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穿行在靜寧縣綿延壯觀的蘋果林海,可以充分感受到蘋果產業興旺發展給靜寧百姓帶來的富足和喜悅。“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成為靜寧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2018 年果品總產量 76 萬噸,產值 35. 5 億元,成為享譽全國的‘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靜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錦鴻介紹到。

作為乾旱少雨的旱作農業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靜寧縣是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靜寧蘋果產業將何去何從?

因地制宜

號準產業發展脈搏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黃土高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優越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靜寧蘋果形正、色豔、質脆、味美、酸甜度比例適中的特點。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穿行在靜寧縣綿延壯觀的蘋果林海,可以充分感受到蘋果產業興旺發展給靜寧百姓帶來的富足和喜悅。“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成為靜寧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2018 年果品總產量 76 萬噸,產值 35. 5 億元,成為享譽全國的‘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靜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錦鴻介紹到。

作為乾旱少雨的旱作農業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靜寧縣是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靜寧蘋果產業將何去何從?

因地制宜

號準產業發展脈搏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黃土高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優越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靜寧蘋果形正、色豔、質脆、味美、酸甜度比例適中的特點。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靜寧縣扶貧辦主任吳國錦介紹說,南部鄉鎮部分群眾在房前屋後栽植果樹,自發零星栽植果園,雖然佈局分散、疏於管理、收益微薄,但仍讓生活十分困難、渴望改變貧窮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有了對蘋果產業的初步探索,1988 年初,靜寧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反覆算賬對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作出了《關於發展蘋果產業的決定》,掀起了全縣第一輪建園熱潮,當年新植果園 2.4 萬畝。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穿行在靜寧縣綿延壯觀的蘋果林海,可以充分感受到蘋果產業興旺發展給靜寧百姓帶來的富足和喜悅。“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成為靜寧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2018 年果品總產量 76 萬噸,產值 35. 5 億元,成為享譽全國的‘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靜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錦鴻介紹到。

作為乾旱少雨的旱作農業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靜寧縣是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靜寧蘋果產業將何去何從?

因地制宜

號準產業發展脈搏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黃土高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優越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靜寧蘋果形正、色豔、質脆、味美、酸甜度比例適中的特點。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靜寧縣扶貧辦主任吳國錦介紹說,南部鄉鎮部分群眾在房前屋後栽植果樹,自發零星栽植果園,雖然佈局分散、疏於管理、收益微薄,但仍讓生活十分困難、渴望改變貧窮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有了對蘋果產業的初步探索,1988 年初,靜寧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反覆算賬對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作出了《關於發展蘋果產業的決定》,掀起了全縣第一輪建園熱潮,當年新植果園 2.4 萬畝。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經過十五年的努力,2002 年靜寧縣果園面積發展到 20 萬畝,湧現了一批果園“萬畝鄉”“千畝村”和果品收入“萬元戶”,進一步堅定了全縣上下以果興農富農的決心和信心。

2011 年以來,靜寧縣委、縣政府在總結實踐經驗、科學判斷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的發展目標,著力在均衡南北擴規模、打響品牌興產業、突出特色建龍頭、兩頭延伸增效益上下功夫,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蘋果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意見》,從項目配套、品牌保護、技術支撐、信貸貼息、鏈條延伸等方面加大對蘋果產業的扶持力度。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穿行在靜寧縣綿延壯觀的蘋果林海,可以充分感受到蘋果產業興旺發展給靜寧百姓帶來的富足和喜悅。“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成為靜寧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2018 年果品總產量 76 萬噸,產值 35. 5 億元,成為享譽全國的‘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靜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錦鴻介紹到。

作為乾旱少雨的旱作農業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靜寧縣是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靜寧蘋果產業將何去何從?

