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濟鋼,濟南無人不知。

曾經,這裡是輝煌的工業基地,頂峰時期4萬餘工人在這裡生活、工作。

如今再路過濟鋼廠區,仍有機器的轟鳴聲,不過正在進行的,是拆除而非生產。這座屹立60年的濟南地標,正在經歷最後的時光。

在濟鋼當工人,真幸福

身穿藍工裝,蹬上自行車,風把額前的頭髮吹起,一派意氣風發……這是很多人印象中工人的形象,而在孫豐華的生命中,這景象存在了40多年,背景上鐫刻著這幾個大字:濟南鋼鐵總廠。

孫豐華生於1962年,他是第二代濟鋼人。15歲時,他隨工作調動的父親第一次來到濟鋼。從那時起,他在濟鋼中學讀書,又頂替父親在濟鋼食堂的工作,遇到在濟鋼供水系統工作的妻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快60歲了,這一輩子還沒離開過濟鋼”。

"

說起濟鋼,濟南無人不知。

曾經,這裡是輝煌的工業基地,頂峰時期4萬餘工人在這裡生活、工作。

如今再路過濟鋼廠區,仍有機器的轟鳴聲,不過正在進行的,是拆除而非生產。這座屹立60年的濟南地標,正在經歷最後的時光。

在濟鋼當工人,真幸福

身穿藍工裝,蹬上自行車,風把額前的頭髮吹起,一派意氣風發……這是很多人印象中工人的形象,而在孫豐華的生命中,這景象存在了40多年,背景上鐫刻著這幾個大字:濟南鋼鐵總廠。

孫豐華生於1962年,他是第二代濟鋼人。15歲時,他隨工作調動的父親第一次來到濟鋼。從那時起,他在濟鋼中學讀書,又頂替父親在濟鋼食堂的工作,遇到在濟鋼供水系統工作的妻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快60歲了,這一輩子還沒離開過濟鋼”。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在濟鋼當工人,是那個年代的青年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孫豐華開玩笑說,“濟鋼的小夥子找媳婦兒都比別人好找”。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十幾歲第一次來到濟鋼,到處都是平房、土路。後來隨著濟鋼的效益越來越好,逐步建設成現代化的樣子,一家人住到現在的濟鋼新村老樓,就是2000年初濟鋼為職工建設的。 “那時候濟南都沒有元宵燈會,濟鋼自己就能辦,大家都坐公交車來這裡看燈會,每年還有菊花展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孫豐華翻開相冊,兒子孫釗的童年,幾乎每年都有在燈會、菊花展上的留影。孫豐華記得,每年中秋節,職工都會收到特製的月餅,15個月餅從小到大摞在一起,寓意著生活越來越好、步步高昇。

"

說起濟鋼,濟南無人不知。

曾經,這裡是輝煌的工業基地,頂峰時期4萬餘工人在這裡生活、工作。

如今再路過濟鋼廠區,仍有機器的轟鳴聲,不過正在進行的,是拆除而非生產。這座屹立60年的濟南地標,正在經歷最後的時光。

在濟鋼當工人,真幸福

身穿藍工裝,蹬上自行車,風把額前的頭髮吹起,一派意氣風發……這是很多人印象中工人的形象,而在孫豐華的生命中,這景象存在了40多年,背景上鐫刻著這幾個大字:濟南鋼鐵總廠。

孫豐華生於1962年,他是第二代濟鋼人。15歲時,他隨工作調動的父親第一次來到濟鋼。從那時起,他在濟鋼中學讀書,又頂替父親在濟鋼食堂的工作,遇到在濟鋼供水系統工作的妻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快60歲了,這一輩子還沒離開過濟鋼”。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在濟鋼當工人,是那個年代的青年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孫豐華開玩笑說,“濟鋼的小夥子找媳婦兒都比別人好找”。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十幾歲第一次來到濟鋼,到處都是平房、土路。後來隨著濟鋼的效益越來越好,逐步建設成現代化的樣子,一家人住到現在的濟鋼新村老樓,就是2000年初濟鋼為職工建設的。 “那時候濟南都沒有元宵燈會,濟鋼自己就能辦,大家都坐公交車來這裡看燈會,每年還有菊花展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孫豐華翻開相冊,兒子孫釗的童年,幾乎每年都有在燈會、菊花展上的留影。孫豐華記得,每年中秋節,職工都會收到特製的月餅,15個月餅從小到大摞在一起,寓意著生活越來越好、步步高昇。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雖然沒有在濟鋼生產線上工作,孫豐華依然覺得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工人。在這個工業王國,他用整個青春證明著自己的價值,享受著當濟鋼工人的幸福感。 孫豐華說,上世紀80年代,即便你是跟隨時代潮流下海經商的“萬元戶”,社會地位也遠不及穩定和體面的國企工人。在那時,“工人階級最光榮”,能進工廠工作是最體面的事兒。畢業能考試通過進廠當一名工人是許多年輕人的選擇,那種自豪感、幸福感不僅寫在臉上,也刻在了人們的心裡。

