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

文章摘要:2019年6月,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作為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日前正式啟用。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來。這裡沒有鐵門,沒有大鎖,沒有電擊。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文 | 蘇惟楚

編輯 | 王珊

醫生牛雅娟發現,門診病房裡的遊戲成癮者從去年6月變得多起來。

2018年,世衛組織(WHO)發佈《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預覽版,將“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列入成癮性疾患章節。一年後,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

父母們似乎又找到一根稻草。在此之前,他們“想盡了所有辦法”,剪斷網線、暴力、送孩子去封閉的訓練基地,為數不多的人帶孩子去了精神科。

牛雅娟每週三下午出診,作為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二科主任,她在物質和行為成癮方面經驗豐富。牛雅娟的診室朝南,窗戶佔了一整面牆,牆壁上的光影被切割成規則的矩形。沉迷遊戲的孩子被爸媽帶了進來,這些組合無一例外,父母在哭,孩子面無表情。

十幾歲的女孩端著手機,母親哭著陳述完,她頭也不抬地揮揮手:“我就沒必要來,他們非要我來。”每天躺著打遊戲的男生,初中開始輟學,幾乎不出門,因為被斷網,憤怒之下,推搡了父親好幾次。一個14歲的孩子在胳膊上割了深深淺淺十幾道傷口,他在玩一個佈置任務遊戲,要求從看恐怖電影開始,自殘,終點是死亡。他仰著頭,一臉憧憬:“還有十幾天,我就可以死了。”

他們上了癮。大腦釋放多巴胺,強烈的快感湧出。很快,大腦把這種噴湧解釋為錯誤,產生的多巴胺越來越少。為了維持愉悅的高峰,他們不得不繼續加大刺激,花更多時間玩更投入的遊戲。遊戲給了他們控制生活的幻覺。

過去數年裡,“遊戲成癮”看似得到關注,卻一直被遮蔽在戒除網癮的極端案例中,真正的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

在沒有太多參照對象的情況下,牛雅娟在這所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裡開始了一次嘗試,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了行為成癮病房。這座二層小樓試圖營造出家的氛圍,客廳、電視、綠植,家長們睡在摺疊床上,24小時和孩子住在一間屋子裡。

小樓裡,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

文章摘要:2019年6月,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作為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日前正式啟用。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來。這裡沒有鐵門,沒有大鎖,沒有電擊。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文 | 蘇惟楚

編輯 | 王珊

醫生牛雅娟發現,門診病房裡的遊戲成癮者從去年6月變得多起來。

2018年,世衛組織(WHO)發佈《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預覽版,將“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列入成癮性疾患章節。一年後,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

父母們似乎又找到一根稻草。在此之前,他們“想盡了所有辦法”,剪斷網線、暴力、送孩子去封閉的訓練基地,為數不多的人帶孩子去了精神科。

牛雅娟每週三下午出診,作為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二科主任,她在物質和行為成癮方面經驗豐富。牛雅娟的診室朝南,窗戶佔了一整面牆,牆壁上的光影被切割成規則的矩形。沉迷遊戲的孩子被爸媽帶了進來,這些組合無一例外,父母在哭,孩子面無表情。

十幾歲的女孩端著手機,母親哭著陳述完,她頭也不抬地揮揮手:“我就沒必要來,他們非要我來。”每天躺著打遊戲的男生,初中開始輟學,幾乎不出門,因為被斷網,憤怒之下,推搡了父親好幾次。一個14歲的孩子在胳膊上割了深深淺淺十幾道傷口,他在玩一個佈置任務遊戲,要求從看恐怖電影開始,自殘,終點是死亡。他仰著頭,一臉憧憬:“還有十幾天,我就可以死了。”

他們上了癮。大腦釋放多巴胺,強烈的快感湧出。很快,大腦把這種噴湧解釋為錯誤,產生的多巴胺越來越少。為了維持愉悅的高峰,他們不得不繼續加大刺激,花更多時間玩更投入的遊戲。遊戲給了他們控制生活的幻覺。

過去數年裡,“遊戲成癮”看似得到關注,卻一直被遮蔽在戒除網癮的極端案例中,真正的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

在沒有太多參照對象的情況下,牛雅娟在這所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裡開始了一次嘗試,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了行為成癮病房。這座二層小樓試圖營造出家的氛圍,客廳、電視、綠植,家長們睡在摺疊床上,24小時和孩子住在一間屋子裡。

小樓裡,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

失控

作為研究成癮的專家,牛雅娟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怎樣的程度算是遊戲成癮?

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個女生在社交網絡留下這樣的疑惑,發佈問題前一天,母親和妹妹就此爆發了一次激烈衝突。母親發現,念初二的妹妹躲在被子裡通宵打遊戲,翹課,十個月裡,她用母親手機給遊戲充了近三萬塊。母親試圖沒收手機,陪妹妹上學,但過程並不愉快。

“你們才有病!”母親提出去看醫生,女孩反鎖臥室門,尖著嗓子喊:“照你們這麼說,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都有病。”

“遊戲成癮的本質是失控。”見過各類的遊戲成癮患者後,牛雅娟給出了總結。遊戲成癮者在遊戲行為上的時間、頻率、強度、開始和結束都失去了掌控,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因此受到影響,情況持續一年以上。因為腦發育不完全,對壓力缺乏應對技巧,遊戲成癮者中,未成年人居多。

但作為當事人,孩子們很少能察覺到這種失控。

四年過去,20歲的劉旭描述16歲的自己時,時不時低聲自嘲,“現在想起來挺陌生的,完全停不下來,血都是熱的。”在19英寸的液晶寬屏前,他最長一次連續坐了312小時。

半小時一局,他趁小怪還剩最後一點血時將它擊殺,金幣叮鈴叮鈴掉落。他掌握著節奏,在全場擁有絕對的領導力,殺死英雄、推倒塔,成功擊中的音效鑽進他的耳朵,一鼓一鼓地刺激著大腦。