因地制宜

號準產業發展脈搏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黃土高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優越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靜寧蘋果形正、色豔、質脆、味美、酸甜度比例適中的特點。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靜寧縣扶貧辦主任吳國錦介紹說,南部鄉鎮部分群眾在房前屋後栽植果樹,自發零星栽植果園,雖然佈局分散、疏於管理、收益微薄,但仍讓生活十分困難、渴望改變貧窮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有了對蘋果產業的初步探索,1988 年初,靜寧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反覆算賬對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作出了《關於發展蘋果產業的決定》,掀起了全縣第一輪建園熱潮,當年新植果園 2.4 萬畝。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經過十五年的努力,2002 年靜寧縣果園面積發展到 20 萬畝,湧現了一批果園“萬畝鄉”“千畝村”和果品收入“萬元戶”,進一步堅定了全縣上下以果興農富農的決心和信心。

2011 年以來,靜寧縣委、縣政府在總結實踐經驗、科學判斷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的發展目標,著力在均衡南北擴規模、打響品牌興產業、突出特色建龍頭、兩頭延伸增效益上下功夫,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蘋果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意見》,從項目配套、品牌保護、技術支撐、信貸貼息、鏈條延伸等方面加大對蘋果產業的扶持力度。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產業的發展和對一個地域的認識與把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梳理靜寧蘋果產業發展史,可以看到的是對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史。靜寧縣蘋果產業的持續發展,一方面是得益於自然稟賦,另一方面歷屆縣委、縣政府對蘋果產業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入,推動蘋果產業逐步向縱深發展。

因勢利導

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積極性


如果不是蘋果產業,雷向龍不敢奢望現在的生活。走進靜寧縣雷溝村雷向龍的家,花了 50 多萬蓋的二層小洋樓格外闊氣,10 多萬的小轎車是他平日出門的代步工具。“我種了 10 畝蘋果樹,去年蘋果收入達到了 23 萬元。”雷向龍笑著說。

現如今,靜寧人因為有蘋果產業而自豪。但是,在產業形成之初,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雷向龍回憶說:“剛開始發展蘋果的時候,鄉政府給村裡每家每戶發蘋果樹苗,鼓勵大家種蘋果。蘋果又不能天天吃,大家都不願意種。好多人偷偷把樹苗拔掉,又種成小麥、玉米。”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穿行在靜寧縣綿延壯觀的蘋果林海,可以充分感受到蘋果產業興旺發展給靜寧百姓帶來的富足和喜悅。“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成為靜寧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2018 年果品總產量 76 萬噸,產值 35. 5 億元,成為享譽全國的‘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靜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錦鴻介紹到。

作為乾旱少雨的旱作農業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靜寧縣是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靜寧蘋果產業將何去何從?

因地制宜

號準產業發展脈搏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黃土高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優越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靜寧蘋果形正、色豔、質脆、味美、酸甜度比例適中的特點。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靜寧縣扶貧辦主任吳國錦介紹說,南部鄉鎮部分群眾在房前屋後栽植果樹,自發零星栽植果園,雖然佈局分散、疏於管理、收益微薄,但仍讓生活十分困難、渴望改變貧窮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有了對蘋果產業的初步探索,1988 年初,靜寧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反覆算賬對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作出了《關於發展蘋果產業的決定》,掀起了全縣第一輪建園熱潮,當年新植果園 2.4 萬畝。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經過十五年的努力,2002 年靜寧縣果園面積發展到 20 萬畝,湧現了一批果園“萬畝鄉”“千畝村”和果品收入“萬元戶”,進一步堅定了全縣上下以果興農富農的決心和信心。

2011 年以來,靜寧縣委、縣政府在總結實踐經驗、科學判斷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的發展目標,著力在均衡南北擴規模、打響品牌興產業、突出特色建龍頭、兩頭延伸增效益上下功夫,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蘋果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意見》,從項目配套、品牌保護、技術支撐、信貸貼息、鏈條延伸等方面加大對蘋果產業的扶持力度。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產業的發展和對一個地域的認識與把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梳理靜寧蘋果產業發展史,可以看到的是對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史。靜寧縣蘋果產業的持續發展,一方面是得益於自然稟賦,另一方面歷屆縣委、縣政府對蘋果產業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入,推動蘋果產業逐步向縱深發展。

