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磊 步瑤

推動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關鍵在新舊動能轉換。

對濟寧市來說,新舊動能轉換,是當前發展面臨的最大機遇,也是挑戰;是“鳳凰浴火”、工作難度最大的陣痛期,也是即將“破繭而出”、孕育無限希望的關鍵期。

濟寧深知,轉換動能,轉型升級,是經濟結構向高質量進階必須翻過的一座高山,也是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躍遷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

為此,濟寧市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瞄準“定盤心”,按照“說了算、定了幹、按期完”的要求,全力全速、只爭朝夕,奮力推進各項工作順利發展,重大工程全面起勢,濟寧高質量發展呈現澎湃動力。

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突破 構築優勢產業集群

在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備生產車間,900馬力的SD90-5推土機尤為醒目,它大約重1100噸,相當於七八百輛小轎車加起來的重量,一剷刀的容量約40立方米,被稱為“開天神推”。

大馬力推土機不只是把零部件做大、機器做大那麼簡單,重要的是解決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的匹配、大型結構件的優化設計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全球僅有美國卡特彼勒、日本小松、中國山推3家企業有能力製造900以上馬力的推土機。山推依託自身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CNAS認證實驗室等平臺,生產出的900大馬力推土機,不僅填補我國大功率推土機空白,打破國外在技術和市場上的壟斷,而且在研發中收穫9項國家發明專利。

作為傳統工業城市,高端裝備製造一直是濟寧的“強項”,如今,高端裝備形成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機器人、專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規模企業902家,本地配套率達到56%;88個產品被評為國內、省內首臺(套)技術裝備;東嶽無人駕駛應用平臺項目首臺樣機完成可靠性試驗,比亞迪雲軌生產基地基本建成,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變速器生產基地進展順利。

而戰略新興產業也是濟寧緊緊抓在手裡的“牛鼻子”。

珞石機器人所搭載的是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控制系統,可以達到機械硬件的速度極限,重複定位精度可達0.02mm,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其高精高速性能展示單元作為國內機器人領域的先進代表,6月份入選參加了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杭州主會場的展示。

珞石(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諾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硅步機器人有限公司等一批機器人創新領軍企業的落戶,產品不僅可以高品質完成裝配、打磨、上下料等常規工作,廣泛應用於3C電子、汽車零部件等一般行業的工業生產,還針對國內企業中傳統細分行業的特殊應用需求進行定製開發,不斷開拓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推動產業自動化變革。目前,濟寧業已構建機器人產業生態圈,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打造“四位一體”智能機器人生態系統,初步形成“工業機器人本體+核心部件+系統集成+行業應用”的產業發展體系。

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濟寧對接省“十強”產業,形成有濟寧特色的“1+5+N”總體佈局和“5+5”產業佈局,改造提升高端化工、紡織服裝、高效農業、文化旅遊、現代金融五大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醫養健康五大新興產業。研究制定《關於培育“234”萬億級製造業產業集群的意見》,實施優化產業佈局、做強產業鏈條、集群網絡化協同發展等10項行動計劃,培育高端裝備、時尚紡織服裝2個兩千億級支柱產業集群;高端化工、高檔造紙、綠色食品3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4個五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可謂亮點紛呈,可圈可點——

華為山東大數據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中興智慧園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光電子產業初步形成了“基礎原材料—半導體原器件—半導體芯片設計封裝—半導體芯片系統解決方案”產業鏈。

新材料形成高端化工、生物基、石墨烯等產業集聚區,山東利特納米技術有限公司領取了“國際石墨烯產品認證中心(IGCC)”頒發的全球首張“IGCC石墨烯材料”產品認證證書,凱賽生物、益大新材料等企業創出一批全國單項冠軍,緯世特半導體新材料產業園碳化硅一期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格蘭克高性能複合膜項目進展順利。

作為本土企業延鏈擴能的典範,辰欣高端醫藥製劑項目已被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同時也是工信部“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醫養健康形成中西藥品、醫療器械、醫藥包裝為主的產業體系,規模企業71家,初步形成“1+3”園區發展格局,有效藥品批准文號1049個,曲阜市居家“醫康養”一體化服務模式在全省推廣。

文化旅遊形成集研學旅遊目的地基地、主題營地、課堂等為一體的“1+3”研學旅遊特色產業集群。

項目聚勢 挺起高質量發展脊樑

項目領航,動力澎湃。對一個地區而言,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最大變量和底牌,不僅是撬動經濟升級加快發展的動力所在,更是贏得新一輪區域競爭優勢的強力支撐點。

華為山東大數據中心項目是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總投資21億元,分兩期建設,目前已累計投資10.5億元。項目建設規模遠期規劃可達到10萬平方米,可容納1萬個機櫃。華為與濟寧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華為山東雲計算數據中心,致力於打造省內乃至淮海經濟區智能製造支撐中心、現代服務業支撐中心、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文化產業創新中心與省內信息消費中心。

