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性創新是東北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經濟 歷史 交通 上海 投資 青島 天津 科技導報 2019-07-22
"

東北地區在推進中國工業發展方面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但進入 21世紀以來,由於諸多原因,發展動力不足,成為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的“問題區域”。唯有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在體制機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路徑和模式,才能推動東北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


"

東北地區在推進中國工業發展方面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但進入 21世紀以來,由於諸多原因,發展動力不足,成為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的“問題區域”。唯有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在體制機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路徑和模式,才能推動東北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


變革性創新是東北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的重大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闡述中明確提出“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強調以深化改革統領東北地區的振興與發展,而改革的核心為必須針對東北地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建立更加有效的新機制,精準施策。

東北地區作為中國工業化的先行地區,在推進國家工業化進程和建立完整的國民工業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就其歷史貢獻和現實的戰略重要性而言,可以用“推動中國工業化發展的‘柱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屏障’和鞏固國家國土安全的‘保障’”定義其地位和作用。從新中國成立到 20世紀 80年代一直髮揮著工業龍頭作用,創造了一系列經驗和模式,推動了中國工業化的發展,即使21世紀以來的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東北地區在處理歷史包袱、工業城市改造、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社會保障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為全國的工業和資源型城市發展提供了一系列模式。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東北地區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和動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且難度很大。目前東北地區正在從過去的老工業基地演化為多重因素交織的“複雜問題區域”。唯有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在體制機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路徑和模式,才能推動東北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

東北地區GDP地位下降的歷史原因

20世紀 80年代以來,東北地區經濟在規模、發展質量和水平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但在全國的地位逐步下降。2018 年,東北 3 省生產總值(GDP)僅佔全國的6.2%,比 1980 年下降了 7 個百分點。東北 3 省的經濟規模及佔全國比重如表 1所示。綜合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如下4點。


"

東北地區在推進中國工業發展方面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但進入 21世紀以來,由於諸多原因,發展動力不足,成為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的“問題區域”。唯有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在體制機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路徑和模式,才能推動東北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


變革性創新是東北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的重大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闡述中明確提出“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強調以深化改革統領東北地區的振興與發展,而改革的核心為必須針對東北地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建立更加有效的新機制,精準施策。

東北地區作為中國工業化的先行地區,在推進國家工業化進程和建立完整的國民工業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就其歷史貢獻和現實的戰略重要性而言,可以用“推動中國工業化發展的‘柱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屏障’和鞏固國家國土安全的‘保障’”定義其地位和作用。從新中國成立到 20世紀 80年代一直髮揮著工業龍頭作用,創造了一系列經驗和模式,推動了中國工業化的發展,即使21世紀以來的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東北地區在處理歷史包袱、工業城市改造、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社會保障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為全國的工業和資源型城市發展提供了一系列模式。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東北地區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和動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且難度很大。目前東北地區正在從過去的老工業基地演化為多重因素交織的“複雜問題區域”。唯有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在體制機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路徑和模式,才能推動東北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

東北地區GDP地位下降的歷史原因

20世紀 80年代以來,東北地區經濟在規模、發展質量和水平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但在全國的地位逐步下降。2018 年,東北 3 省生產總值(GDP)僅佔全國的6.2%,比 1980 年下降了 7 個百分點。東北 3 省的經濟規模及佔全國比重如表 1所示。綜合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如下4點。


變革性創新是東北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表 1 東北三省的經濟規模及佔全國的比重


中國工業化進程的空間演進

在過去 100多年中,實現工業化始終是中國的努力方向。從時間進程看,呈現的基本路徑是:發源於東北→東北領跑→沿海領跑→區域擴散均衡的過程,因此東北地區角色的變化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國的工業化起步於東北地區以及沿海地區的上海、天津、青島等少數城市,東北地區在這一進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引領者角色,到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其地位達到頂峰(相對而言)。20世紀 80年代開始,在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國沿海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加快,成為世界範圍內工業增長最快的區域,相應地其經濟地位也不斷提升,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逐步取代東北地區成為中國工業化的引領者。進入 21世紀後,由於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勞動力等條件的改善,中國內陸地區的工業化速度加快,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提升。上述工業化空間進程的變化,導致了東北 GDP地位的不斷降低。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過去 30年是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期,全球價值鏈快速興起,國際生產、貿易與投資活動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傳統的“一國生產、全球銷售”模式已經轉變為“國際生產、全球銷售”新模式,工序切片化與任務分割已經成為新型國際生產體系的顯著特徵。而東北地區作為中國最後退出計劃經濟體制的地區,適應上述變化是遲緩的,加之不利的區位條件和複雜的發展環境,以及保障國家安全的特殊工業地位,更進一步遲滯了其適應全球化的進程。現行的工業結構所依託的區域優勢已經弱化,結構轉換的遲滯使東北工業基地產業結構“老化”,從而增長活力嚴重不足,最終導致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生產比較優勢喪失和市場優勢的喪失,工業發展陷入困境。