因勢利導

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積極性


如果不是蘋果產業,雷向龍不敢奢望現在的生活。走進靜寧縣雷溝村雷向龍的家,花了 50 多萬蓋的二層小洋樓格外闊氣,10 多萬的小轎車是他平日出門的代步工具。“我種了 10 畝蘋果樹,去年蘋果收入達到了 23 萬元。”雷向龍笑著說。

現如今,靜寧人因為有蘋果產業而自豪。但是,在產業形成之初,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雷向龍回憶說:“剛開始發展蘋果的時候,鄉政府給村裡每家每戶發蘋果樹苗,鼓勵大家種蘋果。蘋果又不能天天吃,大家都不願意種。好多人偷偷把樹苗拔掉,又種成小麥、玉米。”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沒拔,也沒管過,結果蘋果樹 6 年後豐收。外省的客商來收購,1 斤 5 毛多,一畝地收入 1000 多元錢。那時候小麥、玉米幾乎不掙錢,1 頭年豬才賣 200 元,1000 塊錢根本就是天文數字。”雷向龍說。看到經濟效益後,大家才開始慢慢意識到蘋果能掙錢,村裡家家戶戶開始種蘋果。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氣候條件,靜寧蘋果品質優良,市場上很暢銷,果農日子逐漸富裕起來。

多年來,靜寧歷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性措施,充分發動群眾向山地、川區進軍,修梯田、建果園,持之以恆地推進蘋果產業開發。經過多年的培育,如今的靜寧農民人均果業收益佔到可支配收入的 70% 以上,蘋果產業已成為全縣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柱,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基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協同發力

擦亮“靜寧蘋果”金字招牌


如果說行政推動是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之本,那麼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科技驅動是靜寧蘋果產業發展之要,品牌帶動則是產業發展之魂。

為進一步加強蘋果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靜寧縣於 2013 年成立果樹果品研究所,2015 年成立靜寧蘋果“產學研”聯盟,2017 年建立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靜寧綜合試驗示範基地和平涼市蘋果產業人才培訓基地,2018 年建立靜寧蘋果院士專家工作站和甘肅省人才培養基地,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廣泛合作,促進了靜寧乃至甘肅省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穿行在靜寧縣綿延壯觀的蘋果林海,可以充分感受到蘋果產業興旺發展給靜寧百姓帶來的富足和喜悅。“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成為靜寧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2018 年果品總產量 76 萬噸,產值 35. 5 億元,成為享譽全國的‘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靜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錦鴻介紹到。

作為乾旱少雨的旱作農業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靜寧縣是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靜寧蘋果產業將何去何從?

因地制宜

號準產業發展脈搏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黃土高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優越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靜寧蘋果形正、色豔、質脆、味美、酸甜度比例適中的特點。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靜寧縣扶貧辦主任吳國錦介紹說,南部鄉鎮部分群眾在房前屋後栽植果樹,自發零星栽植果園,雖然佈局分散、疏於管理、收益微薄,但仍讓生活十分困難、渴望改變貧窮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有了對蘋果產業的初步探索,1988 年初,靜寧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反覆算賬對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作出了《關於發展蘋果產業的決定》,掀起了全縣第一輪建園熱潮,當年新植果園 2.4 萬畝。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經過十五年的努力,2002 年靜寧縣果園面積發展到 20 萬畝,湧現了一批果園“萬畝鄉”“千畝村”和果品收入“萬元戶”,進一步堅定了全縣上下以果興農富農的決心和信心。

2011 年以來,靜寧縣委、縣政府在總結實踐經驗、科學判斷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的發展目標,著力在均衡南北擴規模、打響品牌興產業、突出特色建龍頭、兩頭延伸增效益上下功夫,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蘋果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意見》,從項目配套、品牌保護、技術支撐、信貸貼息、鏈條延伸等方面加大對蘋果產業的扶持力度。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產業的發展和對一個地域的認識與把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梳理靜寧蘋果產業發展史,可以看到的是對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史。靜寧縣蘋果產業的持續發展,一方面是得益於自然稟賦,另一方面歷屆縣委、縣政府對蘋果產業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入,推動蘋果產業逐步向縱深發展。

