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遭遇跌停 第二大鉀肥公司金谷源套牢定增機構

金谷源 鹽湖股份 深交所 投資 華夏時報 2017-05-28
摘帽遭遇跌停 第二大鉀肥公司金谷源套牢定增機構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許金民 成都報道

A股市場正在一個令人困惑的狀態下運行。

5月23日,金谷源(000408.SH)披露,公司已獲深交所同意,成功“摘帽”。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注意到,2016年金谷源之所以能夠扭虧,就在於中國第二大氯化鉀供應商藏格鉀肥對其進行了借殼。

公司完成蛻變之後,上一年度實現淨利潤9.11億元,連續第二年超過行業龍頭老大鹽湖股份(000792.SZ)。

然而,即便收穫如此利好,5月23日該股復牌仍遭遇跌停,出乎市場預料的同時,也讓一群參與重組配套募資的機構悉數被套。

深圳龍騰資產研究員黃向陽直言:“現在重組失敗會下跌,重組成功也跌,摘帽還是跌,對投資者信心的打擊實在太大。”

重組後麻雀變鳳凰

金谷源的摘帽申請於5月17日遞交,獲深交所審核同意後,按照規定,5月22日停牌一天,5月23日恢復交易。

看上去這項工作推進得異常順利,事實上,公司上下為此花費了大量精力。申請摘帽之前,他們首先便要應付一項檢查。

4月,青海省證監局受中國證監會委託,曾對金谷源進行了核查,這項核查與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有關。

原來,金谷源本名叫河北華玉,公司早在1996年就已上市,主業為陶瓷;歷經數次重組、更名,業績仍無起色,最終僅靠著貿易勉強維持運營。直到2014年公司才算迎來了曙光。當年12月,他們推出一份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決定讓藏格鉀肥借殼。

資料顯示,藏格鉀肥成立於2002年11月,註冊在青海省格爾木市。依託著察爾汗鹽湖,公司主要生產氯化鉀,產能為200萬噸/年,在行業內僅次於鹽湖股份,排第二位。

藏格鉀肥的這次借殼異常耗時,直到2016年1月才拿到批文,2016年7月完成。最終,上市公司也僅是收購了藏格鉀肥99.22%的股權,而非100%;剩餘0.78%掌握在另一股東青海中浩天然氣手裡。

公司實現了從麻雀到鳳凰的蛻變,藏格鉀肥的實際控制人肖永明為此做了極高的業績承諾:2016-2018年藏格鉀肥的扣非淨利潤將分別不低於11.45億元、15.02億元、16.27億元,若未實現,將先用股份、後用現金予以補償。

“藏格鉀肥確實有這樣的底氣,要知道中國有一半的鉀肥需要依賴進口,近兩年鹽湖股份的氯化鉀毛利率一直維持在70%以上,都快接近五糧液(000858.SZ)了。”黃向陽表示。

氯化鉀行業還有著極高的門檻,因為資源有限,並非任何企業都能涉足。為了投資這種項目,東凌國際(000893.SZ)被迫前往老撾掘金,目前裝置產能僅有10萬噸/年。

青海省證監局的檢查可理解為對重組進行驗收,為此,金谷源特地成立了以董事長肖永明為組長、總經理肖瑤和副董事長曹邦俊為副組長的迎檢領導小組,提前下發了文件,要求各子公司和各部門主動配合檢查。

摘帽行情失靈

股票簡稱由“*ST金源”變更為“金谷源”,日漲跌幅限制從5%變為10%。目前,金谷源尚須處理部分歷史債務問題,便可成為一家正常的上市公司。

公司董事會祕書蔣秀恆向《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透露:“我們之前公告過,這項工作現在已經完成了90%。”

然而,5月23日金谷源摘帽復牌後便低開低走,上午還沒收盤便已跌停。5月24日,該股走勢仍舊不佳,盤中一度下跌接近7%,直到收盤才有所收斂。兩天的下跌便讓8家機構、1位大戶遭“活埋”。

原來,藏格鉀肥在借殼金谷源時,還曾募集了部分配套資金,總額約20億元,主要用於擴建40萬噸/年氯化鉀。

蔣秀恆表示:“裝置已於去年底投產。”《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翻閱了金谷源2016年年報,確認項目已實現淨利潤6766.35萬元。

金谷源的這項募資工作於去年9月完成,發行股份數量為1.33億股,發行價格為15元/股。包括方正東亞信託、華福證券、財通基金、東海基金等在內的8家機構,以及一位來自四川榮縣高山鎮的自然人吳德華獲配了股份。以5月24日的收盤價計算,目前這些股東的被套幅度約為11.4%。

黃向陽表示,金谷源股票走勢出人預料,市場以前有種行情叫摘帽行情,例如合金投資(000633.SZ)於5月18日完成摘帽,復牌當天便迅速漲停,“即便沒有摘帽行情,金谷源也不至於跌停。”他認為。

事實上,當下這種困惑亦縈繞在眾多投資者心中。5月24日,一位董姓股民便向《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透露,最近他連續押中了華鼎股份(601113.SH)、雙箭股份(002381.SZ)兩家上市公司的重組。

其中,華鼎股份已披露重組方案,雙箭股份則宣告重組失敗;然而,5月11日華鼎股份復牌之後便遭遇跌停;5月23日雙箭股份恢復交易,也未能擺脫跌停命運。

“即便2013年熊市時也不會這麼左右打臉。”該投資者抱怨道。

編輯:劉春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