一線鍊鋼,苦痛只有自己懂

孫豐華印象中濟鋼的巔峰時期是從90年代初到2005年前後,職工約從2萬人逐步發展到超過4萬人。作為雙職工家庭,孫豐華一家對濟鋼的感情不言而喻。2006年,孫釗參加高考順利考上大學,入學幾個月後又趕上濟鋼招工,於是他成為了第三代濟鋼人。

"

說起濟鋼,濟南無人不知。

曾經,這裡是輝煌的工業基地,頂峰時期4萬餘工人在這裡生活、工作。

如今再路過濟鋼廠區,仍有機器的轟鳴聲,不過正在進行的,是拆除而非生產。這座屹立60年的濟南地標,正在經歷最後的時光。

在濟鋼當工人,真幸福

身穿藍工裝,蹬上自行車,風把額前的頭髮吹起,一派意氣風發……這是很多人印象中工人的形象,而在孫豐華的生命中,這景象存在了40多年,背景上鐫刻著這幾個大字:濟南鋼鐵總廠。

孫豐華生於1962年,他是第二代濟鋼人。15歲時,他隨工作調動的父親第一次來到濟鋼。從那時起,他在濟鋼中學讀書,又頂替父親在濟鋼食堂的工作,遇到在濟鋼供水系統工作的妻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快60歲了,這一輩子還沒離開過濟鋼”。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在濟鋼當工人,是那個年代的青年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孫豐華開玩笑說,“濟鋼的小夥子找媳婦兒都比別人好找”。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十幾歲第一次來到濟鋼,到處都是平房、土路。後來隨著濟鋼的效益越來越好,逐步建設成現代化的樣子,一家人住到現在的濟鋼新村老樓,就是2000年初濟鋼為職工建設的。 “那時候濟南都沒有元宵燈會,濟鋼自己就能辦,大家都坐公交車來這裡看燈會,每年還有菊花展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孫豐華翻開相冊,兒子孫釗的童年,幾乎每年都有在燈會、菊花展上的留影。孫豐華記得,每年中秋節,職工都會收到特製的月餅,15個月餅從小到大摞在一起,寓意著生活越來越好、步步高昇。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雖然沒有在濟鋼生產線上工作,孫豐華依然覺得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工人。在這個工業王國,他用整個青春證明著自己的價值,享受著當濟鋼工人的幸福感。 孫豐華說,上世紀80年代,即便你是跟隨時代潮流下海經商的“萬元戶”,社會地位也遠不及穩定和體面的國企工人。在那時,“工人階級最光榮”,能進工廠工作是最體面的事兒。畢業能考試通過進廠當一名工人是許多年輕人的選擇,那種自豪感、幸福感不僅寫在臉上,也刻在了人們的心裡。

一線鍊鋼,苦痛只有自己懂

孫豐華印象中濟鋼的巔峰時期是從90年代初到2005年前後,職工約從2萬人逐步發展到超過4萬人。作為雙職工家庭,孫豐華一家對濟鋼的感情不言而喻。2006年,孫釗參加高考順利考上大學,入學幾個月後又趕上濟鋼招工,於是他成為了第三代濟鋼人。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那時候覺得畢業以後就業壓力很大,能到濟鋼工作是很多人都得不到的機會,所以我從學校回來就上了濟鋼的生產一線。”孫釗說,自己非常幸運,那時招工男生要137人,孫釗考了135名。從最初的維修鉗工,到鍊鋼車間的操作工,到調節鍊鋼成分,最終分配到精煉車間,孫釗可以說經歷了生產一線的大多數工種,讓他最感到“愛恨交加”的就是精煉車間。 孫釗經歷過爐口噴濺,兩條腿大面積燙傷,在炎熱的7月他在家躺了整整半個月;因料倉卡頓,他拿著鐵錘從9米平臺飛奔到28米平臺砸開料倉,高溫環境加上情緒緊張,回到車間後鼻血流了一身,工友們慌忙撥打120求救……一線環境的艱苦和危險,孫釗回憶起來仍刻骨銘心。

