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地處沃野千里、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和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處。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58萬,其中中心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75萬。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鬆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是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中部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地處沃野千里、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和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處。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58萬,其中中心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75萬。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鬆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是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中部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一、地名來歷

"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地處沃野千里、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和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處。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58萬,其中中心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75萬。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鬆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是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中部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一、地名來歷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湖北荊山

一說為木名: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國號,亦得二名。”楚人在此立國,故稱荊國,或稱楚國。一說為山名: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故荊州之故地域,北及荊州(今湖北省漳西),南及衡山之陽。在這一廣袤地域,或荊、或楚或“荊楚”、“楚荊”聯稱,歷來通稱。

二、歷史沿革

1、春秋戰國時屬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2、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3、隋開皇二年(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761年)罷都。

4、五代十國時(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5、明洪武九年(1376年)湖廣行省改置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荊州府改屬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荊州府復屬湖廣佈政使司。

6、清康熙九年(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荊南道更名荊宜施道;光緒三十年(1904年)荊宜施道更名荊宜道。

7、民國元年(1912年)1月,荊州府裁府留縣,所轄各縣直屬荊宜道;1914年荊宜道更名為荊南道;1921年8月複稱荊宜道。1932年為湖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6年改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8、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

9、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三、旅遊景點

"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地處沃野千里、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和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處。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58萬,其中中心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75萬。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鬆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是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中部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一、地名來歷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湖北荊山

一說為木名: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國號,亦得二名。”楚人在此立國,故稱荊國,或稱楚國。一說為山名: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故荊州之故地域,北及荊州(今湖北省漳西),南及衡山之陽。在這一廣袤地域,或荊、或楚或“荊楚”、“楚荊”聯稱,歷來通稱。

二、歷史沿革

1、春秋戰國時屬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2、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3、隋開皇二年(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761年)罷都。

4、五代十國時(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5、明洪武九年(1376年)湖廣行省改置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荊州府改屬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荊州府復屬湖廣佈政使司。

6、清康熙九年(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荊南道更名荊宜施道;光緒三十年(1904年)荊宜施道更名荊宜道。

7、民國元年(1912年)1月,荊州府裁府留縣,所轄各縣直屬荊宜道;1914年荊宜道更名為荊南道;1921年8月複稱荊宜道。1932年為湖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6年改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8、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

9、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三、旅遊景點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1、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牆體保持完整,形制完備,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已經聯合中國七大古城牆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荊州古城總面積4.6平方公里,分為三層,最外層為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城牆四周原有東門(迎賓門)、小東門(公安門、水門)、北門(拱極門)、小北門(遠安門)、西門(安瀾門)、南門(南紀門)6座城門,除小東門外,其它五座城門都由兩道門組成,有甕城,建國後,又新開3座城門,分別是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均無甕城,原來6座城門上都有城門樓,分別是賓陽樓、望江樓、九陽樓、曲江樓、朝宗樓、景龍樓等,其中以曲江樓和景龍樓最為出名。

"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地處沃野千里、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和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處。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58萬,其中中心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75萬。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鬆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是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中部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一、地名來歷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湖北荊山

一說為木名: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國號,亦得二名。”楚人在此立國,故稱荊國,或稱楚國。一說為山名: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故荊州之故地域,北及荊州(今湖北省漳西),南及衡山之陽。在這一廣袤地域,或荊、或楚或“荊楚”、“楚荊”聯稱,歷來通稱。

二、歷史沿革

1、春秋戰國時屬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2、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3、隋開皇二年(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761年)罷都。

4、五代十國時(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5、明洪武九年(1376年)湖廣行省改置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荊州府改屬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荊州府復屬湖廣佈政使司。

6、清康熙九年(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荊南道更名荊宜施道;光緒三十年(1904年)荊宜施道更名荊宜道。

7、民國元年(1912年)1月,荊州府裁府留縣,所轄各縣直屬荊宜道;1914年荊宜道更名為荊南道;1921年8月複稱荊宜道。1932年為湖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6年改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8、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