經濟體制變化與政策紅利的不利地位

20世紀 80年代以來,中國開始逐步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建立市場機制也逐漸成為國家政策的主導方向。雖然東北地區在這一過程中也進行了相應的機制體制轉換,包括國有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市場經濟機制建立等諸多方面,曾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環境。其原因在於:改革開放初期實施的是“試探”性的改革策略,政策的著力區域多集中在中國的南方沿海區域,計劃經濟體制的慣性和“試探”性改革的不確定性客觀上延緩了東北地區的市場化改革。正是由於計劃經濟“慣性”力量的強大(源於國家和地方)和國家“試探性”改革的逐步成功在東北地區形成了明顯的不適應,才逐漸形成了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狀態與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狀態之間漸行漸遠的態勢。在上述“試探性”改革的演化路徑中,東北地區客觀上充當了“背書者”和“穩定器”的角色,可以認為不同時期東北地區的角色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成功——由於資源和基礎工業的支撐。國家調控的“大東北”與地方運作的“小東北”交織在一起,是東北地區體制機制轉變遲緩的根本原因。雖然21世紀以來實施的東北振興戰略使東北地區經濟、社會在相關領域取得了明顯成就,但深層次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目前的經濟社會運行機制越來越不適應市場化的要求。所以,東北地區在全國改革開放大潮的衝擊下和現代經濟的競爭中始終處於不利地位。

眾所周知,20世紀 90年代蘇聯實施的由計劃經濟向市場過渡的“休克療法”導致了其經濟的急速衰退,到如今仍處於動盪之中。東北地區是中國計劃經濟時期建立起來的最具計劃經濟特色的區域,其經濟組織方式、管理機制、運行模式具有固化的程式,而要使其很快轉變為適應市場的經濟模式是非常困難的,雖然體制轉型的“休克式”模式不顯著,但體制轉型確實對東北地區的影響深遠,至今無法走出陰影。

另一方面,中國的區域政策所產生的區域紅利效應也使東北處於不利地位,也是導致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緩慢和經濟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與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不同,中國政府的區域政策具有非常強的導向性和紅利效應,一個地區如果獲得國家政策的定向施惠,將會產生較大的發展效應,20世紀 50—70年代東北地區是國家經濟政策關注的重點區域,因而其發展較快;20世紀 80年代起,國家實施了東部沿海發展戰略和經濟特區等定向政策,產生了巨大的區域發展效應。1978 年東部沿海地區 GDP 佔全國的 49.8%,1990 年為52.6%,12 年提高了 2.8 個百分點;2000 年,東部地區GDP的比重上升到 59.4%。而此階段老工業基地衰退、體制轉型和全球化衝擊三方面不利因素在東北地區疊加,正是東北地區發展最艱難的時期。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獲利區域,故其經濟發展的政策紅利效果非常突出,東北地區在這一政策實施過程中獲利是微薄的。

資源枯竭與老工業基地衰退

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生命時間。東北地區資源豐富,其資源開發時間較長,依據資源優勢建立起來的資源型產業特徵明顯。隨著資源開發的逐步枯竭和產業發展進入“夕陽”,其經濟增長乏力必然導致經濟地位的下降和角色的變化。

根據發佈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東北地區共有資源型城市 43 座,其中地級城市 23 座,縣級市 20座,其中資源枯竭城市佔 1/3以上,例如阜新、撫順等煤礦城市,鞍山、本溪等冶金城市,伊春、白山等森林城市。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開發,加之缺乏可持續發展理念,資源已經枯竭,以此建立起來的經濟體系和城市面臨嚴峻的衰退態勢。

根據發佈的《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中國在計劃經濟時期在全國範圍內共建設工業城市 120個,其中東北地區有 28個,均是建成時間比較早的工業城市。這些城市絕大多數以重化工業為主,結構單一,長期以來生產任務過重而忽視了技術更新和技術改造,導致地區產業結構老化、生產工藝落後、設備陳舊,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此外,企業多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制機制不活,應對市場競爭乏術。

東北地區未來發展需處理的重大關係

體制機制的“破”與“立”

目前來看,東北地區體制機制的形式和沿海發達地區差異不大,但運行機制與先進地域差異巨大。基於東北地區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的發展趨勢,必須在體制機制的“破”與“立”上做好功課。

一是破行政經濟之窠臼,立符合發展形勢的“新型政經關係”。推動由政府(官員)運作經濟發展的模式向政府和企業家共同運作經濟發展載體、機制和模式轉變,積極整合提升各管理部門服務型職能,形成深度服務經濟發展的“合力型”協作機制。

二是破低效運行之窠臼,立創新高效之機制。圍繞經濟發展探索管理體制改革和黨政職能改革,綜合評估東北地區直管縣、開發區管理、農墾、森工、油田等特殊區域管理的作用和機制,圍繞市場需求調整相應的職能和運作機制,進行揚棄性機制創新,並建立合理的體制機制改革路線圖,有序分階段推進實施。

三是破泛工業化之意識,立精準產業化之機制。以地級城市為基本區域單元,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社會氛圍,選擇條件適宜的開發區,積極探索合理的運作模式,精準引導企業發展和產業集群建設,統籌謀劃產業總體發展戰略與空間佈局形態。

