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論邏輯

學者觀察 王進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行穩致遠亟須講清楚、闡釋好學理基礎,即理論邏輯問題。唯有在理論上闡明“一帶一路”倡議的合理性、科學性,才能更有力度地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實施。

本文擬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尋找理論支撐,提供理論依據,進而探尋理論邏輯,以期因應國內學界“理論冷、實踐熱”的認識偏頗不足與論斷乏善可陳,迴應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的誤解誤判、質疑歪曲甚至抹黑攻擊。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以生產力普遍發展為前提的世界普遍交往,也是不同性質不同層面的生產關係交流融通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為指引,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重點。“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發展提供了一個包容性發展平臺,把中國的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發展連接到一起,通過對中國與沿線國家資源的再配置,取得了引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廣泛贊同和參與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各國相互協作、優勢互補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也代表著生產關係演變的前進方向。在這一進程中,各國逐漸形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無論前途是晴是雨,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這既是經濟規律使然,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更屬於世界;根植於歷史,更面向未來;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更向所有夥伴開放。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不同國家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歷史傳統、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風俗習慣,是和平發展、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共同發展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只要各國有意願,都歡迎參與。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有基礎設施建設與工業產業發展,也有商品交換,還有不同文明和社會文化的交流互鑑與共通融合,與單純的商品貿易迥然不同。也就是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包括國際經濟交往,還包括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社會人員交往以及生態交往等等,其本質上是一種全方位的國際交往。具體到“一帶一路”倡議,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更好地促進文化交流,加強與沿線各國的互聯互通,更加主動地參與全球化進程,探索建立新型互利共贏的對外交往模式,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毋庸置疑,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歷史大潮,所體現的價值觀和發展觀符合全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要求,也符合沿線國家人民渴望共享發展機遇、創造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和熱切期待。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既順應經濟要素流動轉型,也順應國際分工新發展及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

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共建“一帶一路”充分發揮國際市場大平臺,堅持市場運作的原則,更好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和資源的配置,打造新型價值鏈,促進大合作、大發展、大繁榮。“一帶一路”倡議努力帶動沿線各國經濟蓬勃發展,突破傳統分工形成的“貧困陷阱”,創造條件、改善環境,還充分考慮了參與國的生產資源互補性。須知,“為了解決稀缺性問題,需要一種社會機制在無限的選擇中間來分配有限的資源。”

具體到生產來說,經濟全球化以分工為中心進行展開。時至今日,國際分工已由產品分工發展到要素分工,由最終產品交換領域發展到產品生產過程、生產環節,已從以產業和產品為界限的國際分工發展為以生產要素為界限的國際分工。世界經濟的發展致使越來越多的要素投入到生產之中。

合理的國際分工改善發展環境,提升各國發展能力。“一帶一路”倡議帶動沿線各國參與並融入國際分工,增強沿線各國參與國際公共問題治理的能力,營造良好的經貿環境,改善互聯互通條件,提升了沿線各國競爭力。換言之,“一帶一路”倡議將營造良好的經貿環境,促進各國融入分工。“一帶一路”倡議將增進區域互聯互通,為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創造條件和環境。“一帶一路”倡議將提升沿線國家參與國際分工的競爭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商品、資金、技術、人員流通,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為阻斷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遲早都有乾涸的一天。我們要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必須強調的是,資本主義自身不可避免的盲目性與侷限性,加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法律和政府監管都鼓勵地球的商業化,導致資源減少、環境汙染、國際的氣候變化等公共問題難以共商共議,進而導致公共領域的很多問題成為難解或無解之謎。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程中,中國不僅會積極在經濟、資源等領域實現合作共贏,而且還會努力在公共領域進行有效的國際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響應生產力變化的新要求,建立適應生產力變化的新生產關係

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升級對中國轉出傳統產業和承接高新技術企業轉入提出了雙重要求。中國既存在原材料與能源不足的發展瓶頸,又具備了一定的技術與資金優勢,已度過以資源輸出求經濟增長的階段。“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符合中國生產力發展變化的需要,也切合中國與沿線國家形成新的生產關係的必然選擇。共建“一帶一路”將促進各國資源優勢、資金優勢與技術優勢相結合,促進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得益於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國際先進技術,而伴隨這些技術的不斷成熟,其國內服務需求與應用範圍隨之相應縮小。於是,中國基建領域的高技術和國內市場的低需求之間產生了矛盾,需要向外部尋找發展空間,而“一帶一路”倡議無疑正是順應了中國先進成熟技術“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客觀需求。

“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經濟想要獨善其身已經變得不可行也不可能,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新要求,必須積極調整與他國的生產關係。就外部環境而言,世界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開始塑造排他性的、更高標準的全球貿易與投資新規則,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市場需求疲軟低迷,中國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受到了極大削弱,亟待新方案、新舉措建立新的生產關係來適應發展變化的生產力。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既為中國提供了與沿線各國改善經濟關係、增進了解的機會,也為中國創造了通過勞務輸出、技術交流、資金輸出以及商品交換等擴大開放的機遇,推動對外開放向著更高水平邁進。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既可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也可減少國內市場失衡的風險,從而與沿線各國建立更加緊密的經濟關係。不僅如此,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引進他國先進技術或產品,可以出口中國有優勢的產品和服務,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可以節約社會勞動。顯而易見,這些都是為了適應國內生產力的變化發展,中國自覺主動地積極調整對外的生產關係。

(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