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無懸念 債市上漲機率大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在美國當地時間6月19日結束的議息會議中,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維持在2.25%-2.5%不變,但在政策聲明中刪除對利率政策保持“耐心”的表述,同時下調對今年通脹水平的預測。

由於經濟放緩跡象明顯,通脹依然偏弱,美聯儲大概率在下半年進入寬鬆週期,首次降息的幅度以及未來降息節奏將成為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稱,歷史數據顯示,在正式進入寬鬆週期後,風險資產可能表現不佳,而債券等安全類資產價格上漲機率較大。

力度節奏難料

在本次議息會議上,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投票結果為9:1,一位委員希望立即降息25個基點。這是16個月以來FOMC首次出現貨幣政策表決的不一致。在未來貨幣政策預期上,美聯儲也出現明顯分歧。根據最新的點陣圖預測,17名美聯儲決策層官員中,有8人預計今年年底前降息,8人預計維持不變,1人預計加息。

最新利率期貨市場已經反映了美聯儲下一次議息會議(7月)降息25個基點以上的預期,這意味著存在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從歷史數據觀察,美聯儲在最近兩個寬鬆週期“打頭陣”階段,分別於2001年1月3日、2007年9月18日降息50個基點。對此,美國銀行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前美聯儲高層威廉·尼爾森表示,美聯儲幾乎總是在加息時尋求避免出人意料,但在降息時則往往有“相反”的意願。“美聯儲實際上急於作出一個寬鬆的意外之舉。”他表示。

高盛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期,如果經濟數據令人失望,美聯儲不排除首次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強調,目前的基準預測情形是美聯儲將在7月降息25個基點。然而,鑑於美聯儲決策層受金融市場預期影響的情況似乎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導致更大幅度的降息。

在即將進入寬鬆週期後,美聯儲如何掌控降息節奏引發市場熱議。有觀點認為,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裡達4月曾指出,美聯儲在1995年和1998年的降息是兩次未雨綢繆以防範經濟疲軟的成功案例,這兩次案例中美聯儲持續降息時間均未超過半年,以此推斷美聯儲此次在降息路上也難走太遠。

寬鬆週期利好債市

今年2月印度央行打響了全球央行降息第一槍。4月以來,新西蘭、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馬來西亞、菲律賓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均宣佈了近年來的首次降息。6月18日歐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如果通脹無法達到目標,將採取降息或重啟量化寬鬆。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大概率在下半年進入寬鬆週期。在經濟增速放緩且通脹率走低的背景下,全球央行的寬鬆預期被進一步抬升。

摩根大通認為,經濟衰退風險模型表明,即將到來的美聯儲寬鬆週期可能對風險資產市場不利。經濟衰退往往會帶來債券價格上漲,如果美聯儲最終被動反應,美股市場可能走弱。

摩根士丹利跨資產團隊分析稱,美聯儲1995年、1998年和2001年的降息,導致美元在降息後的6個月內上漲。“歐元時代”出現後,美聯儲降息發生在2002年和2007年,降息後美元大幅走弱大約10%。歷史數據顯示金融市場無法避免美聯儲寬鬆週期的影響,應低配股票,超配優質債券。

大宗商品方面,分析人士認為,從歷史數據來看,美聯儲加息結束到降息開啟期間,黃金和銅價主要表現為小幅下跌,而油價小幅上漲。完整寬鬆週期,黃金價格主要表現為大幅上漲,而銅價和油價會顯著受供需的影響,價格變化難以明確。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主管程實指出,受制於“羊群效應”和行為慣性,市場預期總是難以平滑調整,往往會出現單向超調,目前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已陷入了三重超調:首先是對政策轉向程度的預期過大,其次是對降息時點的預期過早,第三是對降息力度的預期過高。他警告,超調的預期已經充分反映至金融市場定價層面,一旦未來美聯儲行動不及預期,則可能導致市場情緒的劇烈波動,並對資產組合帶來廣泛的外溢衝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