9、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三、旅遊景點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1、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牆體保持完整,形制完備,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已經聯合中國七大古城牆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荊州古城總面積4.6平方公里,分為三層,最外層為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城牆四周原有東門(迎賓門)、小東門(公安門、水門)、北門(拱極門)、小北門(遠安門)、西門(安瀾門)、南門(南紀門)6座城門,除小東門外,其它五座城門都由兩道門組成,有甕城,建國後,又新開3座城門,分別是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均無甕城,原來6座城門上都有城門樓,分別是賓陽樓、望江樓、九陽樓、曲江樓、朝宗樓、景龍樓等,其中以曲江樓和景龍樓最為出名。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2、章華寺。位於荊州市沙市區太師淵,為荊楚名剎,同漢陽歸元寺、當陽玉泉寺並列為湖北三大叢林,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該寺始建於元代泰定年間,即1325年左右。清代章華寺重修。殿宇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有山門、天王殿、財神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彌陀殿、藏經樓、禪堂、唸佛堂、淨月堂、齋堂、客堂、方丈室等主體建築,規模巨大,雄偉壯觀。整座寺廟為宮廷式建築格局,佈局合理,金碧輝煌。

"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地處沃野千里、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和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處。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58萬,其中中心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75萬。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鬆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是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中部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一、地名來歷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湖北荊山

一說為木名: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國號,亦得二名。”楚人在此立國,故稱荊國,或稱楚國。一說為山名: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故荊州之故地域,北及荊州(今湖北省漳西),南及衡山之陽。在這一廣袤地域,或荊、或楚或“荊楚”、“楚荊”聯稱,歷來通稱。

二、歷史沿革

1、春秋戰國時屬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2、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3、隋開皇二年(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761年)罷都。

4、五代十國時(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5、明洪武九年(1376年)湖廣行省改置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荊州府改屬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荊州府復屬湖廣佈政使司。

6、清康熙九年(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荊南道更名荊宜施道;光緒三十年(1904年)荊宜施道更名荊宜道。

7、民國元年(1912年)1月,荊州府裁府留縣,所轄各縣直屬荊宜道;1914年荊宜道更名為荊南道;1921年8月複稱荊宜道。1932年為湖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6年改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8、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

9、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三、旅遊景點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1、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牆體保持完整,形制完備,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已經聯合中國七大古城牆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荊州古城總面積4.6平方公里,分為三層,最外層為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城牆四周原有東門(迎賓門)、小東門(公安門、水門)、北門(拱極門)、小北門(遠安門)、西門(安瀾門)、南門(南紀門)6座城門,除小東門外,其它五座城門都由兩道門組成,有甕城,建國後,又新開3座城門,分別是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均無甕城,原來6座城門上都有城門樓,分別是賓陽樓、望江樓、九陽樓、曲江樓、朝宗樓、景龍樓等,其中以曲江樓和景龍樓最為出名。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2、章華寺。位於荊州市沙市區太師淵,為荊楚名剎,同漢陽歸元寺、當陽玉泉寺並列為湖北三大叢林,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該寺始建於元代泰定年間,即1325年左右。清代章華寺重修。殿宇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有山門、天王殿、財神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彌陀殿、藏經樓、禪堂、唸佛堂、淨月堂、齋堂、客堂、方丈室等主體建築,規模巨大,雄偉壯觀。整座寺廟為宮廷式建築格局,佈局合理,金碧輝煌。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3、荊州博物館。位於荊州城西門內側,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收藏與保護、考古發掘與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館舍佔地面積5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由古建築開元觀、陳列大樓、珍寶館、考古修復大樓、文物保管大樓、楚樂宮和辦公樓等組成。開元觀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明清時重修,現存山門、雷祖殿、三清殿、祖師殿等建築物,是一組基本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群。

"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地處沃野千里、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和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處。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58萬,其中中心城區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75萬。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鬆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是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鄂中南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中部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一、地名來歷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湖北荊山