四是破勞動地域分工之困境,謀新型增長區域之戰略。全面審視全國經濟發展的區域新格局,深度挖掘東北地區比較優勢,合理謀劃東北地區發展大戰略、新定位,系統設計區域發展的新空間、新業態。

經濟發展的“振”與“興”

推動東北地區健康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振”和“興”是該系統工程中不同導向、不同階段的兩大任務。“振”即為原有產業的提振和擴張,是依託已有的產業基礎擴大產能,提高產量,是量的擴張。“興”是新興產業的構建與發展,是產業的創新與結構的升級,是質的提升。展望未來,要想使東北地區擺脫目前的發展困境,必須側重在“興”方面著力,圍繞創新、載體、支撐和環境四方面營造“興”的動力。

一是建立基於市場導向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推進科技創新成果有效就地轉化應用,營造東北地區經濟興旺的新動能。

二是利用好國家政策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產業發展活力與創造力。

三是以提質增效為核心,集聚東北地區潛能,深化落實國家工業化戰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東北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引導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

四是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大發展,改變結構偏重、產品單一的發展局面,壯大工業機器人、發動機、集成電路裝備、衛星應用、生物醫藥等裝備製造業,積極培育電子商務、供應鏈物流、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同時引導製造業企業從主要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和服務轉變,形成多點多業支撐發展新格局。

五是分層次打造一批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增長帶,構築引領和帶動產業發展的新平臺。

產業發展的“調”與“轉”

新時代東北地區的發展應著力轉變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變為三次產業協同帶動,由依賴資源消耗轉變為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

一是通過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生產管理技術創新,鞏固東北地區業已形成的裝備製造、農副食品加工業、醫藥製造業等產業規模優勢和競爭優勢,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努力創造條件延長產業鏈條,穩步提高產業的聯動效應,發揮穩定東北經濟的核心作用。

二是大力扶植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選擇有條件的新材料、環境節能設備、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精細化工、生物製藥、智能製造設備、光電子、農產品深加工、輕紡工業等為突破口,通過產業門類的擴容壯大實現第二產業的結構轉型和優化。努力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協同發展,促進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並努力營造帶動其他服務業的發展環境和動力。

三是利用遼中南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遼寧沿海經濟帶等已經形成的城鎮化、產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優勢,選擇有條件的產業、園區、企業,積極整合、著力培育新興產業,提高東北產業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四是牢牢把握好創新驅動發展這一“牛鼻子”,實施一系列旨在提升產業活力與競爭力的創新工程,推動建立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區域產業體系。

發展模式的“老”與“新”

所謂“老”是指傳統的發展模式,東北地區未來必須從傳統發展模式向新經濟、新需求、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轉型。

一是以延伸產業鏈、提高效益,增強競爭力為核心,上游向研發、設計延伸,下游向服務、銷售延伸,遴選有條件的企業和區域設計涵蓋全產業鏈的產業體系,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從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

二是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快生產方式、產業組織、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打造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實現從傳統發展模式向創新產業發展模式轉變。

三是打破以一城、一地單獨設計發展模式的思路,以開放、系統、網絡的視角統籌自身的發展,按照共享、效益的理念確定自身發展定位,破除行政區域的限制,通過企業合作或區域合作構造有效益的產業聯動發展模式,實現區域耦合共生髮展。

空間載體的“集”與“散”

新時代東北地區的發展應處理好要素利用與新增長空間的關係。

一是破除資源簡單利用之模式,建立高效利用資源之機制。要將科學利用資源、深化利用資源、高效利用資源、精細化利用資源作為東北地區發展的切入點。對某些關鍵性戰略資源,要充分重視市場對資源的需求,以地級市或更大區域為單元進行統籌規劃,按照整體效益最大化原則設計區域產業鏈條,實現精細化設計、精準化招商,使之切實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二是建立開發區聯動機制,打造新增長空間。東北地區開發區獨立的運作機制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大趨勢,應在其他條件具備的前提下,以地級市為單位構建覆蓋市域的對外開放平臺體系,構建聯合平臺、聯合發展、統籌開放的體制機制,建立各級開發區(園區)聯動發展機制,推動新增長空間聚勢發展。

東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途徑

發展平臺優化與創新

中國工業化快速發展並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經驗與模式之一就是開發區的設立與相應產業政策的定向施惠,東北地區未來發展政策的制定應對這些經驗模式進行深化與借鑑。東北地區的體制機制完善需要找準突破口進行漸進式推進,而具有明確國家政策導向的各類“區”是很好的平臺和抓手。而且,經過 30多年的建設,中國設立的大量各類功能性開發區域,也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鑑。使各類開發區成為自主創新能力強、資源利用效率高、綠色精益製造特色明顯、信息化程度高、質量效益好的示範窗口。

1)強化各類功能區改革示範區的功能。改革開放以來,東北地區的各類開發區在促進地區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發揮了區域輻射帶動作用,但改革的先行示範引領作用沒有發揮出來。應以國家級新區、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等為載體,重點探索體制機制的模式與路徑,形成引領帶動作用,逐步推進整個東北地區的機制創新。另一方面,總結既有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機制與模式,進一步優化完善,發揮先行示範引領作用。

