亢父故城遺址。《水經注》曰“黃河又東逕亢父故城西,夏后氏之任國也”。古亢父,地勢險要,三面圍水,故《戰國策》說,“今秦攻齊…徑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

秦統一後,在全國實行郡縣制,任國城址置亢父縣。另置任城縣,縣城則遷往市中區東南20公里處的仲家淺。西漢時,任城縣城仍置此,但於今已難尋地面遺蹟。此時,與亢父縣、任城縣並存的還有樊縣,而樊縣城就是今日的老城區。《括地誌》曰:樊縣城“在瑕丘縣西南三十五里”,而瑕丘縣又在兗州府西二十五里,合計為六十里,故《古今地名大辭典》認為,“樊縣”故城在今山東滋陽縣西南六十里。”東漢章帝元和元年(84年),境內析東平國為任城國,領轄任城、亢父和樊縣。《水經注》雲:“黃水又東逕亢父故城西,漢章帝另為任城在北”。這就是說,原有一個任城縣城,現又建了個任城國城,而這個任城國城則在樊縣城北。文物普查時,曾在市中區漢石橋和鐵塔寺東西線建築基礎上,發現有一寬10餘米,長50餘米仍不見首尾的現代夯土城牆基址, 即任城國城的北城牆。由此看來,秦漢時期,所謂濟寧舊城應有3處,一是亢父故城,即最早的任城國;二是任城縣城,位於仲家淺村;三是任城國城,因任城國城建於樊縣城北,利用了部分樊縣舊城,故有“王城治在樊縣,樊縣附郭”的說法。而這個任城國城連同附郭的樊縣城,則是今日濟寧城市的基礎。

南北朝時,宋永初元年(420年) ,任城縣併入亢父縣,故仲家淺村縣城漸湮。北魏神龜元年(518年) ,復置任城郡、任城縣。這時的任城縣城則利用了任城國城的中南部分,實際上就是附郭的樊縣舊城,但又向南延伸了一個街區。今日小南門,即當時任城縣城之南門;北門,在南閡口南;東門,即“小閘甕城”,其東仍存太和橋;西門在考院街,南水口子北街路東,俗稱“下窪”的地方。這座古城歷經隋、唐、北宋幾個朝代。

金天德二年(1150年),原治所在鉅野的濟州遷往境內的任城縣城。元時,又建濟州城,這次建城利用了漢任城國的中北部,同時又向北延伸了一個大的街區,四周圍築土城,又修隍池環繞。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重建,“易以磚”,土城成為磚城。後又經明萬曆、天啟、崇禎和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咸豐、同治年間的重修,更加雄偉壯觀。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長期在濟寧客居,在其作《任城縣令廳壁記》中寫道:“城地爽塏,邑屋豐潤。香閣依舊,凌丹霄而欲飛;石橋橫渡,驚彩虹而不去”,就是對濟寧舊城的描繪。實際上,唐城規模不算大,南北二里,東西三裡,呈長方形。四面均系單城門,並各有城樓一座。其南門即今日的南門,北門在閡口南,城門相對,南北大街較直;但東門偏北,西門偏南。今越河中心閘至壩口橋一段,形如直練,是該城的南護城河。杜甫遊南池(即今王母閣湖)詩云:“秋水通溝洫,城隅進小船”,可為佐證。由南水口街南首,經考院街至五衢巷北首的一條大陰溝,是西護城河殘跡。東面小氵光河是東護城河舊跡,此段也是引氵光泗濟隍池的水源入池處。

明朝洪武三年 (1370年) ,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將濟寧土城“易以磚”後,使其“高三丈八尺,頂闊二丈,基寬四丈,周九里三十步。四面各二里九十七步有奇,東三百七十丈六尺,南四百三十丈二尺,西四百三十三丈八尺,北三百九十二丈四尺,共長一千六百三十五丈”,是個大體正方形城。該城的四門,均系雙城門,城上有城樓、炮臺、女牆、垛口,下有護城河,四門外各有吊橋。此外,還有外城(土圩)、外圩門和外濠。

