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江津區進出口總額9.4億元增長13%

華龍網5月12日17時30分訊(筆者 胡耀方 通訊員 謝成銀)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今年重慶市江津區外貿情況如何?

近日,筆者從重慶市江津區商務局獲悉,一季度,全區實現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52家,累計實現進出口額9.43億元,同比增長13.38%。其中,出口額6.28億元;進口額實現3.15億元,同比增長41.5%。進出口總額在同類考核區縣中位列第二位。

對外貿易持續健康發展,與重點進出口企業的壯大密不可分。一季度,全區進出口前10位企業實現進出口8.58億元,佔全區進出口總量的90.9%。出口額前三位的企業分別是潤通科技3.3億元(4895萬美元)、威馬農機6709萬元(973萬美元)、重慶石川泰安化工有限公司4083萬元(596萬美元);進口額排前三位分別為玖龍紙業(重慶)有限公司2.07億元(3005萬美元)、群光電能科技(重慶)有限公司4342萬元(631萬美元)、重慶ABB江津有限公司2222萬元(324萬美元)。

外貿重點企業發展壯大離不開政策“護航”,重慶市江津區有哪些舉措呢?近年來,重慶市江津區加大外貿主體培育,通過出口信保補貼、市場開拓資金支持等,幫助企業擴大對外貿易。同時,還通過政策宣講、上門服務、集中培訓等形式,重點幫助企業改善管理方法、提高產品質量、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融資、用工等難題,支持重點企業、重點商品擴大出口。 除了持續有力的政策扶持,今年重慶市江津區還有新做法支持外貿企業發展。今年,重慶市江津區積極發展相關協會,鼓勵企業“抱團發展”,走出國門。隨著開放型經濟不斷深入推進,眾多企業越來越傾向於建設有規模、系統化的外貿平臺體系。今年,重慶市江津區外經貿企業協會正式成立,標誌著江津外經貿服務體系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首批加入外經貿企業協會的企業共有59家,全部為從事外經貿或相關外向型業務的企業。協會運行後,各會員企業相互取長補短,實現了部分技術、銷售渠道共享,形成對外貿易合力。協會不僅積極服務會員企業,開展互動交流、發揮橋樑紐帶作用,還圍繞“創新”理念,組織會員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促進重慶市江津區開放型經濟再上新臺階。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江津一定會越來越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