那是他最快樂的時刻,腦中一簇簇煙花炸開。只要停下,煙花驟熄,他的雙手無處可去。他已經很久沒去上課,在網吧留下的最高記錄是13天。

這個世界,他carry全場,他是王者。這裡沒人會在意,16歲少年的頭髮已經很久沒洗,結成了綹。

住在北京回龍觀醫院成癮病房裡的孩子,大都有類似的經歷,時間最長的一個,除了吃飯睡覺,24小時都在打遊戲,他中斷了學業,這種生活持續了一年多。

一個月前,幾乎沒有孩子主動走進這座二層小樓。“他們不耐煩一直被父母唸叨,‘要我來我就來’,有點被強迫的意思”,作為成癮病房的心理治療師,劉豔很快察覺到這種牴觸。

在前兩次的個體訪談裡,一個男孩坐在她對面,30分鐘裡,不管什麼問題,他的回覆只有“不知道”“還行”“沒感覺”。男孩打的是一款小眾單機遊戲,每天五六個小時,剩下的時間撲在論壇和遊戲直播中。他覺得自己“還好”,儘管已經休學一段時間了。

“我們這樣是不是有點尷尬?”劉豔注視著男孩,語氣溫和,男孩咧咧嘴,“是挺尷尬的”,但接下來的回答依然超不過三個字。從業11年的劉豔理解這種牴觸,“他們覺得醫生跟家長一樣,也是來說教的,在孩子看來,醫生就是干擾他們打遊戲的”。

被幹擾的滋味並不好受,一入院就被沒收手機的少年們不同程度出現了戒斷反應,焦躁,坐立難安,手發抖。收手機時,一個男孩和母親爆發了衝突,他死死攥著,不許別人拿走。

另一個男孩,剛入院的那幾天,面朝牆躺著,不按時起床,不參加任何活動,因為長期打遊戲,他的脊椎頸椎有些變形,微微蜷著。母親上前喊他,他裝作聽不見。

但醫生注意到,男孩會偷偷觀察其他人,有人打撲克,他假作不經意,默默湊了過去。

"

文章摘要:2019年6月,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作為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日前正式啟用。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來。這裡沒有鐵門,沒有大鎖,沒有電擊。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文 | 蘇惟楚

編輯 | 王珊

醫生牛雅娟發現,門診病房裡的遊戲成癮者從去年6月變得多起來。

2018年,世衛組織(WHO)發佈《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預覽版,將“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列入成癮性疾患章節。一年後,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

父母們似乎又找到一根稻草。在此之前,他們“想盡了所有辦法”,剪斷網線、暴力、送孩子去封閉的訓練基地,為數不多的人帶孩子去了精神科。

牛雅娟每週三下午出診,作為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二科主任,她在物質和行為成癮方面經驗豐富。牛雅娟的診室朝南,窗戶佔了一整面牆,牆壁上的光影被切割成規則的矩形。沉迷遊戲的孩子被爸媽帶了進來,這些組合無一例外,父母在哭,孩子面無表情。

十幾歲的女孩端著手機,母親哭著陳述完,她頭也不抬地揮揮手:“我就沒必要來,他們非要我來。”每天躺著打遊戲的男生,初中開始輟學,幾乎不出門,因為被斷網,憤怒之下,推搡了父親好幾次。一個14歲的孩子在胳膊上割了深深淺淺十幾道傷口,他在玩一個佈置任務遊戲,要求從看恐怖電影開始,自殘,終點是死亡。他仰著頭,一臉憧憬:“還有十幾天,我就可以死了。”

他們上了癮。大腦釋放多巴胺,強烈的快感湧出。很快,大腦把這種噴湧解釋為錯誤,產生的多巴胺越來越少。為了維持愉悅的高峰,他們不得不繼續加大刺激,花更多時間玩更投入的遊戲。遊戲給了他們控制生活的幻覺。

過去數年裡,“遊戲成癮”看似得到關注,卻一直被遮蔽在戒除網癮的極端案例中,真正的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

在沒有太多參照對象的情況下,牛雅娟在這所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裡開始了一次嘗試,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了行為成癮病房。這座二層小樓試圖營造出家的氛圍,客廳、電視、綠植,家長們睡在摺疊床上,24小時和孩子住在一間屋子裡。

小樓裡,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

失控

作為研究成癮的專家,牛雅娟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怎樣的程度算是遊戲成癮?

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個女生在社交網絡留下這樣的疑惑,發佈問題前一天,母親和妹妹就此爆發了一次激烈衝突。母親發現,念初二的妹妹躲在被子裡通宵打遊戲,翹課,十個月裡,她用母親手機給遊戲充了近三萬塊。母親試圖沒收手機,陪妹妹上學,但過程並不愉快。

“你們才有病!”母親提出去看醫生,女孩反鎖臥室門,尖著嗓子喊:“照你們這麼說,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都有病。”

“遊戲成癮的本質是失控。”見過各類的遊戲成癮患者後,牛雅娟給出了總結。遊戲成癮者在遊戲行為上的時間、頻率、強度、開始和結束都失去了掌控,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因此受到影響,情況持續一年以上。因為腦發育不完全,對壓力缺乏應對技巧,遊戲成癮者中,未成年人居多。

但作為當事人,孩子們很少能察覺到這種失控。

四年過去,20歲的劉旭描述16歲的自己時,時不時低聲自嘲,“現在想起來挺陌生的,完全停不下來,血都是熱的。”在19英寸的液晶寬屏前,他最長一次連續坐了312小時。

半小時一局,他趁小怪還剩最後一點血時將它擊殺,金幣叮鈴叮鈴掉落。他掌握著節奏,在全場擁有絕對的領導力,殺死英雄、推倒塔,成功擊中的音效鑽進他的耳朵,一鼓一鼓地刺激著大腦。