2018年9月6日舉行華為山東大數據中心上線儀式,一期正式對外提供服務。目前,已承載濟寧電子政務雲、警務雲、財政雲、統計雲等100多個政府業務;助力兗礦集團、如意集團、山推股份等企業上雲;成功舉辦首屆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高峰論壇、2018華為濟寧雲產業合作高峰論壇等系列峰會,吸引華為生態合作伙伴130家以上,簽約工信部電子五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40家產業鏈合作伙伴,助推濟寧高新區獲批成為山東省3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之一。

華勤集團是以高性能輪胎和高端工程橡膠為主導,涵蓋工業、投資、醫療三大業務板塊的國際化、多元化企業集團。通力年產200萬套高性能卡客車輪胎及神州年產1200萬條高端轎車輪胎項目,也是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的第一批優選項目。

2018年8月,華勤集團與意大利倍耐力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建設神州智能製造轎車輪胎項目,打造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工業4.0智能輪胎生產工廠,並建設橡膠科技中心和試車場,構建從設計、測試到工業化的全業務流程。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200萬套高性能卡客車輪胎及年產1200萬條高端轎車輪胎,採用華勤集團和倍耐力多年合作研發的轎車輪胎技術,引進與國際頂級設備廠商聯合開發的高效率、低能耗、定製化的高端生產設備,生產符合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高價值輪胎。項目全部建成後,將為市場提供對標國際高端品牌輪胎的優質產品,帶動中國輪胎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在大項目建設中,濟寧著重培育新興產業,淘汰落後產能,積極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科技含金量提升著發展競爭力,搶佔了高質量發展制高點。正是有一批重大項目做載體、做支柱、做引擎,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腳步更穩健。

為保障項目順利推進,濟寧市在省內率先開發運營“新舊動能轉換可視化督導平臺”,建立“政企直通車”,實施項目推進“實時看”、服務企業“零距離”、分析研判“可視化”。線上,開發項目問題督辦模塊,為企業、項目解決平臺受理問題,線下,開展“企業大調研、問題快解決”調研活動。

在深化開展“項目落實年”活動中,濟寧市推行重點項目掛圖作戰指揮部工作體制,市級成立17個新舊動能轉換工作指揮部,實行重點項目掛圖上牆,對每項重點工作實行項目化、責任化、清單花管理,並按月實行“藍黃紅”掛牌制度,定期通報並適時啟動約談或問責程序,確保項目快速推進、工作按期完成。濟寧建立了新入市庫項目審核機制,邀請十大專班從產業標準、行業分類、落地可行性等方面對項目進行審核把關,形成自下而上申報項目、自上而下謀劃項目相結合的模式,實現項目篩選儲備的常態化、機制化和專業化。此外,還建立了市級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實行季調整、半月調度制度。

今年7月和8月,濟寧市先後在北京、上海接連舉辦了“儒韻聖城 合作共贏”2019·濟寧(北京)產業合作發展懇談會、濟寧(上海)高端裝備產業招商推介會和濟寧(上海)重大基礎設施及產業項目招商推介會等3場大型招商推進會,簽訂了一批項目,為濟寧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勢。

在北京,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偉光匯通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保利發展控股集團山東公司、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到會簽約,共簽訂項目17個;在上海,任城區、兗州區、鄒城市等縣市區分別與上海航天工業集團等大集團大企業簽訂了8個裝備製造項目。

發揮科技創新主引擎作用

科技創新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源泉,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濟寧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發展壯大高新技術企業作為重點工作,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濟寧市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濟寧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科技創新的先行先試區,實施雙招雙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先鋒隊,於去年12月在省內率先掛牌成立,旨在集聚創新資源、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成立以來,已與中科院化學所、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中科院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係,簽約濟寧創新創業研究院、濟寧智能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省復材成型技術與裝備研究院3家創新創業共同體,加盟濟寧市新材料專業研究所、濟寧市工業生物技術專業研究所等6家,達成技術合作項目8個,引進創新團隊4個。

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角是企業。企業強國家才能強。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其目的就是將龍頭企業的高端研發能力進行市場化的轉化,為更多企業提供技術和設備幫助,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在山東如意控股集團如意技術研究院,首席技術官丁彩玲介紹,如意通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如意紡”第五代技術紡紗,紗線只有頭髮絲的1/10那麼細,一克重的羊毛能紡紗線500米長,又細又長又均勻,這種紗線織出來的面料,圖案更清晰,手感更細膩,價值也就更高。在布料展示臺前,丁彩玲將一塊羊毛布料遞到筆者手中,布料像絲綢一樣輕薄絲滑,又像嬰兒肌膚一樣溫軟細膩,令人愛不釋手。“這塊面料現在每米能賣到5000元,生產的高級西裝每套能賣到幾萬元。”