2)優化既有園區功能與效率。目前東北地區既有的國家級開發區在優化東北產業結構、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方面雖然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明顯。應通過政策的引導,使各類開發區在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帶動東北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3)積極借鑑經驗與模式。利用國家對口合作的一系列政策,創新對內開放模式,積極借鑑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發展經驗與模式,因地制宜推動東北各地發展。

現代產業新體系建設

1)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從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出發,以打造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為目標推進東北地區裝備製造智能化改造。

一是整合資源,搭建智能製造網絡系統平臺,打造有實力的裝備製造企業研發團隊。

二是組織實施東北裝備製造業智能化改造重大技術攻關。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瞄準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燃氣輪機、先進發動機、集成電路裝備、衛星應用、光電子、生物醫藥等行業,推進製造業智能化改造;促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的綜合集成應用;研究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敏捷製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關鍵技術;發展再製造產業,實施高端再製造、智能再製造、在役再製造。

三是選擇有條件的企業,推廣卓越績效、精益生產、質量診斷、質量持續改進的先進生產管理模式和方法。

四是推廣先進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線檢測方法、智能化生產與物流系統技術。

五是推行裝備製造業綜合標準化,研究智能製造等重點領域的主要技術指標標準體系。

六是以企業為主體構建學習型和創新型的企業文化。

2)力爭在東北有條件的城市設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示範基地。

一是整合力量組建地方工業發展研究院,提升工程(技術)中心的創新作用。以既有科研院所的知識、技術、人才和科技資源為核心,構建引領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創新鏈體系。

二是利用工業強基等重點工程資金、技術改造資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或者引入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等,還可以採用首臺套、稅收優惠等多種政策支持方式,建立精準創新的扶持機制。

三是加強新模式、新業態的扶持。建立智能製造產業聯盟,技術對接和配套協作,協同推動智能裝備和產品研發、系統集成創新與產業化。培育智能監測、遠程診斷管理、全產業鏈追溯等工業互聯網新應用。

3)推動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引導農產品精深加工、現代中藥、高性能纖維及高端石墨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突出新型城鎮化對工業化的引導作用,改造提升現有的製造業聚集區,推動產業集聚向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人才利用

用好本地人才,區域發展的內生動力、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再造才有保障。東北地區擁有全國 12.4%和8.4%的研發機構和研發人員,10.2%和 11.2%的高等學校和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尤其在部分產業領域人才和人力資源豐富,具有科技創新潛力和後發優勢,是東北地區發展的人才基礎和寶貴財富。國家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地方政府應千方百計破除“官本位”的社會文化,激勵本地人才為全面振興獻力的責任意識、創新熱情和貢獻精神,營造全社會服務振興的人才氛圍,激發本地人才的活力與潛力。東北地區的民營經濟發展緩慢是突出問題,要破解這一問題,除了建立完善的機制、激發居住在本地的居民積極開拓創業外,還應吸引居住在沿海發達地區或國外的東北人返鄉創業和參與振興。

對策建議

研究建立機制與要素投入相結合的長效政策體系

注重體制機制和創新驅動相結合,政策設計上充分考慮國企改革、產業項目佈局、創新工程設置對地方經濟、就業的帶動作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突出城鎮化對工業化的引導作用,大力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強化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區域分工協作、城市化改造、社會環境建設等領域的政策深化設計和引導作用。

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以老工業區搬遷製造、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為抓手,改造提升現有的製造業聚集區,推動產業集聚向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支持一批(而不是幾個)特色優勢突出、產業鏈協同高效、核心競爭力強、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的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營造創新驅動的氛圍和環境,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發展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高、專注與細分市場的專業化小巨人企業。

營造產業發展的基礎動力

結合東北裝備製造業的優勢和戰略作用,著力推動整機企業和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基礎技術企業協同發展。強化平臺支撐,利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改革試驗,佈局和組建一批基礎研究中心,創建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重點產業技術基礎體系。加快機械、航空、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準製造、敏捷製造能力。

創新中央預算內引導東北創新鏈整合專項資金安排方式,支持企業牽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與科研院所合作模式,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帶動技術創新。圍繞瀋陽、大連、長春和哈爾濱,扶持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和人才培訓等。

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推動創新創業發展,激發產業活力和潛力。有針對性地深化研究東北老工業基地創新創業問題,探索優化勞動力、資本、產業、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的系統政策(或方案),激發新活力,培育發展新動力,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在東北地區快速發展。努力破解政府直接參與創新資源配置偏重、市場需求對技術創新引領作用發揮不足、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創新管理體制滯後等問題,營造促進東北創新創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在東北加快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改造東北傳統產業,促進新產品、新行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

持續推動東北地區與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合作

三四線城市發展活力不足是東北地區振興與發展難點區域之一。大部分城市依託資源建立起來的產業體系由於受資源、市場和產業本身競爭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加之不利的區位制約,面臨較大困難。應持續選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發展狀態好、經驗豐富的城市,與東北有關城市結對子,在人才、管理、產業等方面合作,推動其創新發展,激發城市發展活力和潛力。

