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貿區的國家使命和四川機遇

經濟 投資 金融 長江 西部開發報 2017-05-05

入春後,全國第三批7個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的消息成為熱點,受到各方高度關注。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由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了四川自貿試驗區“四區一高地”的定位,強化了內陸四川在中國開放發展前沿的站位。這片119.99平方公里,約佔全川總面積的0.025%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必將承擔起“試驗田”的國家使命,並且迎來轉型發展的四川機遇。

第三批7個自貿區加上已經掛牌的第一批上海1個和第二批廣東、天津、福建3個自貿區,中國形成了一個從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的自貿區戰略新格局。中國11個自貿試驗區的地理佈局已實現了三大鏈條的覆蓋,即長江經濟帶鏈條、“一帶一路”鏈條、自貿協定鏈條。形成了東南沿海連點成線、長江流域加陝西貫穿東西,河南、湖北中部崛起的總體格局。

四川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國家戰略的交匯點,是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重要門戶。四川作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領頭羊,四川自貿區的掛牌,勢必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和擴充。

四川自貿區總面積119.99平方公里,涵蓋了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三大片區。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表示,目前國內的各個自貿試驗區,都是多片區的選擇,從四川的角度來講,在成都以外選中瀘州,一方面是考慮到瀘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的經濟的活躍度和外向度也是比較高的,“和成都能夠相互呼應。”此外,選擇瀘州也考慮到其作為河港的因素,相對來講成都主要是陸港和空港。據瞭解,2016年瀘州市GDP達到了1481.9億元,排名四川省第六位,但其GDP增速以9.5%高居四川省第一,顯示出了瀘州近年來在經濟發展中的強勁勢頭。張建平表示,四川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僅僅靠成都一個點,經濟的輻射力和帶動力有限,因此瀘州作為另外一個增長點也是不錯的選擇。

四川自貿試驗區確定了“四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對此,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指出,四川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高水平高端化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先導區、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國際開放通道樞紐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示範區。

4月1日午,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新聞發佈會上,四川省商務廳廳長劉欣揭祕了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簡稱:省自貿辦)的職能。

劉欣介紹,四川自貿試驗區揭牌後,省自貿辦首先將落實時間表和路線圖,制定改革實施方案,確定目標、建立清單,臺賬管理、分步推進。其次要儘快推出首批改革事項。

據瞭解,四川自貿試驗區共爭取到159項重點改革試點任務,重點在轉變政府職能、統籌雙向投資合作、推動貿易便利化、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創新、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和激活創新創業要素等6個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目前,已經提出首批80多條改革事項清單,將在本季度內推出。”劉欣說,首批改革事項清單大概涵蓋了“政府放、管、服”(即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貿易便利化、創新創業要素激活、統籌協調、雙向投資合作等6個方面的內容。

劉欣介紹,首批改革事項清單,首先涉及的是在四川省範圍內可以自主改革的內容,其次是需要中央授權的改革內容,“按照先易後難的思路進行”。

儘管首批改革事項清單尚未推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少獨具四川特色的改革事項一定會名列其中。

首先,推進貿易便利化和開放口岸建設。其中包括創新口岸服務、通關報檢、查驗監管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建設電子口岸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其次,要強化金融改革創新助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探索建立與自貿試驗區相適應的新型金融監管體制,推進全國和地方金融機構聚集自貿試驗區開展金融業務試點創新。

此外,招大引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也將是改革事項之一。將結合片區功能定位,加大投資促進力度,制定自貿試驗區利用外資鼓勵政策。其中,以川南臨港片區為基地,全面推進白酒產銷體制創新,實現四川白酒產業振興,以此為樣本推進傳統產業升級。

劉欣表示,四川特色的改革事項中,還包括全面提升對歐經貿合作水平。以雙向投資和服務貿易為重點,加快中德、中法等合作園區建設,推進實施“蓉歐+”戰略,重點推進與歐洲地區在產業人才合作、企業對接聯動、項目載體共建、商務環境優化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爭創工作歷時三年多,自貿試驗區的批准來之不易。劉欣表示,下一步,自貿試驗區的複製推廣將採取“三區+N園”模式,建設全域自貿。

根據方案,“三區”即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打造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高地,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打造內陸地區聯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西向國際貿易大通道重要支點,川南臨港片區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成渝城市群南向開放、輻射滇黔的重要門戶。

以成都為例,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成都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建設自貿區奠定了堅實基礎。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70億元,經濟總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產業基礎紮實,形成電子信息、汽車、機械、食品4個千億產業集群,成都高新區、經開區2個千億園區。金融綜合實力穩居中西部第一。創新要素集聚,獲批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對外通道暢達,“蓉歐+”戰略深入推進;國際(地區)航線達95條,天府國際機場開工建設,將成為全國第3個擁有兩座國際機場的城市。營商環境優越,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效率最高,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杆城市”。因此,成都將圍繞服務貿易自由化和國際產能合作兩大開放重點,建設高標準高水平的自由貿易園區,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至於“N個園區”,劉欣解釋說,是指將自貿試驗區內不涉及中央授權的內容,在全省有條件的園區同步實施,加快形成以自貿試驗區為引擎、成都經濟區為龍頭、川南經濟區為支撐、五大經濟區協同發展的格局。

此外,還將加快形成自貿試驗區與五大經濟區聯動發展格局,建立與各類改革試驗區聯動建設機制,力爭一批鮮活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

在四川省以外,積極推動區域大市場、貿易大通關、口岸大合作、產業大協作等方面的合作,增強西部地區輻射帶動能力,大力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充分發揮四川在區域經濟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