從原料到成品,包括染色、紡紗、織造、整理和服裝五大環節,如意實現了全產業鏈技術轉型升級,實現了紡織全流程智能製造。這在國內紡織行業是第一家。在過去的一年裡,如意從山東到寧夏,從北疆到南疆,從中國到巴基斯坦、到非洲,13個智能製造工業基地拔地而起,如意的智能製造、智慧工廠,顛覆了傳統紡織工業生產模式,成為國家第一批綠色製造、智能製造示範基地,引領了國際紡織科技製造的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如意還有全球最領先的無水印染技術,西裝個性化定製的“智慧門店”,國際時尚品牌服飾最高220倍附加值……正是持續不斷地進行創新,如意才能保持領先地位,現在已擁有國家紡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3個“國字號”創新平臺,為智能工廠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為鼓勵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濟寧綜合利用省小升高資金補助、省科技保險財政補償資金、省孵化器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資金、市高企補助資金等政策,增強企業創新發展動力。同時,給予高新技術企業“真金白銀”的支持,對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僅2018年,就為高新技術企業減免所得稅4.42億元。出臺《濟寧市國資委 濟寧市科技局關於鼓勵和支持市管企業實施科技創新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六條措施》,明確在提高研發創新能力,推進協同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拓寬資金渠道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

此外,濟寧市連續7年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為創新技術提供集中展示平臺,為創業者提供了展示自我、接受鍛鍊、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機會。其成功舉辦在激發創新創業熱情、提升創新創業水平、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弘揚創新創業文化、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同時也把濟寧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推向了新的熱潮。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新舊動能轉換新動力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近年來,從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到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進一步擴大開放,再到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競爭新優勢,優化營商環境的頂層設計不斷出臺。好的營商環境有多重要?“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成為共識。

濟寧市注重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進“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8203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受理,不斷便利企業和百姓辦事,全力打造更智慧更透明更快捷的政務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濟寧市在全省率先實施行政審批“市縣同權”改革,按照“能放則放、權責一致、重心下移、減少層級”的原則,對市級236項行政許可逐一梳理,除上級部門委託行使的9項行政許可外,其餘227項全部向各縣(市、區)、功能區放權,佔市級行政許可總數的96.2%。

“3330”則是濟寧市在全省“3545”改革基礎上,進一步自我提標、自我加壓提出的改革目標,即:3個工作日完成企業開辦、3個工作日完成不動產交易登記、30個工作日完成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在內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濟寧推進企業開辦等商事制度改革,將45項涉企證照事項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實現了“四十五證合一”,破解“經商難”。與此同時,市區6處不動產登記大廳全部實現交易、登記、繳稅“一窗受理”、“全城通辦”和“一次辦好”,辦理時間已經從原來的平均30天壓縮到3個工作日以內,破解了“登記難”,不動產交易登記全面提速。

濟寧重點推進政府投資項目、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再造,一般性政府投資項目、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環節分別由原來的63個、60個壓縮到24個、17個,提速50%、75%。通過“減、放、並、轉、調”方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平均壓減30%、申報材料平均壓減60%,房地產項目全流程材料由89份精簡到14份材料、辦理時限由110個工作日壓減至48個工作日。

濟寧還把實施“6501”培育工程作為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決策部署的重要內容,即:篩選50家電子信息製造業企業、50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50家兩化融合企業、50條智能生產線建設、50個新一代信息產業重點項目、50個高端智能產品(裝備)和1個智能化工業園區為培養對象,建立市縣領導包保聯繫工作機制,及時解決企業生產、項目建設中存在的難點問題。

走進位於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東寶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偌大的車間乾淨整潔、寬敞明亮,一排排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有序排列、高效運轉。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樣一個項目已經完成簽約、落地、投產,速度驚人。寶禾環保總經理袁成利直言,對很多需要抓緊時間搶佔市場的項目來說,拿地建廠其實很麻煩,週期長不說,還有諸多不確定因素,而環保產業園配套的標準化廠房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

環保裝備生產對地面質量有特殊要求,就按標準進行防滑、潔淨等改造;高端膜生產項目離不開無菌車間,需要對車間進行密閉處理、配備除菌設備……項目所求、園區所應,與寶禾環保正式簽訂協議後,環保產業園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向企業徵求廠房改造意見,一方面按照環保裝備的特殊生產需要對地面進行了環氧地平漆的噴塗,另一方面將原有的一條5噸行車線路拓展為4條,車間水電線路等基礎設施在設備進廠房前全部完成鋪設,實現了項目真正意義上的“拎包入駐”。

優質的園區運營不僅可以加速項目的落地投產、服務企業的成長髮展,更有助於打通園區內外環境,整合市場、企業、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資源,營造出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圈。濟寧市把開發區建設列為“一把手工程”,組建市園區建設指揮部,設立市政府園區發展服務辦公室,對各開發區的體制機制創新、規劃修訂完善、主導產業培育、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實行清單化、工程化推進,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園區、幹園區”的新熱潮。全面修訂完善開發區規劃,加快總規、控規、專項規劃等“多規合一”,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市所有開發區已全面完成與鎮街社會事務分離,均實行大部制或事業部制管理方式和“扁平化”管理,提升辦事效率。同時,完善基礎配套,提升承載創新能力,市財政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用於開發區發展建設。此外,還將開發區分成三類考核,對不同類別開發區設定差異化的考核內容,嚴格兌現獎懲,充分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濟寧,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正乘著新舊動能轉換之勢,崛起於淮海經濟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