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說起廣西的發展,真的是一把辛酸淚。這個位於我國南疆的省份,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個沿海省份,也是我國5大自治區中唯一沿海的自治區。

在國內,廣西東部的廣東省是我國經濟最強的省份;西部的雲南和西北部的貴州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大後方,有著極其豐富的資源;而東部方向則和湖南省相接。

在國外,廣西的西南部,是東南亞國家越南,東南部,是長達1595公里的海岸線,北部灣直通南海溝通世界。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另外,廣西省也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全國10個重點有色金屬產區之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位置得天獨厚,自身條件優越的省份,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終於排到了全國第17的位置(2017年),在所有沿海省份中排名倒數第3。

那麼,明明可以發展得更美好,但事實卻是廣西和廣東等沿海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大,為什麼廣西的發展就如此滯後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1、地形限制

廣西的地形相當複雜,總體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狀。

廣西全省位於雲貴高原東南,兩廣丘陵西部。全省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嶺連綿、山體龐大、嶺谷相間,四周基本被山地、高原環繞,呈盆地狀,有“廣西盆地”之稱。

廣西總體是以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為主,分出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石山、水面共6類地形,其中山地約佔廣西土地總面積的39.7%,丘陵佔10.3%;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臺地等佔26.9%,剩下的水面佔3.4%。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地形的複雜多變有利於各類動植物的生存,是天然的動植物寶庫,但是對於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而言,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其中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由於地形的限制,至今廣西的交通發展遠遠落後於周邊的廣東、湖南等省份。

由於廣西的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所以隨著地形的延伸,在越南北部形成了東西相間的山脈,在北部灣等沿海地區則形成了淺水港,這不利於廣西建設大型深水港口。

由於地形的影響,首先廣西難以建設大型港口,所以沿海的防城港、欽州和北海三市無法發展成為大型港口的可能。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一般而言,港口的作用除了為自己城市服務,更多的是為身後的內陸服務,比如貴州、重慶等非沿海省市。但是因為地形的限制,導致交通運輸條件難以滿足港口進出口的需要,所以被廣東比下去是必然的!

在者,因為地形的限制,導致廣西的各城市,尤其是省會南寧,只能在相對狹小的盆地中發展。盆地的地形不僅不能給城市的發展提供大量城市用地,同時因為地形限制,城市發展難以獲得相當規模的經濟腹地,這極大地限制了廣西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因為經濟發展不理想,所以對於進出口貿易的貨物就沒有相應的消化能力,這反過來又制約了港口的進一步發展。

所以廣西的地形絕對是制約全自治區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雖然廣西降水量豐富,但是因為地處熱帶,所以土壤呈強酸性,農業發展不利。另外,廣西分佈著大規模的喀斯特地貌區,水資源流失嚴重,這都制約了廣西各地的發展。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2、歷史包袱

廣西是我國最特殊的省份之一,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廣西在歷史上曾經一時繁榮,卻長時間衰落。

歷史上的廣西是我國著名的“苗疆”地區,也就是少數民族聚居區。

秦始皇南征嶺南時,修建靈渠,將兩廣地區徹底納入版圖。

秦朝滅亡後,趙佗在嶺南自立為王,廣西成為南越國範圍,直到前112年漢武帝消滅南越。

由於廣西山區廣佈,少數民族眾多,因此這裡一直以來也是全國最動盪的地區之一。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元朝時期,忽必烈創立行中書省制度,廣西大部隸屬於湖廣行省,此時的廣西是沿海省份。

明朝建立後,廣西省界逐漸和今天接近,只不過此時的防城港、欽州和北海隸屬於廣東,廣西成為內陸省份。清朝繼承明朝制度,廣西繼續是內陸省份。

由於宋朝之後交趾丟失,因此廣西成為南疆一線,因此這裡成為戰爭的高發地區,加上本地的少數民族叛亂,所以廣西一度成為“窮山惡水”的代表。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但是到了民國時期,靠著孫中山廣東國民政府的經營,廣西省卻一度成為全國模範省,經濟實力強悍,湧現出了李宗仁、白崇禧等軍閥,桂軍的戰鬥力也再次成為天下第一。