因勢利導

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積極性


如果不是蘋果產業,雷向龍不敢奢望現在的生活。走進靜寧縣雷溝村雷向龍的家,花了 50 多萬蓋的二層小洋樓格外闊氣,10 多萬的小轎車是他平日出門的代步工具。“我種了 10 畝蘋果樹,去年蘋果收入達到了 23 萬元。”雷向龍笑著說。

現如今,靜寧人因為有蘋果產業而自豪。但是,在產業形成之初,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雷向龍回憶說:“剛開始發展蘋果的時候,鄉政府給村裡每家每戶發蘋果樹苗,鼓勵大家種蘋果。蘋果又不能天天吃,大家都不願意種。好多人偷偷把樹苗拔掉,又種成小麥、玉米。”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沒拔,也沒管過,結果蘋果樹 6 年後豐收。外省的客商來收購,1 斤 5 毛多,一畝地收入 1000 多元錢。那時候小麥、玉米幾乎不掙錢,1 頭年豬才賣 200 元,1000 塊錢根本就是天文數字。”雷向龍說。看到經濟效益後,大家才開始慢慢意識到蘋果能掙錢,村裡家家戶戶開始種蘋果。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氣候條件,靜寧蘋果品質優良,市場上很暢銷,果農日子逐漸富裕起來。

多年來,靜寧歷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性措施,充分發動群眾向山地、川區進軍,修梯田、建果園,持之以恆地推進蘋果產業開發。經過多年的培育,如今的靜寧農民人均果業收益佔到可支配收入的 70% 以上,蘋果產業已成為全縣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柱,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基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協同發力

擦亮“靜寧蘋果”金字招牌


如果說行政推動是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之本,那麼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科技驅動是靜寧蘋果產業發展之要,品牌帶動則是產業發展之魂。

為進一步加強蘋果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靜寧縣於 2013 年成立果樹果品研究所,2015 年成立靜寧蘋果“產學研”聯盟,2017 年建立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靜寧綜合試驗示範基地和平涼市蘋果產業人才培訓基地,2018 年建立靜寧蘋果院士專家工作站和甘肅省人才培養基地,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廣泛合作,促進了靜寧乃至甘肅省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採穗圃、母本園、智能溫室、物聯網、滴灌和微噴灌設施……走進靜寧縣果樹研究所,這些現代化的農業設施比比皆是。據瞭解,目前,靜寧果樹所已成功引進蜜脆、英偉、煙富 3 號、玉華早富、紅將軍等國內外品種 40 餘個,已掌握無病毒苗木繁育核心技術,可有效保障靜寧蘋果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老果園更新改造對優質苗木的需求。

除了在育苗環節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外,2014 年以來,靜寧縣林業局也加強了“豐產園樹形改良優化修剪”“保肥節水、免耕覆蓋”“三級五類示範園創建”以及“高接換頭授粉”“行道樹栽植海棠授粉”等技術的培訓和推廣力度,為生產出高品質的蘋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穿行在靜寧縣綿延壯觀的蘋果林海,可以充分感受到蘋果產業興旺發展給靜寧百姓帶來的富足和喜悅。“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成為靜寧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2018 年果品總產量 76 萬噸,產值 35. 5 億元,成為享譽全國的‘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靜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錦鴻介紹到。

作為乾旱少雨的旱作農業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靜寧縣是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靜寧蘋果產業將何去何從?

