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二)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

近年來,中部地區呈現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52.1%下降至2017年的45%,工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21.2%下降至2017年的12.9%,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6%上升至2017年的46%。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似乎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已經較高。但是,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看,雖然在工業化後期,這些國家的工業比重呈現下降而服務業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工業的生產效率卻並沒有表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只有高效率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比重上升才是“真實”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然而,從統計數據看,第二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12.6萬元/人。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

(三)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各類產業都取了較大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主導行業及具有比價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原料工業、燃料動力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並且中部個別城市產業單一結構明顯,這些結構單一地區,或嚴重依賴於當地的自然資源,或僅靠某一項、幾項支柱產業支撐。一旦這個行業出現危機,就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失速,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崩潰。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以煤炭為基礎展開的,形成了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表2 山西省各城市區位商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二)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

近年來,中部地區呈現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52.1%下降至2017年的45%,工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21.2%下降至2017年的12.9%,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6%上升至2017年的46%。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似乎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已經較高。但是,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看,雖然在工業化後期,這些國家的工業比重呈現下降而服務業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工業的生產效率卻並沒有表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只有高效率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比重上升才是“真實”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然而,從統計數據看,第二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12.6萬元/人。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

(三)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各類產業都取了較大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主導行業及具有比價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原料工業、燃料動力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並且中部個別城市產業單一結構明顯,這些結構單一地區,或嚴重依賴於當地的自然資源,或僅靠某一項、幾項支柱產業支撐。一旦這個行業出現危機,就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失速,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崩潰。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以煤炭為基礎展開的,形成了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表2 山西省各城市區位商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二)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

近年來,中部地區呈現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52.1%下降至2017年的45%,工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21.2%下降至2017年的12.9%,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6%上升至2017年的46%。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似乎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已經較高。但是,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看,雖然在工業化後期,這些國家的工業比重呈現下降而服務業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工業的生產效率卻並沒有表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只有高效率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比重上升才是“真實”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然而,從統計數據看,第二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12.6萬元/人。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

(三)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各類產業都取了較大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主導行業及具有比價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原料工業、燃料動力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並且中部個別城市產業單一結構明顯,這些結構單一地區,或嚴重依賴於當地的自然資源,或僅靠某一項、幾項支柱產業支撐。一旦這個行業出現危機,就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失速,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崩潰。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以煤炭為基礎展開的,形成了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表2 山西省各城市區位商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式中,LQij表示區位商;xij表示第j地區的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或產值。LQij值越大,區位商越大意味著該地區該產業的集聚程度越高,比較優勢越明顯。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具有比較優勢,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該產業較強的集聚能力;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處於比較劣勢,集聚能力弱。

(四)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

中部地區無論是產業的發展速度還是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不如東部地區甚至不如其他地區。表3描述了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兩個指標,從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的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6%,遠低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並且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從側面說明了中部地區工業企業的效率較低。從人均業務收入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業務收入為104.41萬元/人,遠低於東部地區的128.07萬元/人和全國平均水平,並且也低於西部和東北地區。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區基礎產業後期投入嚴重不足。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政策和投資重點都向東部地區傾斜,對中部地區的支持和投資都相對較小。由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佔比較大,經濟效益普遍較低,更新改造缺乏動力,一些老工業基地設備陳舊、技術老化和資金缺乏,這些都造成了中部地區基礎產業投資不足,基礎產業的發展基礎薄弱,後勁不足。

表3 2014年中國分區域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二)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

近年來,中部地區呈現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52.1%下降至2017年的45%,工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21.2%下降至2017年的12.9%,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6%上升至2017年的46%。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似乎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已經較高。但是,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看,雖然在工業化後期,這些國家的工業比重呈現下降而服務業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工業的生產效率卻並沒有表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只有高效率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比重上升才是“真實”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然而,從統計數據看,第二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12.6萬元/人。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

(三)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各類產業都取了較大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主導行業及具有比價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原料工業、燃料動力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並且中部個別城市產業單一結構明顯,這些結構單一地區,或嚴重依賴於當地的自然資源,或僅靠某一項、幾項支柱產業支撐。一旦這個行業出現危機,就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失速,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崩潰。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以煤炭為基礎展開的,形成了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表2 山西省各城市區位商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式中,LQij表示區位商;xij表示第j地區的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或產值。LQij值越大,區位商越大意味著該地區該產業的集聚程度越高,比較優勢越明顯。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具有比較優勢,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該產業較強的集聚能力;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處於比較劣勢,集聚能力弱。

(四)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

中部地區無論是產業的發展速度還是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不如東部地區甚至不如其他地區。表3描述了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兩個指標,從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的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6%,遠低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並且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從側面說明了中部地區工業企業的效率較低。從人均業務收入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業務收入為104.41萬元/人,遠低於東部地區的128.07萬元/人和全國平均水平,並且也低於西部和東北地區。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區基礎產業後期投入嚴重不足。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政策和投資重點都向東部地區傾斜,對中部地區的支持和投資都相對較小。由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佔比較大,經濟效益普遍較低,更新改造缺乏動力,一些老工業基地設備陳舊、技術老化和資金缺乏,這些都造成了中部地區基礎產業投資不足,基礎產業的發展基礎薄弱,後勁不足。