一說為木名: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國號,亦得二名。”楚人在此立國,故稱荊國,或稱楚國。一說為山名: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故荊州之故地域,北及荊州(今湖北省漳西),南及衡山之陽。在這一廣袤地域,或荊、或楚或“荊楚”、“楚荊”聯稱,歷來通稱。

二、歷史沿革

1、春秋戰國時屬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2、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3、隋開皇二年(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761年)罷都。

4、五代十國時(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5、明洪武九年(1376年)湖廣行省改置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荊州府改屬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荊州府復屬湖廣佈政使司。

6、清康熙九年(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荊南道更名荊宜施道;光緒三十年(1904年)荊宜施道更名荊宜道。

7、民國元年(1912年)1月,荊州府裁府留縣,所轄各縣直屬荊宜道;1914年荊宜道更名為荊南道;1921年8月複稱荊宜道。1932年為湖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6年改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8、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

9、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三、旅遊景點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1、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牆體保持完整,形制完備,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已經聯合中國七大古城牆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荊州古城總面積4.6平方公里,分為三層,最外層為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城牆四周原有東門(迎賓門)、小東門(公安門、水門)、北門(拱極門)、小北門(遠安門)、西門(安瀾門)、南門(南紀門)6座城門,除小東門外,其它五座城門都由兩道門組成,有甕城,建國後,又新開3座城門,分別是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均無甕城,原來6座城門上都有城門樓,分別是賓陽樓、望江樓、九陽樓、曲江樓、朝宗樓、景龍樓等,其中以曲江樓和景龍樓最為出名。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2、章華寺。位於荊州市沙市區太師淵,為荊楚名剎,同漢陽歸元寺、當陽玉泉寺並列為湖北三大叢林,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該寺始建於元代泰定年間,即1325年左右。清代章華寺重修。殿宇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有山門、天王殿、財神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彌陀殿、藏經樓、禪堂、唸佛堂、淨月堂、齋堂、客堂、方丈室等主體建築,規模巨大,雄偉壯觀。整座寺廟為宮廷式建築格局,佈局合理,金碧輝煌。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3、荊州博物館。位於荊州城西門內側,是一座融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收藏與保護、考古發掘與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館舍佔地面積5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3萬平方米,由古建築開元觀、陳列大樓、珍寶館、考古修復大樓、文物保管大樓、楚樂宮和辦公樓等組成。開元觀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明清時重修,現存山門、雷祖殿、三清殿、祖師殿等建築物,是一組基本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群。

湖北荊州市----楚文化的發祥地,南朝時齊和樑的國都

4、關公義園。位於荊州古城東南側,東北緊鄰荊州市護城河,南臨學苑路,西臨鳳台路。園內矗立著世界最大體量關公青銅雕像,是世界和平藝術家、當代藝術大師、“福娃之父”韓美林的收山之作。雕像總高58米,寓意關公一生度過了58個春秋,重1200餘噸,內部採用鋼構固定,外貼4000多片青銅片。關公聖像雙目微醺,不怒而威,側身迎風而立,右手拖一把70米長大刀,整個身軀如山巒般屹立。

四、著名人物

1、楚莊王:熊侶,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居於王位。楚莊王熊侶在前人的基礎上,領導楚國當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

2、楚威王:羋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敗越王無疆,盡取吳地,在長江邊在石頭山(今清涼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懷王繼位。

3、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名員(音雲,yun第二聲),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國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於周,被賜封為伍哲功,其子孫遂以伍為姓。春秋時楚國人。

4、岑參:(約715~770)唐代詩人。荊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貧,刻苦讀書。天寶三年(744)進士,始任右內率府兵曹參軍。陸游稱譽其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傳世作品有後人所輯《岑嘉州詩集》8卷。

5、張居正:於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荊州城東門外的草市,明朝內閣首輔,字叔大,號太嶽,少名白圭。參加郡試時,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為居正。他厲行改革,於萬曆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頓吏治,裁減冗員,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之外,朝下而夕行”。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