因地制宜

號準產業發展脈搏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黃土高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優越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靜寧蘋果形正、色豔、質脆、味美、酸甜度比例適中的特點。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靜寧縣扶貧辦主任吳國錦介紹說,南部鄉鎮部分群眾在房前屋後栽植果樹,自發零星栽植果園,雖然佈局分散、疏於管理、收益微薄,但仍讓生活十分困難、渴望改變貧窮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有了對蘋果產業的初步探索,1988 年初,靜寧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反覆算賬對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作出了《關於發展蘋果產業的決定》,掀起了全縣第一輪建園熱潮,當年新植果園 2.4 萬畝。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經過十五年的努力,2002 年靜寧縣果園面積發展到 20 萬畝,湧現了一批果園“萬畝鄉”“千畝村”和果品收入“萬元戶”,進一步堅定了全縣上下以果興農富農的決心和信心。

2011 年以來,靜寧縣委、縣政府在總結實踐經驗、科學判斷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的發展目標,著力在均衡南北擴規模、打響品牌興產業、突出特色建龍頭、兩頭延伸增效益上下功夫,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蘋果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意見》,從項目配套、品牌保護、技術支撐、信貸貼息、鏈條延伸等方面加大對蘋果產業的扶持力度。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產業的發展和對一個地域的認識與把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梳理靜寧蘋果產業發展史,可以看到的是對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史。靜寧縣蘋果產業的持續發展,一方面是得益於自然稟賦,另一方面歷屆縣委、縣政府對蘋果產業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入,推動蘋果產業逐步向縱深發展。

因勢利導

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積極性


如果不是蘋果產業,雷向龍不敢奢望現在的生活。走進靜寧縣雷溝村雷向龍的家,花了 50 多萬蓋的二層小洋樓格外闊氣,10 多萬的小轎車是他平日出門的代步工具。“我種了 10 畝蘋果樹,去年蘋果收入達到了 23 萬元。”雷向龍笑著說。

現如今,靜寧人因為有蘋果產業而自豪。但是,在產業形成之初,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雷向龍回憶說:“剛開始發展蘋果的時候,鄉政府給村裡每家每戶發蘋果樹苗,鼓勵大家種蘋果。蘋果又不能天天吃,大家都不願意種。好多人偷偷把樹苗拔掉,又種成小麥、玉米。”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沒拔,也沒管過,結果蘋果樹 6 年後豐收。外省的客商來收購,1 斤 5 毛多,一畝地收入 1000 多元錢。那時候小麥、玉米幾乎不掙錢,1 頭年豬才賣 200 元,1000 塊錢根本就是天文數字。”雷向龍說。看到經濟效益後,大家才開始慢慢意識到蘋果能掙錢,村裡家家戶戶開始種蘋果。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氣候條件,靜寧蘋果品質優良,市場上很暢銷,果農日子逐漸富裕起來。

多年來,靜寧歷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性措施,充分發動群眾向山地、川區進軍,修梯田、建果園,持之以恆地推進蘋果產業開發。經過多年的培育,如今的靜寧農民人均果業收益佔到可支配收入的 70% 以上,蘋果產業已成為全縣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柱,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基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協同發力

擦亮“靜寧蘋果”金字招牌


如果說行政推動是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之本,那麼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科技驅動是靜寧蘋果產業發展之要,品牌帶動則是產業發展之魂。

為進一步加強蘋果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靜寧縣於 2013 年成立果樹果品研究所,2015 年成立靜寧蘋果“產學研”聯盟,2017 年建立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靜寧綜合試驗示範基地和平涼市蘋果產業人才培訓基地,2018 年建立靜寧蘋果院士專家工作站和甘肅省人才培養基地,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廣泛合作,促進了靜寧乃至甘肅省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採穗圃、母本園、智能溫室、物聯網、滴灌和微噴灌設施……走進靜寧縣果樹研究所,這些現代化的農業設施比比皆是。據瞭解,目前,靜寧果樹所已成功引進蜜脆、英偉、煙富 3 號、玉華早富、紅將軍等國內外品種 40 餘個,已掌握無病毒苗木繁育核心技術,可有效保障靜寧蘋果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老果園更新改造對優質苗木的需求。