那是他最快樂的時刻,腦中一簇簇煙花炸開。只要停下,煙花驟熄,他的雙手無處可去。他已經很久沒去上課,在網吧留下的最高記錄是13天。

這個世界,他carry全場,他是王者。這裡沒人會在意,16歲少年的頭髮已經很久沒洗,結成了綹。

住在北京回龍觀醫院成癮病房裡的孩子,大都有類似的經歷,時間最長的一個,除了吃飯睡覺,24小時都在打遊戲,他中斷了學業,這種生活持續了一年多。

一個月前,幾乎沒有孩子主動走進這座二層小樓。“他們不耐煩一直被父母唸叨,‘要我來我就來’,有點被強迫的意思”,作為成癮病房的心理治療師,劉豔很快察覺到這種牴觸。

在前兩次的個體訪談裡,一個男孩坐在她對面,30分鐘裡,不管什麼問題,他的回覆只有“不知道”“還行”“沒感覺”。男孩打的是一款小眾單機遊戲,每天五六個小時,剩下的時間撲在論壇和遊戲直播中。他覺得自己“還好”,儘管已經休學一段時間了。

“我們這樣是不是有點尷尬?”劉豔注視著男孩,語氣溫和,男孩咧咧嘴,“是挺尷尬的”,但接下來的回答依然超不過三個字。從業11年的劉豔理解這種牴觸,“他們覺得醫生跟家長一樣,也是來說教的,在孩子看來,醫生就是干擾他們打遊戲的”。

被幹擾的滋味並不好受,一入院就被沒收手機的少年們不同程度出現了戒斷反應,焦躁,坐立難安,手發抖。收手機時,一個男孩和母親爆發了衝突,他死死攥著,不許別人拿走。

另一個男孩,剛入院的那幾天,面朝牆躺著,不按時起床,不參加任何活動,因為長期打遊戲,他的脊椎頸椎有些變形,微微蜷著。母親上前喊他,他裝作聽不見。

但醫生注意到,男孩會偷偷觀察其他人,有人打撲克,他假作不經意,默默湊了過去。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山西太原一家戒網學校,類似的民營機構都主張軍事化管理

“你以為遊戲才是問題,其實並不是”

找到牛雅娟之後,家長們常用的陳述收尾是:“我什麼辦法都試過了,都沒用。”

他們的辦法大都雷同,沒收手機、零花錢,剪網線,勸服、打罵、跟蹤。

在一部關於網癮的紀錄片裡,一個母親坐在沙發上,抹著眼淚:“媽媽跟著你到網吧,就站在外面,你知道媽媽心有多痛嗎?我的兒子在裡面,遊戲吞噬了我的兒子。”

醫生問男生:“聽了媽媽的話,你是什麼感受?”

靜默了片刻,男孩說:“關我屁事”。

“家長們總以為問題是因為遊戲才產生的,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這些問題。”牛雅娟說。在她看來,遊戲成癮孩子的背後,大都是有問題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的衝突和變化,在沙盤遊戲中呈現得格外明晰。“沙盤意象能夠表達遊戲者內心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持續對話”,劉豔通過孩子對沙子、水和沙具的創建,捕捉到許多語言無法演繹的細節,比如情感隔離、孤獨、憤怒、無助。

一個孩子把代表自己的小人放置在沙區中央,用手指在四周勾勒出一個框,“這是孤獨”。另一個孩子在沙區擺下了代表自己和父母的小人,“父母”背對著“孩子”,相距甚遠。

一個18歲的男孩被父母送了進來,過去十幾年的人生裡,他一直是優秀的存在。他考上了很好的大學,但很快,就休學了。初中接觸遊戲後,父母開始“嚴格限制”,唸書的時候不許玩,放假才被允許。這樣的相處模式只是他生活的一段延伸,一旦男孩自己的意願和父母發生衝突,無一例外,他都會被否定。長時間的管控裡,男孩的自主性“變得極差”。

“上了大學,他就瘋了”,劉豔說,擁有大片自由的男生有些無措,他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長時間被壓抑的渴望噴湧而出,除了吃飯睡覺,他24小時都沉浸其中,直到休學。

作為母親的劉豔在生活中也能察覺到許多可能觸發遊戲成癮的痕跡。

劉豔13歲的兒子剛剛放暑假,家長群裡已經開始討論,“有的孩子一進門就打遊戲,有的還沒進門,就給父母打招呼,把手機給我準備好,這幾天你不要管我。”劉豔並不認同這種驟緊驟鬆的方式,她嘗試跟兒子溝通,教他如何建立和手機、和遊戲相處的模式。

嚴防死守的反面,是另一些家長的放縱和寵溺。

一個14歲的男孩已經輟學很久了,因為不出門運動,他變得肥胖,被強行斷網後,他甚至和家人發生推搡。男孩由爺爺奶奶看護長大,父母幾乎不被提及。小學畢業之後,男孩就不怎麼去上學了。

“爺爺奶奶真的覺得不上學沒有問題嗎?並不是。”劉豔的表述中,寵溺放縱孩子的家長,大都不是真正的愛,更像是一種交換,“你高興就好,只要別跟我鬧脾氣”。男孩的爺爺奶奶真正意識到出問題時,已經無法控制住這個男孩,只能默許一切,“只要你開心”。但劉豔能夠察覺,男孩內心對情感充滿渴求。

醫生們的描述中,進入醫院治療之前的孩子和父母,像是在站在浮冰的兩端,一次次試圖與對方接近,又一次次遠離。

父親喊:我養你這麼多年,你吃我的喝我的,還要和我對著幹,你就是個白眼狼。

兒子站起身,踢開凳子:那我死好了。

在劉豔的診室裡,這樣的表達太常見了。

"

文章摘要:2019年6月,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作為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日前正式啟用。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來。這裡沒有鐵門,沒有大鎖,沒有電擊。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文 | 蘇惟楚

編輯 | 王珊

醫生牛雅娟發現,門診病房裡的遊戲成癮者從去年6月變得多起來。

2018年,世衛組織(WHO)發佈《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預覽版,將“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列入成癮性疾患章節。一年後,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