表3 2014年中國分區域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鍾新橋,《中部地區產業發展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③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期間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五)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

圖4描述了四大板塊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的產業和外向度水平遠遠低於東部地區的水平,差距較大,並且也低於西部地區,這說明中部地區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明顯偏低,外貿的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限,這很可能會進一步制約中部地區產業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二)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

近年來,中部地區呈現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52.1%下降至2017年的45%,工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21.2%下降至2017年的12.9%,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6%上升至2017年的46%。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似乎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已經較高。但是,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看,雖然在工業化後期,這些國家的工業比重呈現下降而服務業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工業的生產效率卻並沒有表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只有高效率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比重上升才是“真實”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然而,從統計數據看,第二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12.6萬元/人。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

(三)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各類產業都取了較大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主導行業及具有比價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原料工業、燃料動力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並且中部個別城市產業單一結構明顯,這些結構單一地區,或嚴重依賴於當地的自然資源,或僅靠某一項、幾項支柱產業支撐。一旦這個行業出現危機,就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失速,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崩潰。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以煤炭為基礎展開的,形成了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表2 山西省各城市區位商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式中,LQij表示區位商;xij表示第j地區的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或產值。LQij值越大,區位商越大意味著該地區該產業的集聚程度越高,比較優勢越明顯。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具有比較優勢,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該產業較強的集聚能力;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處於比較劣勢,集聚能力弱。

(四)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

中部地區無論是產業的發展速度還是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不如東部地區甚至不如其他地區。表3描述了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兩個指標,從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的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6%,遠低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並且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從側面說明了中部地區工業企業的效率較低。從人均業務收入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業務收入為104.41萬元/人,遠低於東部地區的128.07萬元/人和全國平均水平,並且也低於西部和東北地區。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區基礎產業後期投入嚴重不足。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政策和投資重點都向東部地區傾斜,對中部地區的支持和投資都相對較小。由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佔比較大,經濟效益普遍較低,更新改造缺乏動力,一些老工業基地設備陳舊、技術老化和資金缺乏,這些都造成了中部地區基礎產業投資不足,基礎產業的發展基礎薄弱,後勁不足。

表3 2014年中國分區域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鍾新橋,《中部地區產業發展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③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期間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五)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

圖4描述了四大板塊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的產業和外向度水平遠遠低於東部地區的水平,差距較大,並且也低於西部地區,這說明中部地區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明顯偏低,外貿的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限,這很可能會進一步制約中部地區產業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4 2017年四大板塊產業和經濟外向度④

④產業和經濟外向度=進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規模的宏觀指標之一,其數值越大,表明國際市場對該國或地區的產品認可度越高。

(六)產業分工逐漸顯現,但還存在同構現象

表4描述的是2016年中部地區各省區間工業分工指數⑤,從工業分工指數來看,山西與其他省區的工業分工指數較大,這說明山西和中部其他省區存在產業同構問題,由於山西圍繞煤炭開採而展開的一些列工業以原材料為主,特色不明顯,單一結構明顯,而中部其他省區也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因此山西與其他省區可能會存在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的爭奪,導致大量的低水平重複建設,生產率水平較低。而從其他省份來看,工業分工指數較小,產業互補性較強,產業同構水平較低。

表4 2016年中部地區各省區間工業⑥分工指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二)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

近年來,中部地區呈現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52.1%下降至2017年的45%,工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21.2%下降至2017年的12.9%,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6%上升至2017年的46%。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似乎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已經較高。但是,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看,雖然在工業化後期,這些國家的工業比重呈現下降而服務業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工業的生產效率卻並沒有表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只有高效率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比重上升才是“真實”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然而,從統計數據看,第二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12.6萬元/人。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

(三)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各類產業都取了較大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主導行業及具有比價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原料工業、燃料動力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並且中部個別城市產業單一結構明顯,這些結構單一地區,或嚴重依賴於當地的自然資源,或僅靠某一項、幾項支柱產業支撐。一旦這個行業出現危機,就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失速,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崩潰。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以煤炭為基礎展開的,形成了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表2 山西省各城市區位商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式中,LQij表示區位商;xij表示第j地區的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或產值。LQij值越大,區位商越大意味著該地區該產業的集聚程度越高,比較優勢越明顯。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具有比較優勢,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該產業較強的集聚能力;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處於比較劣勢,集聚能力弱。

(四)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

中部地區無論是產業的發展速度還是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不如東部地區甚至不如其他地區。表3描述了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兩個指標,從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的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6%,遠低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並且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從側面說明了中部地區工業企業的效率較低。從人均業務收入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業務收入為104.41萬元/人,遠低於東部地區的128.07萬元/人和全國平均水平,並且也低於西部和東北地區。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區基礎產業後期投入嚴重不足。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政策和投資重點都向東部地區傾斜,對中部地區的支持和投資都相對較小。由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佔比較大,經濟效益普遍較低,更新改造缺乏動力,一些老工業基地設備陳舊、技術老化和資金缺乏,這些都造成了中部地區基礎產業投資不足,基礎產業的發展基礎薄弱,後勁不足。