"

說起濟鋼,濟南無人不知。

曾經,這裡是輝煌的工業基地,頂峰時期4萬餘工人在這裡生活、工作。

如今再路過濟鋼廠區,仍有機器的轟鳴聲,不過正在進行的,是拆除而非生產。這座屹立60年的濟南地標,正在經歷最後的時光。

在濟鋼當工人,真幸福

身穿藍工裝,蹬上自行車,風把額前的頭髮吹起,一派意氣風發……這是很多人印象中工人的形象,而在孫豐華的生命中,這景象存在了40多年,背景上鐫刻著這幾個大字:濟南鋼鐵總廠。

孫豐華生於1962年,他是第二代濟鋼人。15歲時,他隨工作調動的父親第一次來到濟鋼。從那時起,他在濟鋼中學讀書,又頂替父親在濟鋼食堂的工作,遇到在濟鋼供水系統工作的妻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快60歲了,這一輩子還沒離開過濟鋼”。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在濟鋼當工人,是那個年代的青年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孫豐華開玩笑說,“濟鋼的小夥子找媳婦兒都比別人好找”。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十幾歲第一次來到濟鋼,到處都是平房、土路。後來隨著濟鋼的效益越來越好,逐步建設成現代化的樣子,一家人住到現在的濟鋼新村老樓,就是2000年初濟鋼為職工建設的。 “那時候濟南都沒有元宵燈會,濟鋼自己就能辦,大家都坐公交車來這裡看燈會,每年還有菊花展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孫豐華翻開相冊,兒子孫釗的童年,幾乎每年都有在燈會、菊花展上的留影。孫豐華記得,每年中秋節,職工都會收到特製的月餅,15個月餅從小到大摞在一起,寓意著生活越來越好、步步高昇。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雖然沒有在濟鋼生產線上工作,孫豐華依然覺得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工人。在這個工業王國,他用整個青春證明著自己的價值,享受著當濟鋼工人的幸福感。 孫豐華說,上世紀80年代,即便你是跟隨時代潮流下海經商的“萬元戶”,社會地位也遠不及穩定和體面的國企工人。在那時,“工人階級最光榮”,能進工廠工作是最體面的事兒。畢業能考試通過進廠當一名工人是許多年輕人的選擇,那種自豪感、幸福感不僅寫在臉上,也刻在了人們的心裡。

一線鍊鋼,苦痛只有自己懂

孫豐華印象中濟鋼的巔峰時期是從90年代初到2005年前後,職工約從2萬人逐步發展到超過4萬人。作為雙職工家庭,孫豐華一家對濟鋼的感情不言而喻。2006年,孫釗參加高考順利考上大學,入學幾個月後又趕上濟鋼招工,於是他成為了第三代濟鋼人。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那時候覺得畢業以後就業壓力很大,能到濟鋼工作是很多人都得不到的機會,所以我從學校回來就上了濟鋼的生產一線。”孫釗說,自己非常幸運,那時招工男生要137人,孫釗考了135名。從最初的維修鉗工,到鍊鋼車間的操作工,到調節鍊鋼成分,最終分配到精煉車間,孫釗可以說經歷了生產一線的大多數工種,讓他最感到“愛恨交加”的就是精煉車間。 孫釗經歷過爐口噴濺,兩條腿大面積燙傷,在炎熱的7月他在家躺了整整半個月;因料倉卡頓,他拿著鐵錘從9米平臺飛奔到28米平臺砸開料倉,高溫環境加上情緒緊張,回到車間後鼻血流了一身,工友們慌忙撥打120求救……一線環境的艱苦和危險,孫釗回憶起來仍刻骨銘心。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我們身穿的阻燃服類似於帆布材料,所有工人都不會把它直接穿在身上,長時間穿著秋衣、秋褲,不然會把皮膚磨爛。”孫釗不會忘記,4個小時的時間,秋衣、秋褲就能全部溼透擰出水來。當時孫釗和工友們測量過,工作環境溫度在44度左右,雖然有空調,但經常有人暈倒、中暑,“太正常了”。車間裡的藿香正氣水、綠豆湯都有供應,可工人們缺水、缺鹽非常嚴重。 孫釗說,他們當時還給廠裡提了意見,在0米建了一間小屋,設立了空調、冰櫃,至少能讓工人們有休息的保障。