東北地區的振興與發展必須以創新的思路,在系統上進行統籌謀劃,因勢利導,遠近結合,才能使其逐步走向興旺之路。體制機制的“破”與“立”、經濟發展的“振”與“興”、產業發展的“調”與“轉”、發展模式的“老”與“新”、空間載體的“集”與“散”5對關係,既是東北地區長期發展需要處理好的關係,也是近期協調發展急需處理好的關係。平臺優化與創新、現代產業新體系建設、人力與人才資源的合理利用是東北地區發展的重要抓手。應圍繞上述方面制定長效政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營造健康發展的基礎動力。(責任編輯 劉志遠)

參考文獻(略)

"

東北地區在推進中國工業發展方面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但進入 21世紀以來,由於諸多原因,發展動力不足,成為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的“問題區域”。唯有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在體制機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路徑和模式,才能推動東北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


變革性創新是東北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的重大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闡述中明確提出“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強調以深化改革統領東北地區的振興與發展,而改革的核心為必須針對東北地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建立更加有效的新機制,精準施策。

東北地區作為中國工業化的先行地區,在推進國家工業化進程和建立完整的國民工業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就其歷史貢獻和現實的戰略重要性而言,可以用“推動中國工業化發展的‘柱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屏障’和鞏固國家國土安全的‘保障’”定義其地位和作用。從新中國成立到 20世紀 80年代一直髮揮著工業龍頭作用,創造了一系列經驗和模式,推動了中國工業化的發展,即使21世紀以來的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東北地區在處理歷史包袱、工業城市改造、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社會保障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為全國的工業和資源型城市發展提供了一系列模式。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東北地區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和動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且難度很大。目前東北地區正在從過去的老工業基地演化為多重因素交織的“複雜問題區域”。唯有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在體制機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改善民生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路徑和模式,才能推動東北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

東北地區GDP地位下降的歷史原因

20世紀 80年代以來,東北地區經濟在規模、發展質量和水平方面取得了重大發展,但在全國的地位逐步下降。2018 年,東北 3 省生產總值(GDP)僅佔全國的6.2%,比 1980 年下降了 7 個百分點。東北 3 省的經濟規模及佔全國比重如表 1所示。綜合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如下4點。


變革性創新是東北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表 1 東北三省的經濟規模及佔全國的比重


中國工業化進程的空間演進

在過去 100多年中,實現工業化始終是中國的努力方向。從時間進程看,呈現的基本路徑是:發源於東北→東北領跑→沿海領跑→區域擴散均衡的過程,因此東北地區角色的變化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國的工業化起步於東北地區以及沿海地區的上海、天津、青島等少數城市,東北地區在這一進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引領者角色,到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其地位達到頂峰(相對而言)。20世紀 80年代開始,在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國沿海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加快,成為世界範圍內工業增長最快的區域,相應地其經濟地位也不斷提升,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逐步取代東北地區成為中國工業化的引領者。進入 21世紀後,由於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勞動力等條件的改善,中國內陸地區的工業化速度加快,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提升。上述工業化空間進程的變化,導致了東北 GDP地位的不斷降低。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過去 30年是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期,全球價值鏈快速興起,國際生產、貿易與投資活動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傳統的“一國生產、全球銷售”模式已經轉變為“國際生產、全球銷售”新模式,工序切片化與任務分割已經成為新型國際生產體系的顯著特徵。而東北地區作為中國最後退出計劃經濟體制的地區,適應上述變化是遲緩的,加之不利的區位條件和複雜的發展環境,以及保障國家安全的特殊工業地位,更進一步遲滯了其適應全球化的進程。現行的工業結構所依託的區域優勢已經弱化,結構轉換的遲滯使東北工業基地產業結構“老化”,從而增長活力嚴重不足,最終導致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生產比較優勢喪失和市場優勢的喪失,工業發展陷入困境。

經濟體制變化與政策紅利的不利地位

20世紀 80年代以來,中國開始逐步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建立市場機制也逐漸成為國家政策的主導方向。雖然東北地區在這一過程中也進行了相應的機制體制轉換,包括國有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市場經濟機制建立等諸多方面,曾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環境。其原因在於:改革開放初期實施的是“試探”性的改革策略,政策的著力區域多集中在中國的南方沿海區域,計劃經濟體制的慣性和“試探”性改革的不確定性客觀上延緩了東北地區的市場化改革。正是由於計劃經濟“慣性”力量的強大(源於國家和地方)和國家“試探性”改革的逐步成功在東北地區形成了明顯的不適應,才逐漸形成了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狀態與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狀態之間漸行漸遠的態勢。在上述“試探性”改革的演化路徑中,東北地區客觀上充當了“背書者”和“穩定器”的角色,可以認為不同時期東北地區的角色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成功——由於資源和基礎工業的支撐。國家調控的“大東北”與地方運作的“小東北”交織在一起,是東北地區體制機制轉變遲緩的根本原因。雖然21世紀以來實施的東北振興戰略使東北地區經濟、社會在相關領域取得了明顯成就,但深層次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目前的經濟社會運行機制越來越不適應市場化的要求。所以,東北地區在全國改革開放大潮的衝擊下和現代經濟的競爭中始終處於不利地位。