表3 2014年中國分區域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鍾新橋,《中部地區產業發展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③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期間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五)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

圖4描述了四大板塊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的產業和外向度水平遠遠低於東部地區的水平,差距較大,並且也低於西部地區,這說明中部地區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明顯偏低,外貿的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限,這很可能會進一步制約中部地區產業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4 2017年四大板塊產業和經濟外向度④

④產業和經濟外向度=進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規模的宏觀指標之一,其數值越大,表明國際市場對該國或地區的產品認可度越高。

(六)產業分工逐漸顯現,但還存在同構現象

表4描述的是2016年中部地區各省區間工業分工指數⑤,從工業分工指數來看,山西與其他省區的工業分工指數較大,這說明山西和中部其他省區存在產業同構問題,由於山西圍繞煤炭開採而展開的一些列工業以原材料為主,特色不明顯,單一結構明顯,而中部其他省區也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因此山西與其他省區可能會存在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的爭奪,導致大量的低水平重複建設,生產率水平較低。而從其他省份來看,工業分工指數較小,產業互補性較強,產業同構水平較低。

表4 2016年中部地區各省區間工業⑥分工指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二)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

近年來,中部地區呈現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52.1%下降至2017年的45%,工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21.2%下降至2017年的12.9%,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6%上升至2017年的46%。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似乎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已經較高。但是,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看,雖然在工業化後期,這些國家的工業比重呈現下降而服務業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工業的生產效率卻並沒有表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只有高效率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比重上升才是“真實”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然而,從統計數據看,第二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12.6萬元/人。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

(三)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各類產業都取了較大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主導行業及具有比價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原料工業、燃料動力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並且中部個別城市產業單一結構明顯,這些結構單一地區,或嚴重依賴於當地的自然資源,或僅靠某一項、幾項支柱產業支撐。一旦這個行業出現危機,就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失速,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崩潰。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以煤炭為基礎展開的,形成了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表2 山西省各城市區位商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式中,LQij表示區位商;xij表示第j地區的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或產值。LQij值越大,區位商越大意味著該地區該產業的集聚程度越高,比較優勢越明顯。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具有比較優勢,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該產業較強的集聚能力;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處於比較劣勢,集聚能力弱。

(四)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

中部地區無論是產業的發展速度還是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不如東部地區甚至不如其他地區。表3描述了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兩個指標,從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的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6%,遠低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並且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從側面說明了中部地區工業企業的效率較低。從人均業務收入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業務收入為104.41萬元/人,遠低於東部地區的128.07萬元/人和全國平均水平,並且也低於西部和東北地區。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區基礎產業後期投入嚴重不足。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政策和投資重點都向東部地區傾斜,對中部地區的支持和投資都相對較小。由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佔比較大,經濟效益普遍較低,更新改造缺乏動力,一些老工業基地設備陳舊、技術老化和資金缺乏,這些都造成了中部地區基礎產業投資不足,基礎產業的發展基礎薄弱,後勁不足。

表3 2014年中國分區域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鍾新橋,《中部地區產業發展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③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期間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五)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

圖4描述了四大板塊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的產業和外向度水平遠遠低於東部地區的水平,差距較大,並且也低於西部地區,這說明中部地區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明顯偏低,外貿的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限,這很可能會進一步制約中部地區產業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4 2017年四大板塊產業和經濟外向度④

④產業和經濟外向度=進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規模的宏觀指標之一,其數值越大,表明國際市場對該國或地區的產品認可度越高。

(六)產業分工逐漸顯現,但還存在同構現象

表4描述的是2016年中部地區各省區間工業分工指數⑤,從工業分工指數來看,山西與其他省區的工業分工指數較大,這說明山西和中部其他省區存在產業同構問題,由於山西圍繞煤炭開採而展開的一些列工業以原材料為主,特色不明顯,單一結構明顯,而中部其他省區也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因此山西與其他省區可能會存在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的爭奪,導致大量的低水平重複建設,生產率水平較低。而從其他省份來看,工業分工指數較小,產業互補性較強,產業同構水平較低。

表4 2016年中部地區各省區間工業⑥分工指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其中,下標j和k表示不同區域;i表示產業,n表示產業個數;qij和qik分別表示兩地區i產業的產值;qj和qk分別為兩地區工業總產值。指數在0到2範圍之間,指數值越高,兩地區行業差異度越高,即區域分工程度越高;反之則說明兩地產業同構性較強。

⑥包括採礦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非金屬礦採選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菸草製造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業和製鞋業,木材加工,傢俱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醫藥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醫藥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其他製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三、促進中部地區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經過70年的發展,中部地區工業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還面臨著諸如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外向度偏低、基礎產業薄弱、產業結構虛高、工業結構同構等問題。根據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對策建議,以期能夠促進中部地區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解決中部地區產業結構偏差的思路,當然不是盲目擴大工業的規模和比重,在人均GDP超過8000-10000美元階段以後,中部地區的服務業比重必然呈現長期上漲的趨勢;但並不能因此否定工業對發展的根本性作用,即集聚高端生產要素、創造高質量就業和帶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引擎作用。製造業是創新的土壤,中部地區解決“過早去工業化”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

