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樓市的專家再爆新觀點,鼓勵年輕人貸款買房,不讓買房不正常?'

"

文/諸葛找房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各專家學者言論互搏,除了舊觀點重申與堅持以外,也不乏新鮮觀點出爐。有一些聽來比較刺耳的言論一經傳出就引發了熱議,其中讓人印象較深的一位專家,承包了會場上的多個”金句“,他不是別人,正是此前力挺樓市,並提出“6個錢包”理論的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

"

文/諸葛找房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各專家學者言論互搏,除了舊觀點重申與堅持以外,也不乏新鮮觀點出爐。有一些聽來比較刺耳的言論一經傳出就引發了熱議,其中讓人印象較深的一位專家,承包了會場上的多個”金句“,他不是別人,正是此前力挺樓市,並提出“6個錢包”理論的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

挺樓市的專家再爆新觀點,鼓勵年輕人貸款買房,不讓買房不正常?

雖說,目前社會上年輕人聚集雙方父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錢包來買房的現象確實很普遍,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公開宣言這樣的消費觀,勢必會對大眾產生誤導。一方面,鼓勵老百姓加槓桿來拉動經濟,這本身就是紙上談兵,沒有結合實際情況來考慮大眾的生活感受。另一方面,通過房產增值來受益的人群並不是自住剛需,而是投機者和投資者。所以,在諸葛小編的認知裡,此觀點是站不住腳的。而此次的新觀點之所以刺耳是因為與之前的言論有異曲同工的原因,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觀點1:購房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

比起頭兩年的全民炒房熱,現在的樓市相對冷清了不少,除了有調整措施的因素以外,也有人們觀念發生轉變的因素。購房熱情被消耗殆盡,理性看待樓市的人越來越多,這事明眼人也都看得出來。可專家卻在會上給出了一個相反的結論:“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並不是需求沒有了,目前一年的房地產銷售額達到15萬億,說明需求還在增長,如果沒有一些抑制措施,可能還會增長得更快一點”。換言之,無非就是在說未來價格還是有望上行發展的。

這番話也許有幾分道理,但是過分的吹捧就有誤導之嫌。人民日報明確表態:“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可以說,房地產的紅利期已經過完了,也許就會像楊現領博士所預期的那樣:未來會不可避免地進入“成本消化期”。

觀點2:我國人均收入低但財富量大

"

文/諸葛找房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各專家學者言論互搏,除了舊觀點重申與堅持以外,也不乏新鮮觀點出爐。有一些聽來比較刺耳的言論一經傳出就引發了熱議,其中讓人印象較深的一位專家,承包了會場上的多個”金句“,他不是別人,正是此前力挺樓市,並提出“6個錢包”理論的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

挺樓市的專家再爆新觀點,鼓勵年輕人貸款買房,不讓買房不正常?

雖說,目前社會上年輕人聚集雙方父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錢包來買房的現象確實很普遍,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公開宣言這樣的消費觀,勢必會對大眾產生誤導。一方面,鼓勵老百姓加槓桿來拉動經濟,這本身就是紙上談兵,沒有結合實際情況來考慮大眾的生活感受。另一方面,通過房產增值來受益的人群並不是自住剛需,而是投機者和投資者。所以,在諸葛小編的認知裡,此觀點是站不住腳的。而此次的新觀點之所以刺耳是因為與之前的言論有異曲同工的原因,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觀點1:購房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

比起頭兩年的全民炒房熱,現在的樓市相對冷清了不少,除了有調整措施的因素以外,也有人們觀念發生轉變的因素。購房熱情被消耗殆盡,理性看待樓市的人越來越多,這事明眼人也都看得出來。可專家卻在會上給出了一個相反的結論:“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並不是需求沒有了,目前一年的房地產銷售額達到15萬億,說明需求還在增長,如果沒有一些抑制措施,可能還會增長得更快一點”。換言之,無非就是在說未來價格還是有望上行發展的。

這番話也許有幾分道理,但是過分的吹捧就有誤導之嫌。人民日報明確表態:“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可以說,房地產的紅利期已經過完了,也許就會像楊現領博士所預期的那樣:未來會不可避免地進入“成本消化期”。

觀點2:我國人均收入低但財富量大

挺樓市的專家再爆新觀點,鼓勵年輕人貸款買房,不讓買房不正常?

樊綱認為,中國炒房現象明顯很大程度上源於國內儲蓄率高,過去大概20年我們在40%以上的儲蓄率,我們國家人均收入低,但財富量大。雖事實所述不假,但也不乏偷換概念之嫌。儲蓄與買房表面上看是達成共識的理財形式轉變,但細想起來就會發現好像哪裡不對,二者其實是相互矛盾的。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可以享受增值快樂的人永遠不可能是剛需。

儲蓄多是實實在在的富裕,生活品質上的自由,而將儲蓄換成房子自住,即使再有價值也無法體現在生活質量上。便宜了或者貴了,房子還是原來的那個房子,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炒房與儲蓄率沒有直接關係,相反炒房越猛,儲蓄率越低。所以,貴了反倒說明房子的性價比變得更低了,錢沒有原來值錢了。