濟寧舊城的鼎盛時期,當在清康熙、乾隆年間。那時,城門四門均有內外門 (城門和月城門)之分,均系雙重門。南門名宣阜門,匾題“野入青徐”;北門名宗翰門,匾題“雲連海岱”;東門,名綏華門,匾題“鄒魯接壤”;西門名萃成門,匾題“獲麟古道”,又易“湖山毓秀”。而且在“四門左右,舊各有小門”,後來“惟南、東、北三門有之”,尤其以南門的東角門為大。另外,在“東門迤南”,還有“水門一處,鐵窗”。

城樓,四門的內外城門甕城上各有門樓一座,四城角上各有戍樓一座,南門城樓左、右和北門城樓左又各有城樓一座。總計,在城上共建樓十五座。南門城樓名鳳樓,匾題“金湯永奠”,月城樓名會通樓;北門城樓名望嶽樓,匾題“拱翼神京”,月城樓名拱辰樓;東門城樓名聖化樓,匾題“氣連海岱”,月城樓名賓樓;西門城樓名思麟樓,匾題“汶濟澄清”,月城樓名近治樓;東南城角樓名鳧繹樓,後曾改名為五奎樓;東北城角樓名泗樓;西南城角樓名凝翠樓,後曾改名為曾子樓;西北城角樓名耀金樓。並“在鳳左”(南門城樓左)有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狄崇在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的基礎上重建的一座太白樓;“在鳳右”(南門城樓右)有一座元武樓,即玄武樓;在“望嶽樓西”(北門城樓左)有一座得勝樓,也名文勝樓,又名奎光樓。另外,在四門還建有影壁,俗稱影門牆,即所謂“四爻”。南爻,在南門城上;北爻,在北門內外城門之間;東爻,在東門外與月城門相對;西爻,在西門裡與城門相對。這正如民謠中形容的:“南門高,北門低;東門外,西門裡。”

敵臺,即炮臺,知名者有四:一名“璧宿臺”,在“得勝樓之西”;一名“牛宿臺” , 在“北門之東”;一名“箕宿臺”,在“西門之北”;一名“井宿臺”,在“西門之南”;加上無名的,共“炮臺二十一”。

女牆,原“凡三千六百”,後“並一千八百”;“垛口七百”,並築有“四門馬道”。城河,名為“環城隍池”,即護城河。其河“長一千六百七十丈,闊一丈五尺至三丈三尺不等,深一丈五尺”。橋,護城河上有“吊橋四”:南門橋,名飛虹橋,意為“飛虹南渡”;北門橋,名朝天橋,意為“朝天北趨”;東門橋,名通泗橋,意為“通泗之架”;西門橋,名通津橋,意為“通津之架”。

外城,即“環城外郭”,又名“土圩”。其外城“共長五千七百六十二丈,週三十二里有奇,計分五段”,並設有“為門(土圩門)十八”。這十八門的名字叫:“濟安門”,在今濟安臺;“忠信門”,在今中新閘南;“興隆門”,在今南辛莊;“順河門”,在今老運河西岸與今順河門隔岸相對;“關帝閣門”,即今順河門;“文昌閣門”在今南文昌閣街東首;“觀音閣門”,在今解放路中段;“演武門”,在故校場西;“春秋門”,即半截閣,在演武門北;“太平街門”,在半截閣北;“通濟門”,在楊家堤東北;“望魯門”,在林家橋;“碧霞門”,即奶奶閣;“常清門”,在三官廟東;“都順門”,在三官廟西;“永安門”,在牛市;“阜安門”,在夏家橋;“永通門”,在今老運河北岸與濟安門隔河相對。而且圍繞土圩挖有“外濠”,俗稱圩子濠,為戰備防洪設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