(二)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1)中部地區作為東部沿海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中部地區要立足自身的比較優勢,找準與東部地區的產業對接點,明確承接產業的重點,對中部地區的產業佈局進行引導,要根據各自的區位、優勢資源和產業基礎,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佈局,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優勢的產業佈局。充分挖掘自身的優勢資源,對優勢資源精心包裝,引進更多的外商投資來開發優勢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2)切實解決承接產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努力破除土地、資金、人才、資源等生產要素的約束,幫助外來投資者度過難關,讓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加強承接產業轉移的軟環境建設,加快大物流、大通道建設,建立各部分的協調聯動機制,減低企業的綜合營運成本。規範行政審批制度,提高服務意識。(3)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在鼓勵類產業轉移項目名單中的,降低轉移成本,在土地、廠房和稅收方面給予更大的優惠。(4)加大對產業轉移項目的金融支持,建立協調機制,搭建投融資平臺,為產業轉移項目開闢“綠色通道”,貸款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三)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1)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傳統產業向中高端發展,著力解決鋼鐵、建材、家電等傳統產業的過剩問題,對一些傳統產業關閉,一些效益差的產業合併重組,從供給端著力解決傳統產業的過剩問題。實施“智能製造提升工程”,把智能製造作為提升傳統產業的主攻方向,通過“智能+製造業”改變傳統產業的生產、銷售和管理模式,促進傳統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2)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部地區建設成為我國先進製造業中心,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等技術創新活動,逐漸佈局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產業專項,形成一批具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大力實施成果轉化行動,加強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合作交流,引導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大力實施招商引智,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四)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1)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地和裝備製造業中心,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建立原材料供應基地和裝製造業基地,並且在其他一些細分領域打造一批工業示範基地。(2)依託各省區的比較優勢,打造一批先進製造業基地,依託產業園區的優勢,吸引企業、人才與資金等要素集聚,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各省區打破區域壁壘,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發揮市場和政府的雙重作用,引導優勢產業發展,使優勢產業優勢更加明顯。比如安徽可以打造成為先進汽車製造業基地、武漢可以打造成先進製造業基地等。(3)依託目前中部地區的中原經濟區、長株潭、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發展政策,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打造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五)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1)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積極引導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製造合作,把區域內產能積極推向國際市場,不僅可以實現產能優勢互補,還可以為區域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條件。(2)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大力促進招商引資引智,提高區域內企業利用外資效率。促進區域內企業走出去,提高區域內企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提高區域內企業的外向度。(3)加強區域內各省區的產業合作,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和產業鏈條的延伸與升級。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作 者

姚鵬 張明志

發表於 《宏觀質量研究》2019年02期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漸形成。本文以中部地區為例來探討我國工業發展的歷程。中部地區的工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文章詳細探討了每一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諸如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產業結構單一化、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工業同構化等問題。為解決這問題,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建議。

關鍵詞

新中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階段劃分

基金項目

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專項課題(項目編號:18VSJ054)資助。

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①,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工業分工格局逐步優化。2017年中部地區工業增加值為67869.2億元,中部地區依靠佔全國10.7%的國土面積,產生的工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2.5%。2017年中部地區第一產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9%、第二產業佔45%、第三產業佔46%,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二產業比重略小於第三產業,中部地區處於後工業化階段。但是中部地區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也面臨著諸如要素獲取能力弱、環境汙染與能源浪費嚴重等方面的問題。本文首先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其次分析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後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工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①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工業分佈極不均衡,70%的工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的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不到10%。為改變這種發展不均衡狀況,國家從“一五”到“四五”實施的是區域平衡發展戰略,50%的建設資金都投到了內地。自此,中部地區也形成了以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煤炭能源、機械製造、運輸設備、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原材料輸出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本部分將以歷史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階段。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49年10月-1952年)

此時期,我國百廢待興,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恢復國民經濟。1949年9月通過了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共同綱領》指導了此階段的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規定了新民主義社會的經濟任務。主要任務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工業經濟,主要包括沒收官僚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工業、保護並有限地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保護和發展個體手工業等;二是要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在全國大力發展工業政策背景下,此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也隨之取得了較大成就。

1

工業所有制結構初步形成

1949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工業總產值是8.4%,集體企業佔21.8%,到1952年河南省國有工業企業產值佔全省總產值上升到24%,集體企業佔全省比下降到12.5%。1949年湖北省國有工業企業數佔全省總工業企業數的2.8%,到1952年上升到19.4%。1949年湖南省國有企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3.5%,到1952年這一比重上升到43.7%。1949年安徽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8.5%,到1952年上升到33.5%。1949年江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16.3%,到1952年上升到39.5%。1949年山西省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省總產值的63.3%,到1952年上升到77.7%。中部六省份無論是國有企業總產值所佔全省比重還是國有企業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是這一階段貫徹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重要表現,也是經濟得到迅速恢復的根本原因。