除了在育苗環節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外,2014 年以來,靜寧縣林業局也加強了“豐產園樹形改良優化修剪”“保肥節水、免耕覆蓋”“三級五類示範園創建”以及“高接換頭授粉”“行道樹栽植海棠授粉”等技術的培訓和推廣力度,為生產出高品質的蘋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蘋果產業化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靜寧縣每年投入資金近 800 萬元,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健全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延長蘋果產業鏈,初步形成了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營銷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的大發展格局。目前,靜寧建成常津公司、恆達公司等貯藏營銷型、包裝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龍頭企業 108 家,年總貯藏能力達 52 萬噸,實現了一季生產、週年銷售。除了大力發展以果汁、果酒、果醋為主的果品精深加工業,還積極發展以紙箱包裝、果實套袋等為主的蘋果關聯產業,建成恆通果汁、欣葉集團等一批包裝配套型龍頭企業。

近年來,靜寧縣逐步建成了各類果品認證基地 53 萬畝,其中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認證基地 33.6 萬畝、良好農業規範(GAP)蘋果基地 1 萬畝、出口基地 18.4 萬畝,靜寧蘋果也先後獲得“中華名果”等 13 個大獎,成功註冊為全國馳名商標,擁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和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6 張國家級名片和“中華名果”“品牌價值十強”等 14 個大獎殊榮。


"

我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最適合蘋果發展。甘肅省靜寧縣便是地處黃土高原產區的蘋果產業大縣。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穿行在靜寧縣綿延壯觀的蘋果林海,可以充分感受到蘋果產業興旺發展給靜寧百姓帶來的富足和喜悅。“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成為靜寧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2018 年果品總產量 76 萬噸,產值 35. 5 億元,成為享譽全國的‘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靜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錦鴻介紹到。

作為乾旱少雨的旱作農業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靜寧縣是如何將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的?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野下,靜寧蘋果產業將何去何從?

因地制宜

號準產業發展脈搏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黃土高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之一。優越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靜寧蘋果形正、色豔、質脆、味美、酸甜度比例適中的特點。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靜寧縣扶貧辦主任吳國錦介紹說,南部鄉鎮部分群眾在房前屋後栽植果樹,自發零星栽植果園,雖然佈局分散、疏於管理、收益微薄,但仍讓生活十分困難、渴望改變貧窮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有了對蘋果產業的初步探索,1988 年初,靜寧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反覆算賬對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作出了《關於發展蘋果產業的決定》,掀起了全縣第一輪建園熱潮,當年新植果園 2.4 萬畝。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經過十五年的努力,2002 年靜寧縣果園面積發展到 20 萬畝,湧現了一批果園“萬畝鄉”“千畝村”和果品收入“萬元戶”,進一步堅定了全縣上下以果興農富農的決心和信心。

2011 年以來,靜寧縣委、縣政府在總結實踐經驗、科學判斷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百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大縣”的發展目標,著力在均衡南北擴規模、打響品牌興產業、突出特色建龍頭、兩頭延伸增效益上下功夫,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蘋果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意見》,從項目配套、品牌保護、技術支撐、信貸貼息、鏈條延伸等方面加大對蘋果產業的扶持力度。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產業的發展和對一個地域的認識與把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梳理靜寧蘋果產業發展史,可以看到的是對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史。靜寧縣蘋果產業的持續發展,一方面是得益於自然稟賦,另一方面歷屆縣委、縣政府對蘋果產業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入,推動蘋果產業逐步向縱深發展。

因勢利導

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積極性


如果不是蘋果產業,雷向龍不敢奢望現在的生活。走進靜寧縣雷溝村雷向龍的家,花了 50 多萬蓋的二層小洋樓格外闊氣,10 多萬的小轎車是他平日出門的代步工具。“我種了 10 畝蘋果樹,去年蘋果收入達到了 23 萬元。”雷向龍笑著說。