觀點3:限價可能反而導致房價提高

對於樓市資金渠道的監管,可謂是從源頭扼殺了亂象。金融收緊,讓炒房客和開發商沒有丁點的心理準備,僅半年多的時間就倒閉了270多家房企,不少加槓桿借錢去炒房的人更是苦不堪言。但這些專家似乎視而不見,樊綱認為,房地產金融收緊意味著供給側收緊,意味著抑制住房的供給,讓開發商少蓋房子,開發商不能蓋房子。假定需求是給定的,這是可能導致房價反倒提高。房地產市場景氣不景氣,貸款成本的提高,可能是一個導致不景氣的因素。

這段話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未來還會因供不應求而漲價。我們暫且認為這句話有道理,但試問供不應求和有價無市哪一個更有價值?更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如果真像他所說的這樣,那麼房企都該來擁護限價措施才好,因為這樣更有助於日後賣出更高的價格。

"

文/諸葛找房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各專家學者言論互搏,除了舊觀點重申與堅持以外,也不乏新鮮觀點出爐。有一些聽來比較刺耳的言論一經傳出就引發了熱議,其中讓人印象較深的一位專家,承包了會場上的多個”金句“,他不是別人,正是此前力挺樓市,並提出“6個錢包”理論的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

挺樓市的專家再爆新觀點,鼓勵年輕人貸款買房,不讓買房不正常?

雖說,目前社會上年輕人聚集雙方父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錢包來買房的現象確實很普遍,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公開宣言這樣的消費觀,勢必會對大眾產生誤導。一方面,鼓勵老百姓加槓桿來拉動經濟,這本身就是紙上談兵,沒有結合實際情況來考慮大眾的生活感受。另一方面,通過房產增值來受益的人群並不是自住剛需,而是投機者和投資者。所以,在諸葛小編的認知裡,此觀點是站不住腳的。而此次的新觀點之所以刺耳是因為與之前的言論有異曲同工的原因,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觀點1:購房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

比起頭兩年的全民炒房熱,現在的樓市相對冷清了不少,除了有調整措施的因素以外,也有人們觀念發生轉變的因素。購房熱情被消耗殆盡,理性看待樓市的人越來越多,這事明眼人也都看得出來。可專家卻在會上給出了一個相反的結論:“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並不是需求沒有了,目前一年的房地產銷售額達到15萬億,說明需求還在增長,如果沒有一些抑制措施,可能還會增長得更快一點”。換言之,無非就是在說未來價格還是有望上行發展的。

這番話也許有幾分道理,但是過分的吹捧就有誤導之嫌。人民日報明確表態:“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可以說,房地產的紅利期已經過完了,也許就會像楊現領博士所預期的那樣:未來會不可避免地進入“成本消化期”。

觀點2:我國人均收入低但財富量大

挺樓市的專家再爆新觀點,鼓勵年輕人貸款買房,不讓買房不正常?

樊綱認為,中國炒房現象明顯很大程度上源於國內儲蓄率高,過去大概20年我們在40%以上的儲蓄率,我們國家人均收入低,但財富量大。雖事實所述不假,但也不乏偷換概念之嫌。儲蓄與買房表面上看是達成共識的理財形式轉變,但細想起來就會發現好像哪裡不對,二者其實是相互矛盾的。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可以享受增值快樂的人永遠不可能是剛需。

儲蓄多是實實在在的富裕,生活品質上的自由,而將儲蓄換成房子自住,即使再有價值也無法體現在生活質量上。便宜了或者貴了,房子還是原來的那個房子,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炒房與儲蓄率沒有直接關係,相反炒房越猛,儲蓄率越低。所以,貴了反倒說明房子的性價比變得更低了,錢沒有原來值錢了。

觀點3:限價可能反而導致房價提高

對於樓市資金渠道的監管,可謂是從源頭扼殺了亂象。金融收緊,讓炒房客和開發商沒有丁點的心理準備,僅半年多的時間就倒閉了270多家房企,不少加槓桿借錢去炒房的人更是苦不堪言。但這些專家似乎視而不見,樊綱認為,房地產金融收緊意味著供給側收緊,意味著抑制住房的供給,讓開發商少蓋房子,開發商不能蓋房子。假定需求是給定的,這是可能導致房價反倒提高。房地產市場景氣不景氣,貸款成本的提高,可能是一個導致不景氣的因素。

這段話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未來還會因供不應求而漲價。我們暫且認為這句話有道理,但試問供不應求和有價無市哪一個更有價值?更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如果真像他所說的這樣,那麼房企都該來擁護限價措施才好,因為這樣更有助於日後賣出更高的價格。

挺樓市的專家再爆新觀點,鼓勵年輕人貸款買房,不讓買房不正常?

觀點4:別限價,不讓買房不正常

樊綱說:“限價不是經濟本身,限價就是在限制市場供給本身。從市場經濟來看,“不讓買”是不正常的”。說的振振有詞,可這也許是對宏觀調控的理解錯誤或極端解讀,有斷章取義之嫌。因為,宏觀調控從來都不是靠單一且長時間限價的存在,而是與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相互配合。其目的也不是隻為了降價,打擊亂象和維護穩定才是根本目標。所以從他的這句話中,諸葛小編並沒有讀出什麼有價值的信息,只覺得是維護高價和炒房行為,靠譜指數高不高還需自行掂量。

當下的樓市讓人感慨頗多,不過還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既不要破罐破摔,也不要盲目自信,各家言論更是不能偏聽偏信,因為每個人的立場都不同,我們應該學會選擇性的聽取意見。比如說對於過度悲觀的購房者而言,聽一聽專家話就當是給予一些自信吧。市場有著優勝略太的自然規律,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各位無需過多擔憂,只需拭目以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