2

工業恢復生產,發展速度較快

1949年至1952年,中部地區各省份的工業總產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由於湖北省1949年工業總產值數據缺失,我們僅考慮其他五省份的工業總產值。1949年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的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98億元、3.18億元、3.63億元、2.64億元、2.07億元,到1952年分別增加到9.98億元、8.19億元、6.5億元、6.97億元、5.47億元,增幅分別為234.9%、157.5%、79.1%、164.0%、164.3%。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195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大大超越1949年,例如山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94萬噸,鋼產量從1949年的1.2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9.22萬噸;江西省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32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104.77萬噸;河南原煤產量從1949年的90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330萬噸;湖北省鋼產量從1949年的0.03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4.44萬噸,水泥產量從1949年2.29萬噸上升到1952年的25萬噸。工業產品的品種也有了很大的增長,以鋼為例,新中國成立以前能生產的鋼不到100種,到1952年增加到400種。並且到1952年還增加了很多以往不能生產的新的工業品,如冶金設備、大型機床等。這些都表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的恢復和發展都是比較迅速的。

3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經濟效率顯著提高

受數據的限制,本部分只考慮個別省份個別年份的勞動生產率。以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例,1949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11元,到1952年上升至669元,提高了一倍還要多,到1952年山西省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也達到644元,河南省為1112元,湖南省為435元。

4

職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以河南省國有企業為例,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國有企業職工平均貨幣工資達到347元,而這一數字在1949年僅為242元,上升了43%。湖南省1952年包括工業工人在內的所有企業的職工平均貨幣工資在1950年為288元,到1952年上升到313元。職工工資的提高可以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恢復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5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企業就業人數顯著提高

以第二產業為例,山西省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28.4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42.7萬人,增長50%。湖南省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從1950年的54.86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6.72萬人,增長40%。江西省從1950年的27.3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36.9萬人,增長35%。河南省從1949年的30萬人上升到1952年的74萬人,增長147%。從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來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工業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失業人數逐漸減小。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在恢復與發展生產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無論是從工業所有制結構、工業發展速度、工業經濟效率,還是從職工生活條件與就業人數方面都反應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二)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初步建設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2-1957年)

1953-1957年,我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加強以重工業為主的建設,對全國經濟佈局進行大力調整,“一五”期間開展了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奠定了基礎。在生產力佈局方面,重點加強內地建設的同時,注意利用和發展沿海地區的工業,156項中“一五”時期實際施工建設的是150項,其中民用企業有106個,中部地區29個,僅次於東北地區。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196.1億元,中部地區佔32.9%。在此階段新建了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鋼鐵工業基地,重點對山西大同、安徽淮南這些原料產地進行了擴建和改建,在山西太原進行了以基本化工為主的建設。通過“一五”計劃的實施為中部地區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由於新建企業的投產和原有企業生產的增長,工業總產值和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為43.6億元,到1957年上升至106.8億元(按照1952年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45%,上升幅度較大。1952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總產值的比重為12.7%,到1957年上升至13.6%。同時,工業產品產量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52年山西原煤產量為994萬噸,到1957年上升至2368萬噸,增加了138.2%;湖北省的鋼產量從1952年的4.44萬噸,上升到1957年的14.75萬噸,增加了231.1%。

(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77年)

1958-1977年我國經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又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二是“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三是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1

“大躍進”和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58-1965年)

隨著“一五”計劃的完成,1958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二五”計劃提出了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但是由於“大躍進”運動的影響,經濟發展片面追求高速度,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演化為“以鋼為綱”,全國上下進入了大鍊鋼的浪潮中,擠佔了輕工業的發展。此時在中部地區也佈局了一些重工業項目,比如太原鋼鐵廠的擴建,新建太原、洛陽、蚌埠大中型玻璃廠,合肥、鄭州形成的機械工業集中地,還有在洛陽重點建設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雖然“大躍進”對中部地區工業生產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但是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和隨後三年調整時期,到1965年中部工業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圖1描述的是中部地區各省區工業總產值的變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各省份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降低,產品質量下降,引發工業與其他部門的比列關係嚴重失調,輕重工業的比例也出現嚴重失調,由此導致從1960年開始出現工業總產值的下降。經過1962年的大幅度調整,國民經濟逐漸擺脫困境,出現回升趨勢,中央決定利用三年時間(1963-1965)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以此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過渡時期。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1 中部地區省份工業總產值趨勢

(1958-1965年)(單位:億元)

