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背後看轉型:脫實向虛傾向有所好轉

經濟 投資 軟件 環境保護 中新經緯 2017-06-14

數字背後看轉型:脫實向虛傾向有所好轉

作者 王曉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從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數據可以預見,我國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我國經濟穩步回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加速成長。

6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5月PPI同比上漲5.5%。5月3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2%,與上月持平,持續高於臨界點,製造業穩定增長。5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5%,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位於擴張區間,非製造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增速有所加快。

產業結構升級效應明顯。第一,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日趨穩固。服務業已經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5年我國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1567億元,同比增長8.3%,佔比為50.5%,首次突破佔GDP比重50%的關口,標誌著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歷史新時期。2016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84221億元,佔比51.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8.2%。今年一季度GDP增長率達6.9%,其中第三產業佔比56.5%,高於第二產業比重17.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1.7%。

第二,工業穩步回升,結構調整加快。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落實“三去一降一補”的重點任務,我國工業結構不斷優化。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是2015年以來季度最高增速。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03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製造業實現利潤增長12.3%,增速提高9.5個百分點。今年1-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780.3億元,同比增長24.4%。以上數據反映出實體經濟回穩向好的跡象。高技術製造業也在加快發展。2016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4.8個百分點;利潤增長14.8%,增速比上年加快5.9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12.2%,同比增長13.4%,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6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醫藥、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分別增長16.4%、11.1%和12.1%,均實現二位數以上增長。這反映出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效果明顯,高端製造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第三,新動能加速集聚,新產業、新產品和新業態加速成長。今年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0.3%,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3.5個百分點。近兩年來,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拉動服務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反映出在互聯網+驅動下,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服務業結構升級的趨勢明顯。2016年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1%,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數據處理和存儲、信息技術諮詢三類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0.8%、32.5%、18%。2016年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0.4%,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8.2%;今年1-4月規模以上互聯網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4.3%。今年1—4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51.7%,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增長21.7%,太陽能電池增長18.2%。這反映出中國產業創新能力增強,製造業結構正在由傳統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演進的趨勢。

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總體來看,近兩年投資增速呈現回落態勢,反映出我國經濟增長從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轉變的態勢。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實際增長8.8%,回落3.2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實際增長4.5%,繼續回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18.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9個百分點。

從投資結構來看,呈現明顯優化態勢。一是製造業和服務業投資比重上升。2016年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2%,低於整體投資增速水平4.6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增長5.8%,高於整體投資增速1.3個百分點。今年1—4月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投資增長22.6%和12.1%,技術改造投資增長7.9%。這些變化反映出資金逐漸進入實體經濟,脫實向虛的傾向有所好轉,製造業內部結構正在向高端演化。二是高耗能行業投資比重下降。今年一季度高耗能行業投資同比下降1.6%;佔全部投資比重為10%,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三是更加註重生態環境質量。今年一季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48.1%,反映出我國對於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投入大幅增加。四是更加註重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7.4%,比全部增速高9.3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達23.5%,比去年全年加快6.1個百分點。五是民營經濟成為拉動投資的主力。2016年我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365219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8%,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61.2%。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名義增長7.7%,比去年全年加快4.5個百分點;而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長13.6%,比去年全年回落3.5個百分點。說明民營經濟活力得到增強。

外貿保持回穩向好態勢。我國外貿已經由最低谷開始回升,反映出一系列外貿促進政策取得成效。2015年我國貨物貿易額39569億美元,同比下降8%。2016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同比下降0.9%,降幅收窄;其中出口13.84萬億元,下降2%;進口10.49萬億元,增長0.6%;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8%。今年以來,外貿進出口出現了回穩向好的態勢。今年一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2%,而去年同期為-11.5%。1-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8.42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其中出口4.57萬億元,增長14.7%;進口3.85萬億元,增長27.8%。

從外貿結構來看,我國出口結構不斷向中高端拓展,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的主力軍作用更加突出,國際市場拓展能力增強。2016年機電產品出口7.98萬億元,佔出口總額的57.7%,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2.88萬億元,佔20.8%;一般貿易進出口13.39萬億元,增長0.9%,佔進出口總額的55%;民營企業出口6.35萬億元,佔出口總值的45.9%,繼續保持出口首位。國際市場拓展方面尤其表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速加快。今年一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6.2%。反映出市場多元化戰略正在不斷深化。(中新經緯APP)

【專家簡介】王曉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教授,《全球化》副總編。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商務部服務貿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