迎來轉型,自豪感仍在流淌

成立於1958年的濟鋼,近些年因高耗能、高汙染給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2017年7月9日凌晨,伴隨著濟鋼鍊鐵廠3號1750立方米高爐順利出完最後一爐鐵水,濟鋼在濟南的鋼鐵產線實現全線安全停產,這座屹立60餘年的工業基地走上末路。濟鋼的轉型升級,為濟南“治霾”攻堅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

說起濟鋼,濟南無人不知。

曾經,這裡是輝煌的工業基地,頂峰時期4萬餘工人在這裡生活、工作。

如今再路過濟鋼廠區,仍有機器的轟鳴聲,不過正在進行的,是拆除而非生產。這座屹立60年的濟南地標,正在經歷最後的時光。

在濟鋼當工人,真幸福

身穿藍工裝,蹬上自行車,風把額前的頭髮吹起,一派意氣風發……這是很多人印象中工人的形象,而在孫豐華的生命中,這景象存在了40多年,背景上鐫刻著這幾個大字:濟南鋼鐵總廠。

孫豐華生於1962年,他是第二代濟鋼人。15歲時,他隨工作調動的父親第一次來到濟鋼。從那時起,他在濟鋼中學讀書,又頂替父親在濟鋼食堂的工作,遇到在濟鋼供水系統工作的妻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快60歲了,這一輩子還沒離開過濟鋼”。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在濟鋼當工人,是那個年代的青年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孫豐華開玩笑說,“濟鋼的小夥子找媳婦兒都比別人好找”。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十幾歲第一次來到濟鋼,到處都是平房、土路。後來隨著濟鋼的效益越來越好,逐步建設成現代化的樣子,一家人住到現在的濟鋼新村老樓,就是2000年初濟鋼為職工建設的。 “那時候濟南都沒有元宵燈會,濟鋼自己就能辦,大家都坐公交車來這裡看燈會,每年還有菊花展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孫豐華翻開相冊,兒子孫釗的童年,幾乎每年都有在燈會、菊花展上的留影。孫豐華記得,每年中秋節,職工都會收到特製的月餅,15個月餅從小到大摞在一起,寓意著生活越來越好、步步高昇。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雖然沒有在濟鋼生產線上工作,孫豐華依然覺得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工人。在這個工業王國,他用整個青春證明著自己的價值,享受著當濟鋼工人的幸福感。 孫豐華說,上世紀80年代,即便你是跟隨時代潮流下海經商的“萬元戶”,社會地位也遠不及穩定和體面的國企工人。在那時,“工人階級最光榮”,能進工廠工作是最體面的事兒。畢業能考試通過進廠當一名工人是許多年輕人的選擇,那種自豪感、幸福感不僅寫在臉上,也刻在了人們的心裡。

一線鍊鋼,苦痛只有自己懂

孫豐華印象中濟鋼的巔峰時期是從90年代初到2005年前後,職工約從2萬人逐步發展到超過4萬人。作為雙職工家庭,孫豐華一家對濟鋼的感情不言而喻。2006年,孫釗參加高考順利考上大學,入學幾個月後又趕上濟鋼招工,於是他成為了第三代濟鋼人。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那時候覺得畢業以後就業壓力很大,能到濟鋼工作是很多人都得不到的機會,所以我從學校回來就上了濟鋼的生產一線。”孫釗說,自己非常幸運,那時招工男生要137人,孫釗考了135名。從最初的維修鉗工,到鍊鋼車間的操作工,到調節鍊鋼成分,最終分配到精煉車間,孫釗可以說經歷了生產一線的大多數工種,讓他最感到“愛恨交加”的就是精煉車間。 孫釗經歷過爐口噴濺,兩條腿大面積燙傷,在炎熱的7月他在家躺了整整半個月;因料倉卡頓,他拿著鐵錘從9米平臺飛奔到28米平臺砸開料倉,高溫環境加上情緒緊張,回到車間後鼻血流了一身,工友們慌忙撥打120求救……一線環境的艱苦和危險,孫釗回憶起來仍刻骨銘心。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我們身穿的阻燃服類似於帆布材料,所有工人都不會把它直接穿在身上,長時間穿著秋衣、秋褲,不然會把皮膚磨爛。”孫釗不會忘記,4個小時的時間,秋衣、秋褲就能全部溼透擰出水來。當時孫釗和工友們測量過,工作環境溫度在44度左右,雖然有空調,但經常有人暈倒、中暑,“太正常了”。車間裡的藿香正氣水、綠豆湯都有供應,可工人們缺水、缺鹽非常嚴重。 孫釗說,他們當時還給廠裡提了意見,在0米建了一間小屋,設立了空調、冰櫃,至少能讓工人們有休息的保障。