2

“三線建設”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66-1972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三五”計劃提出了加快“三線”建設,逐漸改變工業佈局,40%左右的投資都集中於“三線”地區。國家累計對“三線”建設投資200億元,投資各類項目2000多個,建設各類基地45個,新建工業城市30座,其中大部分投資和項目都集中於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也有一些投資和項目分部,比如湖北十堰汽車廠,並且也形成了豫西機械工業中心,以機床、軸承製造為特色的漢中工業區。通過“三線”建設,中部地區建立起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基地。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工業在全國呈現下降趨勢,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由1965年的29.72%下降到1978年的25.91%,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地位有所提升,從1965年的11.59%上升到1978年的13.22%。“三線”建設的劃分具有區域性,“一線”“二線”的地域範圍和政策差異並有沒被強調,中部地區在全國的地位並沒有被強調。國家的建設重點從“東中西”到“西中東”,中部地區地位比較尷尬,中部地區的投資份額並沒有被強調。

3

戰略調整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3-1978年)

從1971年開始,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尼克松總統訪華等,中國的對外關係進一步改善,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在這種情況下,工業佈局過分強調國防安全已不合時宜。基於此背景,1973年國家展開了以引進項目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引進的47個重要成套項目中,東部沿海地區佔24個,中部地區12個,西部地區11個。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經濟建設中,西進戰略的實施為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縮小了中部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從這一階段開始強調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部地區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1978年為268元)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12元)和東部地區(422元),但是仍然高於西部地區(217元)。

(四)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以前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2011年)

改革開放以來至十八大以前,中部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根據王海波(2017)的劃分方式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市場取向改革起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79-1984年),二是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三是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1

市場取向改革初步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貫徹執行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1979-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1)工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優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978年山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產值佔比為82%,到1984年下降為80%,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84年的20%。湖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72%,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5%上升到1984年的26%,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100%,到1984年下降為98%。湖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7%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3%上升到1984年的29%。河南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4%下降到1984年的71%,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6%上升到1984年的29%。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78%下降到1984年的74%,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21%上升到1984年的23%,並且1978年國有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9%,到1984年下降為97%。江西省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佔比由1978年的80%下降到1984年的69%,集體企業由1978年的17%上升到1984年的31%。在此階段集體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說明中部地區的企業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開始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取向改革已經開始起步。

產業結構趨於優化,主要體現在重工業和輕工業趨於協調發展。1978年河南省輕工業比重佔工業總產值的46%,到1984年上升到50%,重工業所佔比重從1978年54%下降到1984年的50%。湖南省輕工業產值比重從1978年的38%上升到1982年的46%,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62%下降到1982年的54%。湖北省輕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46%上升到1984年的48%,重工業比重從1978年的54%下降到1984年的52%。這說明這一時期在實現輕工業與重工業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工業落後於重工業的局面開始被改變。

(2)工業總產值和主要產品產量迅速增長

圖2描述的是1978-1984年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從圖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從1978年的760億元上升到1984年的1454億元,上升了近2倍。並且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17.9%上升到1984年的19.1%。工業品中除極少數產品產量下降以外,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都出現了很大的增長,以家電產品最為突出(如電冰箱、洗衣機、錄像機、電視機和照相機等)。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2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億元)

2

市場取向改革全面展開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85-1992年)

1984年10月召開的第十二屆三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闡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步驟,為全面改革繪製了藍圖。《決定》標誌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展開階段。

(1)以社會主義共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發展

湖南省1980年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76%,到1992年下降到59%,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由1980年的24%上升到1992年的30%,城鄉個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在1980年為0,到1992年上升到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0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36%。河南省國有工業總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66%下降到1992年的49%,集體企業由1985年的31%上升到1992年的36%,城鄉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3.5%上升到1992年的13.9%,其他經濟類型從1985年的0.07%上升到1992年的1.1%。安徽省全面所有制工業總產值佔比由1985年的65%下降到1992年的51%,集體所有制企業由1985年的21%上升到1992年的26%,個體企業由1985年的13%上升到1992年的22%。從中部地區的工業總產值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佔比呈下降趨勢,個體企業開始異軍突起,這表明市場取向改革已進入全面開展階段,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形成。

(2)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工業總產值都出現高速增長

湖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3.85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79.3億元,增加了2倍多。河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0.72億元,到1992年升至59.29億元,增加了差不多2倍。江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19.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50.4億元。湖北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45.57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119.03億元。江西省198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22.3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38.4億元。山西省1985年國有企業的工業資產投資為32.2億元,到1992年上升至63.3億元。雖然中部地區各省區都增加了投資額,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由於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影響,從1986年到1989年,幾乎所有沿海省份的投資份額都有所增加,“七五”時期東部地區的基建投資佔51.7%,中部地區為24.4%,西部地區為16.3%。

圖3描述了該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和佔全國的比重,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重卻出現了下降趨勢,這說明從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處於劣勢地位,這很可能與此時沿海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國家很多改革方案或者措施大部分都在東部地區試行和實施。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3 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及佔全國的比重

(億元)