父母們似乎又找到一根稻草。在此之前,他們“想盡了所有辦法”,剪斷網線、暴力、送孩子去封閉的訓練基地,為數不多的人帶孩子去了精神科。

牛雅娟每週三下午出診,作為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二科主任,她在物質和行為成癮方面經驗豐富。牛雅娟的診室朝南,窗戶佔了一整面牆,牆壁上的光影被切割成規則的矩形。沉迷遊戲的孩子被爸媽帶了進來,這些組合無一例外,父母在哭,孩子面無表情。

十幾歲的女孩端著手機,母親哭著陳述完,她頭也不抬地揮揮手:“我就沒必要來,他們非要我來。”每天躺著打遊戲的男生,初中開始輟學,幾乎不出門,因為被斷網,憤怒之下,推搡了父親好幾次。一個14歲的孩子在胳膊上割了深深淺淺十幾道傷口,他在玩一個佈置任務遊戲,要求從看恐怖電影開始,自殘,終點是死亡。他仰著頭,一臉憧憬:“還有十幾天,我就可以死了。”

他們上了癮。大腦釋放多巴胺,強烈的快感湧出。很快,大腦把這種噴湧解釋為錯誤,產生的多巴胺越來越少。為了維持愉悅的高峰,他們不得不繼續加大刺激,花更多時間玩更投入的遊戲。遊戲給了他們控制生活的幻覺。

過去數年裡,“遊戲成癮”看似得到關注,卻一直被遮蔽在戒除網癮的極端案例中,真正的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

在沒有太多參照對象的情況下,牛雅娟在這所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裡開始了一次嘗試,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了行為成癮病房。這座二層小樓試圖營造出家的氛圍,客廳、電視、綠植,家長們睡在摺疊床上,24小時和孩子住在一間屋子裡。

小樓裡,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

失控

作為研究成癮的專家,牛雅娟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怎樣的程度算是遊戲成癮?

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個女生在社交網絡留下這樣的疑惑,發佈問題前一天,母親和妹妹就此爆發了一次激烈衝突。母親發現,念初二的妹妹躲在被子裡通宵打遊戲,翹課,十個月裡,她用母親手機給遊戲充了近三萬塊。母親試圖沒收手機,陪妹妹上學,但過程並不愉快。

“你們才有病!”母親提出去看醫生,女孩反鎖臥室門,尖著嗓子喊:“照你們這麼說,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都有病。”

“遊戲成癮的本質是失控。”見過各類的遊戲成癮患者後,牛雅娟給出了總結。遊戲成癮者在遊戲行為上的時間、頻率、強度、開始和結束都失去了掌控,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因此受到影響,情況持續一年以上。因為腦發育不完全,對壓力缺乏應對技巧,遊戲成癮者中,未成年人居多。

但作為當事人,孩子們很少能察覺到這種失控。

四年過去,20歲的劉旭描述16歲的自己時,時不時低聲自嘲,“現在想起來挺陌生的,完全停不下來,血都是熱的。”在19英寸的液晶寬屏前,他最長一次連續坐了312小時。

半小時一局,他趁小怪還剩最後一點血時將它擊殺,金幣叮鈴叮鈴掉落。他掌握著節奏,在全場擁有絕對的領導力,殺死英雄、推倒塔,成功擊中的音效鑽進他的耳朵,一鼓一鼓地刺激著大腦。

那是他最快樂的時刻,腦中一簇簇煙花炸開。只要停下,煙花驟熄,他的雙手無處可去。他已經很久沒去上課,在網吧留下的最高記錄是13天。

這個世界,他carry全場,他是王者。這裡沒人會在意,16歲少年的頭髮已經很久沒洗,結成了綹。

住在北京回龍觀醫院成癮病房裡的孩子,大都有類似的經歷,時間最長的一個,除了吃飯睡覺,24小時都在打遊戲,他中斷了學業,這種生活持續了一年多。

一個月前,幾乎沒有孩子主動走進這座二層小樓。“他們不耐煩一直被父母唸叨,‘要我來我就來’,有點被強迫的意思”,作為成癮病房的心理治療師,劉豔很快察覺到這種牴觸。

在前兩次的個體訪談裡,一個男孩坐在她對面,30分鐘裡,不管什麼問題,他的回覆只有“不知道”“還行”“沒感覺”。男孩打的是一款小眾單機遊戲,每天五六個小時,剩下的時間撲在論壇和遊戲直播中。他覺得自己“還好”,儘管已經休學一段時間了。

“我們這樣是不是有點尷尬?”劉豔注視著男孩,語氣溫和,男孩咧咧嘴,“是挺尷尬的”,但接下來的回答依然超不過三個字。從業11年的劉豔理解這種牴觸,“他們覺得醫生跟家長一樣,也是來說教的,在孩子看來,醫生就是干擾他們打遊戲的”。

被幹擾的滋味並不好受,一入院就被沒收手機的少年們不同程度出現了戒斷反應,焦躁,坐立難安,手發抖。收手機時,一個男孩和母親爆發了衝突,他死死攥著,不許別人拿走。

另一個男孩,剛入院的那幾天,面朝牆躺著,不按時起床,不參加任何活動,因為長期打遊戲,他的脊椎頸椎有些變形,微微蜷著。母親上前喊他,他裝作聽不見。

但醫生注意到,男孩會偷偷觀察其他人,有人打撲克,他假作不經意,默默湊了過去。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山西太原一家戒網學校,類似的民營機構都主張軍事化管理

“你以為遊戲才是問題,其實並不是”

找到牛雅娟之後,家長們常用的陳述收尾是:“我什麼辦法都試過了,都沒用。”

他們的辦法大都雷同,沒收手機、零花錢,剪網線,勸服、打罵、跟蹤。

在一部關於網癮的紀錄片裡,一個母親坐在沙發上,抹著眼淚:“媽媽跟著你到網吧,就站在外面,你知道媽媽心有多痛嗎?我的兒子在裡面,遊戲吞噬了我的兒子。”

醫生問男生:“聽了媽媽的話,你是什麼感受?”