迎來轉型,自豪感仍在流淌

成立於1958年的濟鋼,近些年因高耗能、高汙染給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2017年7月9日凌晨,伴隨著濟鋼鍊鐵廠3號1750立方米高爐順利出完最後一爐鐵水,濟鋼在濟南的鋼鐵產線實現全線安全停產,這座屹立60餘年的工業基地走上末路。濟鋼的轉型升級,為濟南“治霾”攻堅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2014年,濟南市成為我國21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試點城市之一,佔地3平方公里的濟鋼所代表的老工業區,確定為濟南市空氣汙染的重要源頭。“那時,我們就已明顯感受到濟鋼在治霾上的努力,24小時用機器除煙除塵,還安裝了監控設備,一旦出現煙塵超標就會罰款。”孫釗說,對於停產,濟鋼人早有了心理準備,也都認可新時代背景下生產方式應該作出轉變。 同樣是2017年,孫豐華在停產前選擇了提前退休,但他現在仍在濟鋼食堂工作,發揮著自己的餘熱;孫釗通過分配去到了天橋區園林局,跟當工人的日子比起來,這份工作顯得平淡了些,但也多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如今,孫釗可愛的兒子已經上幼兒園,小傢伙會豎起大拇指說“咱們工人有力量”,會自豪地說自己是第四代濟鋼人。

"

說起濟鋼,濟南無人不知。

曾經,這裡是輝煌的工業基地,頂峰時期4萬餘工人在這裡生活、工作。

如今再路過濟鋼廠區,仍有機器的轟鳴聲,不過正在進行的,是拆除而非生產。這座屹立60年的濟南地標,正在經歷最後的時光。

在濟鋼當工人,真幸福

身穿藍工裝,蹬上自行車,風把額前的頭髮吹起,一派意氣風發……這是很多人印象中工人的形象,而在孫豐華的生命中,這景象存在了40多年,背景上鐫刻著這幾個大字:濟南鋼鐵總廠。

孫豐華生於1962年,他是第二代濟鋼人。15歲時,他隨工作調動的父親第一次來到濟鋼。從那時起,他在濟鋼中學讀書,又頂替父親在濟鋼食堂的工作,遇到在濟鋼供水系統工作的妻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快60歲了,這一輩子還沒離開過濟鋼”。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在濟鋼當工人,是那個年代的青年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孫豐華開玩笑說,“濟鋼的小夥子找媳婦兒都比別人好找”。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十幾歲第一次來到濟鋼,到處都是平房、土路。後來隨著濟鋼的效益越來越好,逐步建設成現代化的樣子,一家人住到現在的濟鋼新村老樓,就是2000年初濟鋼為職工建設的。 “那時候濟南都沒有元宵燈會,濟鋼自己就能辦,大家都坐公交車來這裡看燈會,每年還有菊花展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孫豐華翻開相冊,兒子孫釗的童年,幾乎每年都有在燈會、菊花展上的留影。孫豐華記得,每年中秋節,職工都會收到特製的月餅,15個月餅從小到大摞在一起,寓意著生活越來越好、步步高昇。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雖然沒有在濟鋼生產線上工作,孫豐華依然覺得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工人。在這個工業王國,他用整個青春證明著自己的價值,享受著當濟鋼工人的幸福感。 孫豐華說,上世紀80年代,即便你是跟隨時代潮流下海經商的“萬元戶”,社會地位也遠不及穩定和體面的國企工人。在那時,“工人階級最光榮”,能進工廠工作是最體面的事兒。畢業能考試通過進廠當一名工人是許多年輕人的選擇,那種自豪感、幸福感不僅寫在臉上,也刻在了人們的心裡。

