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富強 提升發展“含金量”

經濟 國內宏觀 宏觀經濟 時政 光明網 2017-06-20

湖北日報訊 本報評論員

編者按

時間奔騰向前,發展前後相續。湖北的發展之路,取決於對自身方位的認識和把握。過去五年裡,成就背後的內核是什麼,探索積累的經驗又是什麼?未來征程上,如何把握歷史的機遇,將發展推向新高度?本報今起推出系列評論,梳理五年發展的內在脈絡,展望荊楚大地的壯闊未來。

GDP3.2萬億、全國第七,發展的量在持續趕超,發展的質有沒有跟上來?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粗放型的老路走不通了,也走不得了,從哪裡闖出新路、打開新天地?回首湖北五年的發展航程,處理好發展速度與轉型升級的關係,一直是貫穿富強湖北建設的核心問題。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前進中的每一步都讓人體味深刻。從武鋼與寶鋼戰略重組去產能近千萬噸,到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市場主體數量居中部第一位;從一年內關閉長江沿線汙染企業1189家、承諾兩年內全省退出煤炭生產,到連續兩年多項政策措施密集出臺、為全省企業降低成本2000億元……“退”“進”之間,折射出的是對“新常態”這個大邏輯的全面把握、對湖北發展階段性新特徵的清醒認知;自我調整、主動調控背後,是對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戰略定力和長遠眼光。

向質量效益要發展“含金量”,變革的每一步都體現“穩增長”與“調結構”的辯證關係。外部發展環境不容樂觀,經濟下行壓力實實在在;內部經濟運行結構性問題突出,不協調、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在這樣的形勢下抓發展,不是順風順水,而是迎難而上,不是一馬平川,而是爬坡過坎。服務業超過製造業成為最大產業,高技術產業增速明顯快於整體工業,互聯網與各行業加速融合……湖北一手緊緊扭住有效投資“定海神針”,以第一力度抓好“第一要務”;一手抓創新這個“第一動力”,塑造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能。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清晰呈現對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的堅定落實:要守住“穩”這個根本,立足“求”這個著眼點,瞄準“進”這個目的,在穩的前提下致力於新突破、新進展、新成效,讓湖北經濟發展既有顏值,又有氣質。“湖北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靠一般傳統產業發展路子肯定不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唯一出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提出的“四個著力”中,“著力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上取得新突破”擺在首位。五年來,發展現實也在證明:走老路、鋪攤子、強刺激,只會讓經濟在短期內“興奮”;不願放棄眼前利益,只會導致經濟結構身染沉痾;把矛盾往後推移,只會讓問題積重難返。轉方式、調結構等不來、也熬不起,走出“速度依賴”和“換擋焦慮”,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在戰略上保持沉著定力,在戰術上主動作為,發展的動力才能更強勁、更持久,經濟的航船才更能抗風險、耐衝擊。

“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經濟發展到了轉型升級關鍵期,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含金量”,才能回答好“如何實現發展”“實現什麼樣的發展”的深刻命題。“把主要精力轉變到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發展軌道上來”“要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奮力邁向中高端水平”“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湖北破解發展難題、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過去五年,我們在富強湖北建設上積攢的經驗、探索的成果,必將啟示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