靜默了片刻,男孩說:“關我屁事”。

“家長們總以為問題是因為遊戲才產生的,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這些問題。”牛雅娟說。在她看來,遊戲成癮孩子的背後,大都是有問題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的衝突和變化,在沙盤遊戲中呈現得格外明晰。“沙盤意象能夠表達遊戲者內心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持續對話”,劉豔通過孩子對沙子、水和沙具的創建,捕捉到許多語言無法演繹的細節,比如情感隔離、孤獨、憤怒、無助。

一個孩子把代表自己的小人放置在沙區中央,用手指在四周勾勒出一個框,“這是孤獨”。另一個孩子在沙區擺下了代表自己和父母的小人,“父母”背對著“孩子”,相距甚遠。

一個18歲的男孩被父母送了進來,過去十幾年的人生裡,他一直是優秀的存在。他考上了很好的大學,但很快,就休學了。初中接觸遊戲後,父母開始“嚴格限制”,唸書的時候不許玩,放假才被允許。這樣的相處模式只是他生活的一段延伸,一旦男孩自己的意願和父母發生衝突,無一例外,他都會被否定。長時間的管控裡,男孩的自主性“變得極差”。

“上了大學,他就瘋了”,劉豔說,擁有大片自由的男生有些無措,他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長時間被壓抑的渴望噴湧而出,除了吃飯睡覺,他24小時都沉浸其中,直到休學。

作為母親的劉豔在生活中也能察覺到許多可能觸發遊戲成癮的痕跡。

劉豔13歲的兒子剛剛放暑假,家長群裡已經開始討論,“有的孩子一進門就打遊戲,有的還沒進門,就給父母打招呼,把手機給我準備好,這幾天你不要管我。”劉豔並不認同這種驟緊驟鬆的方式,她嘗試跟兒子溝通,教他如何建立和手機、和遊戲相處的模式。

嚴防死守的反面,是另一些家長的放縱和寵溺。

一個14歲的男孩已經輟學很久了,因為不出門運動,他變得肥胖,被強行斷網後,他甚至和家人發生推搡。男孩由爺爺奶奶看護長大,父母幾乎不被提及。小學畢業之後,男孩就不怎麼去上學了。

“爺爺奶奶真的覺得不上學沒有問題嗎?並不是。”劉豔的表述中,寵溺放縱孩子的家長,大都不是真正的愛,更像是一種交換,“你高興就好,只要別跟我鬧脾氣”。男孩的爺爺奶奶真正意識到出問題時,已經無法控制住這個男孩,只能默許一切,“只要你開心”。但劉豔能夠察覺,男孩內心對情感充滿渴求。

醫生們的描述中,進入醫院治療之前的孩子和父母,像是在站在浮冰的兩端,一次次試圖與對方接近,又一次次遠離。

父親喊:我養你這麼多年,你吃我的喝我的,還要和我對著幹,你就是個白眼狼。

兒子站起身,踢開凳子:那我死好了。

在劉豔的診室裡,這樣的表達太常見了。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病房裡的沙盤遊戲區

治療

門診的遊戲成癮病人在增加,但治療效果並不好。許多孩子來了第一次之後,就再也不來了,牛雅娟清楚,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康復了,相反,“他們沒有改變現狀的動力”。

去年十月,牛雅娟開始籌劃建立這樣一個病房,能夠讓患者住進來,集中進行治療干預,作為家庭環節不可缺失的部分,家長也被納入治療方案。

能夠提供給她參考的案例太少,過去許多年,儘管“遊戲成癮”總被討論,但大都發生在訓練營和民營醫院,入院標準、效果評估、長期跟訪都存在數據缺失。她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在公立醫院,這樣的嘗試可謂是大膽。近半年的時間裡,醫生們從房間的功能、色彩,到治療的方案反覆討論。進門的會客廳,沙發是淡藍色的,對面是電視和電視櫃,窗簾是綠色,試圖呈現一種“住家的氛圍”。

入院的診療一共6-8周,分為兩個階段,4-6周的戒斷期,剩下兩週,醫生們會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家長們被要求一同入住其中,大多是母親,“可能父親承擔了掙錢養家的擔子”。

與封閉式訓練營不同,這棟二層小樓沒有鐵門,沒有大鎖。醫生們會時刻觀察那些牴觸情緒強、不願意配合治療的孩子,反覆囑咐家長,一定要隨時陪伴。“至今還沒有孩子逃離”,牛雅娟稱,評估中,除了病理的診斷標準外,還要觀察孩子的改變動機和情緒,“改變動機特別不強的,或者情緒問題特別嚴重的,一般會轉入封閉式病房”。

極端的治療手段一直佔據大眾的視野,牛雅娟總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們會電擊嗎?你們會體罰嗎?”

這裡的醫生主張心理治療優先,其次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最末。劉豔參與了病房功能區的設計。迷你KTV、小書吧、動感單車、體感遊戲被安置其中。這是一種行為替代療法,在孩子們的戒斷期,讓他們試圖從其他娛樂和運動方式中找到快感和成就,讓他們明白,並不是只能從遊戲中獲得這些。

一個習慣掌控一切的母親干擾兒子,“你去選這個多好”。男孩突然發怒,把紙甩開,“我一個都不選了!”醫生們趕緊制止她,“要讓孩子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力”,牛雅娟反覆強調。

在這裡,強迫和懲戒是被禁止的。一個個頭很高的男孩,喜歡看書,宅。醫生們希望他能夠參加其他一些活動,他說,球類的就不要提了,一點興趣都沒有。牛雅娟放棄勸說,但很快發現,他圍棋下得很好,臉上也開始有笑容了。

男孩們的日程被安排得很滿。每天六點多起床,醫生們會安排一些集體的藝術行為治療的課程,或者集體運動,也會就個人的情況安排當天的診療,比如個體訪談、家庭會話。

“國際上公認的,動機訪談和認知行為治療在治療遊戲成癮方面,都是比較有效的。”劉豔稱,治療大都是對話的形式展開。

在經歷過尷尬的對話後,劉豔逐漸找到讓男孩和自己交流的技巧,“你能和我聊聊你的遊戲嗎?”