眾所周知,20世紀 90年代蘇聯實施的由計劃經濟向市場過渡的“休克療法”導致了其經濟的急速衰退,到如今仍處於動盪之中。東北地區是中國計劃經濟時期建立起來的最具計劃經濟特色的區域,其經濟組織方式、管理機制、運行模式具有固化的程式,而要使其很快轉變為適應市場的經濟模式是非常困難的,雖然體制轉型的“休克式”模式不顯著,但體制轉型確實對東北地區的影響深遠,至今無法走出陰影。

另一方面,中國的區域政策所產生的區域紅利效應也使東北處於不利地位,也是導致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緩慢和經濟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與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不同,中國政府的區域政策具有非常強的導向性和紅利效應,一個地區如果獲得國家政策的定向施惠,將會產生較大的發展效應,20世紀 50—70年代東北地區是國家經濟政策關注的重點區域,因而其發展較快;20世紀 80年代起,國家實施了東部沿海發展戰略和經濟特區等定向政策,產生了巨大的區域發展效應。1978 年東部沿海地區 GDP 佔全國的 49.8%,1990 年為52.6%,12 年提高了 2.8 個百分點;2000 年,東部地區GDP的比重上升到 59.4%。而此階段老工業基地衰退、體制轉型和全球化衝擊三方面不利因素在東北地區疊加,正是東北地區發展最艱難的時期。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獲利區域,故其經濟發展的政策紅利效果非常突出,東北地區在這一政策實施過程中獲利是微薄的。

資源枯竭與老工業基地衰退

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生命時間。東北地區資源豐富,其資源開發時間較長,依據資源優勢建立起來的資源型產業特徵明顯。隨著資源開發的逐步枯竭和產業發展進入“夕陽”,其經濟增長乏力必然導致經濟地位的下降和角色的變化。

根據發佈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東北地區共有資源型城市 43 座,其中地級城市 23 座,縣級市 20座,其中資源枯竭城市佔 1/3以上,例如阜新、撫順等煤礦城市,鞍山、本溪等冶金城市,伊春、白山等森林城市。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開發,加之缺乏可持續發展理念,資源已經枯竭,以此建立起來的經濟體系和城市面臨嚴峻的衰退態勢。

根據發佈的《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中國在計劃經濟時期在全國範圍內共建設工業城市 120個,其中東北地區有 28個,均是建成時間比較早的工業城市。這些城市絕大多數以重化工業為主,結構單一,長期以來生產任務過重而忽視了技術更新和技術改造,導致地區產業結構老化、生產工藝落後、設備陳舊,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此外,企業多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制機制不活,應對市場競爭乏術。

東北地區未來發展需處理的重大關係

體制機制的“破”與“立”

目前來看,東北地區體制機制的形式和沿海發達地區差異不大,但運行機制與先進地域差異巨大。基於東北地區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的發展趨勢,必須在體制機制的“破”與“立”上做好功課。

一是破行政經濟之窠臼,立符合發展形勢的“新型政經關係”。推動由政府(官員)運作經濟發展的模式向政府和企業家共同運作經濟發展載體、機制和模式轉變,積極整合提升各管理部門服務型職能,形成深度服務經濟發展的“合力型”協作機制。

二是破低效運行之窠臼,立創新高效之機制。圍繞經濟發展探索管理體制改革和黨政職能改革,綜合評估東北地區直管縣、開發區管理、農墾、森工、油田等特殊區域管理的作用和機制,圍繞市場需求調整相應的職能和運作機制,進行揚棄性機制創新,並建立合理的體制機制改革路線圖,有序分階段推進實施。

三是破泛工業化之意識,立精準產業化之機制。以地級城市為基本區域單元,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社會氛圍,選擇條件適宜的開發區,積極探索合理的運作模式,精準引導企業發展和產業集群建設,統籌謀劃產業總體發展戰略與空間佈局形態。

四是破勞動地域分工之困境,謀新型增長區域之戰略。全面審視全國經濟發展的區域新格局,深度挖掘東北地區比較優勢,合理謀劃東北地區發展大戰略、新定位,系統設計區域發展的新空間、新業態。

經濟發展的“振”與“興”

推動東北地區健康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振”和“興”是該系統工程中不同導向、不同階段的兩大任務。“振”即為原有產業的提振和擴張,是依託已有的產業基礎擴大產能,提高產量,是量的擴張。“興”是新興產業的構建與發展,是產業的創新與結構的升級,是質的提升。展望未來,要想使東北地區擺脫目前的發展困境,必須側重在“興”方面著力,圍繞創新、載體、支撐和環境四方面營造“興”的動力。

一是建立基於市場導向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推進科技創新成果有效就地轉化應用,營造東北地區經濟興旺的新動能。

