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後企業導師張希文:如何看待生態型競爭的汽後市場?

經濟 DIY 高德地圖 聚汽觀察 2019-05-17
汽後企業導師張希文:如何看待生態型競爭的汽後市場?

張希文: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好多老朋友,我們後市場事件不斷,自然話題也不斷,去年有幾個不是簡單的,傳統的改變,他帶來的一定是一個生態的改變。所以我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市場進入生態型競爭是怎麼回事兒?很淺,期望得到大家的點撥。

今天的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我認為未來的生意更難做,過去靠我們幾桿槍就可以做的事,未來絕對不是個人或者某一個小企業自己完成,這就是未來的競爭。我們先看一下,去年有代表意義的就是阿里進入市場,我是專家庫的專家,去年收購了康眾以後,很多的資本都從我電話諮詢裡面都問到阿里入局對這個市場意味著什麼,他們非常關心未來的市場是不是還有機會是不是阿里一家獨大,我也跟他們做了分享,阿里控股康眾它是打造汽車後市場的生態,它不是一個應用鏈,也不是一個產業鏈,汽車後市場未來將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我們假設每一個家庭擁有一部車,就是5億多,這就是中國的市場。

阿里很早就看到這樣的市場機會,我當年在隆豐的時候他們就想合作,如何面對後市場。2017年的車碼頭的起步,佈局了兩萬家,最後這個計劃沒能實現,它不是一條道走到黑的,整個汽配供應鏈在整個市場裡面起到了主導的作用,不僅主導上游生產企業,也能主導下游汽修廠,所以整個產業鏈的主導方在未來來講一定是流通,流通當然不是個體的,一定是有規模的流通企業,我們看美國的四大連鎖企業,流通連鎖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被資本青睞,為什麼呢?他們的盈利非常好,他們的發展非常好,剛才像王祕書長說的這樣,在美國的市場,汽車後市場是逆勢上漲的,它是反經濟週期的,這個是一個大的規律,我也多次表述這樣的觀點。

汽配的行業還有一個特性,它屬於中間產品,它不是2C的消費者一拿到就能使用的,他必須從診斷拆到裝,特別在中國還沒有DIY,在美國市場DIY比較多自己動手的,它完全像供應鏈系統的,強專業的服務來搬入修理廠,這種服務絕不是第三物流企業可以勝任的。阿里非常清楚,他的整個生態缺了一環,這一環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說如何去併購一家優秀的供應鏈企業,康眾就順理成章的成為被選擇的對象這就是為什麼阿里盯住康眾,這個生態佈局最關鍵也最後的一環,其實阿里很早就在佈局了,大家也非常清楚,收穫了很多,比方說高德地圖,還有大搜車,還有自己的螞蟻車險,收購康眾也順帶著收購了汽車超人供應鏈,這塊也是輪胎,這樣子大家看到的一個生態的雛形已經成型了,它不是一個單個的來競爭的,它是打組合拳的,他是這邊各種的資源,包括行業的資源,甚至非行業的資源,這種競爭跟原來的競爭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上的。

阿里的汽後市場生態佈局呢,我個人判斷他從去年開始就引領著汽後市場大步跨向生態型競爭,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來看一下當前中國來講我們的市場屬於什麼階段呢?

還是屬於三十萬汽配城裡面的汽配商他們以個體為主的單打獨鬥的且,他們對康眾不是很厲害,影響很大,但是我告訴大家他們的銷售額目前來講還是很小的,2017年的康眾只不過是12.7億,他這個量是很少的,這個是中國目前市場的現狀,汽配供應鏈主導的產業鏈的整合模式以康眾為代表的原來就這樣已經開始了,包括直營跟加盟連鎖都有了,這才是剛剛開始,整個行業的整合往往我們看到歐盟市場,它是先要從產業鏈整合要把上游的生產流通到下游的修理廠,先整合在一起,之後才有可能是向生態型,整合社會的各種資源,行業的各種資源進行生態型的競爭,但是阿里改變了這一進程,這個進程的改變,讓我們的整個的汽後市場還處於產業的初級階段就一步躍升了,這就是現實。

當下大家也很清楚,在消費互聯網已經走到的瓶頸,下一步來講已經向產業鏈轉型,各大企業都在往這方面佈局的,阿里擁有互聯網的這些資源,它通過這些互聯網的資源整合了眾多的汽車垂直行業,整合成一個生態這是必然發生的事情。我們也已經看到了,這已經發生了,可以這麼講,阿里自然成了第一家汽後市場的整合,全面跨越到生態整合的階段。他在引領著汽後市場向生態進行整合,中國汽後市場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子,產業鏈的整合,消費互聯網的整合和產業互聯網融合以及生態整合相併行的狀況,這大大的加快了汽後市場產業整合的速度跟未來的規模,這是我的判斷。

生態型競爭到底是什麼呢?