不過,隨著建國,廣西再度成為全國最為動盪的地區。在全國大部進入和平建設時期後,廣西仍然進行了數年的剿匪作戰,廣西的地形為土匪和特務的盤踞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剿匪結束後,南部的越南再次爆發了長達幾十年的戰爭,斷斷續續的戰爭一直持續到90年代。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因為長期的戰亂,在全國其他省份一日千里的發展時,廣西的發展卻舉步維艱。

建國前,防城港、欽州和北海三市隸屬於廣東,在1965年6月全部劃給廣西管轄。今天看來雖然是對廣西的“照顧”,但是由於當時的剿匪和帝國主義封鎖背景,這些沿海地區更像是廣西的“負擔”。

所以,因為歷史的原因,廣西一再錯過發展的機遇,導致了廣西即使奮起直追也很難有大的作為。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3、位置尷尬

廣西之所以戰亂不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位置非常尷尬。

廣西的西部,和雲南、貴州相鄰,是真正的西南省份,所以少數民族眾多,但是歷史上,廣西由於歷朝歷代的經營,漢人已經佔據了廣西的大部分,這導致廣西的民族多樣性不及雲貴地區,這樣看來廣西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漢人省份。

一直以來,嶺南以來的廣東和廣西看起來就像是並列的省份,就好像湖南湖北一樣。但是,廣東和廣西的發展卻是天差地別。雖然宋朝以來兩省都屬於廣南地區,但是其後的歷史軌跡卻截然不同。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概括起來,由於廣東地理位置優越,廣州成為舉世聞名的世界級大港,這一地位從漢朝到清朝一直沒有斷過。近代以來又有香港和澳門的位置優勢,這讓廣東的發展更是甩開廣西幾條街。

相比之下,廣西的發展就相當吃力了,所以廣西和廣東雖然名字相近,經濟發展卻是天差地別。

所以廣西成為西部省中的東部省,東部省的西部省,地位相當尷尬。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因為尷尬的位置,導致廣西的東西南北差距明顯,造成廣西內部的向心力不強,特別是對首府南寧的認可度不高。

一直以來,因為緊挨越南的區位,又因為越南的戰亂,導致廣西無法將工業項目佈置在沿海沿邊等交通便利的地區,而不得不將工業佈置在身居內陸的柳州等地區。

而前面說到廣西的地形崎嶇,交通不便,這就讓廣西的發展非常吃力!等到戰爭威脅解除,沿海地區迅速崛起時,由於失去了發展的先機,導致廣西的防城港、欽州以及北海發展遠遠落後於其他省份,失去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除了沿海地區,廣西雖然沿邊,但是由於戰爭對越南北部的巨大破壞,所以越南的經濟重心在南方,這讓廣西幾乎沾不到一點光。再加上東南亞整體發展水平不高,這就讓廣西不可能依託東南亞發展起來!

所以,沿海沿邊的位置對於廣西而言不是優勢,而是最大的劣勢!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4、政策失真

1958年3月5日,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10月12日,“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自元朝行省制度創立以來,廣西一直是傳統意義上的漢地,明朝時期的“兩京一十三省”以及清朝的“漢地十八省”,都將廣西作為漢地進行管理。

將廣西設置為自治區,看似是對廣西的照顧,使廣西的發展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權,但是實際卻將廣西從全國一盤棋的大格局中剝離了出來。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因為廣西和新疆、西藏以及內蒙等傳統少數民族聚居區不一樣,廣西省是傳統意義上的漢人區,漢人佔有的比例更高,而且廣西還沿海,這讓廣西的發展最好的方法就是緊跟國家總體的戰略部署,比如沿海開放區的建立,使廣西作為全國戰略規劃的一部分。

但是,由於廣西成為自主性更高的自治區,在獲得更大自主性的同時,也讓廣西失去了重要的機遇和支持,這讓廣西和其他東部省份的發展出現了難以追趕的脫節。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呼籲應該取消廣西的自治區地位,就是出於廣西發展的需要。

另外,因為歷史和位置等一系列因素,歷朝歷代對廣西都有移民等一系列充實廣西的政策。這在當時促進了廣西的發展的,但是因為文化認同的差異,導致廣西省內出現著嚴重的分離和對立的思潮,這使得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缺少對全自治區的號召力。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因為廣西內部各種各樣的思想,導致廣西不能夠在一個統一的氣氛中前行,反而成為廣西發展的嚴重掣肘!

自治區導致廣西貧窮?為何貴為自治區的廣西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