二是利用好國家政策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產業發展活力與創造力。

三是以提質增效為核心,集聚東北地區潛能,深化落實國家工業化戰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東北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引導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

四是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大發展,改變結構偏重、產品單一的發展局面,壯大工業機器人、發動機、集成電路裝備、衛星應用、生物醫藥等裝備製造業,積極培育電子商務、供應鏈物流、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同時引導製造業企業從主要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和服務轉變,形成多點多業支撐發展新格局。

五是分層次打造一批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增長帶,構築引領和帶動產業發展的新平臺。

產業發展的“調”與“轉”

新時代東北地區的發展應著力轉變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變為三次產業協同帶動,由依賴資源消耗轉變為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

一是通過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生產管理技術創新,鞏固東北地區業已形成的裝備製造、農副食品加工業、醫藥製造業等產業規模優勢和競爭優勢,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努力創造條件延長產業鏈條,穩步提高產業的聯動效應,發揮穩定東北經濟的核心作用。

二是大力扶植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選擇有條件的新材料、環境節能設備、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精細化工、生物製藥、智能製造設備、光電子、農產品深加工、輕紡工業等為突破口,通過產業門類的擴容壯大實現第二產業的結構轉型和優化。努力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協同發展,促進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並努力營造帶動其他服務業的發展環境和動力。

三是利用遼中南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遼寧沿海經濟帶等已經形成的城鎮化、產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優勢,選擇有條件的產業、園區、企業,積極整合、著力培育新興產業,提高東北產業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四是牢牢把握好創新驅動發展這一“牛鼻子”,實施一系列旨在提升產業活力與競爭力的創新工程,推動建立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區域產業體系。

發展模式的“老”與“新”

所謂“老”是指傳統的發展模式,東北地區未來必須從傳統發展模式向新經濟、新需求、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轉型。

一是以延伸產業鏈、提高效益,增強競爭力為核心,上游向研發、設計延伸,下游向服務、銷售延伸,遴選有條件的企業和區域設計涵蓋全產業鏈的產業體系,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從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

二是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快生產方式、產業組織、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打造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實現從傳統發展模式向創新產業發展模式轉變。

三是打破以一城、一地單獨設計發展模式的思路,以開放、系統、網絡的視角統籌自身的發展,按照共享、效益的理念確定自身發展定位,破除行政區域的限制,通過企業合作或區域合作構造有效益的產業聯動發展模式,實現區域耦合共生髮展。

空間載體的“集”與“散”

新時代東北地區的發展應處理好要素利用與新增長空間的關係。

一是破除資源簡單利用之模式,建立高效利用資源之機制。要將科學利用資源、深化利用資源、高效利用資源、精細化利用資源作為東北地區發展的切入點。對某些關鍵性戰略資源,要充分重視市場對資源的需求,以地級市或更大區域為單元進行統籌規劃,按照整體效益最大化原則設計區域產業鏈條,實現精細化設計、精準化招商,使之切實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二是建立開發區聯動機制,打造新增長空間。東北地區開發區獨立的運作機制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大趨勢,應在其他條件具備的前提下,以地級市為單位構建覆蓋市域的對外開放平臺體系,構建聯合平臺、聯合發展、統籌開放的體制機制,建立各級開發區(園區)聯動發展機制,推動新增長空間聚勢發展。

東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途徑

發展平臺優化與創新

中國工業化快速發展並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經驗與模式之一就是開發區的設立與相應產業政策的定向施惠,東北地區未來發展政策的制定應對這些經驗模式進行深化與借鑑。東北地區的體制機制完善需要找準突破口進行漸進式推進,而具有明確國家政策導向的各類“區”是很好的平臺和抓手。而且,經過 30多年的建設,中國設立的大量各類功能性開發區域,也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鑑。使各類開發區成為自主創新能力強、資源利用效率高、綠色精益製造特色明顯、信息化程度高、質量效益好的示範窗口。

1)強化各類功能區改革示範區的功能。改革開放以來,東北地區的各類開發區在促進地區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發揮了區域輻射帶動作用,但改革的先行示範引領作用沒有發揮出來。應以國家級新區、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等為載體,重點探索體制機制的模式與路徑,形成引領帶動作用,逐步推進整個東北地區的機制創新。另一方面,總結既有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機制與模式,進一步優化完善,發揮先行示範引領作用。

2)優化既有園區功能與效率。目前東北地區既有的國家級開發區在優化東北產業結構、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方面雖然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明顯。應通過政策的引導,使各類開發區在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帶動東北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3)積極借鑑經驗與模式。利用國家對口合作的一系列政策,創新對內開放模式,積極借鑑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發展經驗與模式,因地制宜推動東北各地發展。

現代產業新體系建設

1)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從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出發,以打造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為目標推進東北地區裝備製造智能化改造。

一是整合資源,搭建智能製造網絡系統平臺,打造有實力的裝備製造企業研發團隊。

二是組織實施東北裝備製造業智能化改造重大技術攻關。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瞄準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燃氣輪機、先進發動機、集成電路裝備、衛星應用、光電子、生物醫藥等行業,推進製造業智能化改造;促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的綜合集成應用;研究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敏捷製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關鍵技術;發展再製造產業,實施高端再製造、智能再製造、在役再製造。