一線鍊鋼,苦痛只有自己懂

孫豐華印象中濟鋼的巔峰時期是從90年代初到2005年前後,職工約從2萬人逐步發展到超過4萬人。作為雙職工家庭,孫豐華一家對濟鋼的感情不言而喻。2006年,孫釗參加高考順利考上大學,入學幾個月後又趕上濟鋼招工,於是他成為了第三代濟鋼人。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那時候覺得畢業以後就業壓力很大,能到濟鋼工作是很多人都得不到的機會,所以我從學校回來就上了濟鋼的生產一線。”孫釗說,自己非常幸運,那時招工男生要137人,孫釗考了135名。從最初的維修鉗工,到鍊鋼車間的操作工,到調節鍊鋼成分,最終分配到精煉車間,孫釗可以說經歷了生產一線的大多數工種,讓他最感到“愛恨交加”的就是精煉車間。 孫釗經歷過爐口噴濺,兩條腿大面積燙傷,在炎熱的7月他在家躺了整整半個月;因料倉卡頓,他拿著鐵錘從9米平臺飛奔到28米平臺砸開料倉,高溫環境加上情緒緊張,回到車間後鼻血流了一身,工友們慌忙撥打120求救……一線環境的艱苦和危險,孫釗回憶起來仍刻骨銘心。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我們身穿的阻燃服類似於帆布材料,所有工人都不會把它直接穿在身上,長時間穿著秋衣、秋褲,不然會把皮膚磨爛。”孫釗不會忘記,4個小時的時間,秋衣、秋褲就能全部溼透擰出水來。當時孫釗和工友們測量過,工作環境溫度在44度左右,雖然有空調,但經常有人暈倒、中暑,“太正常了”。車間裡的藿香正氣水、綠豆湯都有供應,可工人們缺水、缺鹽非常嚴重。 孫釗說,他們當時還給廠裡提了意見,在0米建了一間小屋,設立了空調、冰櫃,至少能讓工人們有休息的保障。

迎來轉型,自豪感仍在流淌

成立於1958年的濟鋼,近些年因高耗能、高汙染給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2017年7月9日凌晨,伴隨著濟鋼鍊鐵廠3號1750立方米高爐順利出完最後一爐鐵水,濟鋼在濟南的鋼鐵產線實現全線安全停產,這座屹立60餘年的工業基地走上末路。濟鋼的轉型升級,為濟南“治霾”攻堅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2014年,濟南市成為我國21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試點城市之一,佔地3平方公里的濟鋼所代表的老工業區,確定為濟南市空氣汙染的重要源頭。“那時,我們就已明顯感受到濟鋼在治霾上的努力,24小時用機器除煙除塵,還安裝了監控設備,一旦出現煙塵超標就會罰款。”孫釗說,對於停產,濟鋼人早有了心理準備,也都認可新時代背景下生產方式應該作出轉變。 同樣是2017年,孫豐華在停產前選擇了提前退休,但他現在仍在濟鋼食堂工作,發揮著自己的餘熱;孫釗通過分配去到了天橋區園林局,跟當工人的日子比起來,這份工作顯得平淡了些,但也多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如今,孫釗可愛的兒子已經上幼兒園,小傢伙會豎起大拇指說“咱們工人有力量”,會自豪地說自己是第四代濟鋼人。

一家濟鋼人,回憶曾經輝煌!

“以前我們全家就沒有吃過一頓團圓的年夜飯。”孫釗說,自己和父母的工作都是三班倒,遇到節假日也必須按排班來,不知多少年三個人都是在各自的崗位上吃著廠裡準備的餃子。2018年那個春節,五口人終於坐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 翻看著上世紀50年代工人鍊鋼的照片,孫釗感慨那時工人只能用鐵杴這樣的簡單工具填料,防護措施也非常簡單,“那時候當工人要比我這一輩更辛苦更危險,但我們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是一樣的”。 這份榮譽感,將永遠流淌在這一家人的血液中。

來源:濟南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