男孩有些不屑:“你又不懂,和你說什麼?”

劉豔把姿態放低,用一種請教的語氣,“你就跟我講講,我要玩怎麼辦”。他有些不耐煩,但“交流總算是開始了”。

醫生們還發現,病房裡的男孩迅速建立起同盟,分享自己的遊戲心得,共同進出。臨近傍晚,四五個男孩抱著籃球興沖沖跑進小樓,一陣風似的捲上樓,踩得樓梯“咚咚”響。一個母親扇了扇空氣中還未彌散的汗味,“這群大小夥子啊”。

這是治療方案的一種,讓男孩在現實中交到朋友。

“男孩們有共同的經歷,他們跟樂於跟同齡人分享自己的祕密,而不是家人。”劉豔在個體訪談和團體對話中,感受尤為清晰。有人在對話中越來越多地提到在病房裡的另一個人,“顯然,他們的交流更多”。

"

文章摘要:2019年6月,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作為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日前正式啟用。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來。這裡沒有鐵門,沒有大鎖,沒有電擊。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文 | 蘇惟楚

編輯 | 王珊

醫生牛雅娟發現,門診病房裡的遊戲成癮者從去年6月變得多起來。

2018年,世衛組織(WHO)發佈《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預覽版,將“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列入成癮性疾患章節。一年後,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遊戲成癮正式被列為“精神疾病”。

父母們似乎又找到一根稻草。在此之前,他們“想盡了所有辦法”,剪斷網線、暴力、送孩子去封閉的訓練基地,為數不多的人帶孩子去了精神科。

牛雅娟每週三下午出診,作為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二科主任,她在物質和行為成癮方面經驗豐富。牛雅娟的診室朝南,窗戶佔了一整面牆,牆壁上的光影被切割成規則的矩形。沉迷遊戲的孩子被爸媽帶了進來,這些組合無一例外,父母在哭,孩子面無表情。

十幾歲的女孩端著手機,母親哭著陳述完,她頭也不抬地揮揮手:“我就沒必要來,他們非要我來。”每天躺著打遊戲的男生,初中開始輟學,幾乎不出門,因為被斷網,憤怒之下,推搡了父親好幾次。一個14歲的孩子在胳膊上割了深深淺淺十幾道傷口,他在玩一個佈置任務遊戲,要求從看恐怖電影開始,自殘,終點是死亡。他仰著頭,一臉憧憬:“還有十幾天,我就可以死了。”

他們上了癮。大腦釋放多巴胺,強烈的快感湧出。很快,大腦把這種噴湧解釋為錯誤,產生的多巴胺越來越少。為了維持愉悅的高峰,他們不得不繼續加大刺激,花更多時間玩更投入的遊戲。遊戲給了他們控制生活的幻覺。

過去數年裡,“遊戲成癮”看似得到關注,卻一直被遮蔽在戒除網癮的極端案例中,真正的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

在沒有太多參照對象的情況下,牛雅娟在這所公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裡開始了一次嘗試,七八個遊戲成癮的少年和他們的父母住進了行為成癮病房。這座二層小樓試圖營造出家的氛圍,客廳、電視、綠植,家長們睡在摺疊床上,24小時和孩子住在一間屋子裡。

小樓裡,醫生試圖幫孩子重建生活的秩序。父母也漸漸發現,他們以為問題始於遊戲,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一切問題。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北京回龍觀醫院的行為成癮病房

失控

作為研究成癮的專家,牛雅娟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怎樣的程度算是遊戲成癮?

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個女生在社交網絡留下這樣的疑惑,發佈問題前一天,母親和妹妹就此爆發了一次激烈衝突。母親發現,念初二的妹妹躲在被子裡通宵打遊戲,翹課,十個月裡,她用母親手機給遊戲充了近三萬塊。母親試圖沒收手機,陪妹妹上學,但過程並不愉快。

“你們才有病!”母親提出去看醫生,女孩反鎖臥室門,尖著嗓子喊:“照你們這麼說,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都有病。”

“遊戲成癮的本質是失控。”見過各類的遊戲成癮患者後,牛雅娟給出了總結。遊戲成癮者在遊戲行為上的時間、頻率、強度、開始和結束都失去了掌控,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因此受到影響,情況持續一年以上。因為腦發育不完全,對壓力缺乏應對技巧,遊戲成癮者中,未成年人居多。

但作為當事人,孩子們很少能察覺到這種失控。

四年過去,20歲的劉旭描述16歲的自己時,時不時低聲自嘲,“現在想起來挺陌生的,完全停不下來,血都是熱的。”在19英寸的液晶寬屏前,他最長一次連續坐了312小時。

半小時一局,他趁小怪還剩最後一點血時將它擊殺,金幣叮鈴叮鈴掉落。他掌握著節奏,在全場擁有絕對的領導力,殺死英雄、推倒塔,成功擊中的音效鑽進他的耳朵,一鼓一鼓地刺激著大腦。

那是他最快樂的時刻,腦中一簇簇煙花炸開。只要停下,煙花驟熄,他的雙手無處可去。他已經很久沒去上課,在網吧留下的最高記錄是13天。

這個世界,他carry全場,他是王者。這裡沒人會在意,16歲少年的頭髮已經很久沒洗,結成了綹。

住在北京回龍觀醫院成癮病房裡的孩子,大都有類似的經歷,時間最長的一個,除了吃飯睡覺,24小時都在打遊戲,他中斷了學業,這種生活持續了一年多。

一個月前,幾乎沒有孩子主動走進這座二層小樓。“他們不耐煩一直被父母唸叨,‘要我來我就來’,有點被強迫的意思”,作為成癮病房的心理治療師,劉豔很快察覺到這種牴觸。

在前兩次的個體訪談裡,一個男孩坐在她對面,30分鐘裡,不管什麼問題,他的回覆只有“不知道”“還行”“沒感覺”。男孩打的是一款小眾單機遊戲,每天五六個小時,剩下的時間撲在論壇和遊戲直播中。他覺得自己“還好”,儘管已經休學一段時間了。

