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國家級“一帶一路”平臺落戶廣州南沙自貿區

經濟 金融 能源 創業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05-23

5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一帶一路”研究院、南方(南沙)國際產能和技術合作中心(簡稱:南方國閤中心)同時在南沙自貿區揭牌,宣佈正式落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南方國閤中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管委會和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三方聯合創辦,定位為國際投融資建設和技術合作樞紐型高端綜合服務平臺,將承接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作為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單位在華南地區的具體工作。

南方國閤中心執行理事長周林生介紹,該中心具體將落實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委省共建協議精神,進一步促進南沙自貿區以及華南地區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同時還將規劃建設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南方基地、國際創新創業服務基地,加快打造南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2016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廣東省曾簽署協議,建立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委省協同機制,提出重點推動首批25個國際產能合作項目,並希望進一步引導市場主體參與產能國際合作,帶動廣東裝備製造和設備“走出去”。此番,南方國閤中心的落地也是落實這一部署的重要抓手。

目前,南方國閤中心已發出“構建南方國際產能和技術合作企業聯盟”的倡議,並提出打造南方(南沙)國際產能和技術合作產業園,構建華南地區國際投資和技術合作大數據中心、信息發佈與對接中心、項目與技術交易展示交易中心、金融與投融資中心、項目路演與教育培訓中心,形成綜合服務平臺。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彭森指出,這對南沙及華南地區企業“走出去”、對國際高端技術“引進來”必大有助益。

廣州副市長、南沙區委書記蔡朝林表示,這標誌著南沙在推動國際產能和技術合作方面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希望能通過構建一套高效集成、方便快捷、線上線下一體化運作的國際投資和技術合作專業化綜合服務體系,加快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南方基地、國際創新創業服務基地的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煉則認為,從經濟規模、外向程度、發展質量和區域一體化水平等方面看,南沙已具備建成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基礎條件。從國際視野上看,南沙是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產能合作上的重要力量,重點圈定的交通、能源、通信、工程機械、船舶海洋工程等優勢產能行業,未來將在這兩大平臺的支撐下將大有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也將從中獲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世紀經濟報道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