現如今,靜寧人因為有蘋果產業而自豪。但是,在產業形成之初,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雷向龍回憶說:“剛開始發展蘋果的時候,鄉政府給村裡每家每戶發蘋果樹苗,鼓勵大家種蘋果。蘋果又不能天天吃,大家都不願意種。好多人偷偷把樹苗拔掉,又種成小麥、玉米。”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沒拔,也沒管過,結果蘋果樹 6 年後豐收。外省的客商來收購,1 斤 5 毛多,一畝地收入 1000 多元錢。那時候小麥、玉米幾乎不掙錢,1 頭年豬才賣 200 元,1000 塊錢根本就是天文數字。”雷向龍說。看到經濟效益後,大家才開始慢慢意識到蘋果能掙錢,村裡家家戶戶開始種蘋果。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氣候條件,靜寧蘋果品質優良,市場上很暢銷,果農日子逐漸富裕起來。

多年來,靜寧歷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性措施,充分發動群眾向山地、川區進軍,修梯田、建果園,持之以恆地推進蘋果產業開發。經過多年的培育,如今的靜寧農民人均果業收益佔到可支配收入的 70% 以上,蘋果產業已成為全縣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柱,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基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協同發力

擦亮“靜寧蘋果”金字招牌


如果說行政推動是靜寧蘋果產業的發展之本,那麼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科技驅動是靜寧蘋果產業發展之要,品牌帶動則是產業發展之魂。

為進一步加強蘋果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靜寧縣於 2013 年成立果樹果品研究所,2015 年成立靜寧蘋果“產學研”聯盟,2017 年建立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靜寧綜合試驗示範基地和平涼市蘋果產業人才培訓基地,2018 年建立靜寧蘋果院士專家工作站和甘肅省人才培養基地,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廣泛合作,促進了靜寧乃至甘肅省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採穗圃、母本園、智能溫室、物聯網、滴灌和微噴灌設施……走進靜寧縣果樹研究所,這些現代化的農業設施比比皆是。據瞭解,目前,靜寧果樹所已成功引進蜜脆、英偉、煙富 3 號、玉華早富、紅將軍等國內外品種 40 餘個,已掌握無病毒苗木繁育核心技術,可有效保障靜寧蘋果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老果園更新改造對優質苗木的需求。

除了在育苗環節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外,2014 年以來,靜寧縣林業局也加強了“豐產園樹形改良優化修剪”“保肥節水、免耕覆蓋”“三級五類示範園創建”以及“高接換頭授粉”“行道樹栽植海棠授粉”等技術的培訓和推廣力度,為生產出高品質的蘋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蘋果產業化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靜寧縣每年投入資金近 800 萬元,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健全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延長蘋果產業鏈,初步形成了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營銷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的大發展格局。目前,靜寧建成常津公司、恆達公司等貯藏營銷型、包裝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龍頭企業 108 家,年總貯藏能力達 52 萬噸,實現了一季生產、週年銷售。除了大力發展以果汁、果酒、果醋為主的果品精深加工業,還積極發展以紙箱包裝、果實套袋等為主的蘋果關聯產業,建成恆通果汁、欣葉集團等一批包裝配套型龍頭企業。

近年來,靜寧縣逐步建成了各類果品認證基地 53 萬畝,其中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認證基地 33.6 萬畝、良好農業規範(GAP)蘋果基地 1 萬畝、出口基地 18.4 萬畝,靜寧蘋果也先後獲得“中華名果”等 13 個大獎,成功註冊為全國馳名商標,擁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綠色產品和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6 張國家級名片和“中華名果”“品牌價值十強”等 14 個大獎殊榮。


年產值 35.5 億品牌價值 134 億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怎麼做到的



加強蘋果文化研究也是靜寧蘋果品牌保護的一大亮點。“靜寧蘋果”文化論壇、“靜寧蘋果”文化“六個一”工程首發式、賽果賽園、“到靜寧賞萬畝花海”……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有力地提升了靜寧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據專業機構評估,“靜寧蘋果”品牌價值達到 134 億元。

如今的靜寧,不再是昔日外界形容的“不毛之地”,而是春有百萬畝果花盛放、秋有香飄滿園碩果累累,在黃土地上繪就出了一幅產業興旺的斑斕畫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