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魏鳳春:市場預期仍偏謹慎 A股或將轉為偏強震盪

受外部情緒擾動緩和、央行寬鬆影響,全球股市顯著上漲,新興市場股市表現相對突出。A股港股大幅上漲,主要股指漲幅均超4%,風格板塊漲幅差別不大。央行資金投放作用下,貨幣市場維持寬裕,非銀金融機構拆借狀況改善,資金利率顯著下行。債市因資金面寬鬆和歐美央行降息預期的支撐而小幅上漲,可轉債表現突出。商品方面,原油全周反彈超5%。基本金屬整體表現一般。鐵礦石繼續上漲,國內鋼材現價因需求偏弱而小幅下跌。農產品方面,天氣原因等提振美豆,國內油脂價格因美豆進口可能恢復的預期而顯著下跌。美元指數因聯儲寬鬆預期而下跌1.39%,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約1%,黃金受寬鬆預期與部分國家局勢提振而上漲超4%。

展望本週,海外經濟方面,近期海外可觀察的變化來自流動性因子。在6月議息會議紀要顯示,利率指引從觀望轉向降息。紀要中去除了保持耐心措辭,改為將以合適行動保持經濟擴張。本次會議雖維持利率不變,但未來降息大門也因此打開。國內經濟方面,外部局勢擾動問題是“標”,關鍵在於治本。市場的預期仍然較為謹慎。預計6月通脹與5月持平或略低;匯率方面,央行仍然在限制人民幣貶值的幅度,同時國內對匯率的擔憂程度已經明顯下行,5月結售匯數據順差擴大並且外幣貸款餘額還在好轉。

具體來看,A股方面,外部局勢短期擾動和中長期衝突猶存,市場情緒或難有根本改善。國內逆週期調節加力和資金面重回寬裕,資本市場政策略呈利多,確實也令市場短期風險得到一定控制。綜合以上,A股或將轉為偏強震盪,結構上相對偏金融地產和科技,關注科創板主題。

港股方面,港股盈利預期等基本面因素暫時難有改觀,但因海外央行寬鬆預期再起等,人民幣貶值風險短期可能得到控制,資金面也會有邊際改善。考慮港股已有一定幅度反彈,結構方面相對偏金融地產、信息技術等攻防兩可板塊。

債券方面,國內經濟基本面的壓制不大,國內外貨幣寬鬆預期短期強化以及中美利差擴大,對國內債市有微弱支撐。跨季節流動性壓力和非銀金融機構的融資困境改善,國內債市可能有表現窗口。結構相對可關注中高等級信用債。

原油方面,沙特表態OPEC接近延長減產協議支撐油價反彈,但目前需求數據仍然疲軟,市場對需求端的擔憂和風險偏好的下降對油價的壓制仍在,關注7月初OPEC+會議的結果。

黃金方面,短期的國際政經形勢維持較高的不確定性,外部局勢支撐避險情緒。同時,國際主要央行的降息預期強化,也對金價有所支撐。考慮金價已有明顯上漲,避險情緒和寬鬆預期或到達高位。

基金投資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明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