“我們這樣是不是有點尷尬?”劉豔注視著男孩,語氣溫和,男孩咧咧嘴,“是挺尷尬的”,但接下來的回答依然超不過三個字。從業11年的劉豔理解這種牴觸,“他們覺得醫生跟家長一樣,也是來說教的,在孩子看來,醫生就是干擾他們打遊戲的”。

被幹擾的滋味並不好受,一入院就被沒收手機的少年們不同程度出現了戒斷反應,焦躁,坐立難安,手發抖。收手機時,一個男孩和母親爆發了衝突,他死死攥著,不許別人拿走。

另一個男孩,剛入院的那幾天,面朝牆躺著,不按時起床,不參加任何活動,因為長期打遊戲,他的脊椎頸椎有些變形,微微蜷著。母親上前喊他,他裝作聽不見。

但醫生注意到,男孩會偷偷觀察其他人,有人打撲克,他假作不經意,默默湊了過去。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山西太原一家戒網學校,類似的民營機構都主張軍事化管理

“你以為遊戲才是問題,其實並不是”

找到牛雅娟之後,家長們常用的陳述收尾是:“我什麼辦法都試過了,都沒用。”

他們的辦法大都雷同,沒收手機、零花錢,剪網線,勸服、打罵、跟蹤。

在一部關於網癮的紀錄片裡,一個母親坐在沙發上,抹著眼淚:“媽媽跟著你到網吧,就站在外面,你知道媽媽心有多痛嗎?我的兒子在裡面,遊戲吞噬了我的兒子。”

醫生問男生:“聽了媽媽的話,你是什麼感受?”

靜默了片刻,男孩說:“關我屁事”。

“家長們總以為問題是因為遊戲才產生的,但事實上,遊戲只是承載了這些問題。”牛雅娟說。在她看來,遊戲成癮孩子的背後,大都是有問題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的衝突和變化,在沙盤遊戲中呈現得格外明晰。“沙盤意象能夠表達遊戲者內心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持續對話”,劉豔通過孩子對沙子、水和沙具的創建,捕捉到許多語言無法演繹的細節,比如情感隔離、孤獨、憤怒、無助。

一個孩子把代表自己的小人放置在沙區中央,用手指在四周勾勒出一個框,“這是孤獨”。另一個孩子在沙區擺下了代表自己和父母的小人,“父母”背對著“孩子”,相距甚遠。

一個18歲的男孩被父母送了進來,過去十幾年的人生裡,他一直是優秀的存在。他考上了很好的大學,但很快,就休學了。初中接觸遊戲後,父母開始“嚴格限制”,唸書的時候不許玩,放假才被允許。這樣的相處模式只是他生活的一段延伸,一旦男孩自己的意願和父母發生衝突,無一例外,他都會被否定。長時間的管控裡,男孩的自主性“變得極差”。

“上了大學,他就瘋了”,劉豔說,擁有大片自由的男生有些無措,他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長時間被壓抑的渴望噴湧而出,除了吃飯睡覺,他24小時都沉浸其中,直到休學。

作為母親的劉豔在生活中也能察覺到許多可能觸發遊戲成癮的痕跡。

劉豔13歲的兒子剛剛放暑假,家長群裡已經開始討論,“有的孩子一進門就打遊戲,有的還沒進門,就給父母打招呼,把手機給我準備好,這幾天你不要管我。”劉豔並不認同這種驟緊驟鬆的方式,她嘗試跟兒子溝通,教他如何建立和手機、和遊戲相處的模式。

嚴防死守的反面,是另一些家長的放縱和寵溺。

一個14歲的男孩已經輟學很久了,因為不出門運動,他變得肥胖,被強行斷網後,他甚至和家人發生推搡。男孩由爺爺奶奶看護長大,父母幾乎不被提及。小學畢業之後,男孩就不怎麼去上學了。

“爺爺奶奶真的覺得不上學沒有問題嗎?並不是。”劉豔的表述中,寵溺放縱孩子的家長,大都不是真正的愛,更像是一種交換,“你高興就好,只要別跟我鬧脾氣”。男孩的爺爺奶奶真正意識到出問題時,已經無法控制住這個男孩,只能默許一切,“只要你開心”。但劉豔能夠察覺,男孩內心對情感充滿渴求。

醫生們的描述中,進入醫院治療之前的孩子和父母,像是在站在浮冰的兩端,一次次試圖與對方接近,又一次次遠離。

父親喊:我養你這麼多年,你吃我的喝我的,還要和我對著幹,你就是個白眼狼。

兒子站起身,踢開凳子:那我死好了。

在劉豔的診室裡,這樣的表達太常見了。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病房裡的沙盤遊戲區

治療

門診的遊戲成癮病人在增加,但治療效果並不好。許多孩子來了第一次之後,就再也不來了,牛雅娟清楚,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康復了,相反,“他們沒有改變現狀的動力”。

去年十月,牛雅娟開始籌劃建立這樣一個病房,能夠讓患者住進來,集中進行治療干預,作為家庭環節不可缺失的部分,家長也被納入治療方案。

能夠提供給她參考的案例太少,過去許多年,儘管“遊戲成癮”總被討論,但大都發生在訓練營和民營醫院,入院標準、效果評估、長期跟訪都存在數據缺失。她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在公立醫院,這樣的嘗試可謂是大膽。近半年的時間裡,醫生們從房間的功能、色彩,到治療的方案反覆討論。進門的會客廳,沙發是淡藍色的,對面是電視和電視櫃,窗簾是綠色,試圖呈現一種“住家的氛圍”。

入院的診療一共6-8周,分為兩個階段,4-6周的戒斷期,剩下兩週,醫生們會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家長們被要求一同入住其中,大多是母親,“可能父親承擔了掙錢養家的擔子”。

與封閉式訓練營不同,這棟二層小樓沒有鐵門,沒有大鎖。醫生們會時刻觀察那些牴觸情緒強、不願意配合治療的孩子,反覆囑咐家長,一定要隨時陪伴。“至今還沒有孩子逃離”,牛雅娟稱,評估中,除了病理的診斷標準外,還要觀察孩子的改變動機和情緒,“改變動機特別不強的,或者情緒問題特別嚴重的,一般會轉入封閉式病房”。

極端的治療手段一直佔據大眾的視野,牛雅娟總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們會電擊嗎?你們會體罰嗎?”