3

市場取向改革繼續推進階段的中部地區工業經濟(1993-2011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1992年10月召開了中共十四大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並且中央開始重視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部地區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是由於沿海地區發展較快,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發展成績顯著,中部地區仍然處於“塌陷”狀態,2000年中部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8%,但是地區生產總值僅佔全國的22%,地方財政收入只佔全國的16%,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4%。從人均指標來看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此階段中部地區工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降趨勢,私營企業佔比逐年上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部地區工業經濟(2012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指明瞭方向,不斷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黨的十八以後先後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下降到2017年的19%,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7%上升到2017年的38%。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佔比從2012年的27%下降到2017年的16%,非公有制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3%上升到2017年的84%。湖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3%下降到2017年的27.3%,外商投資和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15.9%上升到2017年的16.6%,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3%。安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32.2%下降到2017年的25.3%,私營企業從2012年的34.7%上升到2017年的42.6%。湖南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4%下降到2017年的19.5%,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46.4%上升到2017年的55.6%,外商投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7.1%上升到2017年的8.9%。山西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國有企業(不包括國有控股)佔比從2012年的13.2%下降到2017年6.1%,私營企業佔比從2012年的24.3%上升到2017年28%,港澳臺投資佔比從2012年的3.2%上升到2012年的5.5%.

2

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2年R&D經費佔全國經費佔比為16%,到2017年上升為18%,R&D項目數也從2012年的330105項上升到2017年的770320件,專利申請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5%上升到2017年的17%,有效發明專利數佔全國的比重從2012年的12%上升到2017年的15%。

二、當前中部地區工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產業結構矛盾弱化了產業競爭力

當前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其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偏差過大,二元結構矛盾表現的較為突出。如表1所示,2017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5803.34億元、79937.91億元、80745.36億元,三次產業比為0.09:0.45:0.46,三次產業從業人員結構比為0.34:0.28:0.38。中部地區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部增加值的9%,而從業人員數佔比為34%,中部地區大量勞動力滯留於第一產業,導致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與經濟效益低下。進一步分析表明,中部地區的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不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導致中部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不高,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不足。

表1 中部地區三次產業增加值與從業人員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二)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矛盾問題

近年來,中部地區呈現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持續上升,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52.1%下降至2017年的45%,工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21.2%下降至2017年的12.9%,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6%上升至2017年的46%。從三次產業結構看,似乎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已經較高。但是,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規律看,雖然在工業化後期,這些國家的工業比重呈現下降而服務業比重呈現上升趨勢,但工業的生產效率卻並沒有表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只有高效率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比重上升才是“真實”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然而,從統計數據看,第二產業的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較為突出。2017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12.6萬元/人。也就是說,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

(三)產業結構單一化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各類產業都取了較大發展,但是整體來看,主導行業及具有比價優勢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原料工業、燃料動力工業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並且中部個別城市產業單一結構明顯,這些結構單一地區,或嚴重依賴於當地的自然資源,或僅靠某一項、幾項支柱產業支撐。一旦這個行業出現危機,就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失速,甚至讓一座城市的經濟崩潰。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以煤炭為基礎展開的,形成了高度依賴煤炭資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表2 山西省各城市區位商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2018年中部各省區統計年鑑。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式中,LQij表示區位商;xij表示第j地區的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或產值。LQij值越大,區位商越大意味著該地區該產業的集聚程度越高,比較優勢越明顯。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具有比較優勢,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該產業較強的集聚能力;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處於比較劣勢,集聚能力弱。

(四)基礎產業的基礎相對薄弱

中部地區無論是產業的發展速度還是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不如東部地區甚至不如其他地區。表3描述了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兩個指標,從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的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6%,遠低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並且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從側面說明了中部地區工業企業的效率較低。從人均業務收入指標來看,2014年中部地區業務收入為104.41萬元/人,遠低於東部地區的128.07萬元/人和全國平均水平,並且也低於西部和東北地區。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區基礎產業後期投入嚴重不足。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政策和投資重點都向東部地區傾斜,對中部地區的支持和投資都相對較小。由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佔比較大,經濟效益普遍較低,更新改造缺乏動力,一些老工業基地設備陳舊、技術老化和資金缺乏,這些都造成了中部地區基礎產業投資不足,基礎產業的發展基礎薄弱,後勁不足。

表3 2014年中國分區域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資料來源:鍾新橋,《中部地區產業發展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③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期間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五)產業發展外向度偏低

圖4描述了四大板塊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從圖中可以看出,中部地區的產業和外向度水平遠遠低於東部地區的水平,差距較大,並且也低於西部地區,這說明中部地區的產業和經濟外向度水平明顯偏低,外貿的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限,這很可能會進一步制約中部地區產業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圖4 2017年四大板塊產業和經濟外向度④

④產業和經濟外向度=進出口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規模的宏觀指標之一,其數值越大,表明國際市場對該國或地區的產品認可度越高。

(六)產業分工逐漸顯現,但還存在同構現象

表4描述的是2016年中部地區各省區間工業分工指數⑤,從工業分工指數來看,山西與其他省區的工業分工指數較大,這說明山西和中部其他省區存在產業同構問題,由於山西圍繞煤炭開採而展開的一些列工業以原材料為主,特色不明顯,單一結構明顯,而中部其他省區也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因此山西與其他省區可能會存在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的爭奪,導致大量的低水平重複建設,生產率水平較低。而從其他省份來看,工業分工指數較小,產業互補性較強,產業同構水平較低。

