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是“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此次高峰論壇的召開,標誌著“一帶一路”合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而新階段的重要特徵是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論壇通過了聯合公報。習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總結了5年多來“一帶一路”合作成就,為“一帶一路”合作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指明瞭方向。

李進峰: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一帶一路建設成績斐然

5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成績斐然,碩果累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廣泛參與國際合作的平臺和普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成功落地,在“五通”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政策溝通方面,中國與126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74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區域發展規劃和合作倡議有效對接。在設施聯通方面,一大批鐵路、公路、航空和油氣運輸線路聯通,提升了中國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和便利化水平。如亞吉鐵路開通運營、雅萬高鐵開工建設,中俄合作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進展順利,冰上絲路將穿越北極。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順利,馬來西亞關丹深水港碼頭正式開港,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4萬列。在貿易暢通方面,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800億美元。中國與83個國家簽署了貿易暢通協議,與沿線5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稅收協定,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在資金融通方面,中國通過亞投行、絲路基金、產業基金等帶動了一些國際基金“跟投”,呈現“一帶一路”多方共建的特點。亞投行成員數從57個創始國增加到93個成員國。亞投行共批准18個國家的39個項目,總投資達79.4億美元。絲路基金已經決策投資28個項目,承諾投資110億美元,支持的項目涉及總金額達800億美元。中國與20個沿線國家建立雙邊本幣互換安排,與7個國家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覆蓋40個沿線國家,165家銀行。在民心相通方面,我國與103個“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1290對友好城市,我國在94個國家設立了244所孔子學院和242個孔子課堂。中國與52個國家實現公民免籤和落地籤,中國與沿線國家雙向旅遊交流超過6000萬人次。在產能合作方面,中國在沿線國家工程承包額不斷增加,促進工程承包模式創新。2018年中國在沿線國家新籤工程承包合同額達1257.8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承包額的52%。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建境外合作區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合作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在沿線國家建立了80多個境外園區,累計投資超過300億美元,為東道國增加了近30萬個就業崗位。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面臨新機遇

世界經濟格局深度調整,發達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願望都在增強,區域合作動力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等因素,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提供了歷史性新機遇。在新階段,“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和包容性增長的一個現實需要,是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由內向外的自然延伸,也是“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轉向“工筆畫”的必然選擇。從國際和國內形勢看主要有以下幾個重大機遇。

第一,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一帶一路”合作提供了歷史性新機遇。世界進入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時期,無論是復甦緩慢的發達經濟體、還是快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謀求經濟發展成為共同的目標。世界經濟危機表明西方的經濟發展模式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謀求新的經濟發展理念和經濟發展新動力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第二,區域發展動力強勁。在全球化受阻背景下,儘管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是,區域合作與發展願望和動力依然強勁,如東盟、上合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等區域組織成員國發展加快。中亞、東盟等區域的凝聚力和合作動力明顯增強。區域合作願望增強,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機遇。第三,“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機遇。“一帶一路”建設得到聯合國的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被納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主要國際機制成果文件,成為推動地區和平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成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平臺。第四,“一帶一路”建設寫進中國共產黨黨章、“十三五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成為新時代中國人民謀發展的共同意志。中國堅定推進新一輪的對外改革開放,促進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協調運用。一方面,我國國內經濟發展總體穩定,穩中向好,穩中有進,圍繞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優化調整,促進國內經濟增長從中高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為“一帶一路”合作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在國內深化改革中,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推進實施,將促進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和產業提升,促進西部地區成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第五,“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機制已經建立。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基礎,吸引發達國家基金、區域基金和國別基金參與,形成“一帶一路”金融支持的網絡體系。我國外匯儲備穩步增加,營商環境不斷提升,隨著我國頒佈《外商投資法》,我國引進外資能力將進一步提升,為“一帶一路”合作可持續投融資奠定基礎。

積極推進一帶一路

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明確了“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目標、原則和方向。“一帶一路”合作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根本性的思路,它關乎的是“一帶一路”未來合作的頂層設計和一些系統性、全局性的要求。對於這個方向性的轉變要把握好四個重點。一是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多邊主義,“一帶一路”是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的事業,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推動各方各施所長、各盡所能,各國共同發力,把各方的優勢轉化為共同發展的合力。二是要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共同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三是要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目標,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規則標準,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運營、採購、招標等環節按照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進行,同時要尊重各國法律法規。四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在“一帶一路”進入新階段,面臨許多歷史性機遇的同時,應該看到,在國際和國內方面都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需要我們積極主動應對挑戰和解決問題。

從國際方面看,一是美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從誤解、質疑,轉向不支持。對此,我們應該以事實說話,積極應對。首先,從改進我們自身問題考慮,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堅持合規經營,要按照國際慣例和當地國法律辦事,依據市場規律行事。其次,要加強與沿線國家各政黨的交流、智庫交流和媒體交流,講好和講準“一帶一路”合作的政策與理念,減少誤解和誤判。再次,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要重點反覆闡述中國“一帶一路”合作原則,如正確的義利觀等,讓西方國家明白:除了零和博弈,還有互利共贏的模式存在;除了結盟,還有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存在;除了文明衝突,還有文明互鑑與交流存在。二是印度雖不理解“一帶一路”倡議,但實際上,印度國內政界和學術界也有支持印度儘快加入“一帶一路”的呼聲,我國應該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積極做印度的工作,團結印度,使中印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形成“龍象共舞”良好局面。三是某些沿線國家存在某些安全風險和地緣政治風險,一些沿線國家營商環境比較差和便利化程度比較低。

從國內方面看,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應該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進一步界定“一帶一路”倡議的功能和作用,突出重點、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二是推動建立一套科學、客觀的“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評價體系,推動“一帶一路”更好更穩健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進峰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