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四線城市棚改,“只要房價漲,就不會退潮”?

經濟 投資 易憲容 購房 大亞灣家惠和房網 2019-06-14

聚焦三四線城市棚改,“只要房價漲,就不會退潮”?

聚焦三四線城市棚改,“只要房價漲,就不會退潮”?

如今的三四線城市,樓市看似火熱,但危機四伏,只是末日瘋狂而已。三四線城市高房價並沒有相應的經濟、人口支撐,高房價只是棚改透支與炒房客自導自演產生的的鬧劇,雖然表面房價還在上漲,但是買房的只剩下本地剛需,而且由於房價虛高好多已經沒有了接盤能力,更雪上加霜的是一二線城市推出的人才新政,本地有潛力購買的年輕人也紛紛落戶一二線,隨著實物化安置,市場上要錢沒錢,要人沒人,擊鼓傳花的遊戲已經到了最後一棒,三四線樓市虛假繁榮或被戳破。

聚焦三四線城市棚改,“只要房價漲,就不會退潮”?

棚改貨幣化安置的快速推進造成了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飛漲。棚改區居民拿著大量的拆遷款,沒有住處,也沒有好的投資渠道,只能去購買商品房,加之房子又有投資的屬性,拆遷戶手中的鉅額拆遷款全部流入房地產,樓市迅速升溫,再加之不限購,一些一二線外溢投機資金渾水摸魚,房價被迅速炒高,在買漲不買跌的觀念下,本地有閒錢的居民也高槓杆買房,一時間出現恐慌性購房,小城市多年積壓的庫存一掃而空,三四線城市房價紛紛破萬。

從三年前開始,不少專家和房地產業內人士,就開始看衰三四線樓市。

聚焦三四線城市棚改,“只要房價漲,就不會退潮”?

原因很簡單,對絕大部分中小城市來說,人口在流出,產業結構不完善,就業機會稀少,與此同時,大量的新城區卻拔地而起,長期的供需錯配,註定了房價上漲不可持續。

不過,樓市偏偏喜歡跟人唱反調,數據顯示,從2016年開始,三四線樓市開始後來居上,漲幅反超一二線城市。截止2018年底,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3382元每平,同比增長達8%,如果剔除一線、二線城市的數據,三線及以下城市均價高達10885元每平。

2019年行至年中,三四線樓市除了成交有所回落之外,土地溢價率、房價同環比漲幅均表現亮眼。

不少人的疑問就在這裡,明明沒有上漲基礎,為什麼三四線樓市還在飆升?何時才能迎來退潮?

聚焦三四線城市棚改,“只要房價漲,就不會退潮”?

有一位專家的解釋可以參考,6月7日,知名房產學者易憲容發表專欄指出,之所以2017年、2018年、2019年前4個月的住房銷售都處於過度繁榮週期,是因為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開始由消費者佔主導,轉化為投資者為主導。

因此,如果三四線城市房價還在持續上漲,這些城市的住房需求,就不會因為棚改貨幣化安置減少而下降,投資需求是否退潮,關鍵看房價,而不是看棚改。

換言之,易憲容認為,棚改對當下的市場沒影響,只要三四線的房價繼續漲,當地樓市就不會退潮。

筆者認為,這個結論其實說明了當下部分中小城市房價的特點,即“擊鼓傳花”。

什麼叫“擊鼓傳花”?數人或幾十人圍成圓圈坐下,鼓響時眾人開始依次傳花,至鼓停止為止,花在誰手裡,誰倒黴。

三四線樓市就是如此,過去幾年,所有人都享受到了房價上漲帶來的財富增值效應,不管房子是不是用來住的,不管買了之後租出去能不能覆蓋月供,不管當地房地產市場供給是否過剩,當人們都沉浸在這樣的遊戲中,房子就成了不斷傳遞的“那朵花”,一旦房價開始下跌,房子在誰手裡,誰就難以從容脫身。

聚焦三四線城市棚改,“只要房價漲,就不會退潮”?

不過,專家有關“棚改沒影響”的論斷,筆者不敢苟同。

今年各地棚改總量僅285萬套,對比去年降幅達50%,根據經濟學家黃文濤的測算,跟以往同期相比,棚改量的下降,會拖累銷售和新開工面積降幅達63.15%、42.67%。

如果房地產銷售面積、新開工面積全線下降,那麼三四線樓市房價的下跌也就順理成章,從這個角度來看,棚改下降很有可能是“擊鼓傳花”遊戲快要結束時的“先兆”,也是樓市分為迴歸理性的先行指標。

漲價去庫存,聽起來違背常識,但房地產市場就是這樣。越降價越無人問津,越漲價越市場火熱。為了去庫存,各種政策寬鬆、貨幣放水以及信貸鬆綁,不是一天兩天,這一切都在於刺激房價上升,從而製造市場火熱。

聚焦三四線城市棚改,“只要房價漲,就不會退潮”?

從本質上來說,這種情況屬於變相去庫存的行為。我之前反覆談過,三四線城市人口將持續被大城市吸收,在經濟不景、人口流失的情況下,樓市是不會存在趨勢性機會的,所以小城市的樓市去庫存成效不會有大效果。殊不知現在已經無需採用刺激政策去庫存了,直接拆、貨幣補、硬性釋放剛需,而且目前這種趨勢已經到了急需補庫存的程度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