表4 2016年中部地區各省區間工業⑥分工指數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其中,下標j和k表示不同區域;i表示產業,n表示產業個數;qij和qik分別表示兩地區i產業的產值;qj和qk分別為兩地區工業總產值。指數在0到2範圍之間,指數值越高,兩地區行業差異度越高,即區域分工程度越高;反之則說明兩地產業同構性較強。

⑥包括採礦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非金屬礦採選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菸草製造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業和製鞋業,木材加工,傢俱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醫藥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醫藥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其他製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三、促進中部地區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經過70年的發展,中部地區工業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還面臨著諸如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外向度偏低、基礎產業薄弱、產業結構虛高、工業結構同構等問題。根據中部地區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對策建議,以期能夠促進中部地區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中部地區的三次產業結構存在“產業結構虛高”和“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解決中部地區產業結構偏差的思路,當然不是盲目擴大工業的規模和比重,在人均GDP超過8000-10000美元階段以後,中部地區的服務業比重必然呈現長期上漲的趨勢;但並不能因此否定工業對發展的根本性作用,即集聚高端生產要素、創造高質量就業和帶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引擎作用。製造業是創新的土壤,中部地區解決“過早去工業化”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大力發展科技要素密集的現代製造業。

(二)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1)中部地區作為東部沿海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中部地區要立足自身的比較優勢,找準與東部地區的產業對接點,明確承接產業的重點,對中部地區的產業佈局進行引導,要根據各自的區位、優勢資源和產業基礎,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佈局,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優勢的產業佈局。充分挖掘自身的優勢資源,對優勢資源精心包裝,引進更多的外商投資來開發優勢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2)切實解決承接產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努力破除土地、資金、人才、資源等生產要素的約束,幫助外來投資者度過難關,讓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加強承接產業轉移的軟環境建設,加快大物流、大通道建設,建立各部分的協調聯動機制,減低企業的綜合營運成本。規範行政審批制度,提高服務意識。(3)完善中部地區承接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在鼓勵類產業轉移項目名單中的,降低轉移成本,在土地、廠房和稅收方面給予更大的優惠。(4)加大對產業轉移項目的金融支持,建立協調機制,搭建投融資平臺,為產業轉移項目開闢“綠色通道”,貸款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

(三)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1)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傳統產業向中高端發展,著力解決鋼鐵、建材、家電等傳統產業的過剩問題,對一些傳統產業關閉,一些效益差的產業合併重組,從供給端著力解決傳統產業的過剩問題。實施“智能製造提升工程”,把智能製造作為提升傳統產業的主攻方向,通過“智能+製造業”改變傳統產業的生產、銷售和管理模式,促進傳統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2)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部地區建設成為我國先進製造業中心,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等技術創新活動,逐漸佈局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產業專項,形成一批具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大力實施成果轉化行動,加強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合作交流,引導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大力實施招商引智,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四)優化製造業空間佈局與區域分工。(1)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地和裝備製造業中心,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建立原材料供應基地和裝製造業基地,並且在其他一些細分領域打造一批工業示範基地。(2)依託各省區的比較優勢,打造一批先進製造業基地,依託產業園區的優勢,吸引企業、人才與資金等要素集聚,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各省區打破區域壁壘,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發揮市場和政府的雙重作用,引導優勢產業發展,使優勢產業優勢更加明顯。比如安徽可以打造成為先進汽車製造業基地、武漢可以打造成先進製造業基地等。(3)依託目前中部地區的中原經濟區、長株潭、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發展政策,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打造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五)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1)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積極引導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製造合作,把區域內產能積極推向國際市場,不僅可以實現產能優勢互補,還可以為區域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條件。(2)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大力促進招商引資引智,提高區域內企業利用外資效率。促進區域內企業走出去,提高區域內企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提高區域內企業的外向度。(3)加強區域內各省區的產業合作,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和產業鏈條的延伸與升級。

「工經之聲」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

參考文獻

[1]陳曉紅,2012:《中部崛起過程中的新型工業化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林毅夫,2019:《新中國70年發展與現代經濟學理論的自主創新》,《宏觀質量研究》第1期。

[3]孫久文、姚鵬,2015:《京津冀產業空間轉移、地區專業化與協同發展一基於新經濟地理學的分析框架》,《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

[4]汪海波、劉立峰,2017:《新中國工業經濟史(第三版)》,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5]王玉燕、林漢川,2012:《中部地區工業結構:集中、同構及其專業化》,《湖南社會科學》第6期。

[6]嚴鵬,2018:《簡明中國工業史(18152015)》,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7]姚鵬,2019:《京津冀區域發展歷程、成效及協同路徑》,《社會科學輯刊》第2期。

[8]張秀山,2009:《中部地區經濟發展》,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9]鍾新橋,2017:《中部地區產業發展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姚鵬

區域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工業經濟》編輯部執行編輯。

張明志,

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電子郵箱:zmz915@163.com

姚鵬,張明志.新中國70年中國中部地區工業發展——歷程、成就、問題與對策[J].宏觀質量研究,2019(02):103-113.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