這裡的醫生主張心理治療優先,其次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最末。劉豔參與了病房功能區的設計。迷你KTV、小書吧、動感單車、體感遊戲被安置其中。這是一種行為替代療法,在孩子們的戒斷期,讓他們試圖從其他娛樂和運動方式中找到快感和成就,讓他們明白,並不是只能從遊戲中獲得這些。

一個習慣掌控一切的母親干擾兒子,“你去選這個多好”。男孩突然發怒,把紙甩開,“我一個都不選了!”醫生們趕緊制止她,“要讓孩子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力”,牛雅娟反覆強調。

在這裡,強迫和懲戒是被禁止的。一個個頭很高的男孩,喜歡看書,宅。醫生們希望他能夠參加其他一些活動,他說,球類的就不要提了,一點興趣都沒有。牛雅娟放棄勸說,但很快發現,他圍棋下得很好,臉上也開始有笑容了。

男孩們的日程被安排得很滿。每天六點多起床,醫生們會安排一些集體的藝術行為治療的課程,或者集體運動,也會就個人的情況安排當天的診療,比如個體訪談、家庭會話。

“國際上公認的,動機訪談和認知行為治療在治療遊戲成癮方面,都是比較有效的。”劉豔稱,治療大都是對話的形式展開。

在經歷過尷尬的對話後,劉豔逐漸找到讓男孩和自己交流的技巧,“你能和我聊聊你的遊戲嗎?”

男孩有些不屑:“你又不懂,和你說什麼?”

劉豔把姿態放低,用一種請教的語氣,“你就跟我講講,我要玩怎麼辦”。他有些不耐煩,但“交流總算是開始了”。

醫生們還發現,病房裡的男孩迅速建立起同盟,分享自己的遊戲心得,共同進出。臨近傍晚,四五個男孩抱著籃球興沖沖跑進小樓,一陣風似的捲上樓,踩得樓梯“咚咚”響。一個母親扇了扇空氣中還未彌散的汗味,“這群大小夥子啊”。

這是治療方案的一種,讓男孩在現實中交到朋友。

“男孩們有共同的經歷,他們跟樂於跟同齡人分享自己的祕密,而不是家人。”劉豔在個體訪談和團體對話中,感受尤為清晰。有人在對話中越來越多地提到在病房裡的另一個人,“顯然,他們的交流更多”。

網癮病房的日與夜

廣東深圳,一位少年躲在外面玩手機遊戲。

和解

出於治療的需要,在跟孩子建立信任之後,經過孩子同意,劉豔還會邀請家長一同參與旁聽。在此之前,這些孩子大都沒有正式地表達過自己對父母的不滿。

聽完孩子的發言,一個母親趕忙解釋,訴說自己的不易和艱難,以及恨鐵不成鋼。劉豔沒有打斷,她看向一旁,男孩低著頭,不再說話。

“你聽到這個是什麼感受 ? ”劉豔問孩子。

“我只覺得在你心裡,我一無是處,你已經放棄我了。”

劉豔轉頭看向母親,她愣了一下,眼裡有淚,沒有再解釋。

有時候,在家庭會話中,衝突也一觸即發。

孩子指責父母不肯再信任多一點,家長反脣相譏,你前科累累。劉豔默默坐在一旁,不去打擾他們,她希望每一方都儘可能充分地表達,也希望理解家庭成員日常相處的模式。

治療的間隙,醫生們會組織家長上課,糾正他們的認知和言行。

“很長時間以來,他們沉浸在孩子失敗的認知裡,孩子原本那些可愛的、值得珍視的點都被家長忽視了。”家長們被鼓勵從細節裡找尋孩子的優點。一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原來在遊戲方面是很有想法的,他並不是麻木機械地操作。另一個母親試圖寬慰沮喪的兒子,在戒斷的頭幾天,他堅守了只玩4個小時的承諾,但有一天,他超時了。母親拍拍他:“你看你前幾天都做到了,只有一天沒有,很有毅力了。”

他們也學會不再追問,“治療到底什麼時候見效”。

牛雅娟告訴他們,改變一直都在發生,不一定直接地體現在遊戲上面,“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指標。”後來,一個父親興沖沖地找到她:之前我兒子眼裡什麼都沒有,這次來看他,他居然主動搬椅子,說“爸爸,你坐”。

也有無奈的時刻。一位母親連續兩次拒絕了醫生的陪伴請求,“放棄吧,他沒救了。”母親表現得很冷漠,掛了電話。劉豔只能引導男生,去接納這樣的現實。

更多的家長開始面對自己的問題,有人追著牛雅娟問:“對這個孩子,我還能再做些什麼?”一個月以前,她最常提出的問題是:“我家孩子怎麼才能變得正常起來?”

在一次家庭對話結束後,一個母親站起來,展開雙臂,含著眼淚對兒子說:“讓媽媽抱抱你。”

“他能察覺到,那一刻是真正的純粹的愛,而不是空掛在嘴上的‘媽媽愛你,都是為你好’。”

在劉豔的描述裡,沒有任何猶豫,男孩起身,伸出手,回抱了母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