它是汽後市場整合的終級模式,企業不斷整合各種資源,來形成越來越大合力的過程,也是使競爭力越來越強大的過程,這就是一般的市場的競爭的規律為什麼很多行業最後來講形成三家競爭,那就是規模競爭效力,生態競爭可以講是有別於我們傳統的供應鏈和產業鏈競爭,它是最高級的競爭,總體來講他對競爭形成壓倒性優勢。

升級到生態型競爭是當下所有汽後市場企業未來要繼續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不管你現在是多大的規模,不管你現在發展到了哪個階段,但是你現在都面臨著要把生態型的整合,這樣的競爭上去,這是由不得我們選擇的。汽後市場不止是主導了大型生態的企業的現象,我們問了,有了阿里是不是沒有了大家的?不是這樣的。汽後市場我以前也一直強調,它是一個屬地性非常強的行業,他能給我們各個地方的企業留下一個自己調整跟適應的過程。這跟其他行業是絕對不一樣的,那些過去大型賣場一進入中國周邊的小賣部全都死光了?不是,但是汽後市場有哪一家外國的企業一進來就把我們整個行業顛覆了,然後死而復生,沒有的,他們活下來的很多,並不是講所有的,有很多是時機沒到,還有可能是他的策略是不對的。汽後市場我們有一個調整期,我們也可以打造中生態和小生態,就像自然界一樣,每個地方的氣候也有小氣候生態,大氣候生態,這都是有的,所以這才是完整的市場。要構建生態,最關鍵的是什麼呢?

我們一定要結合到當今的科技的進步,技術的變遷,工業革命以後技術的變遷總是帶來社會各方面的變化,互聯網是一場技術革命,產業互聯網化是時代的潮流,現在都在談產業互聯網,只有通過互聯網才能夠使產業各關聯方的信息流動起來通過我們的加工得以利用,我們的這些利用就是所謂的大數據積累下來以後,通過雲計算最後實現人工智能化,未來這個行業的效率更多的提升是來自於這種人工智能。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美國來講我也看到了,我們倉庫採購管理已經實現了人工智能,它實際上已經到了這個階段了,過去我們的庫存採購靠人,現在不用了,他就是用系統來解決的,自動給你算出來的,當然也要輸入很多的參數,只有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生態體系,我們才能贏得市場的競爭。我今天講的是對於我們未來來講這樣的一個市場,我們一定要關注產業互聯網,這個是我們誰不關注,誰就沒有未來的。

當下汽後市場正在進行連鎖跟聯盟的整合競爭中,這個市場的熱鬧,大家天天都看到了,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的連鎖跟聯盟,對產業互聯網的認識嚴重不足,不知已是到了要花大力氣去投入產業互聯網的時候了,這是當下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誰不去投資產業互聯網,將失去這一發展機遇,將是毫無疑問的,產業互聯網顯然它是需要投入的,種投入需要資金的不斷投入,它不是我來一次花一點錢就可以解決的,它是持續不斷的投入,有資本加持企業,自己來建設自己的產業互聯網,我們先不論它是否是最合理,但這也表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表明了他們產業互聯網的未來價值,固然才作出了很大的投入,這個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對這個問題。

對於更多的資金有限的企業我們怎麼辦?

我們是不是去效仿那些大企業,我們也是自建信息部門,自己去找人員開發解決這樣的問題,或者是我啥也不幹,有機會了再幹。美國的整個聯盟組部不超過三十人,其他那麼多的事,包括信息系統的開發,他們也做了非常強大,叫誰做,全部是委託第三方來做,這個在歐盟市場大家非常清楚的意識到,專業各有所長,你自己什麼都去做,成本效力這一定不是最經濟的,最終還是體現在你的競爭力上面,所以跟第三方信息公司合作,能夠為這個產業互聯網化帶來一個機會,贏得機會。當然很多人我們現在很多人對跟別人合作總是不信任,就擔心我的信息會不會被洩露,但是如果你不行動,洩露可能是一個有可能發生的事,但是對於市場的機會,這是更大的一個機會,你到底是選擇哪一個,千萬不能因噎廢食,在歐美國家來講他們還有很多的約束,比方說通過協議來約束,或者是通過法律的保護等等。還有通過參股,換股的方式跟第三方信息公司合作,這都是一些好的辦法,總的來講市場已經開始進入了生態型的競爭,生態型競爭的本質如果是以信息化的層面來講,我們認為本質就是信息的競爭。信息的獲得,信息的加工,到信息的利用,如何讓我們整個的生態各個環節都可以最高效的得以利用,這才是未來競爭的真正的本質,謝謝大家!

本文為現場速記內容,與實際有所出入,完整內容請關注 聚汽觀察 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