三是選擇有條件的企業,推廣卓越績效、精益生產、質量診斷、質量持續改進的先進生產管理模式和方法。

四是推廣先進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線檢測方法、智能化生產與物流系統技術。

五是推行裝備製造業綜合標準化,研究智能製造等重點領域的主要技術指標標準體系。

六是以企業為主體構建學習型和創新型的企業文化。

2)力爭在東北有條件的城市設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示範基地。

一是整合力量組建地方工業發展研究院,提升工程(技術)中心的創新作用。以既有科研院所的知識、技術、人才和科技資源為核心,構建引領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創新鏈體系。

二是利用工業強基等重點工程資金、技術改造資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或者引入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等,還可以採用首臺套、稅收優惠等多種政策支持方式,建立精準創新的扶持機制。

三是加強新模式、新業態的扶持。建立智能製造產業聯盟,技術對接和配套協作,協同推動智能裝備和產品研發、系統集成創新與產業化。培育智能監測、遠程診斷管理、全產業鏈追溯等工業互聯網新應用。

3)推動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引導農產品精深加工、現代中藥、高性能纖維及高端石墨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突出新型城鎮化對工業化的引導作用,改造提升現有的製造業聚集區,推動產業集聚向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人才利用

用好本地人才,區域發展的內生動力、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再造才有保障。東北地區擁有全國 12.4%和8.4%的研發機構和研發人員,10.2%和 11.2%的高等學校和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尤其在部分產業領域人才和人力資源豐富,具有科技創新潛力和後發優勢,是東北地區發展的人才基礎和寶貴財富。國家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地方政府應千方百計破除“官本位”的社會文化,激勵本地人才為全面振興獻力的責任意識、創新熱情和貢獻精神,營造全社會服務振興的人才氛圍,激發本地人才的活力與潛力。東北地區的民營經濟發展緩慢是突出問題,要破解這一問題,除了建立完善的機制、激發居住在本地的居民積極開拓創業外,還應吸引居住在沿海發達地區或國外的東北人返鄉創業和參與振興。

對策建議

研究建立機制與要素投入相結合的長效政策體系

注重體制機制和創新驅動相結合,政策設計上充分考慮國企改革、產業項目佈局、創新工程設置對地方經濟、就業的帶動作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突出城鎮化對工業化的引導作用,大力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強化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區域分工協作、城市化改造、社會環境建設等領域的政策深化設計和引導作用。

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以老工業區搬遷製造、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為抓手,改造提升現有的製造業聚集區,推動產業集聚向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支持一批(而不是幾個)特色優勢突出、產業鏈協同高效、核心競爭力強、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的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營造創新驅動的氛圍和環境,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發展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高、專注與細分市場的專業化小巨人企業。

營造產業發展的基礎動力

結合東北裝備製造業的優勢和戰略作用,著力推動整機企業和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基礎技術企業協同發展。強化平臺支撐,利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改革試驗,佈局和組建一批基礎研究中心,創建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重點產業技術基礎體系。加快機械、航空、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準製造、敏捷製造能力。

創新中央預算內引導東北創新鏈整合專項資金安排方式,支持企業牽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與科研院所合作模式,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帶動技術創新。圍繞瀋陽、大連、長春和哈爾濱,扶持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和人才培訓等。

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推動創新創業發展,激發產業活力和潛力。有針對性地深化研究東北老工業基地創新創業問題,探索優化勞動力、資本、產業、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的系統政策(或方案),激發新活力,培育發展新動力,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在東北地區快速發展。努力破解政府直接參與創新資源配置偏重、市場需求對技術創新引領作用發揮不足、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創新管理體制滯後等問題,營造促進東北創新創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在東北加快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改造東北傳統產業,促進新產品、新行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

持續推動東北地區與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合作

三四線城市發展活力不足是東北地區振興與發展難點區域之一。大部分城市依託資源建立起來的產業體系由於受資源、市場和產業本身競爭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加之不利的區位制約,面臨較大困難。應持續選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發展狀態好、經驗豐富的城市,與東北有關城市結對子,在人才、管理、產業等方面合作,推動其創新發展,激發城市發展活力和潛力。

東北地區的振興與發展必須以創新的思路,在系統上進行統籌謀劃,因勢利導,遠近結合,才能使其逐步走向興旺之路。體制機制的“破”與“立”、經濟發展的“振”與“興”、產業發展的“調”與“轉”、發展模式的“老”與“新”、空間載體的“集”與“散”5對關係,既是東北地區長期發展需要處理好的關係,也是近期協調發展急需處理好的關係。平臺優化與創新、現代產業新體系建設、人力與人才資源的合理利用是東北地區發展的重要抓手。應圍繞上述方面制定長效政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營造健康發展的基礎動力。(責任編輯 劉志遠)

參考文獻(略)

變革性創新是東北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簡介:金鳳君,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

注:本文發表於《科技導報》2019 年第12期,敬請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