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進出口增速雙降 政策託底下外貿仍具韌性'

經濟 投資 白明 東南亞國家聯盟 北京商報 2019-09-12
"
"
8月進出口增速雙降 政策託底下外貿仍具韌性

與近期市場機構預測趨勢相符,8月進出口增速呈現雙雙下滑態勢。9月8日,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8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72萬億元,增長0.1%。其中,出口1.48萬億元,增長2.6%;進口1.24萬億元,下降2.6%。出口增速較7月回落7.7個百分點,進口增速由正轉負。以美元計,則8月出口同比下降1%,進口同比下降5.6%。

受全球經濟下行和貿易摩擦影響,外貿承壓已經是業內共識。不過,從總體看,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3萬億元,依然取得了3.6%的同比增速。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解讀稱,我國外貿進出口一直表現出很強的韌性,下一步將全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相關政策的落實,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全力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雙雙承壓

“搶出口”推高外貿增速的預期並未實現。中信證券研究團隊曾據此預測,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升溫伴隨著西方進口商的備貨高峰,8月將出現“搶出口”的情況,並推升出口增速。

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8月出口增速為2.6%,以美元計則為下降1%,受此影響,1-8月出口增速為6.1%,較上月累計收窄0.6個百分點。

其中,我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速創下貿易摩擦以來的新低,8月同比下降16%。招商宏觀分析師劉亞欣表示,其中原因在於去年同期企業同樣開始搶出口,且當時的對美出口量增長顯著,壓制了當前出口增速。

前8個月,中美貿易總值為2.42萬億元,下降9%,其中,對美出口1.88萬億元,下降3.7%,兩者降幅均有所擴大。

“本月對美出口規模無論環比、同比來看,都沒有明顯改善,這可能反映了今年關稅形勢變化較快以及前期加徵關稅對對美出口的負面影響。如果“搶出口”力度不強,則9、10月出口會因高基數因素而承壓。此外,全球經濟基本面未現明顯積極信號,尚不支持出口增速的明顯改善。”劉亞欣表示。

此外,出口相對疲軟還與全球經濟處於下行階段有關。華泰宏觀李超團隊點評稱,中美貿易談判在波折中前行,不僅對中美兩國產生影響,也會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從需求端數據來看,8月歐元區製造業PMI為47,日本製造業PMI為49.3,均處於榮枯線下,其中歐盟已連續7月低於榮枯線。

而在進口方面,以美元或人民幣計,8月進口同比下降5.6%或2.6%。中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8月國內製造業為49.5%,已連續四個月處於“枯榮線”下方。考慮到短期工業生產活動難有大幅回升,國內需求的進一步回落將拖累進口增速跌幅擴大。

李超團隊指出,7月底政治局會議提到要深挖國內去求潛力,“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核心是不搞大刺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需求。9月4日國常會部署的“六穩”工作和專項債工作,9月6日央行全面和定向降準的決定,有望託底經濟增速的下行,但短期出臺更大的逆週期對衝政策可能性較低,國內需求可能仍較弱。

民企和多元化市場成主要支撐

“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抬頭,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6%,這其實是個不錯的成績。”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員趙萍表示,應當看到,我國對美進出口總額累計減少9%的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我國進出口數據貢獻較大。當前我國外貿結構的進一步多元化,將一定程度縮小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

具體來看,前8個月,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貿易總值3.15萬億元,增長9.7%,佔我外貿總值的15.6%。東盟作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在前8個月中,與我國貿易總值為2.74萬億元,增長11.7%,佔外貿總值的13.6%。兩個地區的外貿增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此外,數據顯示,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所佔比重持續提升。前8個月中,民營企業進出口累計8.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2%,佔我外貿總值的42.2%,比去年同期提升2.9個百分點。

其中,出口5.61萬億元,增長13.7%,佔出口總值的51.2%;進口2.88萬億元,增長6.6%,佔進口總值的31.3%。進出口佔別分別較上月增長0.3和10.8個百分點。

“產業決定佔比。”白明指出,當前,我國外貿進出口主要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這使得民營企業成為外貿重要支撐的直接原因。而央企和國企則已核電、港口設備等高端重型產業為主,這決定其不會在外貿進出口中佔比過重。

而針對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下滑態勢,白明表示,除中美貿易戰影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增加,一些外資企業轉向勞動力相對低廉的東南亞國家,享受其帶來的關稅等優惠,引起我國外資企業進出口出現下降。

“但長期來看,我國在外貿進出口方面,較東南亞國家還擁有一些不可替代性優勢。”白明表示,我國在製造業方面擁有較完整產業鏈,產業比較集中,同時,廣闊市場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是東南亞國家所不具備的。當前需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推動我國貿易全面轉型升級,通過不斷增強產業實力,有效抵禦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此,趙萍補充道,長期來看,推動外貿發展,除了企業自身加大科研力度,還得益於國家近年來通過政策支撐,多措並舉,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讓企業輕裝上陣的同時,驅動企業創新,增強企業活力。

穩外貿政策築底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挑戰,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六穩”工作,商務部也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7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穩外貿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加註重以市場化改革和運用經濟手段增強企業內生動力。與此同時,通過完善財稅政策、強化金融支持、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措施,做好穩外貿工作。

此外,拓展貿易伙伴方面,在“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的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朱詠透露,中國當前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7個自由貿易協定。並將積極推進同更多國家商籤高標準自貿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繼續商建一批貿易暢通工作組,為外貿企業營造更好國際環境。

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通過全面提升出口退稅效率,到推動進出口環節更多監管證件實現網上申報、辦理,壓減通關時間、降低口岸收費,和加大對中小企業外貿融資支持力度,進一步幫助企業“輕裝上陣”。

在提升貿易便利化方面。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防止口岸收費反彈。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進一步簡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

與此同時,浙江、山東、江蘇、廣東等地紛紛出臺促進外貿發展的政策,加大力度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外貿自主品牌。比如,浙江表示,將完善外貿“訂單+清單”監測預警管理系統等高能級開放平臺;山東省明確推進外貿扶持政策落實,包括濟南跨境電商9610政策的實施、青島跨境電商綜試區1210保稅進口落地等。

“目前全球經濟整體低迷,2020年大概率不會出現拐點,市場需求回暖可能性不大;加上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抬頭,還會對我國外貿帶來不利影響。”趙萍指出,儘管如此,如今市場空間不斷擴展,政策持續加碼,企業自身不斷創新,對外部環境的應對能力不斷提升,外貿環境總體呈謹慎樂觀。

近期發佈的2019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顯示,中國經濟學人外貿景氣指數為42,較上季度下降2個點。不過調研同時顯示,對中國而言,中美貿易摩擦的短期影響要大於長期影響。從長遠看,隨著國內自主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國際市場的開拓,貿易摩擦的影響將逐漸變小。

北京商報記者陶鳳 實習記者 劉瀚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